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誰 佛教四大菩薩排名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愿的人。菩薩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
而菩薩的職責則是協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在佛教有四大菩薩,那麼,知道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誰嗎?佛教四大菩薩的排名如何呢?
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誰
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應化道場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薩。
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名。以大悲顯現、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願,循聲救苦,不稍停息。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應化道場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薩。
普賢菩薩代表菩薩行願,普賢菩薩又稱三曼多跋陀羅,意思是具足無量行願,示現於一切諸佛剎土。普賢菩薩應化道場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薩。
地藏菩薩發大願的象徵,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悲願持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稱之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應化道場為安徽九華山。也叫大願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排名
據記載,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征,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錶行踐、地藏表願力。
一、大慈大悲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觀音菩薩坐騎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二、般若智慧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台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
三、德行圓滿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與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同為毗盧遮那佛之脅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
四、解救苦難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有一種說法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迴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地藏菩薩的坐騎,像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名號曰:「諦聽」。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推薦閱讀:
※請問這段話該如何理解?
※我眼中的師父-我的師父是位女法師
※自己比較愛生氣,負面情緒很多也很明顯,希望學佛可以修行一下這方面,各位前輩可以指教一二嗎?
※印度佛教史(6)三科理論
※南懷瑾:佛教的孝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