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便攜機經典傳承 索尼黑卡RX1評測

索尼的黑卡兄弟絕對是影像圈的一次2012,尤其是這個RX1。要知道,自從2000年CONTAX推出全畫幅數碼相機開始,全畫幅數碼單反在神壇上得瑟了整整十年;直到2009年徠卡推出了M9,才終於有了一個不是單反的全畫幅,不過徠卡的全畫幅,依然是得瑟;2012年,終於出現了RX1,從此以後,全畫幅終於出現在小DC上,終於出現在單反專業人士和徠卡高端人士曾經看不上的東西身上。

RX1的意義非凡,不過我到也並不會花太多篇幅來說它,主要是菜單功能我們在RX100和以往的很多機型上都見過了,而這塊全畫幅感測器的表現我們已經通過A99得知,所以這台機器其實不需要大而全的評測,更多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鏡頭和操作體驗上。

這兩台相機都是全畫幅的

截止到發稿時,雖然很多人高呼太貴,但是RX1已經四處斷貨。個人觀點,目前這個價格不算實惠也不算奸商,索尼的產能倒是不用太擔心,但是下面有個16000元左右的徠卡X2撐著,外加富士X-Pro1帶鏡頭的價格也在14000元以上,導致RX1的競爭壓力不大,在一段時期內都沒有明顯的降價動力。就算X2是產自Deutschland,但畢竟不是全畫幅、不是M,在RX1的全畫幅+蔡司面前並不是那麼強勢。

·傳承,經典便攜定焦

相機數碼化的前夜,裝備高素質定焦鏡頭的高級便攜膠片相機是一個重要的相機類別,這裡面湧現了大量35mm或40mm人文焦段的產品。身為膠片機,它們本身就是全畫幅,而且膠片不像數碼這麼挑鏡頭,這些小型的高素質定焦鏡頭可以像單反一樣獲得極好的成像,再加上漂亮的造型和小巧的體積,讓這種高素質便攜機非常風靡,成為一代經典。

CONTAX T3,採用35/2.8鏡頭

柯尼卡巧思,採用35/2鏡頭

徠卡CM,採用40/2.4鏡頭

尼康35Ti,採用35/2.8鏡頭

然而數碼化以後,這些相機的後輩都變成了使用指甲蓋感測器的小DC,經典一去不復返。雖然專業便攜數碼相機也風靡過一段時間,但畢竟指甲蓋就是指甲蓋,與人們心中的經典相去甚遠。直到適馬DP系列和富士X100的出現,昔日的經典才得以重現,而全畫幅的索尼RX1,終於讓高素質便攜相機回到了原點。

·外觀,創造紀錄

如果只是固定鏡頭的全畫幅相機,到還不足以讓人這麼驚喜,關鍵是黑卡緊湊程度,由於沒有內置取景器,RX1已經和NEX微單一樣小巧了,即使算上鏡頭,也並不比NEX-7+24/1.8更佔地方。

