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呼吸與運氣法知識大全

.pcb{margin-right:0}

  太極拳的呼吸與運氣法。人們說太極拳為內家拳,有三個原因:一為儒家之意,與方外相區別;二為節拿抓閉等技術,行之於內而無形;三為內部氣之旋轉運用(鍛煉精氣神)。  太極拳中初步氣的呼吸,專尚鼻而不尚口,與普通以鼻吸口呼的形式不同,並且練至藝高時。胸腹中的氣(出自中焦)可分為上下二層(俗謂先天氣後天氣).呼時上層氣(後天氣)由鼻呼出,同時下層氣(先天氣)反降人丹田。吸時上層氣由鼻吸入,同時下層氣反由丹田逼上,這種境界,俗稱通氣。凡練習正宗太極拳術到相當程度時,都能達到這一境界。  然而,對於初學太極拳者,可不必過分追求這種「通氣」境界,以免妨礙拳式姿勢。一般初學時,只求動作和緩,呼吸自然,周身舒適,否則屏壓抑制,勉強使氣降沉丹田,勢必易入歧途,導致下部發生痔疾腸C-類病症。但練到一定程後,氣的呼吸如何運用,就不可不加註意。如果不知其理,就不能達到太極拳的聖境。《十三勢行功心解》中雲:「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意即呼吸與動作。當求其互相合拍,應呼則呼,應吸則吸。吸為虛,呼為實,知之然後身體自能靈活。否則,虛實不分,就會喪失練習太極拳的真諦,因為太極拳最注意虛實。  普通教習授徒,分為內外兩部,內部為呼吸,外部為拳勢。但往往僅教外部,而不授內部。這是因為,如果授之不得其法,反滋弊端,所以不如聽其自然,日久或許能知其訣竅。這樣做並不是人們說的那樣,教授者保守自秘,不肯輕易示人.因為本書欲指示初學者應有的常識,不能因喳廢食,所以也詳述呼吸的應用之法。  概括而言,在練姿勢(盤架子>的時候,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提為吸,沉為呼;開為吸,合為呼;動步轉身及各式過渡的時候,為小呼吸。所謂小呼吸,即呼吸不長,又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在推手時,按為呼,擠為呼,捋為吸,棚為吸,化為吸,被捋為自然小呼吸。這時小呼吸是求心靜,心靜則可視聽對方的行動,而不致有誤。如被擠被按至不能再吸時,則改為呼,使吸進之氣散於四肢。所以,呼至不能再呼時,改為吸,吸至不能再吸時,改為呼,呼與吸可以循環變更。在大捋中的呼吸,閃為呼,靠為呼,按為呼,捋為吸,靠為吸,被捋為小呼吸,轉身將按未按時,為小呼吸,其它動步未發勁時,也均為小呼吸。因求其靜而能視聽,並且有沾粘之勁。太極劍、刀、桿、散手等,其呼吸運用亦與練姿勢(盤架子,練套路)相同,即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開為吸,合為呼等等。  至於內部氣的運轉方式,分為先天往後天,與後天往先天兩種:一是由前往後(俗稱由先天往後天),即丹田氣往下達于海底,抄尾閭而起,緣脊上行,經玉枕、天靈等穴、下過前額、人中、喉結、心窩、臍輪等處,而仍歸於丹田原處;二是由後往前(俗稱由後天往先天),即丹田氣往上過臍輪、心窩、喉結、人中、緣脊下行,抄尾間而過,達于海底,往上仍歸於丹田原處,正與前式相反。這種行氣,初練時也很渺茫,日久目能達到行氣自如的境界。  以上兩種內部氣的旋轉方法,除單人練功時應當採用外,在與人交手發勁時,更需注意,否則發勁凌厲也徒然。太極拳中武藝高超者,不僅己身內部氣的運用自如,就是對方身內之氣,或升或降,或前或後,均可由手探知。這種精微功夫,非初學者所能了解。  此外,呼吸中含有哼哈二字(功深後亦能兼以口或僅以臍作呼吸),藝高者在單練或與人交手時,都是在無意中露此二字。所以要發哼哈二音,其理有三:一使內氣舒泰,無屏壓受傷之虞;二使內勁全部透出,無稍滯留;三使敵人驚惶(敵既驚惶,動作散漫,神志昏迷,進退失據,不能自守,則可乘虛而入)。所以,哼哈二訣用處極大,學者不可不知。哼多用於引化時(內氣為吸),哈多用於拿發時(內氣為呼)。 乾隆舊抄本《太極拳經歌訣》內載:「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又有太極拳老譜內載:「對待(即推手)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放發去,猶如凌霄箭,滋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傳,開門見中天。」由此可知哼哈二字之妙用。以上就是太極拳的呼吸與運氣法知識大全。

推薦閱讀:

楊式太極拳圖解(85式完整版)(32~61) - 無住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太極拳「著著有勁,勁勁成著」,無「掤」不太極拳!
談談楊式85式與88式太極拳
太極拳會傷害膝蓋 原因居然是這樣
再談《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道雲龍

TAG:知識 | 太極拳 | 呼吸 | 運氣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