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U約】義大利電影:《鐵蹄下的村莊》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6周年影視展播》義大利電影:《鐵蹄下的村莊》[海報劇照]
[熱誠推薦]寫實和寫意相結合,歐片底蘊+義大利電影傳家本領,對回溯這段悲慘歷史有奇效,有些戰爭場景象遊戲一樣滑稽,更凸顯戰爭的怪誕。此片不動聲色,卻越發劇力千鈞。藝術以上。戰爭以下。《鐵蹄下的村莊》這部電影,不是一部以常規面貌展示戰爭的電影,而是以一種不控訴不揭露,的態勢來展示自己的內心思想的一部影片。這,可以說是一種屠殺,一種泯滅人性的屠殺。在這個周一的早上,我觀看了這部影片。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部乏善可陳的電影。生活的人們,美麗的小村。平靜的湖水,安靜的山巒。這就是這部電影,展現在我面前的最初的階段。女人們在做麵包,男人們在堆草垛。但是,你反過來想一下,電影不就是這樣么?電影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非要突出一個所謂的大場面,所謂的勁爆,它就是在述事,就是要告訴人們生活的真諦。溫馨美滿是人們素來的追求。電影里的主人公只有八歲。在我們現在的年代,這樣的孩子應該有美好的童年。應該有新衣穿,應該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去學習,去實踐。。但,她卻目睹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這段在世界大戰史上不為人知的一次屠殺。這個不願意說話的小女孩親眼目睹了二戰的殘酷(小女孩的弟弟去世,從此她選擇了沉默)。直到65年後的今天,二戰一直是人類歷史上的傷疤。但,這次事件,包括美國在內的盟軍,都選擇了塵封此事。多少讓人感到蹊蹺。畢竟,當時的義大利屬於軸心國的一員。美國選擇沉默無可後非。始作俑者德國,也肯定閉口不談。這樣,這段屠殺,就成為了兩邊默許的犧牲品。戰爭關於平民,無疑是傷痛。鏡頭裡的義大利鄉土氛圍,實在是一種對於義大利鄉土生活的生動寫生。故事的前半部分,要講述的故事盡收眼底:房前屋後都設有神龕——即使生活艱苦,也要去教堂望彌撒,這就是村莊篤信上帝的真誠與淳樸民風。村子裡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當一位老婦人說出了:「姑娘們都去當妓女或者女傭,就是不回家去懷孕」這樣的話時,我們可以從中知道男人們都已經被充軍到了戰場。這就是戰爭留下的傷疤。女人們肩扛生活,愈發艱辛。女主角用她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殺豬、農忙、葬禮、課堂………….就是這樣一個安靜的村子,戰爭還是毫無保留的降臨在他們的身上。人們也有了反抗——但都是無聲的默篤罵。但沉默不代表許可,弱小的時候也有柔韌的同義詞,正因如此,當戰火屠城,全村老小差不多都被趕盡殺絕時,只有女主角從死人堆中爬起,帶著這個村子唯一的希望,逃出村莊。隱喻著這個村莊的根沒有毀滅。整部電影沒有一絲的荷槍實彈正面對抗,有的只是將機槍的聲音儘可能的降到最低,用消音效果加上完美的配樂,將場景描寫的淋漓盡致。無不是一部妙筆。隨點到即止,但是卻韻味無窮。讓人知道了戰爭的冷酷,也揭示了人類的冷酷一面。現實的生活,已經完全被和平的思想充斥著。當我們的思想一再放鬆,從而失去了一些真正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僅僅是為了追求物質的時候,我們是否在想一個問題:假如物質層面上的東西一下子消失,我們還剩下什麼來為我們的裸著的思維遮羞呢?思維疼痛著。社會扭曲著。一切的一切都變得空洞無味。。