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講義第三講

每次課前我們都會做一些念誦,念誦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一種紛亂當中逐漸能夠寧靜下來,進入到聽法狀態裡面,這個狀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叫斷除三過依六種相,聽課的時候要斷除三方面不能做的:第一叫漏器,即聽後就忘了,左耳進右耳出這是不可以有的;第二叫覆器,覆是扣過來的意思,就像是一個杯子把它扣過來了,雖在聽法之處,然法不入耳。雖然你在聽法現場但是你睡著了,任何內容都無法聽到心裡去,這個不可以有;第三叫污器,雖然你聽的內容聽進去了,但是因為杯子裡面有毒藥或不幹凈的內容把聽聞的法污染了,老師在說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想成別的事情了,成了其他的思維,聽法效果大打折扣。我們稱這三種情況第一叫漏器、第二叫覆器、第三叫污器,即斷器三過。這三種過失聽課時是要斷除的,那我們回觀下我們自己,聽課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問題,你會發現,我們從小到大聽了無數的課,這無數的課中,真正讓我們受益的,總結而言就這三種情況,聽了課扭頭忘了,要麼壓根兒聽不進去,要麼聽進去了,理解錯了,我們看一看學習歷程,其實大多都是這樣的。對於很多同修,除了這三種情況,還有不應作意法師五處,什麼意思呢,對於聽課時五種情況不能去想,比方說,不應作意法師相貌、高矮、胖瘦、出身、背景等,這些內容呢都會影響你的聽課效果,因為你在聽課時你就想說:他怎麼懂得這麼多,他是跟誰學的,他怎麼學這麼多呢……想的內容,想了很多很多,但是跟聽課一點關係都沒有,或者這個老師最近胖了,他怎麼會胖了呢,他怎麼會瘦了呢,你就沒辦法專註的去聽課。不應作意法師五處,五種情況聽課的時候不能去想,所以佛教也好,宗教也好,他很重視每一次的聽課、聽法。你聽到的不是理論,聽課是聽的一個道理,但是聽法和聽課有截然不同的區別,我每次都會強調,聽法是你通過這一次的聽聞,你可以凈除無量無邊的業障。很多聽法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在世,坐下的很多弟子聽完法,證得阿羅漢果,甚至證得無生法忍,已經種種功德都具備了。那麼可以說明聽法本身就是修行的一種,很多時候,我們說聽課嘛,我就聽聽錄音就好了,截然不同,錄音的效果和現場的心與心的互動,和這種業力的互動截然不同。我們常常有這種體會,聽課之前身心疲憊,很累,種種的煩惱都在心中,那麼聽完一座法之後呢,煩惱消除了,心中的疑慮消除了,這種效果,你去找無數的人給你說道理,講道理是達不到的,這就是法的力量,佛教里常說,法最大的力量就是轉化你的內心,讓你的煩惱凈除,讓你的內心充滿智慧,而這就是法的特點。佛法是覺悟的法,是讓你從迷失到覺悟的法,所以不能拿著世俗的心態來聽法。今天學的凈土法門,今天學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同時我們帶著非常虔誠,非常認真的心態去聽的時候,當下你可能就受益了,你原來可能不能理解的,不能接受的某一些狀態和觀點,在這種虔誠心裏面,你會發現突然接受了,突然認同了,這就是消除了聽法的業障,障礙,所以他有這樣的差別。

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呢,第一我們要介紹關於漢地凈土宗的內容,漢地凈土宗是大乘八宗之一,我們知道中國的佛教有禪、凈、律、密、信、相、台、簡,這八大宗派。其中禪凈,禪,禪宗,凈是凈土宗。關於凈土宗我們要做一個介紹,這個宗派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念佛能成為一個宗派,原因又在哪裡,我們修行,每一個人最終都要選擇一個宗派,為什麼我們要重視介紹凈土宗,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最早創辦凈土的人應該是從東晉時期,東晉時期廬山有一位大師,叫慧遠大師,江西臨江有一個寺叫東林寺,現在的主持大恩法師,也是一位大學的教授,後出家,慧遠大師在東林寺叫結社念佛,建立了一個類似於社團組織,大家一起來成立這個組織。那這個組織幹什麼呢,我們就專修凈土,專門念阿彌陀佛聖號,專門來修凈土法門,因為慧遠法師的推廣,當時有很多很多人參與念佛,並且有了很深的體會。第二代祖師是唐代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可以說是真正凈土宗的實際的創辦人,那麼他被奉為凈土宗的宗祖,善導大師,據說他念佛是,相當的厲害,一句佛號,有無數的神奇感應,凈土法門,從一個單純的修持法門,逐漸延伸為一個宗派。從那個時候逐漸的開始,到了中國的唐代的時候,其實八大宗派陸陸續續的成立起來,幾乎所有的宗派,都是在盛唐時期,那這說明了一個特點,我們常常說,佛法興則國運興,國運興則佛法興,很多咱們宗教領導講話的主題。你會發現盛世,這個大家都願意追求心靈的成長,如果是一個戰亂的年代,吃飯吃不飽,生活都沒有安全感,誰還去念佛,誰還去修行,整個社會就不可能允許一個宗派,一個文化,一個學說,正因為盛唐時期國運昌盛,人民非常富裕,這個時候的內在去追求,往精神層面追求,基礎就具備了,所以形成了大乘八宗的局面,凈土宗的祖師呢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目前已經有十五代,凈土宗和其他的宗派有很大的不同,凈土宗的祖師並不是師父傳徒弟,徒弟再往下傳,他彼此之間沒有關係的,比方說,善導大師並不是跟著慧遠大師去學習,不像禪宗,禪宗初祖達摩,達摩傳二祖慧可,二祖慧可傳三祖僧璨,不是這樣,凈土宗都是後人追認,這位大師是宗派的祖師,比方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近代民國時期的了不起的大師,在世的時候,沒有人說他就是凈土宗第十五代祖師,是後來人說他在念佛方面非常的出眾,做的最好,然後大家公認為他為凈土宗第十五代祖師。對於凈土宗的創辦人我們知道了,凈土宗的經典,他主要依的是凈土法門,五經一論。對於這些,經典像,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凈土宗比較重要的經典,都是我們講課的依據。

