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父母網 2012-05-16

好父母網 2012-05-16 1評論 家長七種不正確的「威信」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9:37:05|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2327" );

閱讀原文

  許多父母都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教育好孩子至關重要的一點,可是對於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以及樹立怎樣的威信則不一定清楚了。很多父母對「威信」一詞存在不正確的理解,以至於對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反面教材可以成為有心人的一面鏡子,下面我們列出父母不正確的七種「威信」,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

  1.高壓的威信。父母經常發脾氣,施暴力,嚇倒孩子。

  2.疏遠的威信。父母不接近子女,不與子女交流思想,不讓子女了解家長的興趣、愛好。

  3.寵愛的威信。父母對子女姑息遷就,有求必應。

  4.擺架子的威信。父母好為人師,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5.炫耀的威信。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津津樂道榮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提出奮鬥目標。

  6.說教的威信。父母總是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擺出一副說教者的姿態。

  7.誘惑的威信。父母總是用各種獎賞為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買孩子的心。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2327

3評論 增強記憶力的7個小遊戲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9:18:34|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18551" );

閱讀原文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發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下面提供幾則有助於增強幼兒記憶力的遊戲。

  嬰兒寶寶的記憶小遊戲

  寶寶出生後兩三天就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出生後6個月左右就出現了形象記憶。如何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呢?

  遊戲1:從哪兒開始

  講有連續性的童話故事,每天講到哪兒,都讓他記住。第二天開始講時,可以先問問他:「昨天講到哪兒了?」長期這樣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遊戲2:動物運動會

  給每個小動物玩具編號,請寶寶記住。然後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並把號碼弄亂,再讓寶寶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訓練寶寶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遊戲3:看圖記憶

  讓寶寶看一張畫有好幾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一開始時間可以長些,逐漸縮短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寶寶說出圖片上都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以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

  遊戲4:打電話

  和寶寶同向坐好(同時面向前)。媽媽伸出大拇指和小指湊到耳邊模仿打電話,問寶寶:「喂,你是誰?」「你家住哪裡?」「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他在哪兒上班?」……要求寶寶一一回答。

  遊戲5:看櫥窗

  路過商店櫥窗時,先讓寶寶仔細觀察一下櫥窗里陳列的東西。離開以後,要求他說出剛才所看到的東西。你也可以觀看其他的事物,如觀察文具盒裡的物品,然後說出盒中共有多少件東西;觀察公園裡的花壇,說出有幾種顏色的花。

  遊戲6:重複手勢

  讓寶寶認真看著你做的5個手勢。要求他在你做時不要跟著做。等你做完後,讓他按順序重複做出來。如果寶寶不能順利回憶5個手勢,你可以把手勢數量減少到3~4個,以後再增加到5個。

  遊戲7:回憶姓名

  和寶寶看電視或讀書的時候,要求他注意記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

  貼士:

  寶寶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是在睡覺前,這時給他講故事或講一些生活常識,學習效果最佳。採用形象生動、有聲有色、顏色鮮艷分明的東西作為記憶材料。用這些寶寶感興趣的形式,讓他在不知不覺中記住許多東西。

  幼兒寶寶的記憶小遊戲

  1、依次說出名稱把6樣東西按先後次序排列在桌上,讓孩子看上幾十秒鐘,然後遮起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6樣東西的名稱。

  辨顏色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麼顏色的。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的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種遊戲的更大興趣。

  2、找物品當著孩子的面把8種不同的小物品分別藏好後,再讓孩子將這些物品一一找出來。

  3、看圖說話把15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後蓋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儘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

  「飛機降落」將一張大紙作為地圖貼在牆上,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為「飛機場」。再用紙做一架「飛機」,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圖釘。讓孩子站在離地圖幾步或十幾步遠的地方,先叫他觀察一下地形,然後,蒙上眼睛,讓他走近地圖,並將「飛機」恰好降落在「飛機場」上。

  4、看櫥窗這個遊戲適合在帶孩子外出時進行。路過商店櫥窗時,先讓孩子仔細觀察一下櫥窗里陳列的東西。離開以後,要求孩子說出剛才所看到的東西。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18551

該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嗎?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9:09:19|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9088" );

閱讀原文

  「一定要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嗎?」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媽媽都難以準確作答。如果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就擔心形成習慣之後難以戒掉;如果不用,又擔心寶寶缺乏安全感,進而變得更加黏人,甚至影響日後的心理健康。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安撫奶嘴呢?

  有奶嘴,才有安全感?

  奶嘴不是安全感的唯一來源

  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都不同,對依附情感的需求也不同,確實有些寶寶比較需要大人的安撫,但是並不代表一定使用安撫奶嘴。所以,要避免寶寶養成依賴奶嘴的習慣,首先需要媽媽放棄對奶嘴的過度重視。

  擁抱和撫摸同樣具有安撫效果

  安撫奶嘴之所以深受信賴,主要是因為當寶寶哭鬧無法安撫時,只要給予安撫奶嘴就能快速達到安撫效果。其實,溫暖的擁抱、輕柔的撫摸、低聲的哼唱等方式都可以達到安撫寶寶的效果,同樣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所以,除非照顧者無法立刻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時候才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來「救急」,並非一有狀況就寄希望於安撫奶嘴,更不要寶寶一哭就給他安撫奶嘴。

  給予VS戒斷

  滿月之前遠離奶嘴

  不論媽媽是否打算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凡是哺喂母乳的寶寶,在滿月前都應避免提供安撫奶嘴或用奶瓶餵食母乳。因為太早給予奶嘴,寶寶容易產生乳頭混淆,可能因此拒絕吸吮媽媽的乳房,影響乳汁的分泌,甚至可能導致退奶。如果媽媽確實無法親自哺喂母乳,建議使用杯喂方式(將奶水放在杯或碗中,用安全湯匙小口小口餵食,或用滴管餵食)。

  在寶寶滿月前,如果媽媽無法親自哺喂母乳,可以將奶水放在容器中,用安全湯匙小口小口餵食寶寶,可避免寶寶產生乳頭混淆。

  沒必要徹底拋棄奶嘴

  那麼,有必要將奶嘴扔到千里之外嗎?當然不能!相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那些從出生開始就採取奶瓶餵養的寶寶,可能更需要安撫奶嘴來滿足口欲。這是因為母乳餵養的寶寶能夠直接吸吮母親的乳房,由於吸吮時比較費力,所以,在吸吮乳汁的過程中,寶寶的口欲已經獲得滿足。但是,用奶瓶吃奶多半不需要費力吸吮,因此口欲無法獲得充分滿足,所以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需求和接受度都比較高。

