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的方法
06-21
眾所周知,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醫與西醫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醫的優勢在於精密儀器的檢測、高超的外科手術、複雜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薄弱的方面,中醫的辨證施治既準確又靈活,奧妙無窮,對診治許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群眾對中醫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群喜歡中醫中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醫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醫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醫,儘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稱老中醫,甚至誇大一點稱「名老中醫」,這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醫是終身制的職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中醫呢?《扁鵲倉公傳》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醫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說明中醫難學。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又說:「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學中醫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醫就必須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根據我個人學醫的體會,主要在於兩點:一要認真讀書。中醫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醫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許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學好《內經》。讀中醫的書,要善於融會貫通,中醫學的理論均源於《黃帝內經》,中醫的各科臨床,均源於歷代醫家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總結。舉例說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繫,下與《溫病學》相聯繫,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繫。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於少陽經脈癥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為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症見「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繫溫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郁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濕熱鬱閉少陽。如此聯繫比較,自然融會貫通。此外,作為中醫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除了學好專業課的教科書之外,還很有必要閱讀一些古典醫籍的原著,淺顯的如《藥性賦》、《藥性歌括四百味》、《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時方妙用》、《醫學心語》、《醫宗金鑒》等,高深的如《溫病條辨》、《溫熱經緯》、《景岳全書》等,尤其要認真研讀中醫經典著作。書讀得比較多了,自然就可以觸類旁通。二要刻苦實踐。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如何臨床?首先必須明確,中醫從書本知識到臨床實踐頗有一段距離。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經作過批評:「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對這一點,我曾有過切身體會:1958年夏天,我剛剛當醫生,恰好有一個頭面紅腫特別嚴重的病人找我治,我一看就認定這是一個大頭瘟,信手就開出個普濟消毒飲,滿以為這一下准了,可是病人服完3劑,面紅如故,我還以為是藥力不夠,處原方再服3劑,第二個3劑服完了,面部紅腫絲毫未減,而且奇癢,抓破後滲出黃水。此時才想到,大頭瘟頭面紅腫,伴有憎寒壯熱,而並不奇癢流水,此證紅腫奇癢且破後流水,當屬頭面濕疹之重疾,改用消風敗毒散合萆解滲濕湯,5劑而愈。其次要明確,臨床實踐並非數日數月之功。要把書本的知識正確運用於臨床,切實驗證於臨床,豈是數日、數月或一年、兩年之功?只有長期地埋頭苦幹於臨床,才能確有經驗和體會,才能真正體會「實踐出真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