《中國古代名人聖賢》之第48集—《古代第一賢相—諸葛亮》(文本稿)
《中國古代名人聖賢》之第48集—《古代第一賢相—諸葛亮》(文本稿)
《古代第一賢相—諸葛亮》(上)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先生,山東琅琊陽都人,即今天的山東沂南,生於公元180年,病逝於公元234年8月,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家、政治家。
諸葛亮自幼喜歡讀書,而且讀書時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精通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二十六歲以前,諸葛亮隱居在鄉間耕種。《三國志》中描寫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樂毅。與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為友。他胸懷大志,雖隱居鄉間,對於國家大事卻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後劉備與其隆中對時亦言:「先生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公元前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自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之親密,用劉備的話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也開始了他萬古留名的軍事生涯,這一事實經羅貫中加以藝術描寫,於是成為了封建社會君臣相得的典範。
公元208年,由於曹操南征,劉備兵敗逃至夏口,諸葛亮請命前往東吳求救,並說服了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使得赤壁之戰中孫權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當時,諸葛亮年僅27歲,《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在東吳經歷了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壇祭風的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飛焰更具傳奇色彩,漫漫長江也由此成名於歷史舞台。
赤壁之役曹操敗北後,諸葛亮協助劉備佔據了長江以南的荊州諸郡,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後劉備入川,諸葛亮坐鎮荊州。但龐統的身亡使得劉備調諸葛亮入川,改命關羽負責荊州防務。
公元211年,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等將率兵逆江而上,分頭平定諸郡,和劉備一起包圍了成都,成都得以平定。同年,劉備在西川稱帝,封諸葛亮為漢丞相。
小說中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描寫,也為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了形象生動的描繪。
公元223年,劉備給關羽復仇,出兵伐吳,結果大敗,蜀軍元氣大傷,劉備也病逝於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同時,劉禪繼位,諸葛亮以丞相輔政,又領益州牧,封武鄉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主政後,先重建孫劉聯盟,致力於平定益州南部諸郡的叛亂,令西蜀局勢在易主期間得到穩定的發展。
公元225年,蜀漢南部的南中地區少數民族,在孟獲的率領下發動叛變。諸葛亮即親率大軍,深入不毛之地,採取參軍馬謖建議,以攻心為主,打擊為首分子,盡量爭取當地上層大姓和民眾的支持。有的被起用為地方長官。一年多以後,這些地區的統治得以穩固,為後來的北伐提供了兵力和物力。小說中正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劇情所在。
在公元227年,諸葛亮上疏劉禪,要求北伐,那道奏書便是有名的《出師表》。
諸葛亮率各路大軍北上,駐紮漢中,然街亭一戰,馬謖違背諸葛亮安排,被魏軍大敗,這就是小說中的《失街亭》。無奈中的諸葛亮用了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騙走了司馬懿。接著大軍急速退回了漢中,這便是萬古留名的《空城計》。
自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其後諸葛亮又數次出兵北伐,然均未獲得成功。
公元234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懷著滿腔的遺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歸葬定軍山,享年54歲。
諸葛亮的一生多付辛勞,然而他滿腔的智慧與忠心,造就了他萬古流芳的賢相之名。
兩千年來,諸葛亮早已成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國歷史與華夏民族共同的驕傲!
《古代第一賢相—諸葛亮》(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
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24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諸葛亮一生主要著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等。
由於作戰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國演義》上講述很多。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善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的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千百年來,諸葛亮研究成為了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廣為世人傳誦。
諸葛亮死後,被劉禪追溢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後人為緬懷他的功績,建造了很多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外,還有南陽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浙江蘭溪的諸葛鎮,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諸葛八卦村。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位於南陽市西南的卧龍崗上。南陽武侯祠建於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紫雲亭」的詩句,看來早在唐代卧龍崗上就已經有了諸葛草廬了。
步入武侯祠的山門,迎面的大拜殿,殿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側為明代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後《出師表》石刻。祠後部分建築主要有諸葛茅廬、野雲庵、古栢停、伴月台、寧遠樓等。
現今的諸葛茅廬系磚木結構,八角挑檐,外圍有八角迴廊,屋頂覆蓋茅草。茅廬正門上懸掛著郭沫若書寫的「諸葛草廬」匾額。
野雲庵,進深三間,門兩側磚刻「雲歸大漢隨舒巷,門對寒流自古今」的對聯。其外裝飾以蒼松、仙鶴的磚雕。
躬耕亭,結構簡單,形制簡陋,前後兩根圓木支撐亭檐,後砌以磚砌,亭內立諸葛武侯石刻像,像的兩邊刻有「庵垂兩千問魏闕吳宮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對聯。
伴月台,高數丈,台下為老龍洞,洞門兩側石刻「自古宇廟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的對聯。
武侯祠右側有清同治年間新增設的庭院,這是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後建有三顧堂,內有劉備和諸葛亮的大型塑像。武侯祠現存有大量的碑刻題記,約300餘石,篆、隸、楷、草皆有。其中,篆書《漢諸葛孔明舊廬指道碑蔭》,隸書《草廬對》,楷書《諸葛傳》,草書《出師表》等,在書法藝術和雕刻技術上,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山東沂南陽都是諸葛亮的誕生地,是生活和居住過的故里。1993年,為了紀念諸葛亮誕生1812年,山東沂南政府在孫家黃疃村中建立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紀念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的遺物。
紀念館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十四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
沂南政府還在沂南縣城的西山坡修建了卧龍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目前,有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座,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五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九龍壁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今日的陽都故城遺址,地勢平坦,土肥水美,沂水傍城址而下,一望無垠。沂河水與陽都故土孕育了諸葛亮這位名垂千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成為中華民族智慧楷模和神靈的化身。千百年來,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尊崇敬仰而有口皆碑,實為中華民族的榮耀!
(文本稿為本人根據視頻資料整理)
推薦閱讀:
※秘中國茶葉的種類有哪些?
※中國皮裝洗染網
※日媒報道東京每100人中即有1中國人
※鄰國將亡,中國10萬大軍千里馳援,如今卻翻臉說:中國是侵略者
※中國10大頂級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