RX1與成年男性手掌大小對比

RX1與主流全畫幅產品和APS便攜機型尺寸對比左列:索尼RX1、徠卡M、佳能6D右列:徠卡X2、富士X100、索尼NEX-7

即使算上鏡頭,RX1仍然比NEX-7掛上24/1.8更小。

索尼在電子產品內部結構優化方面的造詣,成就了RX1的體積

通過上面的對比,不難看出RX1不僅是最小的全畫幅相機,甚至也小於很多可換和不可換鏡頭的APS相機。雖然不能和膠片的定焦便攜機相比,但在大底數碼中算是相當便攜了。

·設計,黑卡的精神

RX1的造型和之前的RX100一脈相承,並不像富士X系列復古的那麼徹底,而是在現代設計中加入了一些古典的元素,比如機頂控制盤、機械快門線介面、手動光圈環等等。

正面看,鏡頭姑且還不算太不協調,正式版已經取消了對焦盤的AF-C模式

貼皮的位置恰到好處,由於鏡頭不算長,閃光燈彈出並不高

機頂操作區設計非常復古,可以看到焦平面的位置很靠後

全部介面位於機身左側,由於鏡頭較大,所以有地方打蔡司藍標了

機背設計與RX100如出一轍,這台已經貼上了保護屏,看來屏幕還是不硬

索尼原廠的保護屏有一個缺口,不會擋住自動調節亮度的光感器

RX1的用料非常足,連鏡頭蓋里都塞了金屬。工藝精湛但是還有提升的餘地,精湛體現在機身表面和按鍵上的每一個字和圖案都是刻上的,提高餘地體現在機身刻字明顯不如鏡頭精細,難道是蔡司的要求高?

·細節,與身價相符

前面說過了,RX1整個機身,除了一些表示具體型號和畫幅的小字是絲網印刷,其他字體和圖案全部是刻上去的,包括每個按鍵上的圖案和字體,這樣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出現掉漆的問題。其他方面,RX的設計和做工也和細緻。

快門按鈕配有標準螺口,可以使用機械快門線

也可以使用快門按鈕蓋

機背也有增強手感的貼皮。帶三角扣環的背帶介面,方便使用DIY背帶

帶金手指的新熱靴介面,與標準熱靴介面兼容

機身介面依次是USB/充電口、HDMI輸出口和麥克風/外接電源介面

RX1採用和RX100相同的1240mAh電池

整體來看,RX1唯一的缺點是電池,這個新開發的1240mAh電池已經達到了這個尺寸容量極限,但是在RX100上都是將將夠用,在RX1上就必須準備1-2塊的備用電池才保險了。但是考慮到RX1的體積,這是能夠接受的。另外RX1的USB口充電很方便,手機充電器可以直接拿來用。

·35mm,蔡司歷史回顧

RX1採用了一支蔡司Sonnar T* 2/35鏡頭。對於全畫幅相機,如果出門只能帶一支鏡頭,那麼最佳的選擇就是28-300或者35,前者就不說了,後者作為定焦頭,進一步是標頭,退一步是廣角,如果說50頭和人單眼的視角最接近,那麼35頭就和人雙眼的視角最接近。如果用35mm拍人物特寫,會因為透視的問題使面部出現船底形變形,只有16-35和70-200兩支鏡頭的著名攝影家盧廣,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了一個很簡單的解決辦法:離遠一點拍,然後再裁切,反正現在的機器像素都高。

對於35mm這個焦段,單反全部都是類似Distagon的反望遠結構,其中也包括了蔡司自己的ZF.2、ZE Distagon T* 2/35,它們的特點是後焦距長、前組大後組小,第一片是凹鏡,最後一片是凸鏡(望遠鏡是凸鏡在前凹鏡在後),長法蘭距的單反相機只能這樣實現廣角。另外,這種鏡頭的近攝能力往往比較強,最近對焦距離可以達到0.3m甚至更短,並且成像不會劣化。

蔡司Distagon T* 2/35 ZF.2鏡頭

旁軸相機的35mm鏡頭與單反完全不同,僅蔡司自己就有、Planar、Biometarb、Biogon、Zeiss-Opton、Orthometar、Herar等一堆結構,還有後來在CONTAX固定鏡頭相機上用的Sonnar結構。

1936年的蔡司35/2.8鏡頭,用於蔡司依康旁軸相機

在現代,這些結構對應的代表有Contax G2的Planar T* 2/35、徠卡口的ZM Biogon T* 2.8/35和Contax T3的Sonnar T*2.8/35。

CONTAX G2用的蔡司 G Planar T* 2/35鏡頭

CONTAX T3的蔡司 Sonnar T* 2.8/35鏡頭

ZM Biogon T* 2/35

ZM Biogon T* 2.8/35的鏡頭結構與Sonnar十分相似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後焦距短、後組大,有些頭的最後一片鏡片比第一片還大,以至於長法蘭距的單反相機,既不能採用也不能轉接這類鏡頭。旁軸35頭的顯著問題是近攝能力不強,想保證畫質,最近對焦距離都得在0.5米以上,蔡司的ZM35頭最近對焦距離甚至達到了0.7米。

