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旭東先生短篇彙編 (1)
1、手腕與手指提升技擊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強化手腕與手指的能力。否則,你的勁力發的雖好,但在擊打對手時,卻容易弄傷自己的手腕。所以用拳頭做俯卧撐是初期學拳時的一個基礎性練習。練慣用拳頭做俯卧撐的要點是手腕外側要平。練習手指的方法是側身用手指頂牆或用三個手指做俯卧撐。至於二指禪、一指禪則沒有必要繼續追求。孫氏拳練習指力重在內氣的貫通,外練只是輔助。孫氏拳練習指力的形態與少林不同,要求扣指,也就是手指受力時要內扣,真正用手指尖接觸物體,而不是手指肚。所以練習時指形與掌形都要呈內扣的狀態。用拳頭或手指做俯卧撐,即練了手腕和手指的能力,又輔助鍛煉了周身筋膜的貫通與騰起。練習時要用全身之力,氣貫頂足,而不要只用手指、手腕或手臂的局部之力。
2、內開外合與兩腎相磨孫氏太極拳的基本規矩如「九要」、「內開外合」以及「兩腎相磨」都是來自孫祿堂先生對所習形意拳、八卦拳基本規矩的總結和提煉,並非來自武式太極拳。關於「九要」的內容在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和《八卦拳學》中皆有說明。關於「內開外合」在《拳意述真》「述李奎元先生言」一節中有相關論述。「兩腎相磨」這個詞雖然未在孫祿堂先生的著作中出現,但是其意及其狀態在《八卦拳學》中有詳細論述。近有朋友打電話問我,說有網名為「二水」者稱:「孫家太極拳中的虛實轉換兩腎相磨之理來自武式太極拳。」朋友問我是否如此?我答並非如此。邁步抽胯根一項已經蘊涵了兩腎相磨的狀態,孫氏太極拳中的虛實轉換兩腎相磨之理來自八卦拳虛實轉換,抽提托磨,這是孫氏八卦拳里的東西,在孫氏形意拳的明勁階段則是抽提起落。但是如果身上的形軸、意軸、內開外合都沒有出來,知道這些關竅也沒有用。孫祿堂先生總結提煉的身法「九要」是極為重要的法則,內開外合、兩腎相磨等法則皆被包含在「九要」中。「九要」的每一個字都有非常重要的涵義。此外要反覆研讀孫祿堂先生的五部著作,這五部著作是中華武學的最高經典,堪稱武學的無上真經。近日我重讀《拳意述真》中的這段話,深感所述精到妙極:「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縮者,是由高而縮於矮,由前而縮於後。從高而縮於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而縮於後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於天,往遠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需要提示者是這裡的伸縮乃是一,而不是二。更進一步伸縮旋轉圜研是一,不是二,更不是六。若能明乎此理,彈簧球勁之精意得矣。很多轉八卦的朋友從單換掌開始就沒有把伸縮開合之意弄明白,自然身上的勁意就南轅北轍了,數年下來成效甚微。我心實在不忍,故將孫祖師《拳意述真》上的這段話錄在此處,並加以提示。能得「伸縮開合之意」則神形俱妙。孫祖師的「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縮者,是由高而縮於矮,由前而縮於後。從高而縮於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而縮於後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於天,往遠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這段話,可為一切拳術做法。
3、形相異、意則一,與形似意不同研習孫氏太極拳即要體會其拳式間的形相異而意則一,又要體會拳式間的形相似而意不同。如懶扎衣與雲手,形式不同,但其兩式之勁意有相通、相同之處。又如手揮琵琶與高探馬,其形式相似,但勁意不同,用法有別。孫氏拳的同一式中能化出無窮的勁意,不同式中又能出同一勁意。故一式一學,皆是學問,需要反覆體會。惟孫氏三拳式極簡,而意極深。孫氏拳的每一個式子都是對拳藝的高度抽象概括,堪稱拳學中的經典之最。
4、接敵起橫與三心三圈臨敵起橫,精神警起,無妄無猜,虛嚴實靈。臨敵起橫,無中生有之法。精神警起,有中又無之意。無妄無猜,空而不空之徑。虛嚴實靈,四法一式之精。此為法度。臨敵又需明三圈、用三心。三圈,意圈、形圈、身圈。三心,意心、形心、重心。此為關竅。與敵交手,有時尚未接觸,對手已落敗。非隔空發氣之效,實乃接敵法度與關竅勝彼一籌。臨敵起橫,精神警起,無妄無猜,虛嚴實靈。 ——若無師傳而能真正做到,除非技擊天才,否則需有老師講解、示範和喂手,才可能體會、掌握。虛嚴實靈乃四法一式,需要同時具備。因此需要知道虛在哪裡,嚴在哪裡,實在哪裡,靈在哪裡,虛、嚴、實、靈四者各有所指,皆有具體要求。三圈、三心更是沒有老師喂手,就不可能掌握的技術。老師已經去世五年,同道中知其大意者不過寥寥數人,能掌握者,似未曾見。意圈、意心,練的是奪位。所謂佔先機的能力。形圈、形心,練的是變式。所謂生死門戶之理。身圈、重心,練的是吞吐。所謂十字套環之法。傳統武術是藝術,孫氏拳更是技擊藝術中的至寶。所謂技近乎道。說打人,沒有練過拳的同樣能打人。揪髮、抓臉、嘴咬、挖眼等都是打人的法子,但不是技擊藝術。