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就是宇宙真理》讀書筆記

曾仕強,教授,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中國式管理》、《大易管理》、《胡雪岩的啟示》、《如何在36歲以前成功》、《論語的生活智慧》《曾仕強剖析胡雪岩商道》、《易經的奧秘》、《易經的智慧》等數十種。

劉君政,教授,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歷任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教授,胡雪岩教育基金會理事。

《易經》的八卦,也就是六十四卦,整體系統完全相通,因此一爻變,全卦也就隨之改變。乾卦和坤卦兩者看似完全相錯,每一爻都正好相反,實際上乃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彼此很容易相通。把乾坤兩卦合起來看,更能夠通情達理,有利於合理變通。其餘六十二卦,皆是乾坤兩卦互動所形成的種種變化,彼此關係密切,一本而萬殊。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與您暢談易經智慧在現今社會的思維,以及如何應用易經智慧經營您的人生與事業。

噬嗑卦:離上震下,火雷噬嗑。噬嗑,亨,利用獄。頤中有物,日噬嗑,噬嗑而亨。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以人為本,務求慎始。

困卦:兌上坎下,澤水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堅定意志,不為利誘。

賁卦:艮上離下,山火賁。賁,亨,小利有攸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自我充實,返璞歸真。

井卦:坎上巽下,水風井。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巽乎水而上水,井養而不窮也。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求取上進,為民造福。

前言——代序1。元亨利貞

2。易經,卜卦&說明義理

3。領悟「宇宙萬象如此錯綜複雜,背後必然有不易得常理,才能夠亂中有序,互動的十分有條理。」

4。坤卦是六劃,而坤代表地。六,大寫為「陸」。

5。「自然」是一切事物的共同評判標準,合乎自然的道理為「通」,否則為「不通」;

6。「通情達理」,「情」是我們的感覺,「理」自己的道理

7。孔子的偉大,即在於提高《易經》的附加值,以求「中人以上」都能夠讀懂

8。通是合的結果,大自然的象數理和在一起,得以會通

9。天人合一的科學,才合乎自然規律

10。「不可不變」,也「不可亂變」

11。「變」、「不變」都是義理的一部分

第一章 什麼稱為通?

1。圓通是智慧,圓滑卻是狡詐

2。不要求神通,最好能通神

一、通指推廣實行變的道理

通的意思,是沒有障礙。例如,一整夜不睡覺,稱為通宵達旦;大家都沒有私心,才能夠通力合作;分工合作,沒有本位思想,各自把分內事情做好,叫做通功易事;四通八達的大都市,才有資格稱為通都大邑。通就是順暢流通。各種情況都適用,謂之通用;具備了各種能力的人,稱為通才;向各方宣示,即是通告;有借有還,才是通財之義

《繫辭上傳》日: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化」是了解、貫通;「裁」為裁判、選擇。知道如何判斷、選擇,就等於明白變化的道理。推廣並實行變化的道理,就叫做通。所以《繫辭下傳》日:「變通者,趣時者也。」變化會通,就是趨於適合時宜的行動,也是我們常說的「中」。

太極是;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合在一起,皆稱為。中華民族不論身居何方,只要明白太極的道理,奉行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天下萬事萬物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堅守太極生兩儀、兩儀合而為一的定律),那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華民族自伏羲氏開始,便以文化的認同作為「是我族類」與「非我族類」的標準,不問血統、面貌、體型、膚色、種族、語言、宗教是否相同,只問對於中道思想有沒有共同的認識和實踐。換句話說,中華民族凡事都要能合起來想,而不分開來看,做到我們常說的「這件事不過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尊重而又彼此關切,既不是個人主義,也不是集體主義,而是陰陽交易、和諧共生的交互主義。

〉文化認同優先於血統、語言、風俗習慣等二、一而二二而一合併則通〉太極生兩儀,稱為「一而二」;兩儀都包含在太極裡頭,稱為「二而一」;

〉「陰中之陽」,「陽中有陰」

三、萬變不離其宗事事皆通〉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指陰陽互相轉化、往來不窮的規律