·T* 2/35,配得上蔡司藍標

RX1採用了蔡司Sonnar T* 2/35鏡頭,採用7組8片的Sonnar結構,使用了包括AA(Advanced Aspherical)先進非球面鏡片在內的三枚非球面鏡。這支鏡頭的直徑與NEX的24/1.8ZA相同,但是短了將近一半,讓RX1可以放在冬裝的口袋裡。

蔡司 Sonnar T* 2/35鏡頭

收縮光圈後,光圈葉片的卡扣不外露,沒出現菊花造型

由於鏡頭相對大一點,所以打上了RX100沒能打的蔡司藍標

鏡頭根部採用了A卡口的硃砂裝飾環,標明了35mm全畫幅的字樣

鏡頭除了光圈環和對焦環,還有一個對焦範圍切換環

鏡頭的做工非常好,標識的雕刻和填料比機身上的更加細緻,光圈環、對焦環、對焦範圍切換環的阻尼和手感都非常好。

·鏡頭細節,細緻入微

Sonnar T* 2/35鏡頭的精細體現在很細微的地方上。可以看出黑卡RX1在設計上是非常用心的。

RX1的鏡頭前端設計和蔡司E24/1.8ZA很像

由於是49mm濾鏡口徑,而且外筒的設計一樣,所以可以用24/1.8的遮光罩

RX1的鏡頭蓋沉甸甸的

鏡頭蓋內部用金屬彈簧代替了普通鏡頭蓋的塑料扣,手感更好

整個拆開,可以看到鏡頭蓋是上下兩部分,上部是金屬,下部是塑料

為了體現RX1的定位和身價,索尼連鏡頭蓋的設計都不馬虎,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質感、手感和耐用性都很好的蓋子。

Sonnar,為什麼是它?

為什麼RX1是Sonnar呢?從索尼的角度看其實很簡單,有誰見過Cybershot和Handycam用過Sonnar和Tessar之外的鏡頭?

還是回過頭從蔡司的角度來看吧,對於35這個焦段來說,Planar這種標準的對稱結構已經不適合數碼相機,不信可以看神級性價比的福倫達Nokton Classic 35/1.4,有味道歸有味道,但是缺陷也很明顯。Biogon是目前蔡司比較主流的廣角結構,它看起來和Sonnar相似,不過第一片是凹鏡,和Sonnar正好相反。

Sonnar在單反定焦鏡頭上多是用於中長焦段,因為廣角Sonnar也是後焦距短、後組大,塞不進單反的卡口裡。比較有名的廣角Sonnar應該是Contax T3那枚Sonnar T* 2.8/35鏡頭了。不過Biogon里也有一個卧底Distagon T* 2.8/35,這支鏡頭的結構與T3的鏡頭很像,而且第一組是凸鏡,這在Biogon中還是很少見的,相似的還有福倫達的Color-Skopar 35/2.5,這支鏡頭的結構與Bigon 2.8/35非常相似,確善能給蔡司代工的同時也在自己生產福倫達鏡頭,你懂的。。。

回到RX1,它採用了一枚蔡司 Sonnar T* 2/35鏡頭,這支鏡頭的表現,直接決定著RX1值不值現在這個價錢。這枚鏡頭採用Sonnar結構,7組8片設計,其中有包括AA(Advanced Aspherical)先進非球面鏡片在內的3枚非球面鏡片,但是沒有採用低色散鏡片。到現在索尼和蔡司都沒有公布這支鏡頭的光學結構圖,目前能找到的一張稍微能看出點鏡頭結構的圖,就是索尼官網上那張3D建模技術圖。