研究技擊,重在研究其藝術。文武交融,相得益彰,修養心性,變化氣質,此乃孫氏拳之所能。孫氏拳雖失傳頗多,若不失此修身之大旨,便有星火燎原之日。虛、嚴、實、靈,四者甚需考究,行止坐卧不離這個。接敵時有起橫三心三圈,從盤架子開始就要有這個意識。於伸縮之中,弄清楚勁力、意識在三心、三圈上的變化,尤要注意每個動作於開合起落中有圈內、圈外的變化。所以對於每個式子要反覆玩味。孫氏拳一式一學,絕非空談,式簡意深,嘆觀止矣。5、孫氏太極拳中的五步五腿孫氏太極拳中的五步、五腿都是即非常精妙又非常使用的技術,需要認真體悟,反覆研練。五步:進退、擺扣、橫移、旋轉、倒插。五腿:鏟、蹬、擺、截、踢。比如常說孫氏太極拳的步法是進步必跟,退步必撤。其實僅在這進退步中,孫氏太極拳就有五種步式,每種步式都需要與周身勁意相合。這五種步式是三體式步、擺步、圈步、鶴步、自然步。步式與勁意密切相關,練習時需用心體會。對於五腿更需分清其勁別,否則將不知如何運用。如:進步搬攔錘一式,步步都含著截腿,翻身二起一式的第一的出腿就是截腿。五步都是孫氏太極拳之步法總綱,又是身勁變化、運用之基礎。內涵極為豐富,挖掘全靠勤修善悟。有同道問:拳擊中之跳步、滑步似未含其中。誠然。是因為太極拳與拳擊這兩者的技擊基礎不同。太極拳是以沾粘為用法前提,若無沾粘,則太極拳技擊特色盡失。因跳步、滑步與此沾粘勁不合,故在五步中未含此兩種步法。雖然如此,習者若能將孫氏太極拳之三體、圈步兩種步式習練有得,變換跳步、滑步亦非難事。孫式太極拳不僅手上有沾粘勁,腳上也要出沾粘勁,手上的沾粘勁各家太極拳都有,腿腳上的沾粘勁不是誰家都有的,圈步的作用之一就是讓腿腳也產生出沾粘勁。擺扣步用於變化,奧妙無窮。當年馬承智打紀崇德,於危機中,妙用擺扣,得拖刀之效。胡鳳山之擺步,即交叉步剪子股,詭異崩決。馬承智之擺扣,常用於敗式,劍雲師之擺扣,常用於翻轉,皆得閃賺之靈妙。擺扣,當用心體悟之。圈步是孫氏太極拳的基本步式之一,即能鍛煉腿腳上的沾粘勁,又能合於散手實戰中之閃打之則。需要單獨拿出來反覆練習、玩味,以悟其理。鏟腿在左右起腿二式裡面要清楚蹬腿與鏟腿的區別。孫氏太極拳中有蹬腿和鏟腿,兩者之勁完全不同,用法也不同。橫移步——如單鞭、雲手。野馬分鬃——不是橫移步,而是進退步中的圈步。單鞭、雲手、野馬分鬃都是孫氏太極拳中極具代表性的式子,含義極深,理法獨到,每一式都需要反覆研練,才能有所得,即使作為單式反覆練習,於技擊亦收益極大。我研習懶扎衣一式,近20年來反反覆復,尚不能窮其理而盡其性,即使是該式子外觀也不敢言正確無誤,時有所悟而糾正之。單鞭、雲手、野馬分鬃各式也是這個道理。懶扎衣、單鞭、雲手、野馬分鬃、開合手等各式中的任何一式都蘊涵著拳學的總則,其妙奧無窮,極長功夫,極實用。步式與勁意的形成與轉換密切相關,是行拳中非常重要技術,步式中含著身法、拳法和腿法,但不表露出來。腿法單指用腿的方法,或是用腿的基本動作,而且是直接表露出來的。所以步式與腿法有關係,但不等同。圈步與形意中的鼉形步有類似之處,但不等同。圈步要走出腿上的沾粘勁,並暗含著形意中的鼉形步的用法。圈步是極為重要的步式。兩者有別。有圈就有沾粘。鶴步是在「手揮琵琶」和「更雞獨立」中。這個你理解的基本不錯。鏟腿有四:正鏟、斜鏟、側鏟、後鏟。在孫氏太極拳中只有正鏟、斜鏟兩種。因為這兩種鏟腿可以與太極拳中的沾粘技術合用。而側鏟、後鏟是用於未相互接觸時的冷突作用。旋轉步——勁往上起,氣往下沉,考驗中軸的穩固能力。體現在「轉身蹬腳」一式。倒插步——閃賺與擠靠同步一體。體現在「倒攆猴」一式。自然步——水漂浮排,飛鳥束翅。體現在「進步指襠錘」一式。擺步——變面、閃賺、截攔、伏騰。體現在「進步搬攔錘」、「披身伏虎」、「玉女穿梭」、「十字擺蓮」等式。關於旋轉步,比如懶扎衣(或抱虎推山)做完,轉身45度接開合手,這樣的轉身動作算不算旋轉步?不算,是扣步。閃賺是什麼意思?移形與變面。變面:前後左右互換以及轉身等懶扎衣、三通背等式。講究當然有,其中最重要也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就是塌住腰。說起塌腰,似乎人人都知道,但是在懶扎衣一式中把塌腰真正做到位的卻很少。尤其是在進退的當中,最需注意。其他方面的講究也有很多,難以言盡。三體步:將進時的邁步、退步時的坐軸、進退時的重心平動,都需要三體式的功夫,否則無法按照規矩完成。
6、孫氏太極拳懶扎衣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內涵極為豐富,結構極為精妙,勁意變化極多,需要反覆體悟研練。基本要求是能直接體現出虛實嚴靈、吞吐提按、敷蓋對吞、掤捋擠按、采捩鑽翻等勁意,並暗含著肘靠之意。尤要能體悟到俞大猷《劍經》中的「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進步,將槍收短,連腳趕上,且勿殺他,只管定他槍,則無敵於天下矣。」這段話的意境。如果這些勁意在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中還未能走出來,說明對該式尚未做到基本領悟,需要多加研習,反覆體悟之。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若能入門,應付無規則的街頭惡戰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劍雲老師在世時,曾演示過懶扎衣一式單操的練法,進退自如,左右變換如意,除了吞吐提按、敷蓋對吞、掤捋擠按外,還暗含劈崩炮龍虎馬以及單換雙換諸勁意。
