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看社會文明程度

清明祭祀:文明與陋習的衝突倡導文明祭祀與遵從祭祀舊俗,從某種程度上說,反映的是文明與陋習的一種較量。從今年各地清明祭祀的情況來看,這種較量仍在持續。

  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其核心內容是祭祖與掃墓。

作為一種延續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清明祭祀在民間已形成固定模式:祭祀時,人們通常會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而歸。這種模式迭經演變,雖有所變化,但基本已成為一種習俗。

習俗與陋習總是有些糾纏不清。清明祭祀文化的主流,代表了尊祖重情的道德傾向,這是應該肯定的。但燃香焚紙、折柳插墳甚至為先人恭送「車馬」「小姐」等新舊陋習,則不僅有害於環境與安全,而且對當下存在的某些惡俗也是一種推波助瀾式的鼓勵,這與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倡導文明精神的時代主流恰恰是南轅北轍。

天堂紀念網(www.waheaven.com )大力提倡文明網上祭祀、網葬等殯葬改革概念,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改進祭祀、改革殯葬、移風易俗,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風尚健康型社會的步伐。這樣做,對先人無害,於今人有益。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主張文明祭祀,絕不等於否定傳統習俗,在某種程度上,正是為了古老的祭祀傳統能夠健康地傳承久遠。惟有堅守與時俱進的文明準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才有永恆的生命力。

  雖然我們在不斷倡導網上祭祀,但舊的祭祀習俗仍然大行其道,這說明傳統祭祀習俗的表現形式有著巨大的慣性與頑固性。但我們相信文明戰勝陋習、先進文化取代落後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3—5年後的清明,將會有更多的文明人使用網上祭祀來祭拜先人,便是文明打敗陋習的明證。

推薦閱讀:

刮往清明的風
轉載丨元曲里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忽如一夜狂風來,桃花梨花照樣開
四月賞花好去處 | 愛美的你千萬別錯過
甲午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舉行

TAG:社會 | 清明 | 文明 | 祭祀 | 社會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