凈土法門是一個什麼樣的法門呢,最近跟朋友交流,突然間他非常肯定的跟我說,我終於找到這一世要修什麼法門了,修什麼法門?我就是要修凈土法門,為什麼?凈土法門太適合我,我說為什麼?凈土法門第一呢,理論很簡單,基本上聽幾次課就能夠掌握核心內容,第二呢,凈土法門的修持方法也方便,隨時隨地念阿彌陀佛,隨時隨地持誦阿彌陀佛的心咒,或者念佛號,六字宏名,叫橫超三界,一句佛號,解決所有問題,你不用像其他法門很複雜,簡單易行,但同時又很深刻,大量的這種實際的修行結合起來,別看一句阿彌陀佛,真正念起來,從一句單純的佛號念出體會來,念出感受來,念出境界來,念出水平來,那是需要一段時間練習的,人的心念是很散亂的,分亂的,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呢,發現妄念都起來,現在讓你把所有的妄念用一句佛號,像收攝一樣,這樣收,我們的念頭就像佛珠一樣,一個個念頭,佛號就像中間的線,把所有的念頭貫穿在一起,念佛可以讓我們真正的達到禪定,念佛三昧我們回頭也會介紹,是非常了不起的,空性相應,凈土法門還有一點,他與其他法門不同之處在於,他是靠自己的力量以及阿彌陀佛的力量而成就的法門,像禪宗大多數都靠自力,禪宗的開悟與否全憑自己,當然也有佛力加持,他們不那麼的重視或強調,更多的強調自己參禪、打坐、開悟,而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不是的,你修持一步,同時阿彌陀佛還拉你一把,也就是你靠自力與他力相結合的法門,凈土法門常常說叫帶業往生,這一生你到七十歲修行都來得及,當然越早修行越好,為什麼說七十歲修行也來得及,佛說了,臨終你真誠懇切念十聲阿彌陀佛,下至十念,阿彌陀佛都可以接你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極樂世界你是否相信他的存在,對他有真實的信心,這個一會我會講。首先,自力與他力的結合,不只是靠自己的力量,還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十八大願,就專門強調,如果你能夠徹底皈依阿彌陀佛,徹底的百分之百的信任阿彌陀佛,虔誠的去念阿彌陀佛的佛號,那麼仰仗阿彌陀佛的這種大願之力,可以往生到凈土,一旦往生到凈土,那麼你的修行就有了保障了,生生世世不再輪迴,不再墮落,那這就是阿彌陀佛給予大家的一種特殊方便,所以這個法門呢,被稱為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你認真的修一定能夠往生到凈土。那麼我們往生是不是就只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的,我們還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自己要念佛,自己要真正的想往生,有信心能去。