7、酸熱漲沉空孫氏拳即是技巧更是功夫,尤其是對於初習者更是要從功夫做起。練功夫是枯燥和艱苦的,對於初學者練功夫要過五關,這五關就是酸、熱、漲、沉、空。初練三體式,大腿奇酸難忍,最終抖動不止,每次猶如上刑。但要堅持,站到後來,手臂與大腿都奇酸難忍,說明對路。練三體式,開始是大腿酸,後來是手臂與大腿一起酸,說明你的勁力開始均勻。轉八卦,則正好相反,開始是兩膀發酸,到後來兩膀與腿一起酸,說明你練對了。太極拳開始是背酸,至後來是後背與手臂和腿都酸,說明是練對路子了。如果初練習三體式,大腿不酸。初練習單換掌,兩膀不酸。初練習孫氏太極拳,後背不酸。則說明你一定沒有練對。所以初練孫氏拳,該酸的地方酸不可怕,不酸則說明一定練錯了。不經過酸痛難忍這一步,調息就談不上,換言之,一般人散步的時候自然氣息均勻,用不著調息。但是在高強度的運動中,就需要調息,在高強度地對抗中更需要調息。所以,身體沒有經過酸痛難忍這一步,說明身體的形態動作不具備脫胎換骨的功效。酸、熱、漲、沉、空是五個關口,三個階段。酸、熱、漲是換勁階段。換勁這個階段要經過三個關口,這個階段最感枯燥、痛苦。沉是換勁初步完成階段。所謂棉裹鐵,此時氣已入骨,兩臂柔韌而松沉,心中愉悅。空是已經完成了換勁。至此劍氣內藏,一氣內外澄明。對於初習者需要關注的是第一個字酸,酸在哪裡很重要,練單換掌要酸在兩膀外側。練三體式要酸在後腿的大腿外側。練太極拳要酸在後背。初習者如果開始時酸的不是這些地方,說明練習方法有偏差。站三體式兩腳的距離決定你下蹲後的能力和狀態,在不牽動意軸移動的條件下,能邁多遠,就邁多遠。孫氏三拳是提升技擊能力效率極高、境界極高又極長功夫的拳。如再能下工夫花時間去刻苦研練,三年即可成就,孫氏拳對於提高技擊能力遠在其它拳派包括拳擊、摔跤和散打之上。以我個人為例,如果按每天練習4個小時拳,算為練拳一天,那麼我到今天為止總共也就算練了180天的拳,也就是統共練了半年左右的拳。所以我沒有功夫。但是我竟然能夠與人交手數十次而不敗。由此可見孫氏拳之奇效。雖然我工作繁忙,一年下來練不了幾個小時的拳,我本人如今更是年老身殘,但仍不畏交手,實得益於孫氏三拳之奇效。一些練孫氏拳的朋友,名為練習孫氏拳,實際上不知道或沒有掌握孫氏拳的基本規矩,因此練拳成效不彰。我實不忍,因此近來在這個網站上披露一些孫氏拳練習的關竅要領。非以心得自炫,實是希望有助於練習孫氏拳者能共同進步。有人總以為把孫氏拳練出味道來需要個十年、八年,這實在是誤人。我教我的小孩,月余就能夠體會到拳中的味道。當然還沒有出功夫,三體式還不過關,但是知道拳中的意思。如果練習多年,仍不知道拳中的意思,說明在基本規矩上出了偏差。孫氏拳本來是極為高效的。僅為參考。
8、孫門幾大鐵帶藝投師到孫門的弟子中有幾位是以功夫硬著稱的,在他們的綽號中都帶個鐵字,如:鐵臂蒼猿李玉琳、鐵砂掌顧汝章、鐵指蕭漢卿、鐵腿竇來庚以及鐵臂劉九生等。他們在投師孫門前就已經有了「鐵」的功夫,但是他們還要學習孫氏拳,這是值得探究的。孫氏拳高於一拳一腿的技術,但不排斥一拳一腿的技術。如現代散打完全可以在孫氏拳中找到其技術的落腳點。由孫氏太極拳的開合手一式很容易找到鞭勁的發力機制。因為單純的鞭勁發力遠比鞭架合一的孫氏拳發力簡單得多,也容易掌握的多,當然打擊的效果也遠不及孫氏拳鞭架合一的勁力效果。但對於那些急於登上擂台賽的朋友,完全可以通過孫氏拳中的某一式迅速掌握髮力的機理,再通過簡化技術要求,使練習者迅速地掌握鞭勁發力,並運用於對抗中。面對新的環境下的新的社會需求,改革訓練模式也是必要的。孫氏拳不僅可以把生鐵煉成精鋼,還可以讓棉中生出鋼骨,一些練習楊式、吳式太極拳的人,練習孫氏拳後,勁性大大提高。
9、孫氏拳的穿透力、穿破力與滲透力不久前有位朋友對我說他練出了穿透力。我讓他在我身上試一下,我保證不反擊。他用手掌擊打我胸部一下,果然有穿透的感覺。但是我告訴他,他的這種穿透力並不是孫氏拳的穿透力,而是與白普山師兄的弟子莫險峰通過撲樹練出的力道很相似。他的這種勁有一定的威力,但是不能完全適用於實戰。因為他的這種力需要結結實實地打到對方身上才有效果,但實戰中,大多數的情況是雙方都在運動中,想結結實實地打在對方身上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不太適合實戰。隨後我又跟他進行的運動中的實驗,同樣我告訴他,我不做任何反擊。但是在我們雙方都在運動的情況下,他打在我身上的力完全失去的穿透的感覺。他自己也承認,發不出來。因為他的力到我身上後需要瞬間坐一下腕子,這一下我不給他,他的穿透力就沒有了。而孫門的穿透力是極為虛靈冷快的力,快似電閃,只在手(足)的一點或一彈之間,無需坐腕,打在他的前胸,他的後背過後就要出現一片烏青。而且幾乎沒有疼痛的感覺,只是象被電流擊打一樣,是一種驚悸心顫的感覺,這是孫門的穿透力。是通過擊打輕軟飄忽的東西練就出來的勁力。劍雲老師說他的很多老師兄都能發出這種勁力。孫氏拳的穿破力是通過三體式練出來的,手指猶如鋼釺,可以把人穿膛破腹。這是最初級的功夫。孫氏拳的滲透力則是神品,一接觸他的手或手臂,或搭或點或拍或帶,在不知不覺中就擊傷他的內臟,當時沒有什麼感覺,過後能要他的命。這是借對方的身體傷害對方內髒的功夫。劍雲老師說,孫祿堂祖師、孫存周師伯都能自如地運用這種功夫。在其它各個武術門派中,還沒有聽說哪一家有這種功夫。內勁是自動反饋的機制,不是勁力.