〉變通,實際上就是遵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隨機應變,以求其通

四、圓通必須堅持圓而不滑〉《論語》:「鄉愿,德之賊也。」

〉《論語》:「當仁,不讓於師。」

〉存心投機叫圓滑,用心隨機應變及圓通;

五、不要求神通最好能通神〉把推理的過程秘而不宣,直接說出推論的結果,便是神通;把神通的過程萬全說出來,當然是推理;

〉「知變化之道也,其知神之所為乎!」

六、來往變化而不窮稱為通〉《繫辭上傳》:「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序卦 傳》:「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

我們的建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物物各具一個太極

〉精神為上界,物質為下界,從乾坤開出變化之門

〉任意一卦的信息為顯,其餘為「隱」,為顯規則,隱規則

第二章 如何才能通?〉持經達變,是中華民族可長久的主因

〉憂天下之憂,僅是中等程度的通達;

人人各安其位,才能安足暢通

一、一切固體皆是氣的凝結〉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坤卦:「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成天」

〉《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地之間,有陰陽之氣,人居與天地之中,實際生活在氣中,就好比魚生活在水中,處於期間,卻不一定有感覺。

〉莊子認為:物的生滅,不過是氣的聚散。一切物體,無非是氣的凝結,氣是由無而有,未成形體的一種狀態。

二、氣是形而下的並不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根

〉《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太極之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

〉當不當位

〉相不相應

三、必須依理而變才能求通〉《論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繫辭上傳》:「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動靜有長,剛柔斷矣

四、持經達變才能真正變通〉不易得常則,稱為「經」,變異的應對方式,稱為「權」;

五、推己及人才能人我相通〉「知相通」稱為「理解」,「情相隨」稱為「同情」,「意相通」當成「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六、道德是人類互通的軌道〉須效法天地,有別於一般動物的依賴本能而生存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論語》:「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們的建議〉人活著,無非爭一口氣

〉先有氣數,才顯出氣象

〉人的修養,在氣的變化方面占很大比例

〉守時待命與氣的累積

第三章陰陽如何才能通?〉志同道合

〉最美好的通,應是政通人和

〉依法治為基礎,提升德治的和諧

一、陰陽同時並存當然能通〉潛的時候,應該秉持「履霜堅冰至」的高度警覺性

二、陰陽屈信相感通則生利〉亢龍有悔VS需於泥,致寇至

三、陰陽各自當位更易通達

四、噬嗑喚醒我們志同道合〉口中有物,咬斷嚼碎之後,自然亨通

〉社會上若是出現違法亂紀現象,對於這些並非志同道合的特殊人等,也應透過法律程序施以刑罰。

五、最好的通即為政通人和六、雷電噬嗑還要撫平創傷〉《論語》:「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長期性的長治久安,仍有賴於德治為根基

我們的建議〉文化可以交流,卻不能被取代,只能彼此包容,卻不能夠被整合

〉普世價值,原本就是強勢文化的產物

第四章噬嗑(shihe)卦六爻說些什麼?一、加刑具於足使其不再犯

〉噬嗑:「亨。利用獄」。

〉初九,「屨校滅趾,無咎」。

初九,足戴腳鐐,斷掉了腳趾頭,不會有施刑過重的禍患。

〉古代有三種木製的刑具,套在頸部的為「枷」,套在手上的為「梏」,套在足部的為「桎」。

〉套在足部的為最輕的刑罰,因為看不見腳趾,所以說「滅趾」

〉估計受刑人的顏面,在腳上施刑

二、噬而嗑之而後合則易之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六二,施刑傷及犯人的皮膚。即使毀掉犯人的鼻子,也不會有施刑過重的禍患上

〉既然不知自愛,不能自重,又何必估計他的顏面?三、久而不能噬小心會遇毒〉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六三,實施刑法像咬堅硬的臘肉並遇到毒物那樣不順利,但這不過是稍有憾恨,還不至於有禍害。