那麼具體的阿彌陀佛修持方法是怎樣的呢,在阿彌陀經里講到,持名念佛的方法,持叫受持,名就是名號,受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往生凈土。在阿彌陀經裡面講,不可以少福德善根因緣得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這是阿彌陀經里非常明確的一個說法,所以當我們至誠懇切的去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那我們可以仰仗著阿彌陀佛的願望,往生到凈土。那麼在經典當中,有很多關於念佛的故事,包括公案,據記載,唐朝有一位出家法師,叫慧日法師,這位法師呢希望佛菩薩指導他修行,他每天拜佛,乃至七天當中扣頭、斷食,不吃飯用這種非常至誠懇切的方式,感得在空中顯現觀世音菩薩紫金色身,金光閃閃,觀音菩薩現真身,一丈有,做寶蓮花垂右手,手摸著慧日法師的頭頂,說:汝欲傳法,自利利他,西方極樂阿彌陀佛國,勸念佛誦經,唯願往生,到彼國已,見佛及我的大利益,汝當自知凈土法門,除惑而行。說你想幫助別人幫助自己,那麼怎麼辦呢,你就修凈土法門,念阿彌陀佛的佛號,一定能夠往生到凈土,見到阿彌陀佛也能見到我,觀世音菩薩,你應該知道凈土法門殊勝、了不起,勝過諸行,勝過其他的法門、修行方式,這是觀世音菩薩對慧日法師的鼓勵,慧日法師成就也非常高啊。對於我們來講呢,透過這幾次課,對極樂世界有所了解,那我就想問一個問題,誰能讓你去極樂世界?剛才說了有自力有他力,是什麼力量讓你去極樂世界呢,(現場問答),是不是我只要念念佛就可以了,這個裡邊真的這麼神奇,我很認真的念阿彌陀佛,然後我死了,靈魂就去了極樂世界?是什麼力量?信願行的力量、積德行善。念佛他不是一個糊裡糊塗的法門,念佛是非常清楚的,真真實實的說我這一生可以去極樂世界,這個不能算糊塗賬的,一定要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明確,不是說我念佛一輩子,能不能去極樂世界沒準,臨終的時候賭一把,臨終的時候才知道能不能去極樂世界,火化了聞到香味是不是去了極樂世界,火化時留了舍利子,或者往生的時候出現了種種瑞相是不是去了極樂世界,到底什麼樣的方式,第一是誰能讓你去極樂世界?這對我們是很重要需要了解的,如果你自己不認清楚這一點的話,你會念佛時間久了會有這方面的疑問,我這麼念就能去嗎?當達到某一種狀態,你就沒有疑惑了,接下來我們就分析這個問題,我們的問題,誰能讓你去極樂世界?首先呢,極樂世界是你想去就去的,很多人念佛不見得都去極樂世界的,所以本來是一個萬修萬人去的法門,結果萬修難得一二去,自古以來都有這種說法。為何呢,我們得到的所有的好,是不是都有果啊,有因啊,這一生你能夠相好、富有、健康,你能長壽,你能富足,是不是有因,你得到這個果,相不相信?因果總是有的嘛,不努力,我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嘛,不會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掉餡餅也是樓上的扔下來砸到你,所以我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去極樂世界是不是一個果,我到了極樂世界那就是一個果,那什麼因讓你去極樂世界,從因到果這叫業力,他是很真實的,業的力量讓你去極樂世界。

