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陵十三釵》為何在美國連遭惡評?

《金陵十三釵》為何在美國連遭惡評?《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由張藝謀導演,籌備4年,是迄今為止中國電影投資最多(6億元人民幣)的巨作。在國內熱映,目前已經接近收回成本。片子被申報13項奧斯卡獎,要再現《藏龍卧虎》的輝煌。國內媒體也大唱讚歌,似乎離奧斯卡不遠了。但是,在美國此片卻招致多家媒體的惡評,想當初,媒體對張藝謀導演的奧運開幕式可是節節稱道。散粉思考者看《十三釵》獲奧斯卡根本沒戲。雖然我很想讓張藝謀獲得個奧斯卡,但是說真話我覺得張藝謀這輩子恐怕都不可能了。他跟李安沒有可比性。後者畢竟在美國生活過多年,更了解好萊塢。 美國電影協會(MPAA)將《十三釵》定為R級,即限制級,要求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人陪伴才能觀看。評級理由是:強烈的暴力,性侵犯,令人不安的畫面和語言。看了這部片子,這個分級我認為還是確切的。先看看美國媒體的評論吧《好萊塢報導者》批評稱,在好萊塢只有最愚鈍的製片人才會在南京大屠殺這樣的災難中注入性的成份,但這卻成了《金陵十三釵》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說服力。美國著名電影批評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manuel Levy在《電影》雜誌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十三釵》影片不是來自真實生活的靈感,而是張藝謀製造的一個雜混亂、嚴重缺少平衡、過度炫耀某些場景的電影大雜燴 (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張藝謀發跡以來最糟糕的一部電影。《紐約郵報》乾脆以「枯萎的戰利品 」(The Wilted Spoils of War)來諷刺這部影片,並稱張藝謀在這個聖誕節之際應該得到的禮物就是懲罰壞孩子的大大的一堆煤炭。郵報的評論並將這部影片稱作是一部「極端荒唐的肥皂劇(ludicrous soap opera)」。《紐約時報》評論認為張藝謀最大的敗筆在於對整個南京大屠殺採取了一種疏遠的、甚至是輕描淡寫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歐式教堂里,而且影片在一個日軍屠城的大背景下卻處處充滿了性的暗示(雖然床戲很短,但整個劇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對於13個女學生的凱覦)。《好萊塢報告》的評論文章則稱,如果華納兄弟娛樂公司(Warner Bros.)在1942年導演《十三釵》片這樣一部電影,也許可以成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傳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十三釵》)扮演的不過是低級噱頭 《金陵十三釵》內熱外冷,為何在美國連遭惡評?縱觀電影史,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題材有不少,獲奧斯卡的也有幾個如《辛德勒名單》《鋼琴師》等。這和猶太人的大肆宣傳是分不開的。在美國猶太人控制著很大一部分傳媒。人們確信猶太人被虐殺。人都是感情動物。當他們去看和評論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時,會帶著同情心,很容易有共鳴,對屠殺的殘酷性不懷疑。同樣是一個種族屠殺另一個種族,日本人屠殺中國人讓中國人看得淚流滿面,美國卻給個冷臉。散粉思考者認為關鍵是在南京大屠殺的認知度上的差距。日本人到現在都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不承認殺死30萬人。美國人,有點知識的知道中日有過節,但是南京大屠殺到底是什麼樣的沒有概念。張藝謀導演南京大屠殺題材,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是有正面意義的。但在一個戰爭片中賣弄性元素,雖然讓影片對國內觀眾來說多了些看點,但好萊塢從習慣上難以接受。讓妓女們在12月份還穿旗袍扭來扭去。將根本不可能出現的情景安置在電影中,像肥皂劇的惡作一樣,這樣就連帶把電影中日本人的殘酷屠殺也變得虛假,造作起來。試想,當外國人懷疑你描素的屠殺的真實性時,還會有同情心和共鳴嗎?另外中外對生命的認知也有所不同。軍人們排成隊向前沖,迎著子彈,一個個倒下,最後一個炸敵人的坦克,這種表現手法,在我們看來是英雄氣節,但在外國人眼中,生命是第一位的,這樣去白白送命的做法,是愚蠢和不可信的。另外兩個妓女回去取琴弦和耳環結果慘死,其中一個被日軍姦殺,也顯得做法太愚蠢。難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ike Hale 指出,《十三釵》片似乎唯一向人們證實的是「每一個生命的無意義的犧牲換來了廉價的眼淚,它的代價是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實被輕率地淡化了」。張藝謀雖然是個名導,但是他改不了攝影出身的痕迹,在電影中愛用畫面去表現,「講故事"的能力以及故事裡要反映出的「靈魂」就欠缺了。電影《英雄》也是重畫面輕故事。雖然《十三釵》在故事情節上有些進步,可惜一些情節安排的不合理,讓南京大屠殺的慘烈在美國人眼裡變成了虛假,造作。有了這樣的感覺,能不對電影有惡評嗎?
推薦閱讀:

恐慌!!移民局發表聲明:美國不再是移民國家了……
馮小剛評美國電影新政 「好萊虎」帶高創作空間
美國專家推薦十大頂級抗癌食物
美國紐崔萊營養蛋白質粉(18種氨基酸)_高營養蛋白_美國進口紐崔萊_陽光安利店|安利|紐崔...
英媒:美國必須堅決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

TAG:美國 |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