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千里紀行(六):關內關外總關情
(一)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王維的一首七言律詩《送元二使安西》。這首「送別詩絕作」,如同浸透了詩人全部深摯情誼和對友人深情體貼的一杯感情瓊漿,留在了世人記憶的深處。
「絕域陽關道,胡煙與塵塞。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苜蓿隨天馬,蒲萄逐漢臣。當今外國懼,不敢覓和親。」這是詩人的另一首送別詩《送劉司直赴安西》。詩人寫景說史,說史抒情,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友人始終如一的深情,吐露了自己效命疆場、安邊定國的豪邁感情。其情之深,其意之切,同樣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人送別了友人,也把那個天之盡頭的陽關要塞、那支纏綿深沉的《陽關三疊》,送進了人們視聽的空間。
《送元二使安西》在唐時就被編入樂府,譜曲傳唱,或叫《陽關曲》,或稱《渭城曲》,後來又被譜入琴曲《陽關三疊》,一時間「陽關」成了送友酬唱的代名詞。許多詩人也紛紛用最生動美妙的詩句來形容歌曲的表現魅力。如唐代白居易的「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李商隱的「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張祜的「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劉禹錫的「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還有宋代李清照的「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和「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蘇軾的「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一千年多年來,《陽關三疊》經久不衰,成為當今中國古琴藝術的經典名曲、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我們常說的一個成語「陽關大道」,還真與陽關有關。陽關西邊,有數道高大的沙梁蜿蜒縱橫,沙土發白,史稱白龍堆,一直延伸到羅布泊以東。陽關建置以後,這條大道就成了古絲綢之路從東段出陽關進入中段的起點,由於路面寬達36丈,是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被人們稱為「陽關大道」。當年唐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走過陽關大道從陽關入關時,敦煌太守奉唐太宗聖旨,親自率領眾地方官員,到陽關迎接這位歷經千辛萬苦的的高僧歸國。
陽關既是開拓西域的軍事要隘,又是絲綢之路南線中西貿易往來的通商口岸。漢唐盛世時,關內關外駝鈴叮噹,羌笛悠悠,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歷史的煙塵淹沒了關隘要塞,時代的風雨侵蝕了烽火邊城。如今,昔日的陽關關城已不復存在,曾經繁華的陽關大道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輝。荒蕪寂寥的古關遺址附近的小山包上,空留一座飽經風霜的烽火台,訴說著陽關蒼涼悲壯的往事。
遙望光禿禿山包上的烽火台,人們總是納悶:,為什麼陽關這樣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塞,既不設在懸崖峭壁的崎嶇之地,也不建在疊嶺層巒的險峻之處,而是設在莽莽平沙之上?
五年前,酒泉電視台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大河西流》時,考察了河西星羅棋布包括陽關在內的文明遺迹,採訪了眾多的當地群眾和中外專家學者,給出了答案:陽關近水而建!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上的生物都難以存活;沙漠里的水,就是生物們的「救命稻草」。建關把水,把住了水,就把住了關!
原來,陽關方圓數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範圍內只有兩個水,一個叫西土溝,一個叫渥窪池(今敦煌南湖鄉境內),都在陽關附近。據當地史料記載,當年的渥窪池水面非常大,水深而水質好。只要守住這兩個水,你縱有千軍萬馬,也能維持生存;對於大漠上長途跋涉的人來說,看到了近水的陽關,就看到了一線生機。因此,鎖住水源的陽關,就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威。
二十世紀初,一個多次來敦煌探險並捲走大量敦煌文物和文獻的英國人斯坦因,也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敏銳的觀察力:「為漢武帝中亞擴張政策出謀獻策的中國將領,對地形的觀察非常敏銳,他們不可能忽略南湖在戰略上的優越性。對於那些希望沿此路前往敦煌的人來說,南湖是第一個能夠提供充足的水和牧草的地方。控制了南湖,事實上就有可能抵禦任何來自阿爾金山方向對敦煌的侵擾。從最後一處有牧場的地方安南壩至此地的距離還相當遠,因此,如果不在南湖補充水源,任何人都不可能從那個方向抵達敦煌。中國人通過建關以控制這條道路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的了。」
兩千年前的陽關水源地渥窪池,如今已被建成為蓄水200多萬立方米的黃水壩水庫,灌溉著古陽關下萬畝良田和一個著名的葡萄園區。
(二)
玉門關和陽關,是一對同呼吸共命運的姊妹關。據說,玉門關因為當年城門砌了一圈閃光的玉石,便稱此關為玉門關。也有的說,西域輸入中原的和田玉取道於此入關,因而得其名。而陽關則因居玉門關之南,古以山南水北為陽,故稱「陽關」。
玉門關位居敦煌縣城西北95公里,陽關在玉門關之南70公里,兩關成犄角之勢,中間有長城相連。漢代時的絲綢之路,東起長安至敦煌後南出陽關,至樓蘭,沿昆崙山北麓西行而去,為古絲綢之路南線。而從敦煌西北出玉門關,經車師,沿天山西行,為其北線。兩關分別守衛著自西域進入河西的南、北兩道關口。
當年,盛唐邊塞詩巨擘芩參出使河西時,曾作《玉門關蓋將軍歌》,詩曰:「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從詩中可以看出,當年的玉門關戰略地位何等重要,守關軍隊的規模何其之大、精神狀態何其之好!