RX1鏡頭結構示意圖

AA(Advanced Aspherical)先進非球面鏡片

RX1感測器所佔比例

拆卸狀態的RX1鏡頭,可以看到後組尺寸基本能覆蓋全幅感測器

隨著非球面、低色散等特殊鏡片的使用,傳統旁軸鏡頭在單反鏡頭面前已經沒有明顯優勢,不過Sonnar T* 2/35也不是一直傳統鏡頭,它採用了包括AA先進非球面鏡片在內的3片非球面鏡片,而且後焦距極短,所以官方的MTF圖相當漂亮。

·解析度測試

RX1的MTF曲線圖非常漂亮,甚至比Biogon T* ZM 2/35都好,那我們先進行一下標版測試。

RX1鏡頭官方MTF曲線

RX1解析度測試結果(RAW)

RX1 RAW與jpg解析度對比

Sonnar T*的中心解析度起伏比邊緣更明顯,邊緣解析度不僅夠用,而且大小光圈的衰減不明顯。中心解析度則呈現出典型的數碼曲線,最佳光圈在F5.6,而不是F8。

·暗角測試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暗角情況。過去的旁軸鏡頭暗角比單反的反望遠鏡頭有優勢但是隨著單反鏡頭開始使用特殊鏡片,暗角反超了旁軸鏡頭。當然了35mm這個焦段本身也沒什麼大光圈沒暗角的鏡頭。

F2 F2.8

F4 F5.6

F2

F2.8

F4

F5.6

ACR打開RAW,暗角校正關閉 ACR打開RAW,暗角校正開啟

和所有35頭一樣,Sonnar T* 2/35在全開光圈時也有肉眼可見的暗角,但是比傳統旁軸鏡頭強的是,僅收縮1擋光圈,暗角問題就完全改善,這一點完全不輸單反鏡頭了。另外,在陰影、色差、失真這三項機內校正中,只有陰影是直接作用於RAW的。

·畸變測試

35mm並不是一個沒有畸變的焦段,市面上能買到的35mm鏡頭大都有一定的桶形畸變,即使是蔡司手動鏡頭,看看RX1能不能免俗吧。

jpg直出,關閉機內校正

jpg直出,打開機內校正

上面那張照片的RAW放進ACR,可以看到畸變校正不作用於RAW

ACR調整RAW的效果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RX1的桶形畸變不算嚴重,這是旁軸鏡頭的先天優勢。而且jpg和RAW都有非常方便的解決方案。

·色差測試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RX1中央和邊緣的色差,在35mm焦段中,大光圈的色差問題一直不能很好解決,看看RX1是否也是這樣。首先是中央色差,鏡頭在拍攝跑焦測試卡時,色差通常是上綠下紫的形式出現。

F2 F2.8

F4 F5.6

可以看到,RX1中央部分的色差控制很好,只有全開時有肉眼可以分辨的色差,這和大多數高級35mm鏡頭的表現都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邊緣的色差。

截取位置示意

直出jpg,機內校正關閉

直出jpg,機內校正打開

上圖的RAW文件放到ACR中,可以看到色差校正不作用於RAW

ACR校正色差後的效果

RX1隻有全開的時候在邊緣有可見的紫邊,收縮一擋以後就沒有問題了,不管通過機內校正還是ACR7.3,都可以完美解決色差問題。

·焦外,三種35的對比

焦外,我們用RX1,尼康35/1.4G和X100來對比一下。在APS畫幅上,35mm的視角是通過23mm鏡頭裁切出來的,同樣的視角,全畫幅35mm和APS 23mm有什麼區別?另外,旁軸的35mm與單反的35mm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

RX1 Sonnar T* 2/35 F2

D600+35/1.4G F2

X100 23mm鏡頭等效35mm視角 F2

RX1

D6035/1.4G

X100

可以看到,相對於APS的23mm等效35mm視角,全畫幅的35mm在相同光圈下有著更淺的景深,而RX1雖然只有8枚鏡片而且使用了3枚非球面鏡,但是焦外二線性並不比35/1.4G更明顯。