老師什麼叫業?業的力量就是你心在哪裡的,你的心在哪裡你的業力就在哪裡,去看你的每天,睡覺八個小時,工作八個小時,吃飯、上廁所、閑聊天又過去五六個小時,那麼每一天拿出一個小時念佛的有多少?我們這一天造業的過程中,有多長時間放到了修行凈土法門的業力上面,我們可以拿時間來衡量,所以你的心在哪裡呢,不知道你的心在哪裡,但是你在工作,你就在你的工作上,你在睡覺,那八個小時跟死了沒什麼區別,你說老師我在夢裡念佛,我們不知道,所以其他時間你去看一看,去極樂世界並不是一個很便宜的事情,很多人修凈土法門,背後有一個巨大的隱藏的動機,簡單佔了大便宜了,不用就能去極樂世界,對吧,背後有一個非常大的佔便宜的心裡,去極樂世界簡單啊,十句阿彌陀佛就去了,所以我念一念吧,其他的修行太複雜了,還得修五加行,供燈,供水,各種的修行法門太累了,太麻煩了,我就想念阿彌陀佛,背後是什麼呢?厭煩、樂簡,嫌麻煩,希望越簡單越好,佔便宜的心裡在裡面,你沒有想到你的業力達到了,業力達不到,你去極樂世界,能去嗎?如果你念佛念佛,今天阿彌陀佛來了,說跟我走吧,馬上放下,你肯定放不下,或者說比較難放下,你得回家告訴家人銀行卡密碼,存摺在哪,還有幾張卡,我的房產證還在保險柜里,密碼沒人知道,等等的,這是什麼?是你的心之所在,是你的業力所在,你想有這麼大的一個秤砣在這裡墜著你,去極樂世界升天升的上去嘛?升到一半又給掉下來,因為心啊,我們的心並沒有在極樂世界修行上,你要在心中徹徹底底的想明白這件事情,我非常理性的看待自己,我是否想修行,修行到底跟我有什麼好處,人都是要看到利益嘛,才能修行,那修行有沒有利益?修行可以讓身體、運氣變好,福慧增長,工作順利,賺錢越來越多,買房買車,難道這就是修行的好處嘛?斷除煩惱,如果真讓你斷除煩惱你願意斷嘛?好吃的不讓你吃,讓你的貪煩惱斷除,你說等我吃完在去斷,你最願意吃的水果擺到你面前,你最討厭的人擺到你面前,你說老師等我把他罵完,再去修行去,你會發現,我們內心當中真的想去修行的核心理由是模糊的。如果你不把這個問題想清楚,各位你永遠都是在糊裡糊塗的修行。被人鼓勵著,老師、仁波切都很辛苦,就哄著,給塊糖吃,哎呀,小朋友好好修行,將來怎樣怎樣好的,哎呀,上師這麼一鼓勵,對上師的信心立刻增加百分之二百個點,然後呢,一段時間見不到自己的上師呢,又沒信心了,這是什麼,你是修給別人看,你就想,我修行,我是修給別人看的,或者說我是完全給你面子,要不然我可不修行仁波切,給自己的老師就是這麼說了,老師我今天來聽課可是給你捧場啊,要不然的話,我要不來,你講給誰聽啊,你去想一想,我們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嘛?得到某一個的肯定嘛?我是為了得到健康,快樂,幸福,或是物質的滿足嘛,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很多時候你說是的時候,你已經偏離了修行的本質,所以我們要逐漸去思維自己,我最想修行,真正觸動我的是什麼?你想明白了,你的根基就建立了。我在這裡先給大家說一個不是標準答案的答案,要從人的本質去看,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本能不管你修行與否,就是遠離痛苦,獲得快樂,離苦得樂,大家說是不是?離苦得樂是我們大家任何人的本能,哪怕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餓了就哭,吃飽了就高興,他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我們長大了之後,這種本能推動著我們去上學,考個好成績,為什麼,離苦得樂啊,離家長批評的苦,得到大家認同的樂,讀一所好的大學,找一個女朋友,有的時候並不是你多喜歡她,而是娶了她大家都很看的上你,看你多有面子,娶了某某大明星,可能她比你痛苦十萬倍,你只是不知道而已,所以你會發現,我們都有一種離苦得樂的本能,到是佛法說你離的苦,離錯了,你得的樂,也得錯了,你看起來是得樂,實際上是更大的苦,所以法華經里講一苦欲舍苦,相續苦不斷。凡夫的特點是,我們為了去除痛苦,比方說,我們想要去除身體疾病的痛苦,我們因為無明,吃大量的抗生素,讓自己暫時的炎症消除了,但是呢埋下了更嚴重的後果,我們現在人不都是這樣嘛,我們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時候呢,肆意的破壞生態環境,看起來我們都高樓大廈蓋起來,我們車都開起來,結果霧霾來了,大家的身體搭上了一代兩代人的癌症,各種的農藥,各種的病症,撲面而來,你會發現我們獲得快樂的時候,因為方法的不正確,到最後導致痛苦越來越多,而佛法就是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離苦得樂,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任何人都無法動搖你的信仰之根本,信仰不是信給別人看的,信仰不是信給別人瞧的,信自己的,我自己看一看,思前想後發現修行,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有信仰的人,幸福在裡面。吃的粗茶淡飯,他很幸福,幸福不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嘛!而你會發現所有的苦樂都是在裡面,跟外在的榮華富貴沒有必然的聯繫,不是說有了榮華富貴就有了快樂,有了榮華富貴他可能等於痛苦,所以苦樂在裡邊,多少在皇宮裡的這些人多痛苦,我們都覺得說看各種連續劇,你說他們是痛苦是快樂?在我們看來這不就是一場戲劇嘛,但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在戲劇當中呢,我們的一生也是如此啊,所以要回到修行的本源上去,找到,我要這樣的修行。

到底什麼是人生的真相,佛說了,這個世界唯一的真相就是因果法則,一切的事情都有因有果,所以佛教的核心,一個因果,一個輪迴,如果你相信了這兩點,那麼你的基本的修行就建立了,大家相信因果嘛?因果是這樣的,你這一生所有的遭遇,都是有因而來的,那如果是這樣子,你還會痛恨你看著不順眼的人嘛?因為所有不順眼的人都是你的因感來的果,你還會嘛?你要不要放下心中的仇恨,因為所有的問題在於自身,不在於外在的人,今天走在大街上,人家給你撞到了,你怎辦?因果呀,起來罵他一句?這是我的因果,撞了就撞了吧,是不是該這樣呢?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看待因果,首先你要相信,完了你要建立一套認識,帶著因果的思想去生活,如何去構建自己的行為模式,這個是作為一個在家居士,你在做所有的修行之前,你應該做的事情,你的所有的念經打坐拜佛持咒,這些行為,都應該建立在你對這個問題想明白的基礎上,也可能我們還沒有想明白我們就去做了,天天念經、拜佛、誦經持咒,這個非常好,我可沒有否定念經打坐不好,這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你能夠想的更明白些,如果能把前面的這些基礎更透徹些,其實是更好的。所以首先是相信因果,因果他的特點就是,如是因感召如是果,我們要去極樂世界,一定是我們積累的因足夠了,最後呢,極樂世界的果自然呈現,它就像天平一樣,你在這裡放砝碼,放上一個砝碼,放上兩個砝碼,就是在人間積累去極樂世界的砝碼,等到你人間的砝碼足夠大了,那一側的砝碼會自然起來,這一生慢慢放砝碼,慢慢走到最後,走到這一生結束的時候,砝碼放到足夠多,極樂世界也就呈現,是這個道理,這是因果同時,因果是同步了,這一生已結束,極樂世界的蓮花打開了,你就在蓮花化生。所以我們要清楚,這個是佛教的核心理論,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可以別的不知道,但是要把這個問題悟透,這個時候要去檢驗自己的心就非常好檢驗了,因為我們在造什麼業,我們每天在造什麼因果,我們想要去凈土,我們每天是不是往上放砝碼,還是往下減砝碼,好了,我們造的業,你會發現生死之業,我們之所以不能去極樂世界,在輪迴裡面,是因為我們造了很多不能去極樂世界的業。是什麼呢?就是煩惱,是煩惱的力量,煩惱的力量不能讓我們造下清凈,無污染的,而這個煩惱在佛教里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惑,惑就等於煩惱,煩惱的核心就是我執。

