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鑫太極拳論(一)

1、心靜身正,以意運動

「學者上場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氣,兩手下垂,身樁端正,兩足並齊,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穆穆皇皇,渾然如大混沌無極景象,故其形無可名,名之曰無極,象形也。」

「太極者,生於無極也。陰陽由微於著,循環無端,即其生生之機也。……打拳上場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於心腹之內。此時壹志凝神,專主於敬,而陰陽開合,消息盈虛,特未形耳。時無可名,亦名之曰太極。言此以示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

「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也,一絲不假強炎,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不得名為太極拳。」「精神貴乎蘊蓄,不可外露圭角。」

「靜以待動。」「太和元氣到靜時,不靜不見動之奇。」「不矜不張,局度雍容,雖曰習武,文在其中矣。」

「身必以端正為本。」

「身法端凝莫側,收斂精神,另無他訣,心平氣和則得。」

「身法正者,身樁端正,無所偏倚,虛靈內含,故不懼他人推倒。」

「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不偏不倚,非形跡之謂,乃神自然得中之謂也。」「若兼帶俯仰伸縮法,規矩方為完全合一。久練純熟則起落進退,旋轉自由,而輕重、虛實、剛柔齊發。」

「打拳原是備身法,身法有正有斜,有直有曲,有順有逆;有偏前,有偏後;有偏左,有偏右;有偏上,有偏下;有在地上坐,有在空中飛;有束往,有散開;種種身法,不可枚舉,皆有中氣以貫之。此臨時以意會之自知。」

「身雖有時歪斜,而且歪斜之中,自寓中正,不可執泥。」

「間架即有時身法歪斜,是亦中正之偏,偏中有正,具有真意,有真意其一片纏綿意致,非同生硬挺霸,流於硬派。」

「以心中浩然之氣,運於全體,雖有時形體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氣以宰之。」

「至於身法,原無一定,無定有定,在人自用,橫豎顛倒,立坐卧挺,前俯後仰,奇正相生,迴旋倚側,攢躍皆中(皆有中氣放收,宰乎其中),千變萬化,難繪其形。」

「身法不論大身法轉關或小身法過角,以靈動敏捷為尚。」

「能會此身轉移法,神機變化在其中。」

「打拳心是主。」

「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

「天君有宰,百骸聽命。」

「運用在心,此是真訣。」「中和元氣,隨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貫注。」

「動靜緩急,運轉隨心。」

「運化全在一心中。」

「四體從心而運,官骸皆悅以順從,而要皆以乾坤正氣行之也。」

「心中一物無有,極其虛靈,一有所著,則不虛不靈,惟靜以持之,養其誠以至動靜咸宜,變化不測。」

「妙機本是從心發。」

「問:運行之主宰?曰:主宰於心。心欲左右更迭運行。則左右手足即更迭運行;心欲用纏絲勁順轉圈,則左右手即用纏絲勁順轉圈;心欲沉肘壓肩,肘即沉,肩即壓;心欲胸腹前合,腰勁算下,襠口開圓,而胸向前合,腰勁算下,襠即開圓,無不如意;心欲屈兩膝,兩膝即屈,右足隨右手運行,左足隨左手運行,而膝與左右足皆隨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之所以不得不從乎心也。吾故曰:心為一身運行主宰。」

「或曰:拳之大概即聞命矣,而要打不出神情,何也?曰: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焉。臨場先去其輕浮慌張之氣,清心寡欲,平心靜氣,著著循規蹈矩,積久功熟,然後此中層累曲折,歷盡難境,苦去甘來,機趣橫生,渤不可遏,心中有情有景,自然打出神情矣。要之此皆人力所能為者,至於無心成化,是在涵養,日久憂游,以俟其自至則得矣。」

「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在阿。」

「拳雖小技,皆本太極正理。」

「拳雖武藝,得其正道(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無往不宜。」

------------------------------------------------------


推薦閱讀:

練太極套路的四大問題
馬暢陳式太極拳56式競賽套路分解教學
楊班侯的太極拳架系列
楊氏太極拳的定型者楊澄甫
太極拳與「太極腰」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