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十一尊石像 唐高宗、武則天乾陵之謎

六十一尊石像 唐高宗、武則天乾陵之謎

  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唐代帝王陵墓,因為墓室從沒有被盜挖過,所以人們對其中可能出土大量精美的文物抱有極大的希望。乾陵前面的六十一尊少數民族和外國使者石像的身份到底是什麼?石像的頭是什麼時候被砸掉的?  乾陵為關中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陵墓,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在西安市往西不到100公里的梁山北峰上。梁山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海拔1049米。  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的兒子,晚年多病,風眩頭重,目不能視,政事多出於皇后武則天。李治在位34年,死於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光宅元年(684)葬於乾陵。武則天在唐高宗後期就掌握了政權,高宗死後,她突破了太后臨朝稱制的慣例,先後廢中宗、睿宗,登上了皇帝寶座,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死於神龍元年(705),次年五月葬於乾陵。從這裡可以推測,乾陵的營建最晚是唐高宗死的那一年,即弘道元年,或者在更早的時間就已經開始了,至神龍元年基本完成建造工程。可以這樣說,乾陵的建造至少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代帝王十八陵中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皇陵。乾陵以山為陵,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兩位皇帝的墓穴在北峰南麓穿山開鑿而成,陵墓本來是一個圓錐形石灰質的山峰,蔚為壯觀。梁山三峰聳立,最高的北峰為陵墓的主體,南面二峰較低,東西對峙,形成乾陵的天然門戶。據說,在晴朗的天氣,在此居高臨下,能夠望見古都長安。

乾陵東側六十一王賓像

  乾陵陵址是武則天選擇的,那麼她選梁山的原因是什麼?梁山是一座自然的山峰,究竟有哪些魅力吸引了武則天要把自己的丈夫葬在這裡?一些人認為,這主要與梁山一帶的優越自然條件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有關。古人十分重視喪葬,尤其重視陵墓位置和墓地布局,把陵區放在國都附近的北部或西北部便於當朝皇帝祭祀祖宗,也是為了祖宗的墓地更加安全可靠。武則天選擇梁山,符合傳統的喪葬觀念,也符合唐太宗制定的因山為陵思想。其二,梁山優越的自然環境為營建乾陵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梁山一帶自然環境優美,植被很多,森林茂密,景色宜人,土壤疏鬆,大部分是山坡地帶,面南向陽,日照充足。其三,深厚的文化積澱,為梁山作為乾陵陵地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組成了濃郁的區域文化,與自然景觀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堅定了武則天修建陵寢的決心。  乾陵的名字是怎樣得來的?據史書說,683年十二月,高宗李治死於洛陽的貞觀殿,次年五月靈駕西返長安,八月葬於梁山,當時稱為乾陵。因此乾陵之稱最早出現於唐代,大概在684年武則天為高宗營建葬地時就確定了。一些人認為,乾陵的由來可能是因為高宗李治生前尊號稱「天皇」、「天皇大帝」、「天皇大聖皇帝」,而《易經·說傳》上稱:「乾,天也。」皇帝有天子之貴,所以埋葬天皇大帝的陵地自然就稱天陵了。《八卦》有「乾為天,坤為地」的說法,即乾是天的雅稱,所以乾陵就是天陵。也有人指出,這座陵園恰好地處長安的西北隅,如以長安為中心,這裡正好是八卦的乾方位,故曰乾陵。而不同意者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方位上的偶合,不足為憑。他們指出,長安西北至東北方向還有17座唐陵,卻再未見用八卦中的坎、艮、震等命名的情況。我國古代數百座皇帝陵,也均未有以八卦方位命名的例子,相反,以吉祥字眼命名的皇帝陵歷代都有。  乾陵整座陵園「因山為陵」,佔地面積約二十餘萬畝。陵園原築的宮殿、城牆早已不存在,但從地面遺物看,它們的輪廓還在。寢宮位於內城正中北部梁山山腰上,陵前建獻殿。陵園設內城和外城,內城周圍有城牆,西、北牆基各長1450米,東牆基長1582米,南牆基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牆基夯築,寬2.1至2.5米,四面各開一門。門址寬約27米。門前有2土闕,上存殘木柱和柱眼,周圍堆積大量瓦片、磚塊、紅燒土、石炭渣。從殘存遺址看,門樓為三出闕土木結構,樓基和墩台均系夯築,外用磚包砌,墩台上面建樓。城牆四角周圍殘存唐代瓦當、瓦片、磚塊、石渣,西北城角和東北城角地基用條石砌築,推測當年可能有角樓。神道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嶺脊上,北高南低,自嶺下第一對土闕起至墓道入口長約4公里。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整修乾陵時,曾建造房屋378間,可見當日乾陵的規模。  根據考古學家的勘察,乾陵墓道在陵墓的正南方,呈斜坡形,全長63.10米,寬3.9米。傳說武后詔令鑿山穿石營建玄宮時,工程雖然艱巨浩大,但唐國力強盛,只用了八個多月的時間,這座山洞式的玄宮便告落成。當高宗靈柩和各種禮儀祭器安放完畢後,墓道全部用巨型石條填砌,層疊於墓道口到墓門。石條是交錯砌壓的,石條之間平面用鐵栓固定,又澆上鐵汁,填石中不少刻有石匠姓名。武則天下葬時重新開啟,但閉合時又是石填鐵固。  乾陵墓葬究竟如何?因墓室至今未發掘,無法預見,但根據《七節碑》的記載,高宗臨終時遺言,要把他生前所喜愛的書籍、書法墨寶等,都埋進墓中,這與唐昭陵相似。一些專家初步鑒定,乾陵沒有被盜賊偷竊發掘過。唐末軍閥溫韜當時曾打算挖掘乾陵,據說因風雨太大,沒有挖開。一些專家斷言,就是現在要進行發掘,困難也是比較大的,因為石條之間十分緊密牢固,必須利用機械和熱能,先將鐵卡、鐵杆、鐵汁軟化,才能順利地將條桌面大的長方形石條完整地取出。可以這樣說,等到將來乾陵地宮開啟時,我們就會看到盛唐時期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