  TIPS:奶嘴的清潔與更換

  消毒:可用消毒鍋或煮沸法消毒。使用傳統的煮沸法,將水煮沸之後熄火,把奶嘴直接放入沸水中燙3~5分鐘即可。不要燙得太久,以免奶嘴材質變質。至少每周應消毒一次,平時以開水清潔後再給寶寶使用。

  更換:當奶嘴表面不再光滑、摸起來有點黏膩時,應該及時更換。如果需要使用安撫奶嘴,應該至少準備2~3個備用。

  依賴奶嘴的5大後遺症

  即便奶嘴確實有其重要作用,但是也需要格外當心,不能讓寶寶對奶嘴養成依賴心理,否則將可能留下長久的後遺症。

  後遺症1:咬合不良

  奶嘴會讓幼兒上下齶的牙齒無法接近或順利咬合,進而影響牙齒咀嚼食物的功能,長此以往將導致消化系統的不協調。

  後遺症2:暴牙

  3歲以下幼兒的骨骼發育尚未定型,而吸吮奶嘴的工作是奶嘴在舌頭上前後搖動,這股力量會把上齶骨往外拉扯,很容易形成暴牙。

  後遺症3:臉型發育不良

  牙齒咬合不良會持續引起牙齒、齒槽骨之間的壓力不均,這樣幼兒的臉型輪廓發育就容易受到影響。

  後遺症4:發音不準確

  長期使用奶嘴會導致整個口腔的動作不和諧,發音時的動作不正確,尤其是年齡越大,糾正不良發音姿勢的困難就越大。當上下齶的牙齒無法正確咬合時,一開口說話就容易發生「漏氣」的現象,無法正常發音。

  後遺症5:蛀牙

  牙齒咬合不良會導致牙齒排列得參差不齊,這樣不易將牙齒清潔乾淨,多半會有食物殘渣滯留在齒縫中,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蛀牙。

  TIPS:4大妙招打破對奶嘴的依賴

  1 在寶寶清醒的情況下,不要總是讓他含著奶嘴,每天使用奶嘴的時間不要超過10個小時。

  2 充分利用幼兒注意力多變的特點,特別是在長牙期間,不要因為寶寶會將物品放入口中而以奶嘴來替代,可以給寶寶固齒器或安全玩具、磨牙餅乾等。

  3 在寶寶出現哭鬧、撒嬌行為時,可先試著用擁抱或撫摸的方式來安撫。

  4 在寶寶睡著後,要試著將其嘴巴里的奶嘴輕輕拿掉,不要讓寶寶一直含著奶嘴睡覺。

  7大妙招,輕鬆告別奶嘴

  妙招1:逐漸減少奶嘴的使用時間

  隨著寶寶成長,注意觀察寶寶對什麼事物感興趣,多提供他感興趣的事物,慢慢減少吸奶嘴的時間。一天接觸奶嘴的時間慢慢減少之後,生理上的習慣會慢慢改掉,寶寶心理上的依賴感也會漸漸被其他事物所取代。

  一開始可以在進食三餐時停止使用奶嘴,然後再逐漸減少奶嘴使用的次數,每次停用的時間一開始以15~30分鐘為宜,等寶寶稍微適應後,再慢慢延長停用奶嘴的時間。

  妙招2:解決睡覺難題

  有的寶寶在睡覺時必須要吸吮奶嘴才行,這樣家長可以在寶寶入睡後把奶嘴取走,如果寶寶出現吸吮手指頭的現象,媽媽可以握著寶寶的小手,維持他的安全感,或者讓寶寶拿著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入睡。

  妙招3:多利用學習杯

  多準備一些不同的杯子,要求色彩鮮艷、圖案可愛,一方面可以增加對寶寶視覺和觸覺上的刺激,一方面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發他想要自己使用杯子的興趣。

  按照寶寶成長發育的階段要求,挑選不同功能的學習杯,循序漸進地誘導寶寶學習如何使用杯子,比如第一階段奶嘴式——第二階段鴨嘴式——第三階段吸管式——第四階段口杯式。

  妙招4:及時提供輔食

  在戒除奶嘴的調整期內,家長也要視寶寶的需求做出相應安排,比如給寶寶一些輔食滿足他們的咀嚼欲,像磨牙棒之類的就可以。

  妙招5:讚美取代責罵

  寶寶不吃奶嘴時,要讚美寶寶的行為。千萬不要用負面的言語或責罵寶寶,例如對寶寶

  說:羞羞,這麼大還吃奶嘴。因為,對於較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的寶寶而言,責罵或負面言語只會讓寶寶更退縮,對奶嘴更加依賴,反而更不容易戒掉。

  妙招6:掌握感冒、鼻塞等關鍵時期

  寶寶鼻塞期間,因為吸奶嘴會增加呼吸困

  難,所以,寶寶自然不愛吸奶嘴,這時就是戒掉奶嘴的好時機。爸媽可以藉機減少寶寶吸奶嘴的時間,讓寶寶慢慢習慣不吸奶嘴。

  妙招7:善用有效人群

  如果寶寶上幼兒園之後仍在吃奶嘴,容易成為同學的笑柄,所以,父母可以借用老師、同伴等有效人群的力量,但應以正向的角度鼓勵寶寶戒掉奶嘴。當寶寶不吸奶嘴時,請老師及同學給予鼓勵及讚美,相信寶寶很快就能戒掉。

  TIPS:戒除奶嘴3大禁忌

  1 強制停用奶嘴。這樣一下子無法滿足寶寶的口腔欲,反而會阻礙寶寶的身心發展。

  2 操之過急。嬰幼兒已經有了揣摩家長行為的能力,如果家長操之過急的話,寶寶會

  因為感受到家長的焦慮而緊張害怕,有可能更加不願意脫離奶嘴,出現緊咬奶嘴不放的情況。

  3 使用不明偏方。比如在奶嘴頭上塗抹辛辣物品等。陳怡玲(兒科主任醫師)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9088

想生健康寶寶丈夫需這樣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9:07:17|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8373" );