所有的人都在追求著三個子:車子,票子,房子,卻無人顧及人們真正的東西,即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應有的東西。每個人都在勾心鬥角,每個人都思索著怎樣將對方置於落魄。。。。遠離喧囂,當自己置身於自然的時候,人的思緒才可以回歸到淳樸,回歸到真實………無人止痛。這是社會造就的痛。[劇情資料]導演: 吉奧吉歐·蒂利提編劇: 吉奧吉歐·蒂利提 / Giovanni Galavotti主演: 瑪雅·珊薩 / 阿爾芭·洛爾瓦徹 / Claudio Casadio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語言: 義大利語 / 德語上映日期: 2009-10-16片長: 115 分鐘又名: 無語問當天(港) / 將要來的人 / 有人要來 / The Man Who Will Come鐵蹄下的村莊的獲獎情況2009年 Rome Film Fest Special Jury Award 吉奧吉歐·蒂利提1943年,義大利博洛尼亞地區農村,八歲小女孩瑪蒂娜(葛蕾塔·祖切瑞·蒙塔娜莉 Greta Zuccheri Montanari 飾)充滿希望地等待著小弟弟的出生。瑪蒂娜在上個弟弟死在自己懷裡後就拒絕開口說話了,為此她沒少遭村裡的小孩嘲弄。但家裡大人都很愛她,包括從城裡回家的小姨貝南米娜(阿爾芭·洛爾瓦徹Alba Rohrwacher 飾)。瑪蒂娜的爸爸阿爾曼多(克勞迪奧·卡沙地歐Claudio Casadio 飾)拚命工作養活一大家子,儘管他支持當地的抵抗軍,卻也不得不出售農產品給零散的德國納粹。隨著抵抗軍與納粹之間衝突的升級,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瑪蒂娜沉默地觀察著村子裡所發生的一切,以及最終到來的,她所不能理解的殺戮與死亡。本片獲2009年羅馬電影節評委會銀獎及觀眾票選大獎。[精彩影評]聽不到的聲音《鐵蹄下的村莊》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故事背景是1944年發生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地區農村的納粹大屠殺事件,但比起對德國納粹的控訴,這部影片有更深更遠的訊息要傳遞。《鐵蹄下的村莊》由義大利導演喬治-迪利蒂執導,迪利蒂在1959年出生於博洛尼亞地區,這起發生在他父輩時代的「馬察博託大屠殺」顯然對他有不同於一般人的意義。「馬察博託大屠殺」是德國黨衛軍所犯下的最大罪行之一,然而這起事件卻不太為世人所熟知,相關的史料也很少。這一點,正是迪利蒂試圖透過《鐵蹄下的村莊》發出的吶喊。《鐵蹄下的村莊》以一個8歲女孩瑪蒂娜為主角,全面以瑪蒂娜的視角來展現事件發生的始末。瑪蒂娜是個「不說話」的孩子,在數年前弟弟死後,瑪蒂娜就拒絕說話,無論是被同伴欺負、還是受傷難過,瑪蒂娜都不肯開口說話。瑪蒂娜生長在博洛尼亞地區的一個貧苦農莊,那裡的人生活清貧但篤信宗教,如同所有典型的義大利農村,人人都過著少有歡樂、工作勤苦的大家庭生活,有衝突、也有矛盾。緊接著是德國軍人來了,最初只是友善地接觸,但村裡的人們始終抱持著懷疑恐懼的心情,男人們則是私下集結成游擊隊,對落單的德國軍人下手。瑪蒂娜始終不發一言地看著周遭的種種變化,唯獨母親腹中的新生兒給予她無盡的期待。終於母親臨盆了,生下一個男孩,但德國黨衛軍也開進村裡,所有村民都被屠殺殆盡。瑪蒂娜僥倖地保住性命,帶著襁褓中的弟弟躲到鄰村的神父家中,但沒多久德國黨衛軍也到了那個村裡,於是瑪蒂娜又偷偷帶著弟弟回到自己的村裡。瑪蒂娜坐在成為死城的家園裡,獨自抱著弟弟等待著。《鐵蹄下的村莊》的英文片名是<The man who will come>,比起《鐵蹄下的村莊》,《將要來的人》更完整地傳遞了影片的意涵。