乾陵東側武臣像

  乾陵地面上保存著一批精美的大型石刻,它是唐代石刻藝術的精華。整個陵園現有石刻124件,除內城4門前各有l對石獅和北門有1對石馬(原有3對)外,其餘均集中在陵前神道兩側,由南而北,依山勢對稱排列:八稜柱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對,石馬5對,牽馬石人3對,石人10對,石碑2座,少數民族和外國使臣60尊(原61尊,現缺1尊)。乾陵石刻在數量和題材上都是過去帝王陵墓所少見的,整個組合氣魄雄偉。雕刻用線雕、半浮雕和浮雕相結合的傳統手法,吸收西亞、希臘的藝術風格加以創作而成。  乾陵61尊石像分東西兩組,西側為32尊,東側為29尊,石人與真人一樣大小。他們有的穿緊袖衣服,有的腰束寬頻,有的披髮左衽,足蹬皮靴,兩手前拱似祈禱,整齊排列在陵前,既是對唐朝皇帝恭謹稱臣的反映,也是他們歸命中央、侍衛宮闕的縮影。這些石人的頭部絕大多數早已被毀,現只有西列兩尊有頭,高鼻深目,顯然系西域或中亞細亞人,有的石人背部還刻有國名、官職和姓名。  對這61尊石像,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問題之一,這些石像的原型是什麼人?一般人認為,這些石像反映了唐朝國力強盛,與邊疆各族和中亞細亞各國友好往來十分頻繁。武則天將參加唐高宗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特使們,刻成這61尊王賓石人像列於陵前。也有人進行了考證,認為這種說法是誤解,不符合當年立這批石像的歷史背景和石像自身的文字記載。這批石像大約建成於武則天去世前後,初建時,每個石像背部均鐫刻有姓氏、職官、族別和屬國等文字,表明他們是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但這些文字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大都漫滅不清了,只有7尊石像上有殘存文字,還可以識讀。宋朝時有一位叫游師雄的官員,他曾經考察過這些石像背部的文字並作了記錄,其中有35尊石像可以弄清他們的身份。這些人按所屬國別和地區,可分為六類,如唐安北都護府下的回紇諸部都督;來自安西都護府屬下蔥嶺以東的各族首領、都督;來自唐北庭大都護府屬下西突厥地區的都護、都督和吐谷渾的首領等。他們中真正的客使和僑居長安的王賓不過五六人,絕大多數是唐王朝屬下的各族官員或質居長安的諸屬國國王、王子,其中又大多是唐朝的大將軍、十二衛將軍,同時受命兼任唐邊疆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官品一般都在三品以上,有的甚至官居一品。弄清這些石像的身份,可以說破譯了一個千古疑謎,說明唐王朝的轄地在北面到達了葉尼什湖與額爾齊斯河流域,西到碎葉河以西的千泉、康、石諸國。  一些學者指出,高宗、武后朝的民族關係、邊疆開拓的新發展,開始於唐太宗統治時期。貞觀年間,唐朝廷就與東西突厥、回紇、吐谷渾、西域各族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而將這種聯繫發展為行政上的全面隸屬關係則是在高宗、武后時期。所以,唐太宗的昭陵只立了14尊蕃臣像,而乾陵則立了61尊。這些石人是唐朝多民族國家形成的一個歷史見證。  也有人認為,從乾陵石人緊袖闊裾、束腰著靴的服飾和雙足並立、兩手前拱的姿態來看,他們直接效法於唐太宗昭陵。高宗死後,武則天也仿昭陵制度,在陵園朱雀門前東、西兩側,樹立為高宗、武則天朝侍立過「軒禁」的諸蕃臣酋長石像61尊,並背刻其官職姓名,明顯地表示侍衛官闕,如生前之儀衛的性質,很明顯乾陵石人像有著向後世誇耀,以宣揚高宗、武則天朝國威之意。61位石人中,現能考出銜名的只有36人。從36人的銜名來看,這些石人並非參加高宗葬禮者,而是唐王朝屬下的各族官員,或是邊境地方官員和少數民族首領。在36個銜名中,約有十餘個開頭冠有「故」字,說明他們在立像乾陵時已經亡故,他們不可能來參加高宗或武則天入葬儀式的。