閱讀原文   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要想生個健康的寶寶,光靠妻子的努力是不夠的,丈夫為了自己的寶寶也該做些努力。專家認為,在妻子受孕前,丈夫的體檢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丈夫要主動地規避會讓寶寶受傷害的風險。

  丈夫也要接受孕前檢查

  孕育專家施長春主任介紹,想要生個健康寶寶,第一步就是在懷孕前要做一個最全面的身體檢查,無論是妻子還是丈夫都要參加。孕前檢查除了要排除有遺傳病家族史之外,還要排除一些病毒性傳染疾病,雖然這些病的病毒對精子的影響現在還不明確,但是這些病毒可能通過丈夫傳給妻子,再傳給肚子里的寶寶,使他們出現先天性的缺陷。另外,丈夫要接受很詳細的詢問,比如自己的直系、旁系親屬中,有沒有人出現過習慣性流產的現象或是生過畸形兒,這些狀況對於醫生判斷染色體是否出現平衡異位有很大幫助,以減少生出不正常寶寶的可能性。

  丈夫要自覺遠離不良環境

  為了寶寶的健康,丈夫要自覺避開一些不利於優生的不良環境。最好先從自己的不良習慣入手,戒煙、戒酒。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增加精子畸形的可能性,同時使精子活動力下降;另外,丈夫吸煙,妻子在無形中被動吸煙,也影響卵子的質量。兩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受精卵的質量就很難保證了。同樣,酗酒會使精子畸形的比例達到70%,美國曾經有過一批非常著名的「星期天嬰兒」,他們都是在父母周末狂歡、抽煙喝酒後懷孕出生的,結果畸形率非常高,這已經成為優生問題上的「反面典型」,准父母們應該引以為戒。

  男性還要避開不良的物理和化學環境,高溫、輻射、噪音、汽油等都是容易使精子畸形的環境因素。揮發性氣體像二甲苯等也很危險,最好避免接觸。

  有傳染病要暫緩懷孕計劃

  病原微生物也是一種重要的致畸因素。支原體、衣原體、巨細胞、皰疹病毒、梅毒病毒這些病原體會直接把自己的遺傳信息整合到人類的染色體上,造成寶寶的DNA出現微小的異常,也許寶寶在出生時沒有什麼異常,但患癌症、代謝性疾病的危險可能比別的孩子高。另外,如果妻子感染了病毒,出現宮內感染,那胎兒畸形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很多藥物也比較危險,所以施長春主任建議,有傳染病的病人最好不要在病沒完全治癒時要寶寶,因為有很多治療傳染病的藥物會對精子有影響。除了治療傳染病的藥物外,還有一些精神科的藥物也對精子有明顯的致畸作用。

  丈夫也要補充葉酸

  葉酸的缺乏可能使染色體出現斷裂,造成畸形兒,大家都知道妻子需要補充葉酸,其實丈夫補充葉酸對寶寶也有好處。另外鋅、維生素A等的缺乏容易使精子數量下降,所以丈夫也要注意合理的營養,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喝太多的咖啡和濃茶。在妻子妊娠的前3個月,丈夫就應該開始準備,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心情保持愉快,然後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同時調整作息時間,安排好工作,休息時盡量少去很嘈雜的地方。雖然營養足不足沒有固定的指標,但營養不良和肥胖的男性都是「不合格」的,尤其是肥胖,會影響男性體內性激素的正常分泌,造成精子異常,使胚胎的物質基礎受到影響,所以對丈夫來說,在孕前也應該和妻子一起補充營養才好。

  溫馨提示:如果想做爸爸的你,在孕前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影響生育的疾病或由於某種原因暫時做不了爸爸,就應該及早到專業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臨床資料表明,婚後2~3年的不孕不育如果嚴格按照WHO標準的「MAIT現代孕育技術」治療,懷孕的幾率還是很高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戰線的拉長,就會加大治療難度。所以奉勸不孕不育夫妻出現問題要及時治療,千萬不要錯過了生育的最佳時機。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8373

孩子學藝如何能持之以恆?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8:57:20|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51377" );

閱讀原文

  近年來,少兒學藝熱一再升溫。然而,藝術門類豐富多樣,針對每個孩子來說,該如何選擇?如何學習才能達到提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當前的少兒學藝熱中存在哪些誤區?在孩子學藝過程中,家長能做些什麼?關於這些問題,我們接下來為您一一進行詳細介紹。

  藝術學習莫入誤區

  有相關行業專家談到了當前少兒藝術學習方面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明星效應 孩子被逼學藝許多家長覺得藝術學習是孩子成名的一條捷徑。在這種思想趨動之下,就出現孩子被逼迫學藝的現象。周虹說,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感覺到任何快樂,不但培養不了藝術趣味和欣賞力,反而會讓孩子對藝術的理解產生偏差,認為藝術就是枯燥的練習。

  誤區二:「不差錢」盲目追隨 「不管花多少錢,人家孩子有的,咱孩子也得有。」有「不差錢」的家長抱著這樣的心理,隨大溜、盲目跟風,根本不管孩子適不適合、喜不喜歡。藝術學習對這種家長來說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失去了藝術學習的本質意義。這樣的學習也大多會半途而廢。

  誤區三:重技藝輕素養 藝術培訓只是一種手段和過程,而不是目標。通過藝術培訓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審美能力,提高孩子的內涵和修養,其意義遠遠超出技能和證書本身。少兒藝術教育應該是一種體味、一種感覺,而不應當是純粹技術的顯示,若把技術看得過重,枯燥的技術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負擔,這樣,技藝不僅不能繼續發展,反而會僵化。

  誤區四:學習不好才來學藝 有些家長看到藝術類專業對文化課的分數要求偏低,便在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選擇學習藝術。其實,藝術是創造,沒有深厚的文化修養,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事實上,很多藝術家不只在一個領域有建樹,在其他領域也甚為精通。

  誤區五:雜而不精孩子好累 雜而不精也是藝術學習的一個誤區,家長恨不得讓孩子成為一個各種藝術門類都很精通的全才。孩子疲於奔命地周旋於各種學習班,沒有充足的休息與玩耍時間,甚至因此影響到正常的學校學習,孩子學習藝術的興趣會大打折扣。與其讓孩子學得太雜,不如選擇一種適合孩子、孩子也喜歡的藝術門類,讓孩子學得精一些。

