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個月我曾經絕望到想死!
萬千孤獨中與你相伴
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
職場如戰場,
人人都喜歡一上來就能扛槍的士兵,
而不是一問三不知的小卒。
上班第一個月我曾經絕望到想死!
文丨七天路過,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個同公司的小朋友下班後發微信跟我抱怨:姐姐,你知道嗎我這幾天都快想要自殺了!
細說下去,原來是新入職這一個月天天跟著巡店,跟各方人士打交道,又要統計數據。
既要體力又要腦力,時不時還收到領導給的臨時工作:「小陳這個數據表明天要給我。」
「領導,我不會做這個表啊!」
「不會做不會學嗎?網上多的是教程,咱們同事那裡也有之前的案例。只要你想會不管怎樣都能會。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沒那麼多時間來教你。好嗎?」
小朋友熬夜做到11點,有幾個數據確實搗鼓不出來,就潦草完成交給了領導。
第二天領導當著大家的面批評她,這麼重要的數據為什麼不及時更新。
小朋友辯解說:這一項的數據我不知道。
領導走到她辦公桌扯下來一張通訊錄,「那你為什麼不打電話問你的同事,為什麼不打電話問我?」
「我以為……」
領導發了飆,「以後不要在我面前再讓我聽到』我以為』三個字,下次再聽到,你可以直接回家了!」
「我以為」是新人禁忌,「我不會」更是職場新人災難的開始。
看韓劇《未生》,剛進部門的張格萊被指派去複印一個資料,可是他拿著資料站在複印機旁手足無措,是的,他根本不知道怎麼用複印機。
但是根本沒有人會考慮你會不會用複印機這回事。
職場如戰場,人人都喜歡一上來就能扛槍的士兵,而不是一問三不知的小卒。
以前聽過一句話:成長的陣痛沒有人能夠替代。哭過了就會明白,弱者的自言自語總是難以被聽到,不是聲音不夠大,而是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則,兜兜轉轉只為強者存在。
我記得有位導演說電影拍攝中常常會有一種「溺水感」,職場初期同樣也會有一段煎熬的「溺水期」。
困惑而無助,迷茫且焦慮。
想要掙扎,卻不知出路在哪裡。
並非是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而是你必須把曾經以為的技巧拋之腦後,放棄在水中的掙扎與抗爭,讓自己輕輕浮起來,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一個大學好友考研完後去了一個學姐的公司,三天兩頭在朋友圈抱怨老闆和公司的種種制度。有一次大概是因為手抖忘記點分組了,結果我收到了學姐發給我的朋友圈截圖。
她無奈地說,本來想著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理應多點照顧,可她新入職場就這般不得體,如此不懂得收斂,日後不擺著任人宰割。
職場並不是一個人,連接眾多人事物,並使他們平穩運轉的是程序和規則。
還沒來得及深入了解和學習,就認定規則和程序的陳腐落後,輕視或企圖發起挑戰,是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誤。
再後來也聽到她向我訴說的抱怨和負情緒。老闆如何讓她留下來加班,同事如何不配合她的工作,就連同門師姐,也不幫襯著她。
任由她被比她官小兩級的主管批評。
入職一個月,她仍然對工作內容一知半解,期盼著能有人授業解惑。
直到真正意識到無人可幫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種沉溺在大海中的感覺,並非他人感同身受,也無人泅渡,只能自渡。
好友本身就有些覺悟,這之後便反思了不少。朋友圈關於工作的抱怨一律抹去,跟師姐說話也客客氣氣,不再想著能走點關係少走點彎路。
同事之間的氣氛也慢慢緩和,領導讓加的班就老老實實加,不搞來得晚走得晚的小聰明,她成了整個部門最勤勤懇懇的一位新人。
三個月後,順順利利轉了正。
師姐找她做轉正談話時說:
「我本來以為你會賭氣辭職,想著只能任你自生自滅。沒想到你能學會反思。我工作6年,見過太多職場新人因為各種原因賭氣離開。可如果不找到自己失敗的真正癥結,換個地方仍會遭遇同樣的問題。
恭喜你,度過了職場的第一個「溺水期」。
對於職場生活中的困境,「一言不合就辭職」是最容易的解決方案。堅持雖然痛苦,卻往往會柳暗花明。
前幾天有一個前公司的同事加我,暫且叫她小蘇吧。她坐在我之前的工位上,然後看到了我之前電腦的工作筆記。
按著一些流程循序漸進,她說剛開始頗為得心應手。
首先是工作日清表。
我每天都會做一個日清表。每天早起到公司後寫下自己要做的事情,列1,2,3,4……,然後做完一項劃一項。
其次是項目復盤總結。
每個項目完成後,小主管都會讓我們做一個復盤,從項目的計划到項目的完成進展,取得的成績和失誤,下一次的目標和期望。所有的細節和流程都通過PPT里呈現出來。
這是當年帶我們的領導,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為我們的團隊培養的流程化工作模式。
直到後來跟其他部門發生了扯皮的事情,她還是慌了,在QQ上問我,姐姐,這時候我該怎麼辦?