〉只能公正,不可能公平

〉惡性重大,中毒已深,必須改變環境,加重刑罰

四、知艱難能堅持自然吉祥〉九四,「噬乾子,得金矢;利艱貞,吉」。

〉九四,實施刑法像咬帶骨頭的肉那樣困難,但因具有金箭般的剛直品德,因此有利於在艱難中堅守正道,其結果是吉利的。

〉如果說六五是主要的審判官,九四就是初審的審判官,為六五作最好的把關

〉施刑人堅持原則,公正執行,還要尋求有利於刑罰之後的和諧

五、守正知危才能公正斷案〉六五,「噬干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六五,實施刑法像吃干硬的肉脯那樣艱難,但它具有黃金般的剛堅中和的品質。所以只要堅守正道,防備兇險,便無禍害。

〉六五雖然陰柔,卻居上離的中位,有足夠的威信可以斷案。但是守正之外,還應該知危。對於九四的裁決,能夠支持的,當然要全力肯定;倘若產生不良的後遺症危險,也應該酌情加以更正。

若是方便向九四說明,不妨向九四解說,若是不方便說明,也可以自行裁定。九四接受更好,若是不服,可以委請上九代為協調。

六、積不善成惡名必須大懲〉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人情包袱重擔壓在肩上,有如枷,不僅使自己忘記了維護公正,也掩住了自己的耳朵,當然兇險。

上九倚老賣老,不斷以人情來影響六五的裁決。

〉身為大佬,不可以因為人情而影響裁決,以免招來凶禍

〉《繫辭下傳》:「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我們的建議〉施刑人以六五為主,九四與上九最好全心全意加以配合

〉最擔心的就是執行人不公不義

〉法治是政治的基礎,小懲大戒

第五章賁(bi)卦六爻有哪些啟示?

〉賁卦的文章,原本是裝飾,但賁道德根本主張卻是返樸歸真一、符合身份不宜過分華飾

〉賁卦卦辭:「賁,亨,,小利有攸往。」

〉社會文明愈增長,人類的本性越被淹沒。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所有的紋飾都應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必過分追求華麗,以免喪失磨練自己的機會。倘若養成華而不實的不良習慣,最後還得自作自受。

二、先求實質然後加以修飾

〉文明應該止於人性的需求,才是人所需要的紋飾

〉觀察天文運行,可用來明了四季的時序變化;觀察人倫秩序,可以用來教化天下。

〉六二:賁其須。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下顎堅實,鬍鬚才能發揮良好的修飾作用

〉先求實質,然後再加以修飾,而紋飾的時候,力求高尚而不粗俗

三、所有修飾不失本來面目

〉光明政治,足以德化人民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所有的紋飾,都不應該損害原本的面目

四、崇尚素凈有利陰陽交合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六四和初九,是賁卦中唯一的陽爻和陰爻。由於欣賞初九的舍車徒步,重質不重文,所以自己也不加以紋飾,以原來的樸素的樣子,騎著白馬,象鳥那樣快速前行,想要和初九會和。但是六四以陰爻居九三陽爻之上,不免引起九三的懷疑,是不是有意乘凌?因而橫生阻擋。後來,九三知道六四是為了與初九交合,並不是來侵略自己,這才順利放行,使得這兩位重實質而不求虛榮的同道,終能無怨無尤得以六四的白素來紋飾初九的剛實。

五、不拘形式在乎用得其當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雖然乍看之下有些小氣,顯得吝嗇,實際上對社會風氣大有幫助,至少可以幫助抑制奢侈、虛榮的不良風氣,所以,最終必能獲得吉祥。

〉凡是不應該過分注重形式,能合理妥當運用為宜。

六、無色無華更顯自然真趣

〉上九:「白賁,無咎」。

〉《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年輕人看重能力、志氣和才氣,對於紋飾往往不太在意,就算徒步而行,也不至於羨慕坐車的人,絲毫不自卑。老年人歷經滄桑,看盡人間冷暖的變化,深深覺悟到再怎樣紋飾,也騙不了別人,頂多在短時間內偏偏自己罷了。

〉賁道的主旨,是文質兼顧並重,務求合理得當。

〉文勝反歸於質,無色無華更顯得自然純美。

〉事物發展到最後,必然返樸歸真,回歸正道

我們的建議

〉刑罰不過是手段,文化才是真正的人文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第六章如何看待噬嗑和賁卦?