基礎的想明白了,當然需要去了解的,我們現在去分析我們內心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我們的生活基本在三個狀態里,第一種呢是苦的狀態,我們遇上苦的狀態會怎麼樣呢?趕快離開;第二種呢是樂的狀態,樂的狀態一定要在這,多一點,就像外面很冷,趕緊跑到屋裡去,離開苦的境界,來到屋裡呢,來到快樂的舒服的境界;第三種是舍,什麼叫舍啊,也沒有多快樂,也沒有多痛苦,是一種中性的狀態,人的一生就在這三種狀態里。面對苦樂舍這三種狀態,其實我們對應的三種情況,第一個叫貪,好的境界的時候,就有貪了,好吃的就多吃一點,一直吃到撐,撐的直不起腰來,樂的境界就是貪嘛。對於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事,我們基本的反應就是嗔,排斥,遠離,否定,這個就是一種嗔的狀態。還有一種不苦不樂的狀態呢,我們就在那腦子發獃,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判斷,這叫舍。面對這苦樂舍,這三種境界,都在貪嗔痴的對應裡面,舍對應的是痴,愚痴的痴,這個時候我們就去找自己我們每天這三種狀態是不是在左右著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接下來探討念佛法門凈土法門的核心了。你會發現我們一天三種苦樂舍狀態里,什麼時候開始修行了呢,從今天開始你要念佛了,那麼念佛就是一種新的力量,注入到自己的生活里。哪種力量呢,要在苦樂舍三種狀態里不斷的經歷,比方說,你跟別人吵架了,吵架了之後你的火很大,那怎麼辦呢,你想罵他,提醒自己說,我不要罵他,我要念佛,修這個煩惱的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佛三五分鐘後心情平靜了,平靜下來再去想這個事,發現不用那麼大的火了,可能我很冷靜的去溝通交流這個事情,這就是改變業力的開始,修行從這裡開始了,那麼這個是面對嗔的境界。還一個貪的境界,什麼叫貪的境界呢?我每天早上起來,起床就很痛苦,床就像一個強有力的手一樣抓住你,床啊,放開我,我跟你無冤無仇,你怎麼就拽住我,不讓我起來,賴床,外面很冷,屋裡被窩裡很暖和,這叫貪煩惱,貪煩惱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著之後呢自己的心逐漸的有了力量,這時候呢,一腳踢開生死被,把被子踢開,你會發現懶惰這個貪,沒有辦法控制你了,你的心變的有力量了,這個時候是修行的開始,這就是修行的開始,你已經不再按照原來既定的生活規則在走了,你已經開始透過修行在改變自己的力量,開始放砝碼了。