  放寬眼界科學選擇

  如何為孩子選擇藝術門類?業內人士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藝術學習需要一定天賦。建議家長為孩子選擇藝術門類時,可以先請專業老師把關,然後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藝術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愛好,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愛好的體驗過程。此外,培訓機構和老師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時,要看其合法正規辦學證件和教師從業資格證件,不要僅聽其廣告宣傳,還要看其教學成果的證書,也可直接向正規行業協會諮詢。

  學藝過程要有一顆平常心

  孩子選擇好藝術門類後,在學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能有太強的功利心,也不能過於散漫。現在很多家長對待孩子學藝的問題已經比前幾年理智很多,他們很尊重孩子的興趣,但有時候卻又顯得過於散漫,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藝術的訓練過程畢竟很枯燥,單靠孩子自己的意志力有時難以堅持,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嚴格要求,讓孩子學會持之以恆。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51377

2評論 他國教子:讓孩子好漢做事好漢當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8:49:38|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775" );

閱讀原文

  孩子做了對人沒禮貌或損害別人利益的事,要不要孩子向別人賠禮道歉?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懂什麼,非要道歉不可的話,由家長替孩子道歉就行了。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學者高橋敷在他《醜陋的日本人》一書中,曾詳細記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年,高橋敷先生在秘魯一所大學任客座教授,曾與一對來自美國的教授夫婦比鄰而居。有一天,這對夫婦的小兒子不小心將足球踢到了高橋先生的家門上,一塊花色玻璃被打碎了。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高橋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東方人的思維習慣,估計那對美國夫婦會很快登門賠禮道歉。然而,他們想錯了。

  那對美國教授在兒子闖禍之後,根本就沒有出現。

  第二天一大早,是那個孩子自己,在計程車司機的幫助下,送來了—塊玻璃。小傢伙彬彬有禮地說:「叔叔,對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為商店已經關門了,所以沒能及時賠償。今天商店一開門,我就去買了這塊玻璃。請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諒我的過失。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請您相信我。」

  理所當然地,高橋夫婦不僅原諒,而且喜歡上了這個通情達理的孩子,他們款待孩子吃了早飯,還送他一袋日本糖果。

  事情本來可以划上「句號」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當孩子拿著那袋糖果回家之後,那對美國教授卻出面了。他們將那袋還沒有開封的糖果還給了高橋夫婦,並且解釋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個孩子在闖了禍的時候,不應該得到獎勵。

  在他們看來,這個小「男子漢」應當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擔起他能負的責任了,這孩子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為了賠償這塊玻璃,他幾乎花掉了自己存摺上所有的零花錢。但是,他決不會因此得到家長一分錢的「財政補貼」,如果錢不夠的話,父母可以考慮借錢給他,但他必須有自己的還款計劃。比如,早晨為附近的鄰居送牛奶、取報紙,周末為別人修剪草坪,節約自己每周的零花錢,等等。之所以這樣做,是讓他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只有付出這種代價之後,他才能接受這個寶貴的人生教訓。

  孩子做了錯事,由家長替孩子認錯、向別人道歉,其用心是出於疼愛孩子。然而,這種「疼愛」不是真正的疼愛,它在客觀上是在袒護孩子的過錯,孩子既不能從中獲得應有的教訓,也不能樹立起對自己言行的責任感。從而也不可能謹慎自己的言行,很可能還會重犯過去的錯誤。

  孩子小時候,一般還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但由於家長總是出面認錯,代孩子「受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有家長給他「兜著」,很容易放任自己的言行,逐步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到那時候,家長可就後悔莫及了。

  中國有句古話:「好漢做事好漢當。」孩子做了損害別人利益的事,讓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賠償損失,這不僅是為了取得別人的原諒,更重要的是使他從小就對自己的言行切實負起責任來,這對增強孩子的自律精神、謹慎言行,以便將來獨立地全面承擔人生的責任和義務,順利地進入社會生活,是非常有好處的。●文/蘇 珊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775

1評論 案例:父母教孩子要制度不要民主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8:39:27|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990" );

閱讀原文

  案例

  四歲的海力費力地坐在凳子上,老氣橫秋地問我:「媽媽你說什麼樣的小孩是好孩子?」他剛把一個新買的恐龍玩具扔到樓下,被要求在凳子上靜坐3分鐘。

  我說:「聽話、不吵鬧的、喜歡刷牙不賴床的、不和小朋友打打鬧鬧的、喜歡吃青菜的,還有……」

  「那你就是說我不是一個好孩子!」海力不耐煩地打斷我認為很不錯的回答。已經從凳子上滑了下來,我抬手看了看手錶,時間才過去23秒。

  海力的父母都是『海龜』,非常主張寬鬆自由的家庭環境,對孩子要學會理解和傾聽。尤其是媽媽,對待海力的頑劣常常有著超人一般的耐心和毅力,她會和孩子反覆解釋一些簡單的道理。而海力會揪住媽媽的口誤,把教育的神聖化成了一團糨糊。到最後,媽媽只好把一句話掛在嘴上:「海力,你要乖,媽媽是愛你的,請不要給我製造太多麻煩,好嗎?」

  從我看來,海力已經學會小小利用一把媽媽對他的愛,從而讓自己過得格外順心。這是個頂精明的小孩,關於好孩子的問題的確也顯示了海力並不懵懂,他至少會思考一把。如果小孩把精明用錯了地方,長大後會有點可怕。

  別和孩子講民主

  和孩子朝夕相處,卻有太多點點滴滴的事處理起來很棘手。

  比如:孩子晚上不願刷牙;特別喜歡吃零食;喜歡夾在大人中間說話;從來不收拾玩具;打著哈欠還一定要看電視;對你說不可以的事情,總要問為什麼;脾氣不小,在幼兒園裡霸道不合群;到小朋友家裡胡吃海玩,引起別的家長微詞……

  這些毛病如果用和風細雨的勸慰來感悟他們,我總覺得是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孩子並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沒辦法管住自己才是問題的所在。毛毛雨般的教育只會讓他們身上的毛病象春筍一樣四處開花。只要簡單明了地告訴孩子可行和不可行之間的邊界,讓孩子服從你的意見是對他最好的教育。

  家庭越民主,孩子就越獨裁。每個公民能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要到18歲,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的人初步有了世界觀和生活觀,他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對兩三歲的孩子講民主,他只會主張自己更多的權利,而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義務這個詞語,好逸惡勞和自私自利也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意見前,更要讓孩子先學會來聽從你的意見。

  也許媽媽們會問:「為什麼?」那我就反問:你認為以你自己二三十年的生活經驗和學識水平還要受一個二三歲的孩子情緒的左右?只因為你愛他毫無保留,只因為你願意讓他無憂無慮自由成長嗎?

