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調整睡眠消除焦慮症
良好的休息與環境密不可分。絕大多數人的體溫在入夜後漸漸下降,但最適宜入睡的溫度為接近體溫時,若溫度過低,身體受到冷刺激則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將會推遲入睡時間或是造成睡眠不深,影響休息。所以卧室理所當然應成為家中最溫暖的房間,以20攝氏度左右為宜。貧血的人,血液循環不佳,特別怕冷,睡眠時最好用熱水袋或電熱毯助暖。
卧室睡覺時的亮度不要太強,以能看清周圍物體的大致輪廓為宜。卧室的色調應以寧靜、和諧為主旋律,追求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優雅獨特、簡潔明快的風格,對於發揮卧室的功能會帶來理想的效果。卧室里的軟裝飾宜少而精,因此不需要過多的飾品,以簡約、輕鬆為佳,讓陽光能夠直接照射在床上,是最自然的增溫手段。
另外,能否迅速入眠與被窩的溫度密切相關,據研究,冬季最好能經常曬被褥,以保持被褥的乾燥。另外,不要以為冬季被子越厚越好,被子應該以暖和、輕軟為宜。冬季睡眠還要注意封藏,做到「暮卧不覆首」,以利呼吸通暢,以防鼾證;「卧勿大語,損人氣力」,以防散神耗氣,影響睡眠與精力。注意身暖頭涼,睡眠才安。冬季的白天也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睡覺應開小氣窗通通風,切忌蒙頭睡覺。
都說失眠症是中、老年人士常患的病症,所以很多家長會以為孩子不應該有失眠這種「成人病」。其實,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都有可能出現失眠,只是沒有成人患病那麼普遍、嚴重。失眠在幼兒中的發生較少,在學齡兒童尤其青少年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那麼是什麼原因會讓小小年紀的他們而失眠?
兒童失眠包括3種形式:入睡困難、睡中轉醒增多和早醒。幼兒和學齡期兒童多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或)睡中轉醒,青少年期則可表現為3種形式的共同存在。兒童失眠的原因有很多:
嬰幼兒失眠的原因一般是飢餓或過飽、身體不舒適、睡前過於興奮、生活不規律、環境改變或嘈雜、因與親密撫養者分離而產生焦慮,如抱著孩子等其睡著後再放在床上、和兒童一起睡(陪伴入睡)等,突然結束這樣的習慣行為,會讓幼兒產生沒安全感。
睡眠恐怖:4~12歲的兒童對夜晚恐怖,有的兒童可能將「睡眠」與「死亡」混為一談,因而恐懼睡眠。
另外還有學習、家庭、社會因素造成的心理緊張、焦慮、抑鬱方面的原因,如孩子上學後,夜晚學習時間太長,原有的睡眠一覺醒節律被打亂,睡眠節律紊亂。食用興奮性食品或飲料飲茶、喝咖啡、喝可口可樂、吃巧克力、服用中樞興奮劑等也都會影響入睡,造成睡眠障礙。
有的孩子失眠幾次後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到上床睡覺時就擔心睡不著,因擔心而焦慮,形成了習慣性失眠。
對於兒童失眠,一般不主張給孩子服安眠藥,而是以生活調理以及心理安撫為主。要盡量將孩子的失眠處理在急性階段,避免形成習慣性失眠。由於軀體因素引起的失眠只要及時處理,很快就會好轉。
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除了要儘快消除不良因素,還應給予孩子足夠解釋、保證等心理支持,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採用一些有助睡眠的方法,如用熱水洗臉、泡腳等,做一些睡覺的準備,給孩子講輕鬆愉快的故事或聽輕鬆的音樂,在醫生指導下做一些暗示、鬆弛療法等,設法使孩子在睡前半小時內安靜下來,放鬆心情,會有助於孩子入睡。
推薦閱讀:
※恰到好處的調整能讓你的車感覺如新
※震蕩調整不改中期反彈格局
※中年女白領的心理危機 應如何調整?
※乒乓教學---發球之前對步伐的調整
※四大體式難度調整 | 水平不一的混合課堂要這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