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29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項?


本文轉自 飾迦

我們知道,崑曲是首批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項目。「入遺」也為保護和傳承崑曲帶來了極其關鍵的推動作用。那截至目前,到底有哪些中國項目入選這一國際認證的「非遺名錄」呢?小編給您一一數來。

第一批

崑曲

崑曲是發源於元末明初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崑劇。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北曲遵「北中州」,南曲遵「南中州」。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

第二批

古琴

古琴,又稱琴、瑤琴等,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在周代確定的按照樂器材質分類的「八音」中,古琴屬於「絲」類。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

第三批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於中國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在維吾爾人的特定文化語境中,「木卡姆」已經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戲劇乃至民族認同、宗教信仰等各種藝術成份和文化意義的詞語。其歌唱內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詩作、先知告誡、民間故事等,是反映維吾爾人民生活和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歌曲體裁既有敘詠歌,又有敘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齊唱、獨唱;唱詞格律與押韻方式,複雜多樣。除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還流傳著《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游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第四批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其表現形式是依附於漢字的藝術,而漢字屬於表意文字,筆劃的組合變化多端,與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較,漢字更富於造形性。加上漢字書法不僅有一套完整的筆法(點、橫、撇、豎、鉤等),更加有一套成熟的審美體系。依循漢字的結體規律,變化組合,就可以表現出千姿百態的書法藝術,創造出不同面貌和情趣的美感。

篆刻

中國篆刻: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從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優良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前221)。

中國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至少可追朔到公元6世紀。南北朝墓葬中的動物花卉團花是現已發現的最早的剪紙,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剪紙的前身可追溯到漢唐婦女使用金銀箔剪成方勝貼在鬢角為飾的風俗。早期的剪紙多見於喪葬、祭祀等儀式中,大約跟道家的靈媒神務有關。時致今日,苗人後裔仍有年節剪鬼神之形貼於牛欄、門楣之上的巫術習俗,西南山區的集市上多有由專門的剪紙作坊批量生產的神符備售,各家各戶的灶台樓閣細處也是每年一換。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印製於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製作原稿。然後將原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後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畫上的或寫上的原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的,到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比較不重要部分時才交給比較沒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後刷上墨,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原稿的複製品。雕版印刷也指的是書法的一種類型。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中國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框架為主的建築體系,以土、木、磚、瓦、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營造的專業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為諸「作」之首,在營造中佔主導地位。中國匠師在幾千年的營造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工藝經驗,在材料的合理選用、結構方式的確定、模數尺寸的權衡與計算、構件的加工與製作、節點及細部處理和施工安裝等方面都有獨特與系統的方法或技藝,並有相關的禁忌和操作儀式。這種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延承至今。

媽祖信俗

媽祖是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海洋地區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 、天聖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蠶桑絲織是漢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五千年來,它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蠶桑絲織包括:杭羅、綾絹、絲綿、蜀錦、宋錦等織造技藝及軋蠶花、掃蠶花地等絲綢生產習俗。漢族勞動人民是首先發明並大規模生產使用絲綢的民族,其製作的絲綢製品更是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

福建南音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這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表現形式一脈相承。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兩千餘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麴、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內容。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

南京雲錦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南京雲錦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一。南京雲錦是用傳統的大花樓木織機、由拽花工和織手兩人相互配合,通過手工操作織造出來的。這種操作勞動強度大、工藝水平高,老藝人有「一掄、二撳、三抄、四會、五提、六捧、七拽、八掏、九撒」的拽花字訣,織手要做到足踏開口、手甩梭管、嘴念口訣、腦中配色、眼觀六路、全身配合。雲錦主要品種有織金、庫錦、庫緞和妝花四大類,前三類已可用現代機器生產,惟妝花的「挖花盤織」、「逐花異色」至今仍只能用手工完成。

安徽宣紙

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起於唐代,歷代相沿。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此外,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產這種紙。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裡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紙的種類繁多,按料比可分為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有幾十個品種、規格,另有品種繁多的加工紙(熟宣)以及宣紙製品如冊頁、扇面等。

貴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侗族稱為「嘎老」。「嘎」即歌,「老」既含有大之意,也含有人多聲多和古老之意。「嘎老」是一種由眾多人參與的歌隊集體演唱的古老歌種,故譯為大歌。侗族大歌是在侗族地區流傳的由民間歌隊演唱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音樂。其多聲思維,多聲形態,合唱技巧,文化內涵等等方面都屬舉世罕見。她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侗族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東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嘉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

《格薩爾》史詩

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格薩爾》史詩流傳於中國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回歸天國的英雄業績。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亦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同時《格薩爾》說唱藝人是史詩最直接的創造者、傳承者和傳播者,並在各民族區域內擔任講述歷史、傳播知識、規範行為等角色。

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名窯。龍泉窯始於西晉,北宋時已初具規模,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制瓷技藝登峰造極,梅子青、粉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青瓷燒制不僅是一種技術,而且也是一種藝術。上乘青瓷青翠滋潤、瑩澈剔透,富於韻味,有「類玉」之美,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

青海熱貢藝術

熱貢藝術產生於13世紀的青海黃南藏族地區,並隨著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熱貢藝術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綉、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熱貢藝術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史詩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熱貢藝術憑藉其獨特的審美觀念、獨有的原材料和獨有的傳承習慣在藏傳佛教、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新疆《瑪納斯》

《瑪納斯》是在柯爾克孜族民間流傳千年的口頭文學。全詩共有8部,約23萬餘行,在民間流傳和各種變體達40多種。史詩以口頭形式、詩的語言頌揚了柯爾克孜民族英雄瑪納斯祖孫八代為民族的團結進步、反抗外來侵略的英勇事迹。

蒙古族呼麥

呼麥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呼麥聲部關係的基本結構為一個持續低音和它上面流動的旋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泛音呼麥」、「震音呼麥」、「複合呼麥」等。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甘肅花兒

花兒是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廣大地區的一種山歌,是當地人民的口頭文學形式之一。花兒結構分兩段,前段比興、後段是歌唱的主題內容。曲調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演唱時用臨夏方言,有濃郁的地方氣息。「花兒」唱詞和曲調分「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兩大類。

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是千百年來流傳在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民間大型鼓樂。在古長安及周邊地區,尤其是秦嶺北麓的眾多寺廟和道觀,這些廟、觀的廟會活動和多家民間樂社是西安鼓樂得以生存的基礎。西安鼓樂現存的一千一百餘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與唐代大麴、唐宋燕樂曲、教坊大麴等唐宋音樂同名的曲目,它堪與唐宋大麴相比的龐大結構形式和不容納明清以來新生樂器的樂隊配置,顯示出某種原始性特徵,反映了西安鼓樂嚴格繼承唐宋音樂的狀況。

朝鮮族農樂舞

「農樂舞」俗稱「農樂」,流傳於吉林、黑龍江、遼寧等朝鮮族聚居區。其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農樂舞」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綜合性的民族民間藝術。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群眾性表演活動。

第五批

中醫針灸

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刺入患者身體某一穴位,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京劇

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布全國。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第六批

中國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第七批

中國珠算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算盤是漢族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岳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三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顆﹐每珠當一。可見當時「珠算」與現今通行的珠算有所不同。

推薦閱讀:

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書法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婚禮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弦子舞

TAG:中國 | 文化 | 世界 | 遺產 | 物質 | 文化遺產 | 物質文化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