放一句佛號,一點點,再放再放,當你的念佛的力量,逐漸貫穿到每天,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當你念佛念到一天二十四小時,白天吃飯晚上睡覺,你都是佛號的時候,你的這個砝碼,非常重的壓下去了,這個時候極樂世界的蓮花開的就很快,因為你在造一種真真實實的去極樂世界的業,並不是你不用努力,阿彌陀佛拉你去極樂世界,而是你在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真真實實的造去極樂世界的業, 這個是業的力量讓你去,這個大家清楚了吧,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你要想啊,我每時每刻在造什麼業,你要是不知道的話,那就看苦樂舍,很舒服的境界,有的人喜歡修行呢,打坐,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打坐,哎呀打坐舒服,每次我覺得特別精神,雙腿麻麻的,然後走在路上飄飄的,很多年前想不起來的事都想起來了,然後說跟修行有關係嘛?修行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就感覺打坐挺好,修行呢就修一種感覺,修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這是修行嘛?這不是修行,這只是換了一種造生死的方式而已,這並不是在修行,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弄明白自己修行的內容,有的時候我們沒修對,所以凈土法門,他不是一個泛泛的法門,不是一個老太太老婆婆修的法門,或者說不單是老太太老婆婆修的法門,是極為高深,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想想,他是一個宗派,沒有實實在在的內容,他不可能成為一宗一派的,他是有非常詳細嚴謹的理論體系,修行方法體系,所以這一句佛號呢,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念出來的時候,他的內涵,以及這句佛號,你內心的狀態,你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一句佛號真真切切,你念到心裡去,而不是浮浮泛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古人講叫水上灑白面,水把面撒上去,就浮在表面上,修行就像水上的面一樣,浮在表面,沉不了底,我們應該讓自己的一句佛號,我不念給任何人看,任何人聽,我就念到我的心裡去,念到我的靈魂最深處,這一句佛號就是依靠,真真實實的知道這個娑婆世界已無可戀,我來到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來了業的,了卻一段因緣的,緣分了了,我就去極樂世界了。你要很清楚很肯定的認識到這一點,這個時候你的修行就有了基礎根基了,否則我們就在做花邊的事情,生活很豐富,再加一點花邊,點綴一下修行,你看我的人生很完整,我有了這些這些,同時我還有了打坐念經拜佛,誦經持咒,傳法,各種的我都有了,我挺完整的,那跟你的生命有一毛錢關係嘛?就跟去沒事考證一樣,考完證就放在那了,有什麼用呢,修行不是去搞花邊,不是去搞點綴,不是搞裝飾,不是搞門面,修行是真真實實明明白白的跟自己的內心去弄清楚,跟自己的靈魂。那麼念佛的方法呢有這麼幾種,只有至誠懇切,信願持名,這是易經要旨,整個阿彌陀經的核心要旨。至誠懇切,信願持名,你這一句佛號念的是,就像古人講,就像死了親爹親媽一樣,那種心,再無他念,就這一句念頭,把凡夫的所有的妄念,一概消除,一句佛號,都攝六根,完全在這種狀態里,得成與否,全憑心愿,品味之高低,全有持名之深淺,能否往生到極樂世界,首先看你能否信,有否願。首先你要信有極樂世界存在,第二呢你有真真實實的願,要去極樂世界,這個時候你再去念佛,就能去了,信願為慧行,信願靠智慧去抉擇去判斷,那麼真正去念佛,是要靠行動力的,靠自己的行動去念的,這是行行,慧行為先導,行行為重修,如目足並運也,就像自己的眼睛和腳,運起來一樣,眼睛是什麼,是信願,我看的清楚看的明白,我的佛號念的清楚,念的明白,這是智慧的力量,那麼同時你要有行動的力量,所以各位你們要去念佛,開始念了,不要再等了,現在就開始念佛,每天阿彌陀佛佛號不斷,在心裡邊就開始念了,平時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住也念,躺著也念。這樣的時候,有人說我躺著念是不是不好,沒有什麼不好,看你的心裏面是怎麼做意的,你想想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念佛了嗎?對不對?老師凌晨三點以前念,是不是容易召點鬼啊?哈哈,這個是想多了,念佛,鬼來幹嘛,也是跟你一塊念阿彌陀佛的,同修,對不對,哪有什麼關係,不要有太多了,佛法一條一條的教條,一框一框的,條條框框把自己框起來了,所以修行真的是拿自己的心,真的去念,因果業力法則,討不得半點的巧,沒有討巧之處,要去念佛,念佛之後,你才知道,我的妄念有多少,才知道佛號不那麼好念。

我們接下來整體講完之後,我們知道了,往生極樂凈土,我們有三資糧,叫信願行,去凈土就這三個條件,信願行三資糧,凈土法門,信,信什麼?信極樂世界是樂,信娑婆世界是苦,修行剛才說了,就是離苦得樂的本能推動著你,來到這世上,並且從學習到結婚生子,但工作,最原始的推動力,叫離苦得樂,你們一定要去感受我是不是在離苦得樂無時無刻不在,哪怕下一個動作,都是在離苦得樂,你身上癢了,你想都不想就去撓一下,這叫什麼,離苦得樂的本能在推動著你,最深層的潛意識就是這種力量,屁股坐疼了,晃一下,伸一下腰,這是什麼?你可能都不意識的,他可能就在離苦得樂,所以你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極樂世界是樂,相信極樂世界真實存在。在此世界,他方往西走,多少多少世界,有一世界名西方極樂世界,有佛名阿彌陀,觀音勢至,兩位大菩薩,蓮池海會,諸佛菩薩海會圍繞,有這樣的一個世界,真真實實存在的,有很多人講唯心凈土,說凈土沒有一個心外的,這句話就斷了無數人的善根,唯心凈土只對了一半,所以古人講,去的不去,這裡講的唯心凈土,生則決定生,這叫真實存在於凈土,所以對於這個觀點我要明確的說清楚,相信極樂世界是真的,為什麼要相信極樂世界是真的,佛語可信,佛不說假話,佛在無量壽經里講,如果一個人,若問佛號,心中無疑,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央未盡,不信向耳,不相信佛所說的話,往往就是業障所致。剛剛從惡道脫離,來到這個世界上,惡道的劣根性依然在,還存在於這種身心裡,上一生留下的罪過,還沒有消除乾淨,所以他不能相信,要相信是要有大善根的,那麼佛語可信為什麼呢,釋迦摩尼佛親口所說,阿彌陀經里講,佛告長老舍利弗,西方十萬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是釋迦摩尼佛親口所說,那釋迦摩尼佛是確有其人,我們常常說一個人,佛經里講三世不說妄語,舌頭伸出來能到鼻尖,你們可以試一試,有沒有說妄語就知道了,而釋迦摩尼佛舌可覆面,釋迦摩尼佛的舌頭伸出來,整個臉都蓋住了,這種人是百千萬生不說妄語,他已經徹底的斷除了妄語,所以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狂語者,不異語者,佛說的一切的話都是有意義的,不說一句假話,所以他是一位從來不說謊話的聖人,他有必要騙我們嘛?那麼佛的這個相叫廣長舌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三十二種特殊的相貌,其中廣長舌是一個,舌可覆面,相信佛語真實不虛,佛的語言是真實的,然後呢,我們對佛的信心,為什麼要相信釋迦摩尼佛啊,源自於對法的信心,也就是說,你要去證明,釋迦摩尼佛這個人說話靠不靠譜,要看他說了什麼,對不對,他如果說的話經得住考驗,經得住推理,經得住事實的驗證,那麼這個人說的話我相信了,人我沒見過,他講的內容我總要見吧,釋迦摩尼佛在涅槃前反覆的說,弟子們你們對我這一生所講的法還有沒有疑問,如果有疑問你們提出來,我再為你們做最後的解答,這個時候所有的在場的弟子沒有一個人提出疑問來,佛語真實不虛,佛說苦諦是苦,佛說生死之根本是集諦,滅諦,道諦,佛講法就講四諦法,諦就是真實的意思,苦集滅道四諦法,真實不虛,所有的弟子提不出任何的疑問,佛說,好,從今往後你們要依我所教而行,所以釋迦摩尼佛他的四諦法,你們要去認真了解,最終建立對佛的信心,所以透過這樣的分析和處理呢,多多少少對我們對極樂世界建立信心。