王維的「送別詩絕作」《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渙的 「絕句之最」《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前者由詩譜曲而歌,後者由曲填詞而唱,兩首詩異曲同工,令「兩關」身名遠播,成了送別餞行的「代名詞」。
更有天生豪邁奔放的「詩仙」李白,用非常人的肉眼所能窮極視野,以直衝雲霄的豪氣,挾明月、天山,卷長風、雲海,掠過長空幾萬里,橫度玉門關而來:「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向世人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萬裡邊塞圖。像這樣具有驚心動魄藝術感染力的詩句,也只有「詩仙」這樣胸襟浩渺的人才寫得出來。
遙望玉門關,「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又有多少戍邊將士為你獻出了鮮血和生命。
東漢時,世家從史從文的班超,從小博覽群書。41歲時投筆從戎,隨師出征,很快就顯示了出色的軍事才幹,受命率領36名部下兩次出使西域,憑藉智勇,很快使西域三國恢復了與漢王朝的關係。此後,班超留駐西域,平息叛亂,屢立奇功,威震四方,升任西域都護,最終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在他64歲時,朝廷下詔「其封超為定遠侯,邑千戶」。班超奮戰西域30年,治軍施政,堅韌不拔,以弱勝強,恢復漢王朝對西域的控制權,為維護邊防,保證各族人民的安全,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期間,班超還遣使西方,與歐洲交往。他侍奉了漢王朝三代帝王,年屆68歲時才請求皇帝開恩:「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對班老將軍這樣蒼涼悲壯、又豪邁慷慨的肺腑之言,中唐詩人戴叔倫不以為然:老將軍一生英雄,老來未免英雄氣短,「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固然,戴叔倫壯士一去不復返的鏗鏘氣概難能可貴,但如此要求盡其一生精忠報國的班老將軍,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好在皇上接到老將軍奏摺,深感其情之深、其言之切,下詔征還。兩年後,年逾70歲的班老將軍才如願地踏上回鄉之路,在有生之年進入玉門關,不僅走過了奢望中的酒泉郡,還走過了張掖郡和武威郡,回到了京都。
古稀老人榮歸故里,走過玉門關,歷史又被跨越了一千九百年。
如今的玉門關依然屹立在茫茫戈壁的一座土崗上,只是昔日的雄關只剩下了一個長寬不過25米左右、面積只有600平方米的小土堡,還有與它相伴了兩千年仍然殘存的一段漢長城和百里外那個與烽火台相伴的陽關遺址。
(三)
河西走廊多雄關,雄關之最嘉峪關。嘉峪關不僅是「河西三關」中保存最完整,也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關城。
嘉峪關關城由內城、外城、城壕組成,關城以內城為主。內城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外城有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關城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整個建築布局精巧,氣勢雄渾,有「天下第一雄關」、「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最狹窄的地段,南面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面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對峙,中有平地,南北相距最寬處15公里,最窄處只有8里,被稱為「河西咽喉」。在此建關,足見當初建造設計者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戰略眼光。同時,在施工建造時,憑險據隘,依勢而築。關城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向南7公里,城牆延伸處是「萬里長城第一墩」,構築在討賴河北岸80餘米的懸崖峭壁上,與祁連山隔討賴河峽谷相望,其險無比。向北8公里,城牆修至黑山石關峽口山頂,城牆自山脊陡跌而下,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鎖住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明王朝為了修築長城和經營長城的防禦體系,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270多年統治期內,從未停止過這一橫跨四個世紀的工程建設。就嘉峪關而言,從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初建,後經弘治八年、正德元年、嘉靖十八年等幾次增修,最終建成了一座布局嚴謹、雄偉壯觀的交通和軍事關隘。
隨著嘉峪關及明長城的修築,至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放棄了西域、河西部分地區,下令閉鎖嘉峪關,自此城門一關,明朝的勢力就再也沒有越出嘉峪關一步,明王朝的疆域只限於嘉峪關以東明長城以內,河西走廊西段連同沙州、瓜州被遺棄於關外。絲綢之路上空飄蕩著的「陽關曲」曲終人散,玉門關上閃光的寶石黯然失色,喧鬧了近1700多年的絲綢之路不見了往日的生機。
當年,為了保障河西走廊「對外開放」的成果,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修長城,先後修築了從令居(今甘肅永登)至酒泉、玉門關,再「列亭障至鹽澤(今新疆羅布泊)」,長達1000多公里的「河西漢長城」。對漢王朝經營西域,拓展疆土,保障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暢通,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和貿易發展,繁榮漢代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只可惜,明王朝中後期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千里河西走廊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就在嘉靖皇帝重重地關上嘉峪關城門300多年後的1842年農曆九月初七,中國卓越的政治家、抗英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被革職「謫戍伊犁」的途中,途經嘉峪關時,立馬關前,揮筆寫下了《出嘉峪關感賦(四首)》。其第三首曰:「敦煌舊塞委荒煙,今日陽關古酒泉。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燕跡入堯天。威宣貳負陳屍後,疆拓匈奴斷臂前。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林則徐借古抒懷,歌頌了漢武帝開拓疆土、安定統一西域、斷匈奴右臂的歷史功績。在其第四首詩中,又用「投筆功成老亦還」、「奪得胭脂顏色淡」,謳歌了班超投筆從戎、戍守西域三十年和霍去病大戰焉支山、收復河西的英雄業績。我想,林則徐在嘉峪關前對漢武帝的歷史功績和班超、霍去病的英雄業績作如此評價,是不是也鞭撻了明王朝中後期放棄西域和河西部分地區、退守嘉峪關屯墾戍邊的歷史錯誤呢?
推薦閱讀:
※55款家庭走廊裝修效果圖 走廊設計要點看到就賺到
※【東盟】東南亞走廊突破 寮國角色關鍵
※室內掛畫頗有講究!客廳、餐廳、玄關、走廊各有不同!
※馬蹄下的河西走廊:三次「河西之戰」打通要道
※《河西走廊》助力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