「馬察博託大屠殺」發生在194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之間,在這幾天當中,德國黨衛軍第16師先是在馬察博托地區殺害了將近800人,緊接著在鄰近村莊里又殺害了近千人。在死者中,以老弱婦孺居多,德軍先是用機槍掃射、用手雷轟炸,之後則是將堆積如山的屍體放火焚燒,少數存活下來的主要是被疊在屍體山下而逃過一劫。而且因為德軍轟炸、焚燒屍體,相當大比例的死者無法辨認身份。許多倖存者的全數親人都在這場大屠殺中死絕。然而,這起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卻沒有等到正義的降臨,死去的人沒有獲得靈魂的寬慰。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義大利法庭起訴和羈押了大批納粹戰犯,然而緊接著到來的冷戰時期,卻讓大部分戰犯無罪地走出監牢。在冷戰時期,分裂為東、西德的德國成為美蘇競相拉攏的對象,而當時的義大利則與蘇聯方面保持非常緊密的聯繫,許多昔日的納粹份子搖身一變成為德國的政府官員,於是乎義大利政府選擇讓往事塵封,在所有當事人都還記憶如新時,便將大部分的案子給結案處理,最終只有Walter Reder,德國黨衛軍第16師的領導者,一人為「馬察博託大屠殺」負責。(義大利軍事法庭於1951年10月判處Walter Reder無期徒刑,由於德國政府的施壓,義大利於1980年重新審理Walter Reder的案件,並於1985年將其釋放。)在冷戰之後,義大利和德國因為同為北約成員,關係緊密,之後又一同成為歐盟的推動者,而且義大利在經濟上對德國多有仰賴,因此義大利政府始終不願意重提二戰時的往事,而「馬察博託大屠殺」也成為義大利人無法開口言說的創傷。在《鐵蹄下的村莊》中,導演將主角設定為一個8歲、拒絕開口說話的小女孩。影片一開始是瑪蒂娜獨自穿行在空無一人的家中,陰暗中凌亂的被褥、狼籍的房間、削短的頭髮預示著悲劇已然降臨,之後再以回溯的方式呈現大屠殺發生前後的過程,全片的調性是客觀、冷靜、不帶感情、不煽情血腥的,導演似乎只是想告訴大家曾經有這麼一件事情在這麼一個村莊發生過,至於其中的對錯、好壞,全憑觀眾自己來判斷。在片尾,小女孩瑪蒂娜抱著弟弟、無聲地哼唱著歌,兩人靜靜地坐在樹枝上,將孤獨的背影投射在大熒幕上,瑪蒂娜在等待,等待那個「將要來的人」,等待那個將事件還原、為死去的人們索要正義的人。瑪蒂娜不會說話、新生的弟弟不會說話、死去的人不會說話,能說話、願意說話的人請為他們站出來。關於納粹屠殺罪行的影片多如牛毛,然而絕大多數都是與猶太人相關的。對於二戰中的殺伐,猶太人「永不遺忘、絕不原諒」,即使是追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猶太人也要揪出每一個參與殺害同胞的納粹份子。相較於此,歐洲各個國家以及美國,展現的是政治上的現實主義,逝者已矣,與其糾纏於往事,不如向前看,不如從政治利益來衡量一切。我們很難說其中何者較為正確,但歷史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在於讓人們汲取教訓,不重蹈覆轍,「復仇」固然未必是面對歷史的必要選擇,但還原真相,給受難者的生命以及遺屬的心靈一個可以棲息的基石,是後世子孫在面對歷史時應有的負責態度。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以嘎然而止、不知所終做結尾。而且,歷史如若不能為後世提供教訓,那曾經發生過的種種犧牲、流過的每一滴血和淚,都只是白費。P.S. 馬察博託大屠殺的相關資料可參考www.wsws.org網站。P.S. 《鐵蹄下的村莊》獲得2009年羅馬電影節評委會銀獎及觀眾票選大獎,然而這卻是一部外人難以理解的影片,在二戰中義大利和德國為盟友,這起屠殺事件涉及極為複雜的政治因素,是當代義大利人都知道卻無法提及的事件。