我們有了這基礎的信,我們的願如何去建立呢,第一願往生極樂世界,一是厭離娑婆,二呢心去極樂,厭離娑婆世界,特別希望去極樂世界,那對這點我們要有清晰的認識,回過頭來想,這個世界我們有沒有可厭之處,這個世界值得留戀嘛?不可留戀,我們心裡想的和做的往往不一樣,這個世界真的不可留戀嘛?馬爾地夫還沒去,巴黎還沒去,這麼多的美好還沒有體驗,你咋就已無可戀了,這個問題要留給大家自己去想。厭娑婆世界苦,祖師說了,你要對娑婆世界的認識就感覺在糞坑裡一樣,在這個世界呆一天,我就感覺在糞坑裡,這個是過去祖師說的感覺,你想想你現在,別說糞坑了,就在廁所里住兩天,你試試什麼感覺,咱們的廁所已經非常乾淨,你要去農村,豬圈裡面,和豬在一起,佛說了,差不多娑婆世界和豬圈差不多,你得有這種體會和感受,一分鐘也不想呆,應該要達到這種狀態,這時你念佛懇切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就像火箭一樣,那給你裝滿了燃料,騰空而起直接就走啦,現在是騰空而起的力量還沒有,一直往身上綁秤砣,綁輛車,綁個房,綁個北京市戶口,再綁綁一堆,然後呢你怎麼起飛?修行這不就是開玩笑嘛,不就是騙人的嗎?騙人還好,騙自己啊,所以我們要不要做世俗的事業, 我們做世俗的事業到底為了什麼,跟修行有沒有關係?我們是積累往生凈土的資糧,在這個世間我去工作,不斷的凈化我們自己的心靈,修行不是讓你斷髮出家,出家很好,不是誰都能出的了的,讓你在現有的工作裡面,保持一顆修行的心,往身上不要綁秤砣,而是往下減秤砣,我們人生在做減法,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需要再做加法啦,人生的顛倒執著,真的是到極限了,買什麼房啊,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你要呆的地方,現在誰還能活過五十年的,在座的,所以你想想六十年,兩萬天不到,我們為了這兩萬天的時間,我們幹什麼?我們絞盡腦汁,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的去做跟修行沒有關係的事情,值得嗎?本來這個世界就是臨時的居所,臨時的居所你還要買一套臨時的房子?然後呢,人類就陷入了自己編的遊戲規則里去了,本來你就是個演員,導演說了,電影拍完就拉倒,結果你還真在電影里買起房買起車,談起戀愛,然後過起小日子,導演說別入戲了,這一生該結束了,謝幕轉場,下一生,投胎。接著來,我們人生不就是這樣嘛,所以修行永遠放在心上,想明白了這是最重要的事,講清楚了,這個時候你的人生瞬間豁然,如釋冰霜,完全突然眼前一亮,我們現在這個紅塵世間就是一個大道場啊,天為屋頂,虛雲大師說了,我一無棲身之處,沒有住的地方,但是,我閉上眼睛,整個天上,你不讓我說話,我閉起嘴巴,我在我的心間遨遊太虛,這是一種怎樣的心量,有這樣的心量不妨礙他建起了無數的道場啊。我們要有這種融通才可以,當你越是達到這種心境的時候,你世俗的成就就越高,你世俗的成就越高,你越不在乎這些東西,你越去追求內心的高度,這叫菩薩行,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上,應有一切,但是不執著一切,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有的,他一定是為了讓更多的眾生成長覺悟而來的,應以宰官身得度者,而為宰官身而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則以長者身而為說法,有現宰官身,有現長者身,有現婦女身、國王、比丘、比丘尼者,而為現及而說法。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其實就是為了一件事,就是為了利益眾生,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們總該有方法吧,你去建企業的時候,你就利益了這個企業的所有人,你是一方的父母官,你就以此身份去利益了這一方的老百姓,這就是你在世俗中修行,但同時還要記得,你過完了這一生,你還要回到極樂世界去的,那才是你的法身棲息之所,慧命之所在,這個世界我們還是來暫時的修行吧,對於這一點,我們要發自內心的認識到。