  有一位台灣作家說得好:有自信負責任的父母,對孩子實行不應該是民主而是開明專制,也就是以慈愛為基礎,以孩子順利成長脫離自己為目標,以理性開明為教育孩子的態度,以專制的立場為孩子做決定,要求孩子負責任守紀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一位女友的兒子四歲,他在家歡迎其他小朋友的方式就是用一個自製的金箍棒打擊別人,結果把別的小朋友弄哭了,大人也非常尷尬。最開始的時候家裡人先受到了這項禮遇,大家都只覺得是小孩子頑皮,並不在意,開玩笑地說兩句就結了。可孩子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經常會重犯。還好是自製的玩具,如果孩子一直保留這個習慣到成人,你不覺得害怕嗎?

  解決方法很簡單,直截了當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會傷害他人。如果再這麼做就要沒收金箍棒。最短的時間裡給孩子一個處方,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當孩子出現N次同樣的問題時,你才採取措施,只能讓孩子感到迷糊和莫名其妙。

  其實,不用給孩子太多的解釋,因為明理的孩子實在少而又少,你覺得幾歲的孩子會說:「爸爸說得對,我同意嗎?」因明理而放棄自己的意見,連大人都很難做到,孩子就更無法做到。直接告訴他:「沒有為什麼,就是不能如此這般,因為這是我說的。你要聽大人的話!」總之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樣孩子才會協作。

  如果希望孩子能表現乖巧一些,給他們制定一些規範是不可少的。必要的時候必須要強勢些,讓他們學會服從大人的意志。愛太多,紀律太少,才會造就孩子的任性,長大後同樣容易在社會當中受挫。

  強調製度化會有副作用嗎?

  很多父母擔心的都是這個問題,如果對孩子控制太多,他會不會變得內向不和群,膽小怕事呢?

  我們這裡談到的制度貫徹,並不是簡單粗暴強權的代名詞。如果一味地控制孩子的言行舉止,只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哪怕是二歲的孩子。所以強調製度化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

  A、了解自家孩子的發展特點和能力

  弄清楚自己的孩子現在能達到什麼標準,還存在什麼問題。自由和規則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條件而定。也就是說,不能要求過高而超出孩子的實際水平。

  B、肢體暴力,必須加以控制和避免

  制度不能和暴力等同。當怒火上升,必須要控制自己的舉止,我們要面對的是孩子的錯誤行為,不是他的錯誤人格,用一個人際關係中常用的詞來說就是「就事論事」不要涉及其它。

  C、注意說話的口氣

  語氣堅決但是不能惱怒,冷嘲熱諷或者反問連連,用否定的詞語來定性孩子絕對不合適,很多膽小怕事的孩子就是由於長期面臨語言和環境的污染,而失去了對外界的興趣,才會閉塞自己。

  D、處罰不要根據情緒變化而改變

  無論當時你的心情多好,也不要給孩子逃避的心理,無論當時的心情多糟糕,也不要變本加厲把他當成出氣筒,因為孩子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直接來自父母的影響,同樣的錯誤必須得到同樣的懲罰,這樣孩子才會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有清晰的預計,而不是期待僥倖過關。

  E、你是制度的制定者,你也是制度的身體力行者

  把大把大把的規則套在孩子身上,自己卻同樣犯錯,並且為自己的行為開脫,這樣的做法肯定不能讓孩子信服,別認為孩子小可以糊弄,他心裡的小算盤可精確了。別讓你制定的制度讓他嗤之以鼻。

  F、制度化還包含著獎勵措施

  我們不能一味強調處罰,孩子更需要正面教育。很多舊的制度化家庭,孩子從小到大聽不到一句讚揚的話,美其名曰嚴父無逆子。而孩子的行為得不到肯定,自信心也嚴重不足。實事求是地褒獎孩子,是最好的教育。但如果言過其實,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自信減弱。

  制度合理,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孩子的『強權專制』制度是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而減弱的,不要過早給孩子自主權,她還需要你的指示;也不要一手包辦到孩子成年,那樣你的晚景堪憂啊!讓我們看看專家為學齡前兒童制定的一些生活制度訓練內容,大家不妨參照對比一下。

  A、生活自理訓練內容

  定時上床睡覺,養成單獨睡的習慣。

  定時起床。

  臨睡前,指導孩子選好第二天穿的衣服,放在固定地方。

  會自己穿鞋系鞋帶。

  自己會刷牙洗臉。

  B、禮貌訓練內容

  會說早安、晚安。出門說再見,回家要問好。

  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辭彙。

  吃飯有吃相,離桌和大人告別。

  願意和來人打招呼。

  C、聽話訓練內容

  對幼兒說話要簡單、明了、具體。

  一次只下一個指令。

  教孩子幼兒基本會話禮貌,包括聽別人說話,不插嘴,不搶著發言等。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990

教孩子學數學從比大小開始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18:32:47|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322" );

閱讀原文

  Celia是個1歲孩子的媽,為了賺奶粉錢,當了一年全職媽媽的她又重新開始了工作。可不知為什麼,她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別人還多,可完成的工作量並不多,還常會出現疏漏,老是被老闆罵。Celia痛定思痛,得出結論:是她從小數學學得太差,所以條理性差,做事混亂,在工作中要比別人繞更多的彎路!