〉無論刑罰還是紋飾,都具有區域的局限性

〉剛柔相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禮法或文化,都應以人為本

〉慎始,注重實際行為

〉廣施教化一、上下都剛實有一定範圍

〉在固定的範圍內,才有損益可言

〉人生的局限性二、三陽三陰互動剛柔並濟〉「太和」,乃是最高層次的和

〉和而不同

三、人道爻變表示以人為本

〉賢明的領導者,必須以光明正大的觀點來實施教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四、從腳趾著手慎始很重要

〉教化要從小處做起

〉慎始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適時適當的懲治小人,使之改惡歸善,「小懲而大誡」其實是挽救小人,故是小人之福也。五、施以刑罰防止亂變花樣

〉「文」指記載語言大的文字,逐漸演化出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道德法律,從野蠻社會到文明社會的過程中,所積累的一切花樣,便成為我們所說的文化。

〉孔子:「幾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凡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居上位者,言行不謹慎,就會喪失權勢、地位,得不到眾人的信任;一般人言行不謹慎,便會失去職位,甚至於喪命。

做事不謹慎,目的很難達成。大部分的禍害,都起因於語言文字,追究起來,根本就是自己招惹來的。六、德治即憑良心實施法治

〉法治的真諦在於立法、司法、執法都應該憑良心

〉德治離不開法治,憑良心的法治,其實就是德治我們的建議〉社會上出現不正常的現象,其實是一種求救信號

〉不平則鳴

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盪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灸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然也亦然,由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想要影子美觀,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改變形體

第七章困卦六爻有哪些啟示?

〉困難、困苦、困厄、窮困

〉柔困剛,剛自困

〉意志堅定,還需手段正當一、初六不自量力自己受困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di)」。

〉君子憂道不憂貧

〉人困於幽谷之中,不見天日

〉不自量力,想要圍困他人,反而使得自己受困

〉一個人遭遇困境,最好忍耐,倘若不明白大環境動向便盲目蠢動,受害的往往是自己

二、困於酒食堅持不為利誘

〉九二,「困於灑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無咎」。

〉處於困境卻能夠不失亨通,只有君子做得到。

〉不被困厄嚇到的人,得以獲得吉祥

〉九二,一面不愁酒食,也不在乎紅色的服飾,反而把獲得的酒食用來祭祀,

〉凡事易緩不宜急,倘若急於冒進,必惹凶禍

〉如果記取自身困在坎險之中,便可以無咎

〉不為名利而喪失固有的原則,堅持中道而行

三、才德不足以致進退失據

〉六三,「困於石,據於疾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不了外界環節如何惡劣,外界誘惑和壓力怎樣劇烈,都應該不惜生命,全力以赴。

〉六三和上六一樣,都是不自量力,以陰柔乘凌陽剛,當然兇險

〉僥倖妄進,勢必進退兩難,找來兇險

四、化解窮困不宜操之過急

〉九四,「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

〉九四雖然有心拯救初六,卻由於九二剛中任重,簡直和金牛一樣剛強,阻擋九四和初六的互動。使得九四隻有徐徐而來,緩慢行動。

〉只要有志於向下伸出援手,仍能夠有助於初六

〉解救窮困,不能操之過急,最好量力而行

五、堅定意志才經得起考驗

〉九五,「劓刖,困於赤紱;乃徐徐有說,利用祭祀」。

〉初六困於株木,九二困於酒食,六三困於石,九四困於金牛

〉堅定意志,接受嚴苛的考驗,志誠可以感動天地

六、不擇手段反而愈陷愈深

〉上六,「困於葛藟,於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無論職位高低,財富多寡,處境順逆,只要是君子,都免不了遭受小人的威脅利誘,多方干擾

〉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及時自省,痛改前非,必能有所解脫,可獲吉祥

我們的建議〉身處困境而心不困惑

〉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困難、困苦、困厄、窮困,都是對人生的大考驗

〉小人即使得志於一時,終必自找窮困

第八章井卦六爻說些什麼?