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

  問題之二,石人的頭什麼時候被砸掉的?營建乾陵時,石像肯定是完整無缺的,從石像的脖子上也可以看出頭被砸掉的痕迹。但直到現在,也無人能說清是什麼人、在什麼年代、為什麼將石像的頭顱砸掉。有人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見唐陵前立有外國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臉面,所以把石人頭全部砍掉了。但實際上八國聯軍侵華時並未到過陵地,這種說法有待商榷。有人認為砸頭是在明朝末年,當時瘟疫襲擊乾縣,病死的百姓不計其數。當地老百姓認為,瘟疫的來源可能是乾陵中的這些少數民族首領和洋人在作怪,因而群起將這些石像的頭都搬了家。明朝人李夢陽在關於乾陵的一首詩中則是另一種說法。他認為陵旁的石人在沒有太陽的時候變成妖怪出外作怪,路上行人嚇得沒有了人影。妖怪踐踏田禾,吃掉牲口,老百姓用鋤頭將這些石人頭全部砸掉。這一說法雖然也不可信,但至少說明這些頭在明代以前就已經沒有。  石人像之後有石碑兩通,東面是武則天為自己立的《無字碑》。為什麼要立《無字碑》,也是乾陵一個大疑謎。有人說,這是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天,難以用文字表示。也有人說,武則天遺言,功過由後人評說,因而一字不刻。宋金以後,一些遊人在上面題字,當初的無字碑變成了有字碑。可惜,刻滿字的碑竟因千年風霜雪雨侵蝕,字跡已難辨認。惟有金代天會年間,用女真文刻的《大金皇帝都統經略郎君行紀》,旁邊附有漢字譯文,尚可以辨認。女真文現在已絕跡,這些文字是研究女真文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有人讚歎說:「沒字碑頭鐫字滿,誰人能識古坤元?」  西邊為《述聖記碑》,碑共七節,所以又稱七節碑。碑高6.3米,寬1.86米。碑文為武則天撰寫,唐中宗李顯書,主要內容是歌頌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共計約8000餘字,上面填以金屑,當年的陵園可謂金光閃閃。據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光耀千秋。一些專家指出,唐高宗李治在政治上不過是個守成的平庸皇帝,他在位34年,並無特別的光輝政績可言。他統治前期,承襲了太宗朝的國威,基本上維持著「貞觀之治」開創的安定局面。在他統治的後25年,由於頭風病時發,委政於武后,因此《述聖記碑》上免不了有許多溢美之辭。  乾陵周圍約80華里,分布著許多陪葬墓,集中在陵園東南的陪葬墓有17座,已發掘的有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薛元超、李謹行等5座。這幾座墓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地面建有覆斗形墳丘、方形圍牆、土闕,前有神道及石刻遺物。地下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室等組成,石棺棹位於後室。墓道過洞為土構,甬道和墓室為磚構。墓壁滿繪壁畫,墓道繪出行圖,墓室繪宮廷生活圖,墓頂繪天象圖。圖畫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棺槨形制相同,系用青石板組成房屋式樣,槨內外均雕人物、動植物線刻圖。  這幾座墓雖然都被盜過,但仍然出土有大量的三彩陶俑,有武士、文臣、男女侍從、伎樂、騎馬、牽馬、馬、駱駝俑及鎮墓獸等,還有各種用器和家禽模型。人俑神態、披戴各不相同,有的吹笛,有的縱馬揚鞭。出土的三彩俑光澤如新,造型精緻,紋飾奇特。  乾陵無論是地面的建築石刻,還是地下墓穴施工以及整個陵園規劃設想,都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雕刻藝術的精湛技巧,代表了唐代高度的文化與科學技術水平。墓室內的文物珍寶肯定異常豐富,一旦發掘出來,必將大開人們的眼界。

推薦閱讀:

李顯已經當上太子了,武則天也即將駕鶴西去,為啥還要發動政變
盛唐三傑|李世民武則天與狄仁傑
誰是武則天最滿意的接班人
為睹《蘭亭序》真跡,郭沫若盯上武則天的乾陵,幸好周總理沒理會
武則天

TAG: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