義大利以外的人因為不太了解個中的真相,因此比較難體會影片中的種種象徵,例如小女孩為何不肯說話、德國軍人為何先是友好後是屠殺、村民為何組織游擊隊、影片中為何安排新生兒。這些再在都暗示著事件的真相,不熟悉該段歷史的人很難理解,但大多數義大利觀眾一看就明白。鐵蹄下的村莊:無法說出的真相義大利影片《將要來的人》,中文譯為《鐵蹄下的村莊》,是根據二戰期間發生在義大利的一起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通過一個拒絕說話的小女孩之眼,揭開了義大利歷史上最為血腥的一頁。1944年秋天,德國納粹在義大利博洛尼亞附近的瑪扎博多,為了報復當地游擊隊的襲擊,大開殺戒,屠殺了該村800多名村民,還殺害了附近村子裡的1000村民,其中很多是婦女兒童。不過這種駭人聽聞的血腥塵封已久,恐怕多數人都不太了解,我也是看了此片後才得知這段歷史的。不過只發發生過的事件,誰都無法掩蓋,總有見證者的目光,追蹤著這些罪惡,就如電影中的那個小女孩一樣,她見到了也聽到了一切,只是她閉上了嘴。導演安排的這個角色,表明了導演對於這段歷史的態度:任何的歷史事實都無法掩蓋,任何的罪惡都有見證者,只是由於種種原因,目擊者保持著沉默。這麼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之所以湮沒於歷史之中,當然與戰後複雜的政治形式有關,各種政治勢力的交織,讓許多人都想儘快地遺忘掉這段歷史,畢竟近兩千條慘死的人命,會給國與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投下難以抹去的陰影。有如卡廷慘案,只有當時機成熟時,這樣被強國當權者極力掩蓋的真相才得以大白於天下。也如卡廷慘案一樣,導演也是在慘案發生了半個多世紀後,拍攝了這樣一部影片。其實旨在說明,歷史就如那個啞巴小女孩一樣,她不會永遠沉默,她總會開口說話。其實,從電影的表現來看,我覺得導演認為這種慘案之所以被掩蓋,並非只有政治的因素,還有其他的因素。導演在許多地方,以各種的細節給予了足夠的暗示。他認為的其他因素,應該就是指的游擊隊。游擊戰一詞來源於西班牙,現代意義上的游擊戰戰術,最早也起源於西班牙。二戰時佛朗哥在回答希特勒進入西班牙的要求時,曾提醒希魔別忘了游擊隊一詞就來源於西班牙,如果德軍進入,必將陷於西班牙人的游擊戰之中。進入現代社會之後特別是二戰以來的歷史中,游擊隊作為戰爭中弱勢一方有效的手段,在各種戰爭中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具有頗為正面的形象,並在許多國家蔓延開來。所謂游擊隊就是化兵為民,化民為兵,以平民百姓為屏障,對敵人的正規軍進行騷擾、襲擊,起到牽制敵軍、擾亂敵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游擊隊的戰爭說得不好聽一些,就是以平民百姓為盾牌,將本與戰爭無關的一方也綁架在戰車之上,以平民的生命為要脅,迫對方就範。在《鐵蹄下的村莊》里,隨著墨索里尼在國內的倒台,德軍入侵了義大利,進入到這個離博洛尼亞不遠的小村莊。外族軍隊的入侵,肯定會引起當地居民的極大反感,也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導演也在影片中表現著村民的仇視與生活的不易,相對而言,還算相安無事,村民最少還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甚至一些德軍士兵還經常私自到村裡來,與村民們交流甚至玩樂,一起吃喝。德軍士兵還做三明治給孩子們吃。其實,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這種所謂的敵國概念是很容易模糊的,他們需要的只是想讓自己的生活照常進行。