跨部門的協作本就是矛盾多發地帶,對面又是領導親自找茬。
我說你先想想問題出在哪,你能解決什麼,然後不能解決的,哪個領導負責。
職場辦事的原則,一定是做關鍵事,找關鍵人。
職場中並沒有捷徑,有的只是你掉過的一個又一個坑,收穫的一個又一個經驗。
溺水期代表著一種對於新的環境的無助感,到底應該如何度過職場第一個溺水期呢?
做好提前準備工作
你是否了解過公司近兩年的發展走向和重點項目?入職後是否對於部門內的項目和流程有足夠的了解?是否知道在本領域中做的最優秀的案例是哪些?
這些都是可以在新入職時期做的準備工作。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去奢侈品店面試前,賀涵特別為她做了一番面試培訓,還專門寫了一張紙,列出了面試需要注意的 4 個方面:工作經驗、態度、能力、保障。
這些準備工作不能保證你在工作中更有成績,卻能給予你做出每一個選擇的底氣。
想要把工作做到領導心坎兒上,靠的是信息整合能力和預判能力。
當然,這些工作都會佔據你的業餘時間。
國外有一個詞,叫做PKSS - PK Saturday andSunday,也就是說在周六和周日進行比拼。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
當別人去聚餐的時候,你需要去做同行業的調查報告;當別人去買買買的時候,你必須強迫自己去熟悉過往項目的每一個細節。
在你所做的事情中,想辦法給你團隊的領導超出他預期的工作反饋。
讓TA持續有這樣一種感覺——「安排你打雜簡直就是太浪費公司資源了!」
認真做好手中的每一件小事
對於新入職的員工來說,剛入職一般都會做一些很瑣碎的事情,比如貼發票,搜集資料等。
很多新人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受到重視,這麼小的事情完全是「大材小用」。
我曾經也因為整理一些讀者地址的事情過於怠慢而受到領導的批評:「如果連小事都做不好,何以做大事?」
老闆根本不知道你的能力如何,小事都做不好的話,你的同事就不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做。
新人進入公司,過往的成績、榮譽、習慣全部需要推倒重來。即使付出與收入短時間內不成正比,卻依然要耐住性子,耐住寂寞,耐心完成一件又一件小事。
積沙聚塔,積少成多。
學會控制情緒
有個在創業公司做HR的學姐說,她有一條硬性標準——太情緒化的員工不能要。
她的理由是:每天需要同時處理很多事情,需要為事情的進展及結果負責,而不是為員工的情緒埋單,因為創業公司要想活下來,需要的是不斷完成的目標以及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效團隊。
要求員工心理強大,是很多老闆的共識。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很難有誰會顧及到彼此的情緒。玻璃心摔壞了,領導只會希望你會換一個鐵的回來,而不是想著要如何安撫你。
你可以通過這兩個步驟來調整情緒——
1. 調整心態,從一種對抗的逆反心理變成虛心接受的態度。
2. 以「是否對完成目標有益」為判斷準則,而不是暗自揣摩「他是否是在針對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出發點,嘗試從新的立場看待問題,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身在職場,最重要的是要用結果證明自己的價值。情緒化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產生了很大的內耗。
在職場生活這片浩瀚的海洋里,這是一場漫長而孤獨的航行。
你的第一個「溺水期」也是一場必須打贏的,和自己的戰爭。
或許還可以看看這些(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拎不清
那些能掌控情緒的人,都厲害成什麼樣了
為什麼你總是渴望獨處,又害怕孤獨?
你曾贏過全世界的難,最後卻輸給了自己的懶
▼
Goodnight
- 每天晚上,都會有閨蜜七天陪你說晚安 -
推薦閱讀:
※絕望是一種醒悟和升華
※實錄| 那些打死也不離婚的絕望主婦
※很用力談笑,比哭還絕望。
※別把日本人的危機感當成絕望
※被遺忘的港姐之孫泳恩:3次婚姻 曾絕望險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