10、自虛空而出曾有朋友問我發力的力源在哪裡?也就是從身體的哪個部位開始使勁?我說,你這麼一問,就說明你完全不懂發力。發力來自哪裡呢?發力來自虛空,虛空所以能發力,是來自身上的規矩,身上的規矩則來自拳架子。要說力源,這就是力源。真正通透的發力,無不是起自虛空中,任何假借或預示,都將破壞或至少降低發力的質量。但是如果沒有好的拳架子,如果沒有從拳架子中使規矩上身,即使內心虛無也產生不了通透的發力。這就是有與無的辨證關係。所謂有無不立,孤有不立,孤無亦不立,非有無不立而不可。所以練拳,一要知規矩,二要多練,讓規矩上身。而用時,要忘掉規矩,自虛空而出,因敵成體。發力如此,打法亦如此。所以神要蓄,勁要縮,形要正,法要純熟,明乎順逆。勁力之大小也是源自站三體式和盤拳架子.「自虛空而出」——這個提法並非是我的發明,而是來自孫祿堂先生的著作,尤其在《八卦拳學》和《拳意述真》中對此都有明確的提法和詳細的描述。至於網名「利器之輪」先生的說法,我不好評價。也沒有必要評價。發力自虛空而出,若能無時不然,通透如志,則是化勁階段才有可能。若偶爾做到,明勁階段就能出現這種現象,並應該有這樣的追求。練拳要按照規矩,並要通過大量練習而忘掉規矩,用時才能自虛空發出。之所以要提出發力是「自虛空而出」,是強調一個正確的追求方向,如果僅從身體的某些部位去追求發力,將愈趨愈遠,不得正軌。方向上不能出大的偏差,提醒而已。關於丹田是練拳時需要注意的部位,氣歸丹田,徐徐而入,勁縮丹田,順逆之理。用時則不可意想丹田,運氣丹田,抖動發力,皆是病,不合於實戰。發力唯自然唯是,初時,可借一驚之中,之後,以七情引發,再後,全由虛空而出。想通過哪裡發力,你發力時的阻礙或瑕疵就出在那裡,換言之,你發力難以提高的癥結就出在那裡。我近來偶爾與人遊戲,有時不意間一動,事先並未想要發力,只是隨意一動,勁力冷快而通透,相戲者臉色陡變,跌於丈外。他驚駭,我亦驚駭。再試,想找出具體的關竅,以便鞏固,結果每次發力效果都要大打折扣,不能再現。數日後,不意間有時能重現此勁,如自虛空而出,酣暢淋漓,於是知虛空不虛絕非誑語。如果這一時期練拳較勤,則重現幾率高,如果這一時期練拳較少,則難以再現。虛空發力,勁力通透冷絕,一靠拳式中的規矩,二靠勤練站樁走架,三靠不可預設,此三者同備,發力時才可能做到通透冷疾。練拳時息息歸於丹田,應敵時不要想丹田,僅隨勢而動,自虛空而出,勁力通透冷絕。一想丹田,勁力來得就慢,也欠通透。出自丹田、出自虛空,對於發力而言,兩者並不矛盾。一個是談產生的機能,一個是講應用時的心法。自虛空而出,是講用時的心法。真氣是理,丹田是養氣的關竅之一,虛空則是運用真氣的心法。三者不可混談。
11、極限技術孫氏拳的特點之一就是極限技術也稱臨界技術,只有通過極限技術的訓練,才能使人高效地完成通筋騰膜,其最初階段就是完成四正八柱。初時,身體陽面勃發飛漲,陰面空虛如谷,孫氏形意拳在這方面體現的極為突出。無此一步,發力免談。孫氏三體式的確是極限技術之一例。極限技術在孫氏三拳中是貫穿始終的要則。孫祿堂先生對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極進行改進、優化、提煉、升華的根本性原則就是極還虛之道。發力——其實不用力,靠什麼?一身筋膜在一瞬間貫通騰起,如何練?拳式中的極限(臨界)技術。不知道拳式中的這個規矩要則,勁力冷快通透的基礎就沒有建立起來。
12、練與打練習拳術要靜心,不可狂躁。但又不可孤芳自賞,練到一定程度,就要多進行實戰。練與用要交替循環,同步進行,相互啟發。尤其年輕人要多多實戰。對於今天的人,如果沒有經過鼻青臉腫、頭破血流,甚至骨斷筋折,就談不上懂拳。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骨斷筋折不是目的,最終還要回到拳上,由此檢驗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3、規矩與想像力孫存周先生講:「拳術何以達到中和,三步:規矩、功夫、想像力。」孫存周先生非常強調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規矩是老師傳下的也是在無數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因此,其一是得到規矩後要下功夫,使規矩化為本能。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發揮想像力創新打法。其二是規矩化為本能後,還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提煉、改良、創新規矩本身。能夠做到第一步的人就是大師,能夠做到第二步的人就是宗師。所以孫氏拳的規矩不是框框,而是使我們能夠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的階梯。從基本功到打法都是如此。很多人想像力有餘,而規矩不確,功夫不足,那麼便成了無源之水,永遠不可能得到中和的體用。規矩和功夫是基礎,想像力一定要建立在規矩和功夫的基礎之上,才能脫規矩又合規矩,才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孫氏武學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保定的劉守信先生說,孫劍雲老師講練拳的秘訣就是七個字:規矩、時間、求中和。後來有人問叔容師姐如何求中和?叔容師姐說我爸爸世時講有三步,也是七個字,規矩、功夫、想像力。這就是「拳術何以達到中和,三步:規矩、功夫、想像力。」的出處。