  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是的!數學能力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人類認識自然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認識自然界的各種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並通過利用這些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改造自然。一個不具備優秀數學能力的人是無法進入未來的高科技社會的。

  學習數學從比大小開始

  通常我們會由報數字、數數的歌謠、手指歌等來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事實上,除了認識數字的訓練外,大小概念的培養也是數學的重要內容。借著對大小的區分,孩子能理解量的概念、量的變化,使數學變得生動,更對日後幼兒推理、判斷、學習有很大助益。

  大小概念的形成,要推溯至嬰兒時期。由於視覺能力的成長,對物體深淺、黑白、強弱光線乃至於大小的概念,約至六個月時已有初步建立。

  1 大小概念的內容

  物體大小、多少、長短、高矮、厚薄。

  物體的形狀。

  排序:比如按照高矮、大小、厚薄、長短等順序或逆序排列

  方向:大小、左右、中間。

  數字的集合與分解。

  簡單地測量、比較大小的方法。

  2 教孩子比大小的誤區

  ●不要直接灌輸

  數學學習是抽象、複雜的過程。很多家長教孩子認識大小時都會採用直接灌輸的方式,即直接告訴孩子某個大,某個小,然後讓孩子記住。表面看來孩子是知道了,實際卻沒有真正理解。一昧地記誦公式、強迫記憶,不但無法引起幼兒學習興趣,更容易使日後對數學造成心理壓力,故要小心輔導。

  ●數學≠運算

  數學是個很大的範圍,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加、減、乘、除,以及1、2、3、4隻是數學的極小一部分。對於小小孩而言,量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於幼兒大腦的發展,屬於具體思考期,因此教孩子數學的理想方式,便是先從數的量上比較大小、多寡,在日常生活中配合直接有形的操作,來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比大小,不要限定標準答案

  由於幼兒自我中心強,所以,在大小的辨別上,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來決定,如何去輔導常是令人頭疼的問題。首先,不要設限標準的答案;其次,不要拒絕孩子有其他的回答;再者,運用實際操作經驗來引導,最後,允許孩子一再嘗試。大小和相等不同的概念,約略至五歲孩子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表現,可以辨別大小的差異,也能理解相等的意義。

  3 給孩子六個機會學習比大小

  讓孩子親身經曆數字的生活,他就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並對數學產生興趣,理論化的教育和無趣的數字遊戲,只會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感。

  ●機會一:

  讓孩子記住與自身有關的數據

  1 早早告訴孩子自家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以及自己的年齡。

  2 給孩子稱重時,讓孩子比較公斤與斤、重與輕。

  3 學會穿多大號碼的衣服,並且能判斷那件合身和那件不合身。

  ●機會二:

  大人每次在準備做飯時,要倒水、量米、讓孩子們參與。

  1 倒米時讓他也拿個木勺子在鍋里攪拌。

  2 讓孩子看你是如何調控微波爐溫度的高低。記住要警告孩子食物太燙不能摸不能吃。

  ●機會三:

  事實上,小小孩子也可以摸錢、數錢、存錢、和在大人督導下花錢。

  1 領孩子逛商場告訴他們買東西必須付多少錢,打折可以節省多少錢。

  2 隨著孩子長大,當他們做家務活時給他零用錢,讓他們開始學會工作掙錢。

  ●機會四:

  日常生活會給孩子提供極好的機會來練習數學技能。

  1 你在牆中間掛一幅畫時,讓孩子幫你看是否掛正。

  2 你要修理某件某品,可以讓孩子幫助做點事,像拿大大小小的釘子、螺絲和工具。

  3 和孩子一起設定鬧鐘的時間。

  ●機會五:

  1 孩子可以對著鍾跑步或者測量他打一個球或扔一個球的距離。

  2 和孩子一起跳繩,邊跳邊數個數。

  ●機會六:

  當孩子在玩過家家時,他們常常創造與現實生活一樣的處境。

  1 別忘了數學概念也涉及在遊戲里,孩子在玩搭積木的同時會學到比大小。

  2 教孩子查公交車時刻表,或長途開車要多少時間。文/劉 岩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322

家庭教育給孩子暗示的作用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00:32:28|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031" );

閱讀原文

  最近讀到一則外國小幽默,叫《不願上學的校長》。說的是一個「大孩子」,某天早上突然不想上學了,媽媽讓他講出兩個理由。

  這個「大孩子」說:「第一,所有的同學都恨我;第二,所有的老師都恨我。」媽媽聽了以後,沒有責備他,只是懇切地對他說:「不過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去學校。」兒子的頑皮勁兒來了:「能講講去學校的理由嗎?」媽媽笑著說:「第一,你已經52歲了;第二,你是學校的校長。」接下來的事,會怎麼樣呢?這個「大孩子」以一個校長的心情和身份,神氣地走進了那所他不願意去的學校。

  這是個幽默小故事,但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對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可以去掉那些讓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須」等辭彙,而通過「啟發、暗示、商量」等形式來進行。

  這種形式的教育,孩子會更樂於接受,更喜歡。

  還有個故事。

  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到某公司應聘求職,主考人問他:「你幫母親洗過腳嗎?」大學生回答:「沒有」。「那你幫母親洗一次腳再來吧。」主考人頭也沒抬。大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回家幫母親洗腳,當他脫下母親的襪子時,他的內心震顫了,那是怎樣的一雙腳啊!為了承擔家務、照顧孩子,母親的一雙腳已經變得那樣粗糙、僵硬。

  當這個大學生再去公司時,他平靜地對主考人說:「即使你們不聘用我也沒關係,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大學生終於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員。

  這是極為成功的暗示的例子,那麼深刻,那麼有力,足以打動人。

  暗示,能夠教孩子學會平靜地對待一切,包括傷痛:孩子與同伴相處,吃了虧,把他叫到身邊,輕輕地安慰並撫摸他:「我知道你這兒有點疼,對嗎?」看,孩子會說什麼?多半會自豪地說:「沒事。」;暗示,能切實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孩子流鼻涕了,你告訴他:「有一些臟蟲在咬你的鼻子呢。」孩子很快會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並用極快的速度改正它。

  暗示,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將使教育的力量觸及孩子的靈魂深處。

  溫情提示:

  家長在的過程中,不妨試著用一下暗示的方法:

  1 .來,寶貝,你明天準備早起床,而且不打算遲到,所以你會立刻睡覺,是不是?