成立游擊隊也是必然,村裡總有難以忍受國家被侵佔的人,但游擊隊的建立也讓這個村莊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首先德軍加強了對這個地區的警戒,更多的軍人更經常地來到這個村子裡搜查,村民們男人躲進樹林中,而老人女人與孩子到教堂之中,德軍也不與他們過多地為難。然而,游擊隊總是要顯示他們的存在,大規模的襲擊不可能也不現實,於是就專逮來村裡的散兵游勇。那個啞巴女孩就親眼目睹了一個年齡上也只是個大孩子的德國士兵,被游擊隊抓住,讓他自掘墳墓之後,將他槍決。這讓小女孩震驚不已,其實這個士兵與村民的關係很好,對村民最為友善。這個小女孩肯定無法明白這一切。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德軍野獸般的報復。德軍的邏輯很簡單,游擊隊就來自於這個村,與這個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這個村的村民給游擊隊提供了物質的幫助與庇護。如果不對這個村進行清理,肯定會給德軍造成很大的被動。來報復的就不是原來還殘存一絲良知的德國陸軍了,而是兇殘無比的黨衛軍。他們大開殺戒,連老人小孩及婦女都不放過。這群野獸肆虐之後,村裡一片死寂,只有那個小女孩還活著,也目睹了一切暴行。有意思的是,當納粹到處搜捕游擊隊並行凶之時,影片也給了游擊隊鏡頭,他們躲在山裡,遠觀著這場屠殺,而未採取任何行動,來挽救這些因他們而喪命的無辜村民。他們存在的價值就在那個瞬間消解了,作為游擊隊不能保護平民的生命,他們究竟還有什麼作用?難道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平民成為烈士?讓更多平民的死去來證明侵略者的殘暴?戰爭,應該讓平民走開,無論什麼樣的戰爭,都不要讓平民參與其間,這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應該遵守的準則。平民不可能不受到戰爭的影響,他們在戰爭中的生活是悲苦而無助的,生活總是處於顛沛流離之中,生命如同落葉一般脆弱隨風而逝。他們無法去抗拒這樣的生活,也無法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你興我亡,歷史興替,與他們無關,他們也無從知曉,而在任何的時代任何的統治之下,他們總得繳糧納稅,而在戰爭中,交戰的雙方也總是將他們作為取得給養的對象,你來我往。平民百姓往往雙方都不得罪,以期苟全性命於亂世。近世的游擊戰,將這些百姓亦作為了戰爭中的一方,搞起全民戰爭,甚至打起所謂的巷戰,其實質就是視民眾的生命如草芥,綁架平民的生命作訛詐,將平民的身體作為人肉盾牌,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鐵蹄下的村莊》既展示了納粹的殘暴與野蠻,同時也隱晦地表達了對於游擊戰的反思,這樣才讓影片具有了更深刻的含義。當然,不可否認,二戰之間,各國採取的游擊戰對於戰勝法西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在戰後,關於游擊戰更是成為一個神話,成為正義的象徵,同時在更多的小國中不斷地採用,因此對此的反思,很可能導致政治的不正確,因此這才是無法說出的真相。我們只能如電影中的那個小女孩一樣,雖然能夠發聲,卻對目睹到的一切,保持了沉默。[請您觀看]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57803923/v.swf編輯於2011年7月18日
推薦閱讀:
※一個靈魂升華了,伴隨著另一個墮落了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世間最可怕的是人心,比人心更可怕的是流言蜚語
※電影==《惡夜飛魔》英語對白 中英字幕 美國 義大利電影 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