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蘇格拉底的幸福思考
蘇格拉底的幸福觀,用現在的詞說,我給它起個名字,就叫「生態幸福觀」。
他從不討論如宇宙如何生成?宇宙中的物質依照何種規律形成的?這類自然學科領域的問題,他認為思考這類問題是愚蠢的。因為討論這類問題是毫無意義的。他說:你們這些研究天上事物的人,是不是能夠在發現事物是憑著某種規律活動之後,製造出風、雨及各種氣候等你們想要的東西呢?在他看來,自然的東西,就應該順其自然,人們去思考、研究這些東西沒有什麼價值,重要的是人們要想辦法改變自己,人們只是去適應自然就行了,能很好地適應自然就應該是幸福的。
這個觀點是很「生態」的,如果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不細細品味他的這一觀點,還真是有些想不通。但經過細細的思考,他的觀點應該是很有道理的。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表面上看,現在人們的生活應該比過去要幸福得多了,但這種幸福,更多的只停留在物質享受方面,和蘇格拉底所講的幸福是兩回事。他認為:人是否幸福,要看他是否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里,及他是否具備享有幸福的權利——智慧、正義、堅強、勇敢等等。否則,一個人永遠不可能走向幸福。現在,人們所追求的幸福,不但沒有依照他的觀點,而且很多方面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與蘇格拉底的「生態幸福觀」是背道而馳的。
比如吃的問題。蘇格拉底只在飢餓的時候才進食,他說:人在飢餓時進食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使生命得以延續,進食的目的已經達到,並且人在這個時候吃東西,不管是昂貴的或是低廉的東西,都變成了美味,吃什麼都是幸福的。可現在的人們卻不一樣,把吃的注意力放在了味道上,進食的目的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所以,我們都在吃的問題上,大動腦筋,大肆揮霍,該吃的吃,不該吃的也吃,結果壞了身體,還破壞了生態。蘇格拉底為此有一個重要觀點:真正寵愛身體的方式是鍛煉,而不是追求吃的多麼昂貴。
其實,現在人們在不斷的追求科技進步、物質享受的過程中,為人類的幸福生存埋下了禍根。環境污染問題、地質災害問題、惡劣氣象問題、各種疾病問題、人類戰爭問題等等,都是人們沒有了「生態幸福觀」,無休止的物質積累、無法滿足的慾望、讓人們每天活在一個內心的無底洞之中,吃、喝、玩、樂夠了、膩了,可還是找不到精神上真正的幸福。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不幸福,其實得不到幸福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對幸福缺乏感知,沒有一個「生態幸福觀」。他們總是給幸福定一個高度,沒有達到這個高度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不幸福。他們生活在慾望和不滿足的掙扎中,在不滿足和遺憾中抑鬱而終,未曾幸福過。我們要知道,幸福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需要去感知。擁有99枚金幣的人會不滿足為何不是100枚,而身無分文的人有了一枚就會很幸福。
最後,用蘇格拉底的一句話,對「生態幸福觀」作個總結:只有需求最少,才更容易得到幸福。
推薦閱讀:
※讀《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你悟到了什麼?
※聰明的人會活得更痛苦嗎?
※不浮躁的社會是什麼樣的?
※【思考】蔣華林:法官、醫生和魯迅
※《棋事》專訪羅洗河:思考 以應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