  2 .你想當一名解放軍,長得很強壯,剩下的飯我們的「戰士」馬上就吃完了。

  3 .男子漢不怕黑—你還是自己去吧,你是爸爸勇敢的兒子。

  4. 你是懂事的寶寶,知道媽媽要上班,所以不哭也不鬧,對不對?文/陸 強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031

要正確排解寶寶的嫉妒心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00:27:24|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243" );

閱讀原文

  蓓蓓現在上幼兒園中班,她是一個漂亮活潑,聰明伶俐的女孩,深受老師的喜愛。老師見她聰明,做什麼事都愛請她幫忙,她也能做得很好,因此老師常表揚她。可最近媽媽發現蓓蓓有時回家小嘴嘟得高高得,很不高興。在媽媽的追問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前幾天幼兒園老師表揚別的孩子,沒有表揚到她,所以她才生悶氣。媽媽還發現每次去表弟家,如果媽媽抱抱表弟或親親表弟,蓓蓓就又哭又喊,「不要!不要!」並且對錶弟表現出很強的敵意,甚至要打表弟,她這種過激的行為,使媽媽很難堪。媽媽漸漸意識到蓓蓓的嫉妒心太強了,應該及時給她排解。

  嫉妒是什麼?

  嫉妒是在別人比自己優越時,所產生的一種憎恨情緒。它是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從人的早期情緒分化而來的。在新生兒期,嬰兒得到了生理上的滿足,吃飽穿暖了就會表現出愉快的情緒。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飢餓、疲倦等都會引起哭鬧。3~4個月的情緒分化成快樂與苦惱,5~6個月時,苦惱的情緒又分化為懼怕、厭惡、發怒。1歲半以後,從苦惱的情緒中進一步分化為嫉妒和一般的苦惱。

  嫉妒在不同年齡的孩子身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幼兒的嫉妒往往表現得比較直接,如看到別的孩子親近自己的媽媽,他會立即跑過去,把那個孩子推開,惡狠狠地說:「這是我的媽媽!」,這就是戀母的嫉妒。又如當別的孩子擁有比自己更多更好的玩具時,嫉妒心強的孩子就會去搶別人的玩具。

  蓓蓓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很強的嫉妒心理,她總想自己比別人優越,使自己永遠處於中心地位。在她的心目中,只允許老師表揚她,媽媽關愛她,一旦老師表揚別的孩子,媽媽關愛表弟,她就受不了,就以攻擊的形式表示其嫉妒之心。

  也有的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就哭泣流淚,大發脾氣;還有的孩子則會以冷言冷語、背後說壞話、吹毛求疵,來表示其嫉妒之心。

  嫉妒心面面觀

  嫉妒是一種自然的情感。

  嫉妒是一種十分自然的反應。兒童的思維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反應強烈,自控能力差,還不會理性思考,因此他們會根據外界事物對他們的利弊,做出直接的情緒反應,他們希望獨佔父母和老師的寵愛,希望能總是處於受表揚的優越者的地位,他們不能分析這種希望能否客觀合理,也不會進行自我調節。所以,對兒童來說,嫉妒是一種十分自然的情感。

  嫉妒心過強影響身心健康。

  儘管嫉妒是孩子的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但是如果嫉妒情緒過多過強,時間一久,它就可能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從而使得寶寶在成長過程種,常會因嫉妒別人的成功而導致自己的苦悶,甚至演變成對別人的仇恨。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嫉妒心過強,不僅會影響他的愉快成長,還會影響他的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嫉妒情緒過多過強,不應聽之任之、放任不管,而應對寶寶進行正確的引導。

  嫉妒心的積極和消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和虛榮心也強。由此而發,嫉妒情緒既有許多消極因素,但也有一些積極因素。

  消極因素是指,嫉妒心使人心胸狹窄,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自私而缺乏關心他人;嫉妒會製造矛盾,影響團結,嫉妒會孤立自己,不利於健康成長;嚴重的嫉妒會變成一種仇恨,而採取報復行動。

  積極因素是指,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虛榮心,激勵他的競爭意識,使他能積極努力,敢於競爭。因此,嫉妒利用得好,也可以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始動力。

  正確排解寶寶的嫉妒

  教育孩子積極向上

  很多孩子好勝心強,總希望自己處處超過別人,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嫉妒心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虛榮心都很強,家長可以適當利用他的虛榮心、自尊心激勵他的競爭意識,使寶寶積極努力,這樣才能超過別人。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你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別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表揚,在大家都努力獲勝的情況下,結果可能是這次你勝利了,下次又變成他勝利了。因此,只要寶寶積極表現,那麼不管結局如何,都是屬於讓人喜愛的孩子。而且這樣的孩子既希望自己獲勝,也能在心理上容納別人的成功。

  幫助孩子克服不足

  嫉妒心強的孩子往往是由於自身存在某種方面的不足而導致產生嫉妒情緒,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出自身的不足,幫助他努力克服。如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畫畫畫得比自己好而產生嫉妒心,家長可幫助他提高繪畫的能力。這樣孩子在比較自己和其他孩子的繪畫水平時,能夠有足夠的自信,而不會因為自己沒有信心導致嫉妒他人。只要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嫉妒心就會相對減弱。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對待孩子,當然,這種鼓勵和表揚是適當的,不誇大其詞的,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孩子往往比較樂觀,他在對待別人的成功時,心態平和,而且相信自己也會成功。所以,自信心是排解寶寶嫉妒的一劑良藥。

  引導孩子正確競爭

  孩子產生嫉妒心理後,家長不妨把它引導到樹立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上來。為此,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別人領先獲勝後,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氣,而是應該激發起自己的鬥志,敢於和對方展開競賽。這次你獲勝了,下次我要通過努力超過你,和你比一比。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別的孩子獲得成功了,肯定有許多優點值得你去向他學習,你要把對方的長處學到手,這樣你也能不斷進步,取得成功。

  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家長首先要自己養成開朗、豁達的個性,不為一些瑣事而斤斤計較,如果家長在孩子的面前總是說一些嫉妒的怨言,孩子會以為爸爸媽媽也經常這樣,那麼嫉妒是一種正常的行為。相反如果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豁達的個性,就能減少嫉妒情緒。文/翁暉亮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243

給你幫倒忙的孩子有潛質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00:20:16|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046" );

閱讀原文

  孩子第一次幫忙疊衣服、第一次主動站到小凳上伸長手臂幫著洗碗、第一次爭著要包餃子……通常父母的感受,是又欣慰又氣惱,欣慰的是,孩子開始有興趣分擔你的重任,開始有了自立意識的萌芽;頭疼的是,這麼小的孩子摻和進來,多半是越幫越忙。這個時候,是不耐煩地把孩子撥拉一邊,鼓勵他「坐享其成」,還是努力去挖掘孩子近乎搗亂的行為中的「閃光點」,跟他分享一同做事的「親子時光」?