·逆光表現

這次拿到的RX1沒有任何配件,所以也不知道遮光罩的效果如何了,不過打著紅色的T*,這個多層鍍膜也不能砸自己招牌不是。

F2逆光,鏡頭斜著對射燈,這是很極端的場景了。

F2,鏡頭正對射燈,不那麼極端

F16,正對射燈,雖然是圓形光圈,但小光圈還是能出星芒

這麼看來,RX1的逆光表現還是說得過去的,畢竟測試場景都比較極端了。

·慧差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RX1對慧形像差的控制。

慧差測試場景

邊緣截圖

其實這個測試真是多餘,都用了3片非球面了,而且1片低色散都沒用,這要是再有明顯的慧差,那真不用拿出來賣了。

·近攝,沒有球差

索尼採取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到,RX1採用內對焦,對焦時前片是不動的,鏡頭上的對焦距離環,並不是為了限制對焦行程,而是直接把鏡頭往前移了一點。這樣,RX1的最近對焦距離就達到了0.2米,可以獲得大約1:3.75的放大比。對於這種結構的鏡頭近攝,我們最擔心的球差問題,看看RX1這種設計能不能解決吧。

近攝樣張

RX1近攝0.2m,100%截圖

35/1.4G近攝0.3m,100%截圖

可以看到,在像素相同的情況下,由於最近對焦距離近了10cm,所以RX1可以獲得更大的放大比,而且是完全沒有球差的。

·速度,操作體驗良好

在RX1發布會上的專訪中,索尼明確表示RX1的CMOS上沒有A99那種102個相位對焦點,是給一張一張慢慢拍的人準備的。而正是版的RX1並沒有配備連續對焦功能,只能單次對焦,一張一張的拍,即使是對象跟蹤模式,也只是對焦框一直跟住主體,等半按快門再對焦。

速度對於RX1這種相機來說,會直接影響用戶的操作體驗,就算樣子和素質再好,也不會有人能容忍不流暢的操作。下面我們來看幾段視頻。

開機速度

對焦速度

存儲速度(RAW+jpg)

手動對焦速度

在理想照度下,RX1的對焦速度比NEX還要快一點。暗光線下不開輔助對焦燈,會和所有對比度檢測相機一樣拉風箱,打開對焦燈會有一定改觀。還有一點讓人非常欣慰,RX1的手動對焦環雖然是電子模擬,但是非常好用,不僅沒有時滯,而且可以根據對焦環的轉動速度來調焦,整個行程最快只需要轉3/4圈就能完成,最慢則可以一點一點轉著微調。另外,RX1也支持MF下的峰值對焦,但是只有對焦點局部放大時才有,這一點我個人到不覺得是什麼問題,如果不放大對焦點,峰值的精度其實一般。最後友情提示一下:中央點對焦模式比自由點模式更快更准,遇到自由點模式對不上焦的情況,改回中央點模式一般都能解決。

·感光度測試

RX1的感光度、寬容度並沒什麼懸念,因為和A99使用了同樣的Exmor CMOS和Bionz處理器,但是沒有半透鏡,所以其感光度比A99稍好一點,寬容度與A99相同。這個環節我們更多的是想看RX1自己和自己相比。

35mm全畫幅感測器、APS-C感測器、1/2英寸感測器尺寸對比

ISO 6400全尺寸樣張

上圖從左到右依次是直出jpg(標準降噪),多幀降噪,ACR7.3解RAW。作為一款全畫幅相機,RX1的畫質並不用操什麼心,可以看到印刷網點最多保留到ISO 800,目前尚無一款機器能再像D3s一樣在ISO 1600仍然保住細微的細節。

不過RX1也提供了多幀降噪功能,到ISO 1600的時候還能看出網點,但是多幀降噪會損失銳度。另外,索尼的直出jpg在細節處理上有一定的水彩感,但是不放大100%並不會看出來,實在不習慣的可以用RAW。