所謂的厭離娑婆,他是真正的厭離,否則的話,都是空話假話,娑婆翻譯過來叫堪忍,就是堪以忍受痛苦的地方,都是特別能忍的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冷不怕,熱不怕,打不怕,罵不怕,這個世界上還要堅持著買房買車,還要安家置業,中國安一個房子,國外安一個房子,再去月亮上安一個房子,順治皇帝講,百年逝世三宮夢,這一百年就像一場夢一樣,我們在這世上非常忍受三毒煩惱,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人啊,好好想想,你在娑婆世界住的感受和體驗,真反思自己這一生,我們這一生,都入戲入的太深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壽限的話,明天這一生該謝幕了,你還這麼努力的做事情嗎?你再投入做事情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這是在演戲,差不多了,明天要謝幕了,意識就不一樣,所以帶著一顆正念,去工作,帶著一顆正念,去做所有的事情,這顆正念就是念佛的心, 念念祈禱阿彌陀佛的心,所以對於很多人而言,我們為什麼要講這一段,很多人是一邊念佛,一邊增長生死之根。有個同修說,我特別期望一種修行,在海南吹著海風,喝著椰汁,思維著無常苦空無我,突然間開悟了,我說你這種狀態,可能是很多人都希望有的,但是可能嗎?我們期望的是這樣嗎?這種可能存在嗎?所以叫一邊修行一邊增長生死,往身上綁秤砣,今天綁會長,過幾天變成董事長,小公司變成大公司,市值一個億變成十個億,這一生就很努力的綁秤砣,讓你無法走動,所以最後還想去極樂世界,就去不了了,全拽住了,不修行就不說這麼多,如果想修行,就要嚴肅認真的去面對這件事情,各位要認真的問問自己,為什麼要修行,這個要很理性的去想,想明白了知道怎麼修行,如果想不明白接著想,直到想明白為止,所以古人講,沒有厭離之心,所有的修行那叫戲論。如果你對娑婆世界有絲毫的貪戀之心,這就不叫厭離心,有厭離心的人不會是這樣的,所以業力決定你能否去極樂世界,不是任何人能決定的,業力是靠你造出來的,看你的行為在做什麼,如果你的行為依然在造跟生死相關的事情,那麼就戲論,開玩笑,開國際玩笑,開的是輪迴的玩笑,這個不是我們要的,誰在提醒我們,我們的師長,清凈的僧寶,佛法僧三寶,僧寶是我們能夠時時刻刻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剃髮出家,身穿袈裟,這是什麼,提醒你,這叫三寶的力量,提醒你要注意了,生活其實還有一種是這樣的,過一種修行的生活,或者提醒你說,不要入戲太深,現在要好好的修行,所以像我們的師長,他就是這樣一個慈悲的化身,他就是提醒我們,時時刻刻的提醒,作為他來講,他最高興的莫過於我們真真實實的修行,我們需要有一位人生的導師,不斷的提醒著你,沒事就提醒,修行哦,經常見見面,經常提醒。

所以信願行,講行,除了念佛之外呢,念佛是正行,什麼是助行,幫助你去念佛的行為,凈業三福,這三福呢平時都要去修的,第一福叫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侍師長,對自己的師長要恭敬承侍,慈心不殺,不要殺生,修十善業,所有的善行要去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就更進一步了,受持戒律,而且不犯威儀,很嚴格的去持守戒律規定的一切行為,乃至於很細小的威儀都不要去犯;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發菩提心,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這個心要真實的發出來。這個世界上,我要去做入世的菩薩,那這個心要真真實實的發出來,捨我其誰,要有這種願力在,我要在這個世界上引導大家往前走,發菩提心,然後深信因果,所有的因和果都要相信並去行持,讀誦大乘,大乘經典我們要去誦讀,勸進行者,勸其他人這樣做,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念阿彌陀佛是正行,其實凈業三福包含了生活中的一切,而我們的助行,正行就是念佛發菩提心,認真去念,修行就很完整了,是不是,那我們今天的主演內容講完了,接下來迴向。

推薦閱讀:

凈土法門:二零一六年元旦開示
凈土法門:不放下,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學佛,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念佛--學佛網
凈土法門開示
凈土法門:普賢行願品的啟示(第十集)
凈土法門:隨緣度眾生

TAG:凈土 | 凈土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