14、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劍雲老師講她的一些老師兄能夠做到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我問老師,一閃是多少時間?是一秒嗎?老師講:「一秒太長了,一閃遠遠不到一秒鐘。一秒鐘張熙堂能打出9拳了,當年在國術館測試的。我二哥、孫振川、孫振岱都能在一閃之中進退三次,看上去就是一晃。」這種速度也是自虛空而出,否則是出不來的。這個虛空就是一種狀態,周身內外如志的一種狀態。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不知當今世界頂級的技擊家能否具備這種能力?尤其是一閃三步沒有聽說當今有人能夠做到。但是一閃究竟是多少時間,老師只是講遠少於一秒鐘,沒有說具體是多少時間。所以難以比較檢驗。但是一秒九拳則是當年實測的數據。不知當今世界頂級的技擊家一秒能打出幾拳?如果把勁力完全打出來,我一秒鐘只能打出3到4拳。與前輩們差之遠矣。一閃是多少時間?根據眼睛的生理特性,眼睛駐留影象的時間是0.2秒,因此這一閃的時間應該小於或等於0.2秒。若以0.2秒計,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進退三次,身法之快,非今人所及。此種進退閃動的能力與百米衝刺的能力完全不是一種速度能力。以本人為例,本人百米成績11秒5,我認識劍雲老師時,老師已經77歲,她跑百米絕對達不到11秒5,但是她的閃動能力卻是我趕不上的。中、西體育有聯繫,有相通之處,但是也不能忽略兩者之間的區別。別人看不到三次,自己能夠做到三次。如孫存周師伯與某宗師交手,對方看到他正面撲來,出手迎擊間,手到人空,忽地側肋上著了一掌,該宗師當即一口氣沒上來,蹲卧於地。這就是一閃三步的效果,第一步正進,第二步退出,第三步側進,當該宗師眼睛裡還駐存著存周師伯正進的影像時,存周師伯已經完成了退後的下一次側進,故對方倒後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打上的。一閃三步不是表演給人看的,能不能做到?自己清楚就行了。
15、入門之軌——節律在初練拳術時應該注意的開合起落呼吸的基本節律,以後純熟後,這個節律是變化的,周身開合起落呼吸的變化將更加細微和自然,直到形成完全無意而為的狀態。但是在初步練習時的調息階段,還是要先按照一定的節律練習,才能逐步進入軌道。孫氏太極拳在起式階段,開合起落呼吸的節律共有五個段落,每個段落都包括一個完整的開合起落呼吸。段落雖分之為五,但是其中勁意的變化是沒有窮盡的。什麼是孫氏太極拳的起式階段?是指從無極式到第一個開合手結束。這個階段應該包含五個完整的開合起落呼吸。如果初習者在這個起式階段,開合起落呼吸的節律不是五個,說明在行拳中必有錯誤存在。特在此提醒之。第一個開合是轉45度後的一捧一捋。第二個開合是進步前的起和進步後的落。第三個開合是跟步後的起和左足向右轉45度時的落。這個極微妙,需用心體會。第四個開合是右足向右轉45時的起和右步進步的落。這個起極難,此處極富變化。第五個開合是開合手。最難掌握的是第四個,這個起是最複雜的,這時周身勁力處於螺旋狀態同時又要中軸穩固,虛實分明,將采捩與吞吸之勁做到充分飽滿,同時又要蘊涵著無限的變化。這個起很難做到位。我研習多年,亦不敢言此處無虧。所見當代人中鮮有將這個起做到完美的。1、做開合手時,身體是不是有一個起落?要不要做出來?兩腳要分虛實嗎?答:開合手,身體重心不能有起落,起落是氣,兩腳要分虛實。2、從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到開合手這四個拳式,是三個節律嗎?答:不是,算上第二個開合手是四個節律。那麼,初學者能不能隨著開合稍微做出一個身體的起落(微小的),以後慢慢再把動作隱去(而純以氣來起落)?不能!重心從一開始練拳就不能有任何起伏。從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到開合手是四個節律,還請問這四個節律具體的動作分段?第一個:單鞭 第二個:提手上勢 第三個:白鶴亮翅 第四個:開合手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在一個單鞭動作中包含了起落、開合、吸呼這個完整的節律。一套孫氏太極拳中有7個單鞭,足見該式的重要與典型。「開、起、吸」做成單鞭造型以後,做「合、落、呼」時也是保持動作外形不變嗎?錯誤!單鞭不是這種練法!單鞭這個式子外形動作猶如捋桿,內里則分兩段,第一段與開手一式相同,此階段是「開、起、吸」。當兩手相分將要出肩時,則轉為第二段,即開始「合、落、呼」。單鞭——孫氏拳的典型之式,式極簡而意極深,把其中規矩全部做正確是不容易的。還是內在具體有什麼要求?抽沉墜頂,起落開合。還是重心並不是固定在哪一隻腳上,而是隨情勢在兩腳之間回換?是!開左,合右,或開右,合左,究竟先左還是先右,須隨情勢。想不到單鞭看似只一個動作,裡面還有這麼精細的講究——這只是最初步的要求。在我正在著手寫的第二部書《孫氏武學散記》(暫定此書名)中,孫氏太極拳的單鞭一式是準備作為整整一章來寫的,這章的題頭就是「單鞭一線有起落」。所以,我不可能在網上把與單鞭相關的技術內容都寫出來。但是單鞭一線要有起落,則是最基本的要求。單鞭一線要有起落——該式外形:無論是手還是身體重心都不能有起落,兩手如同捋一橫杆,所以兩手相分是一線。起落是氣:在這兩手相分的一線運動里,內氣起落,勁意開合。開合起落呼吸是個循環,開、起、吸是吞,吞入的可以是勁也可以是意。這裡還有接觸與未接觸之別,以及接觸的程度之別。相對不同的情況,應對的方式也將不同。關於手揮琵琶一式,是否也是一個完整的節律?不是!手揮琵琶是開、起、吸。球在運動時其重心是沒有任何起伏的。拳術中的球勁也是如此。身體移動時,身體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這是孫氏拳的基本規矩。