  我們來看看不同媽媽的不同反應吧。

  典型鏡頭一:

  媽媽忙著用酥粉、提子和牛油做茶點準備招待叔叔阿姨,小珊非要拿一團麵粉來玩。她把點心麵糰當油泥了,一會兒捏兔子,一會兒捏恐龍,而且要求媽媽也把她的「作品」放到烤箱里去烘烤。

  媽媽的反應A:

  去去去,你不要搗亂好不好?你哪裡會做餅乾呀?

  媽媽的反應B:

  嗯,小珊捏的恐龍還真像呢,麥當勞里都有恐龍麥樂雞了,咱家今天也要用恐龍餅乾招待客人了。待會兒我要向叔叔阿姨隆重推出小珊的點心哦!

  典型鏡頭二:

  小強自告奮勇要替媽媽洗碗,並煞有介事要去了一瓶洗潔精。5分鐘過後媽媽去看,好嘛,一池子的水和泡沫,小強蹶著屁股,正起勁撈泡泡玩,還得意地朝媽媽嚷:看,每個大泡泡都是彩色的,還有彩虹呢。

  媽媽的反應A:

  你這小子哪是在洗碗,簡直是搗亂!好啦好啦,看動畫片去吧,你越幫越忙。

  媽媽的反應B:

  泡泡上真的有彩虹?喔,這可是小強的新發現,看來洗潔精可以用來吹肥皂泡哦。這樣吧,小強先把碗洗乾淨,待會兒媽媽和你一塊兒吹泡泡。

  典型鏡頭三:

  盆栽買回來的時候媽媽對榮兒有過這樣的說法:「桔子樹的成長少不了陽光、水分和肥料,就像榮兒每天要吃飯喝水一樣。」榮兒從此自告奮勇要當盆栽的飼養員,每日用水槍給它補水,牛奶偷偷倒一半給桔子樹喝。不出一個月,活活把桔子樹「撐」死了。

  媽媽的反應A:

  跟你說過水多爛根、肥多燒根,你怎麼就是不聽?下次再看到你到陽台上搗亂,看我不扁你。

  媽媽的反應B:

  媽媽知道榮兒很喜歡桔子樹,就是因為太愛它了才給它多澆了水多施了肥,明天媽媽帶你到圖書館找一找這方面的資料,看看家裡應該怎麼養花,好不好?

  專家講評:

  3-7歲的孩子正在步入一個熱衷於「幫倒忙」的時期,一方面幼兒園老師也在著力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鼓勵他們動手嘗試;另一方面,由於生活經驗和各類常識的儲備不足,孩子幫忙做事,往往虎頭蛇尾或過猶不及。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切不要打擊他,要意識到,家務勞動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條有效途徑,孩子的自理意識的萌芽和發展,離不開家長的勉勵與教導。如果粗暴地把孩子撥拉到一邊,剝奪他「幫倒忙」的權利,孩子的自信心和情緒將受到很大打擊,他將來遇到沒有嘗試過的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做不好會丟醜,還是不做了吧」。從此,他將袖手旁觀,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享樂派而不是參與派。

  你鼓勵過孩子做點心的想像力,和不斷給花草澆水時所表現出來的點滴愛心么?能看到這一點,孩子幫大人做事的興緻和自豪感,才不致迅速消失。文/Moon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046

高明的母親讓孩子在信賴中成長來自:http://www.okfumu.com 2012-05-16 00:16:25|readOriginalLink(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968" );

閱讀原文

  母子間的信賴關係是育兒的基礎。任何一個孩子在潛意識裡都有一種期盼得到家長肯定、表揚和關愛的願望,如果家長能夠對此給以滿足,孩子就會對家長產生絕對的信賴感;家長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就會自我控制,認真地聽從家長的意見。

  那些認為育兒辛苦、無趣的母親首先應該改變自己對孩子的看法與做法。不要責備自己的孩子什麼也不懂,什麼都不會。不懂怕什麼,不會又怎樣呢?有孩子不就已經很幸福了嗎?回想一下,孩子剛出生時,看著他我們不就已經感覺到十分快樂了嗎?這才是育兒的出發點。

  可是,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也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開始用否定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行」、「不可以」的字眼頻繁地出現在我們對孩子的話語中,母子間的信賴關係就這樣一點點地被摧毀。原來喜歡一動不動聽媽媽話的孩子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從不老實坐著,喜歡亂動的孩子。他會把梳妝台上、桌子上的東西隨處亂扔;他會爬上桌子,不管你是否允許;他對你要他看的畫冊和卡片置之不理,不是東張西望,動手動腳,就是逃到一邊。

  於是,媽媽們頗受打擊,試圖想改變這一切,於是話語里出現了「不行」、「不準」等字眼,而這些恰恰是不承認孩子的否定性語言。孩子被人否定後會怎麼做呢?他會對否定自己的人不再信任。孩子不得不隨著家長的變化而變化。孩子在成長,在改變,但是家長卻總是不能很好地跟上孩子的變化。

  一直以來按照母親想法長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覺醒了,不聽話了。大多數母親絕不允許這樣,她們還是希望孩子能像以前那樣聽話,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面對孩子突然出現的變化,母親們不知所措,更不知道緣何而起,只是一味地認定絕不能讓孩子胡鬧,不能聽之任之,要改正他。她們想讓孩子還像以前那樣乖乖地看圖片,靜靜地聽媽媽講故事。

  她們對不聽話的孩子頭痛不已,卻又無計可施,害怕這樣下去自己原來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這是所有母親共同的煩惱。但是,那些高明的母親就能順利地闖過這個難關。

  何謂高明的母親呢?與一般的母親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高明母親的秘訣,就是能做到承認孩子、肯定孩子。高明與否,要看一個母親在孩子發生變化的這個階段能否對其給以承認。對於否定自己的家長,孩子會產生不信任,會產生反抗的心理。相反地,對於肯定自己行為的家長,孩子則會產生更多的信任,自會慢慢地懂事起來。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0968


推薦閱讀:

2012屬豬人龍年總運、每月運程及改運方法
2012下半年貴人運接連不斷的星座
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361集-第390集)
2012年十月,新鮮語錄五味雜陳
【 Miu:微語錄2012一 】

TAG:父母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