·樣片展示

由於本人所在地的網路問題,這次只能把樣片縮到200萬像素髮上來了,全尺寸以後再說。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40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這裡說明一下,所有樣張基本都是用清澈模式拍的,這個模式的特點是反差比較大,但色彩不是那麼艷。數碼相機的色彩,即使是jpg直出,效果也會隨創意風格的設置而產生很大差異,所以靠數碼照片去評價鏡頭的色彩表現,是非常可笑的行為;而一味強調標準模式直出jpg,更為可笑。

·樣片展示(二)

還是基本用清澈模式拍攝,少量使用標準模式或Deep模式。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北京這場雪著實不小,RX1雖然沒有防滴濺設計,但是臨點小水不會出什麼問題。

·樣片展示(三)

最後一組樣片,感光度都在ISO 1600以上。

焦距:35mm  光圈:f/2.5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16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雖然和所有35頭一樣不能避免全開的紫邊和暗角,但是RX1全開光圈的效果已經足夠好了,而且jpg和ACR都有非常方便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在任何場合都可以用全開,完全不用有什麼顧忌。

·測試總結

關於RX1的功能,我真的不想花篇幅來說了,完全、完全和RX100一樣,把索尼這幾年在單電和微單上開發的出來的,所有專業跟不專業的功能一勺燴:全景掃描、HDR、手持夜景、多幀降噪、照片效果、人臉識別、笑臉快門、美膚、自動肖像構圖等等等等,一應俱全(有些功能估計能把專業全畫幅人士給氣炸了)。不管你是特高端的專業人士,還是零基礎並且根本不想有基礎的普通人,RX1的功能全都能豐富到讓你滿意,對於這樣的設計,我個人不吝惜任何溢美之詞,難道沾上全畫幅這仨字,就非得弄成普通人不會用才行?累不累?

不過還是需要提一下,RX1沒有採用RX100那個只有7個選項的簡化版Fn菜單,而是使用了和A99一樣的專業Fn菜單:

純參數界面,有外接取景器的時候可以這麼用。

取景界面(我沒摘鏡頭蓋),沒有外接取景器的話,還是用這個界面來操作吧

這一大堆配件,RX1全都可以用

把全畫幅單反相機+35mm鏡頭的成像,濃縮到比微單套機還小的尺寸里,繼RX100之後,黑卡又給了我們第二次驚喜。小型化不僅是電子產品的趨勢,也是大家對膠片時代定焦便攜機的懷念,所以「黑卡」真的是2012年出現的最優秀的設計理念。RX1這個機器全身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陷,儘管續航能力一般,但是能把那麼小的電池做到1240mAh確實不易,所以我也不想多吐槽這個問題了。不過A擋用自動ISO是快門最高只有1/80秒的問題,實在希望下個固件能夠解決。最後,RX1的後面是什麼?全畫幅NEX在鏡頭方面難度不小,但是希望索尼能繼續帶來驚喜。

·優點1.不僅是最小全畫幅相機,而且比微單套機還小2.足實的用料和出色的做工3.優秀的鏡頭,畫質不輸全幅單反+35頭4.清晰影像縮放視角等效50mm和70mm,視頻同樣可用5.不考慮連續對焦的話,對焦能力高於預期6.非常、非常、非常豐富的功能7.自動白平衡相當準,除非色溫低於數碼相機檢測範圍8.終於兼容標準熱靴了

·缺點1.A檔在自動ISO下,快門速度最高只到1/80秒2.不是智能全景掃描3.液晶屏仍然不扛造,非原廠保護屏會擋住自動亮度光感器4.無光學防抖5.建議增加更豐富的機內後期功能和WIFI功能

推薦閱讀:

那個環球黑卡怎麼樣?
這就是索尼RX100 VI用的2000萬像素1英寸感測器?
各大銀行黑卡辦理標準是什麼?
深度剖析:『環球黑卡』是什麼

TAG:經典 | 傳承 | 黑卡 | 評測 | 索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