至於有些練習者沒有按照這個要求去練,那隻能說明這是他自己的練法。並不能因此說孫氏拳就是這種規矩。無論孫存周師伯還是孫劍雲老師都要求身體移動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這是孫氏拳的規矩。神有彌藏,氣有起落,形有伸縮,唯重心不能有起伏。不僅太極拳如此,八卦、形意亦要如此。技擊中,若移動時重心起伏,則速度減慢,勁力分散,是為拳病。過去轉八卦掌,頭上頂一碗水,轉掌時,碗不能落下,水不能灑出,練就的就是高速移動時的重心平穩、中軸穩固,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重心水平運動是最難的,所以練拳盤架子要求重心水平移動,如八卦拳之轉掌、形意拳之五行以及孫氏太極拳等皆如此。至於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中一些式子有起伏,是因該式本為起伏而設,並非是說在應該平動時也可以有起伏。身體平動時身勁自然要有起落,甚至可以大起大落,但是這時身體重心絕不能有任何起落。勁力來自身體的開合鼓盪、順逆伸縮,而不是來自身體重心的上涌下砸。身勁來自身體的開合鼓盪、順逆伸縮,而重心則不能起伏,要平動,如此勁力才整。此絕非空談教條,對此我是做過實踐和實驗的在技術上只要認為自己的對,就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吧。無論是從劍雲老師反覆強調的孫氏拳的規矩上,還是從我習拳的體驗上,身體移動時要重心平動,不能有任何起伏,是技擊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原則。身體移動時重心上下起伏有三害,一是影響速度,使移動速度減慢。二是影響勁力,使勁力分散不整。三是形成破綻,身體移動時重心的上下浮動,都是被對手利用的機會。唯重心平動,使人最難對付。孫氏拳有身分兩節一說,指身勁的起落以重心為軸上下循環,所以身勁如車輪循環,而重心則要平穩,不能上下起伏。換種方式表達:孫氏拳練就的能力是,身體移動時,需要重心平動,就能夠重心平動,上下無任何起伏。需要上下騰伏時,就能夠上下騰伏,而任何無預兆。而孫氏太極拳主要練就的是:需要重心平動時,能夠重心平動、無任何起伏。練習孫氏太極拳時,若重心上下起伏,絕對是病。以學習書法比喻,先要能做到橫平豎直,有了這個功夫以後,再練行書、草書則不需字字如此。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橫平豎直的功夫,起手就練行書、草書,恐怕一輩子也練不出象樣的書法來。技擊時,很多情況是需要在身體移動中重心平動、不能有絲毫起伏的,所以需要培養這種能力。如果一移動,身體不由自主的就有起伏,那就是病。起鑽落翻——指的不是重心。起鑽時要塌住腰(重心不能上起),落翻時要如扛物(重心不能下伏),都是保持為了重心平動的要求。起落鑽翻是指手足動作的循環之意,而身體重心要平動。凡重心起伏皆是為騰空、伏地而專設,如龍形是不允許有任何起伏的,但是龍形也有騰身一法,可以起伏,是為專設。球的重心的運動是平面運動,起鑽落翻循環如輪,但輪軸即重心則要平動,輪軸如果上下起伏則勁力分散。劍雲老師、叔容師姐、張烈師兄莫不遵循此項規矩。龍形就是極俯、極矮之形,但不等於練龍形時可以忽高忽低,而是要始終都要極俯、極矮之形,而且是單重。燕形本身就是要求重心要有起伏,可以說是為起伏而專設。同樣要保持單重。但是五行拳就不能有起伏。同樣也是要求單重。因此平動、升降起伏都與單重不矛盾。所以重心應當平動時要能夠平動,需要起伏時要能起伏,這才是孫氏拳的要求。如五行拳、孫氏太極拳都是要求重心平動,不能有任何起伏的拳式。孫氏太極拳、五行拳和八卦掌轉掌這些式子,從孫存周師伯、孫劍雲老師那裡傳下的規矩都是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從我個人的習拳經驗中同樣證明了重心平動在技術上的優越。手往上起,尾閭就要微微的下沉,這個微微是多少?與手起時保持重心不變為其度。所謂要逆運,原因之一就是此。
16、大架乎?小架乎?總看到一些人講孫式太極拳是小架,我不以為然。看過陳發科式太極拳和楊澄甫式太極拳,未覺出他們比孫式太極拳大在何處。從動靜合一的移動自如上相比較,孫式的架構遠勝陳、楊二式。從動作開展上相比較,孫式也不遜於陳、楊。唯孫式擯棄了大馬步、大弓步,這是動靜合一的需要。但是如果說孫式太極拳是大架,我也不以為然。孫式太極拳可以肘不離肋、手不出身、兩足只在一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將周身勁意放伸飽滿,身體運轉自如,一身之勁皆由內換,論其架子之小,不遜於武、吳。若論虛靈,孫式更遠勝陳、楊、武、吳各式。因此孫式太極拳可大可小,可動可靜,一氣虛靈,存乎一心,惟以中和為宗。不獨形意、八卦,八極、披掛、通背、戳腳等拳之勁意也能在孫式太極拳架構中演化出來。孫氏太極拳,大架乎?小架乎?大無其外,小無其內。孫氏太極拳不僅能用於短打,也能通於長擊。前年在懷柔,我就演示過由雲手中直接走出披掛拳的勁力。在場的吳彬先生對這種變化頗為讚賞。所以孫氏太極拳既是極為經典、抽象的拳學,又是極為實用的拳學。對其一、二式略有所得,即可用於防身。開展乎?---肢體無限放長緊湊乎?---勁力無限內縮盤走架子時,要有這種意念。放長與內縮之意要同時同步。什麼是開展中不失緊湊呢?對此最經典的拳照就是《太極拳學》中孫祿堂先生所示範的單鞭的拳照。這個拳照用來示範什麼是開展中不失緊湊真是太完美了。孫氏太極拳的練習者應該反覆研究、揣摩這個拳照的形態和勁意。若能如此可得一通百通之效。練大架子要求其緊湊的關竅,練小架子要求其開展的勁勢.