〉廢井和不合時宜的人一樣

〉好井存不住水,象徵賢人未受重用

〉知人還需善任一、不合時宜的人應該淘汰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改邑不改井—無論政治怎麼變,井卻不能隨著部落搬遷而移動,自然屬性,有水最重要

〉無喪無得—井的功能性,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既不會缺水,也不會溢出

〉井井—從井中取乾淨的水

〉汔—提及

〉繘—汲水用的繩索

〉羸其瓶—把汲水的瓦罐弄破了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廢井和不合時宜的人一樣,都會遭到淘汰

二、賢士不受重用也等於零

〉九二,「井谷射鮒;瓮敝漏」。

〉賢明的人只能當隱士,好人無法出頭

三、井下井上必須兼顧並重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測;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井水養人,人也應該自養

〉好井不出水,出水吊不上來,都是顧此失彼的現象

〉能識得賢人,還要知人善任,才能發揮作用

四、賢士也要持續求取上進

〉六四,「井甃,無咎」。

〉賢能人士應該時時充實自己,一面不合時宜,遭到淘汰

〉再好的井,也要及時修治井壁

五、賢士有機會為全民造福

〉九五,「井洌,寒泉食」。

〉賢明的領導,應當為全民造福

六、有井象有活泉大功告成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泉水對人誠信,使用者也對井誠信,分享資源,共謀發展

〉賢者在位,人民擁戴

我們的建議〉妥善利用自然資源

〉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只有人類的智能

第九章如何看待井困二卦?〉良好的用井之道是能夠放困於未然

〉困和井,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遭遇;最好以平常心看待,用正面心態來面對

〉不困時,善用井道預防不測

〉井時,用心提防困得重現

一、 化解困厄唯有開源節流

〉升卦後面是困卦,提示我們,因富貴而忘記困窮,必然再度陷入困境

〉困境的最大功能,在考驗我們的品德

〉《論語》:「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二、及時變通才能維持長久〉《繫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天地固然可以設位,但是此時此地的定位顯然更為重要。

三、兩卦的剛中有密切關聯〉陽爻稱為剛中,陰爻稱為柔中

〉從位中到時中

四、困井都是人生所不能免〉井,整齊、有條理、井然有序

〉井的重點不在於有水,而在於汲水。

〉汲水時不重視秩序,必然影響汲水的功能

〉困境究竟是好是壞?完全在於自己的心境。

〉井的功能在於汲,人的功能在於奉獻。否則,有等於無,又有何用?

自然現象,到處都是風險的表現。

五、井道提示末路至為艱難〉憑良心、立公心,善用智能,性命自然高貴

〉耐心和毅力,堅持最後5分鐘

六、井時須防困通要防不通〉《莊子.秋水》

〉預防困擾,保持暢通

我們的建議〉地下資源的開發,採取合乎井道的技術才是正道

〉困苦、困難、困惑,為人生所難免,最好把他當作自己品德的一種考驗,而不至於怨天尤人

〉井時防困很難,困時不怨天尤人也不容易,通時慎防不通則是難上加難

第十章何謂享受有限的自由?〉自由和不自由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合理的自由和合理的不自由,也沒有太大差異

〉自然只有分工,並不講求平等

〉只有合理自由與合理平等才能共存

〉我們相信現世因果,自作自受,實際上就是自然的人生規律

一、 世間多少罪惡出於自由

〉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

〉羅蘭夫人:「自由!自由!世間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之。」

〉資本主義倡導自由發展,自由競爭,偏向於犧牲平等的絕對自由。

〉所謂利伯維爾場,更是逼迫弱勢國家放棄某些權利的借口,突然導致國際間的更多不平等

〉現世情況已經證明:言論自由使社會喪失正義;宗教自由則邪教必然林立;思想自由社會沒有公理

〉人類社會建立「公理」的認識,形成共同的生活法則,才能和諧安寧。

二、西方爭自由的真正原因〉《易經》:「物極必反」

〉不自由到極點,自然產生爭自由的意願,;並且採取劇烈的反抗行動。爭自由的呼聲從西方喊出,其真正原因即在於君王過分專制,接著宗教的力量全面壓制人民的自由。

三、中華民族自古重視王道〉孔子相信社會的進步是漸進的,而非突變;

〉先秦諸子主張無為,君王面南而坐,垂拱無為,有助於證據的穩定

〉三公坐而論道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帝力於我有何哉。

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失去自由的悲痛,反而是對王道不行的擔憂,又怎麼會引起爭自由的浪潮呢?