17、渾圓罡氣1919年陳微明先生在為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第二版)所作的序中寫道:「蓋得渾圓一氣之意,則合乎太極式與法。其粗焉者也,世之習太極拳術者,未得渾圓一氣之意,雖能演長拳十三式之形,又烏得謂之太極耶?」可見能產生渾圓一氣是孫氏拳的特點,無論孫氏形意、八卦、太極都具有這個特點。1933年金警鐘先生在《國術名人錄》中記載了孫祿堂先生與八卦掌名家周玉祥先生搭手試藝的情景,孫祿堂先生先後兩次將周先生放出十餘步遠的牆上。金警鐘先生記載道:「蓋孫於太極、形意、八卦入於化境,已罡氣內布。」可見孫氏太極、形意、八卦三拳入於化境的特徵之一就是罡氣內布。因此,渾圓罡氣是孫氏太極拳的體用特點之一。劍雲老師說:「渾圓罡氣是外呈渾圓,內布罡氣。」練習孫氏太極拳能達到渾圓罡氣的境界。至此體用如一,體既是用,用既是體。渾圓一氣,飽滿無虧,則身外有身,能有不聞不見之知覺。罡氣內布,神完性真,則玲瓏透體,感而遂通,一身都是手。所以孫氏太極拳最強調的就是:蓄神養氣,體用中和。一切技術、一切用法都要化歸到這八個字上。
18、身法特徵——五圈兩軸五圈:立圈、肩圈、胯圈、胸圈、腰圈。兩軸:意軸、形軸。無論是放長擊員還是短接寸打,或動或靜,五圈兩軸不可失。五圈兩軸是基礎,一切技法皆需在此基礎上發揮,是為法門。不合法門,任何技法都是僵法,失去靈性,不能自然生化。
19、絕手八法當今不少人對傳統武術的技擊能力表示懷疑,的確傳統武術技擊的訓練內容已經大量失傳。孫氏拳也是如此。當今健在的人中確實已經找不到能夠表現孫門技擊特點的人物了。這是傳承上的遺憾。但是失傳不等於不曾存在過。那麼過去孫氏拳的實戰技擊到底有什麼特點呢?對此我所知道的也很有限,劍雲老師等孫門前輩給我介紹過一些。這裡作為例子就談其中的一個:絕手八法。在傳記文學《賽蛟龍》中有一篇介紹孫祿堂祖師的文章,其中談到孫祿堂祖師早年研究摔跤時曾總結了十八個字訣,孫祿堂祖師只用第一個字訣與人比試就沒有失敗過。於是我問劍雲老師這十八個字訣是什麼?劍雲老師說:「先父早年研究過摔跤不假,但是這十八個字訣我還真不知道。只記得先父曾給我二哥他們講過絕手八法。」隨後劍雲老師在一個信封上寫下閉、滲、震、奪、鑽、斷、摘、破八個字,並做了講解。劍雲老師說:「絕手八法靠的是功夫加巧勁,根據情勢隨感而發,不是蠻力所能,練習太耗功夫,我沒有下這份功夫,絕手八法我二哥練出一些,裘德元、孫振川也得到了傳授。」記得孫劍雲老師說:「絕手八法不出一氣之伸縮,但即使氣足神完,若不能得其竅,亦不能生八法之效。」孫祿堂先生在保定跟李奎元先生學習形意拳期間,大約是1872年到1875年這個期間。劍雲老師給我講過絕手八法各自的應用特點和效果,但是沒有講如何練。支燮堂先生的五個手指堅如鋼釺,是站三體式站出來的功夫。把人開膛,估計不難。齊公博先生的手緩緩一伸,就給人以恐怖的感覺,也是由於其內在勁力之威力不凡。高手一伸手就帶著一股氣勢,給人以難以抵擋的感覺。
20、被動極速與主動極速被動極速指由感而遂通產生的下意識的瞬間感應發力這一過程速度,這個過程速度非常快,這個感應來自雙方肢體的接觸或准接觸。主動極速指由感而遂通產生的下意識或主動意識下的瞬間感應移動發力這一過程速度,這個過程速度的特點是,啟動無徵兆,由靜止立刻達到自身的極速,而身形與神氣的狀態與靜止時相同。初期的特點表現在身體超逸的起動能力上。孫氏武學的技術體系能使人同時兼備被動極速和主動極速,故而比傳統的內家三拳更加完備。人一旦練出被動極速,周身就都有了感應,但是面部要穴、後腦等要害部位都是無法產生反擊能力的,所以總有禁忌,單純靠身體本能的被動反擊是不完備的。所以還要具有主動極速能力。主動極速能力的成效首先取決於動作的突然性。孫氏武學體系的動靜合一技術使練習者的被動極速、主動極速兩種能力兼得完備。所以不僅要追求被動的快,也要追求主動的快,兩種極速都是由感應而來。但形成極速的機制有所不同,即生成的基礎不盡相同,故需要改善傳統拳術的技術基礎和體系。於是,孫氏武學因此而生。主動極速的攻擊力,更突出的體現在通過對攻擊目標的破壞達到摧毀對手整體的效果。勁力的特徵是極速、通透,有如子彈。主動極速要進的突然、退的自然,極速進而極速退,身松而步活。而被動極速的能力是重在打擊對方整體核心,是利用對手的攻擊而反作用於對手。勁力特徵是順遂中因敵成體。孫振川師伯曾與某派太極拳名家交手,僅一伏一起之瞬,一記高腿打在對方頭上,將該名家擊昏在地。這就是所謂一閃三步的主動極速能力的效果。
21、數字內的含義孫氏太極拳共有98式,其中有些式子是多次出現的,如開合手出現13次,懶扎衣出現8次(包括一個退步懶扎衣),單鞭出現8次(包括一個斜單鞭),摟膝拗步出現5次,雲手出現3次等。為什麼這些式子要多次地反覆出現,如果說純粹就是為了湊數,把趟子加長,恐怕說不過去。這些式子如此多次地反覆出現是值得深思的。我認為,多次出現的這些式子都是體現著極為重要的修拳原則的式子,內意極深,因此需要反覆體悟。此外多次出現,絕不是簡單地重複,而是要形同,意不同,同一個式子,同一個外形動作,別人看上去完全一樣,而自己每次都要走出不同的勁意。這就上了層次。孫氏太極拳在外形結構上極盡生物力學之妙。其例子之一就是充分運用了自鎖效應,如曲腿的角度就是身體沿意軸下蹲到自鎖的位置時的角度,這時這個角度就是135度。再如練習開合手時,開手開到極處只能與肩同寬,此時已然自鎖,不可能再往外開,若還能外開,此時必然違背了此式的規矩,出現了錯誤。同樣,合手合到極處只能與臉同寬,此時兩手自鎖,不可能再向里合,如果合手能夠繼續里合,說明必然違背了此式的規矩,出現錯誤。所以說孫氏太極拳既是極盡自由的拳,又是極為嚴謹的拳。
22、渾圓與清晰孫氏太極拳練就渾圓一氣,走架子時,氣勢要虛無渾圓,但勁路要清晰。何謂氣勢虛無渾圓?周身勁意均勻而靈動。何謂勁路清晰?起承轉合勁意分明。起承轉合本是古詩的寫作結構,也是古典音樂的結構,武氏將此術語首先引入拳術中,有關起承轉合在拳術中的作用,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即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相同點是,每一節律都要體現起承轉合,來不得含糊。孫氏拳在其「九要」中對此有更為深入的概括:起鑽落翻要分明。不同點是,起承轉合不僅是行拳的結構形式,更有內在勁意上的要求:起為橫,承為接,轉為變,合為順。故有「橫順要知清」的要求。常見一些習拳者,盤架子時,表面上動作很熟,實際上囫圇吞棗,勁路不清。如此就是一天練上30遍拳,也是枉費功夫。
23、孫存周先生技擊技理拾遺理論方法:形軸、意軸,形跡、意跡的理論方法。技擊技法:「橫走豎撞」,「虛實嚴靈」,「短接長伏」,「冷鞭硬箭」,「十字環中」,「以線打點」、「以面約線」,「以球制面」等技術要領。基本勁性:楔入勁,穿透勁,震蕩勁,沾粘勁,滲透勁等五種基本勁性。孫存周先生在拳理上繼承了乃父的特徵——言簡意深,其言極為精簡,其意極為精深,嘆觀止矣。學者需深悟並結合旁參,方能略窺其妙。若囫圇讀過,則不知所云。拳術即簡單又複雜,說其簡單,是因為只要實踐,就會有進步。說其複雜,是因為拳術是人體科學的一個分支,人體科學的奧秘還遠遠未被當代科學所能揭示,因此拳術的確比太空漫步還要複雜得多。學習拳術,就是要從簡單處入手,逐漸發現和揭示其中的奧秘,所謂「技近乎於道」。楔入勁,穿透勁,震蕩勁,沾粘勁,滲透勁是五種基本勁性,孫門高手,一出手就要同時具備這五種勁性,混融為一,常常表現為一摸、一接、一化之中,動作完全不似發力,與日常動作無異,是為朴,故與道合真。此為最上乘之勁矣。我不能朴,遠離上乘,故未得孫門之勁。我喜好追求鞭、彈、抖、震、摜諸勁,皆下乘之功,練到家,也只是形式駭人而已,實乃勁性單一,為血氣之用。況且就這等下乘之功,我也沒有練到。我就是一個眼高手低之人。張烈師兄鼓勵我:眼高手低也不錯,有辨別能力。愧也!
推薦閱讀:
※老舍先生其人、其事、其文
※太極妙手書華章——師從張志俊先生學拳點滴
※李仁柳先生著《吳式太極拳基礎》(六)
※風水先生一看他家祖墳,說你將來不得了,而他毫不猶豫將其挖掉
※專訪「大V」劉維忠先生 | 說三句話 做三件事
TA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