〉中國能屈能伸,身困而心不困,實乃根基與所共同的王道思想

四、我們只能享有合理自由〉合理的自由相當於合理的不自由,凡是都有「度」

〉為了表面上的自由,我們犧牲太大了,值得嗎?

躲在暗地裡照罵不誤,公開的責罵,實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為了形式上的轉換,值得這麼大的犧牲嗎?

〉合理的自由,意味著每一個人的自由都應該受到相當的限制

〉合理的自由:領導者被罵得一文不值,人民的尊嚴也跟著受損;

〉合理的不自由:因為咒罵的人多了,皇帝一家人都悔倒霉這是事實,與迷信無關。所謂的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

五、自然只有分工不求平等〉自然只有分工,彼此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才能互補

〉人類只能分工,難以平等

〉人群社會特權永遠存在,無法消除,只能轉移,不可能消失

〉真正的平等,有賴於合理的自由

〉合理自由+真正平等=自然分工

六、中國人最重視現世報應〉基督教的最後審判,重在未來;佛教的輪迴,也重在來生;我們的果報,重在現世

〉因果報應實際上是自然規律,並非迷信

〉自作自受,便是自然的因果報應

我們的建議〉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過分自由,勢必造成強凌弱,智欺愚,大吃小,富壓貧的不正常現象

〉自由必須受到相當的限制才合理,平等要從立足點著手,給予相等的機會,不應該要求齊頭並進的假平等

〉自然只有分工,沒有平等

〉絕對的自由,就喪失自由的真諦;絕對的平等,就失去平等的價值

〉自由到合理的地步,能接受合理的不公平,才是現代人應養成的修為。

結語〉一通萬通,宇宙的真理,能夠圓融而無礙

〉在多元化之中建立主流意識,然後求同存異,在許可的範圍內持經達變,以求其通

〉通代表智能,能夠妥善運用知識,當然有智能

附錄 有所悟才能通

一.觀察室科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繫辭》:「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眼見未必是真,需要探究所看見的現象背後,看不見的理

〉《易經》,是一本聖人用來窮究深層事理,深研細微徵兆的一部寶典

二.觀察加上領悟成為我們的特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觀察加上領悟

三.科學之外還有很多東西

〉在人群社會中,顯然公理比真理更加實用

〉凡是建立在不正當的強權基礎之上的社會,必然是霸道的社會;而建立在公理基礎之上的,則為王道社會

〉品德修養

〉「生命」加上「精神」,才成為「性命」

〉小事可以由人決定,大事依然要看天命

四.必須有所感悟才能通

〉一個人明白事理的能力,稱為「悟性」

〉四十歲之前,孔子學過《詩》、《書》、《禮》、《樂》,到處訪查,搜求,並加以刪定、整理。四十歲之後,這種向外取向的學習,開始轉變為向內收斂的方式,向內心探索,不斷感通、領悟,歷經十個年頭,才有「五十而知天命」的覺醒。

〉孔子居於「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悟是不能教的

〉人與社會、自然的整體和諧,應該是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

五.建議

〉社會上專家愈多,愈容易形成幫會,利用製造專有名詞的方式,增加與完結溝通的障礙,多說行話製造神秘氣氛,難道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知識經濟」?


推薦閱讀:

【讀書】古人的高情
這才是心理學 讀書筆記(這才是心理學)書評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幸虧劉邦不讀書——讀《史記》

TAG:宇宙 | 筆記 | 真理 | 讀書筆記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