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孩子立規矩,做好這4點,勝過千言萬語!

戳籃字,關注我

每天一個好故事+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泡泡媽

很多家長留言問,要不要給孩子立家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還得從小就立!小時候養成的好習慣,好品格,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那麼,什麼時候立規矩才合適呢?

泡媽覺得,2歲左右最好。

這階段的孩子,孩子開始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意識,也初步具備了判斷能力。孩子已經知道「我想做什麼」,「媽媽要求我做什麼」。

而太小的孩子,還不能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理解能力和行為控制力也不夠,你講的規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太大的孩子,習慣已經養成了,糾正起來的難度很大。

當然,光有立規矩的想法還不夠,實戰攻略才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到底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才最有效?

正面管教,用愛和規則代替懲罰

生活中,打寶寶手掌或屁股及恐嚇等「懲罰」手段已經成了很多家長最常用、最愛用的殺手鐧了,的確很好用,也很省事,寶寶在當時就感到害怕,不敢再繼續該不當行為。但寶寶的記憶力還短,很快便會忘記上次的教訓。如果你沒有教他應該怎樣做才對,他沒有學到適當的行為,很容易又再犯錯。

正面的管教方法是用有建設性和不傷害孩子的方法去教導他,使他成為一個合作又快樂的孩子。

先表揚寶寶的好行為,再去立規矩

可能有些家長會疑問:給孩子立規矩還得要學會表揚嗎?當然!給孩子立規矩不是件容易事,不會家長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這時,多鼓勵和表揚既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幫助他自我肯定,建立安全感,也能又能為其「完成目標」增加信心。

那麼該如何「讚賞」孩子?

1、要表揚具體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個行為,而不是泛泛表揚。例如:「自己玩真乖!」「乖乖坐著吃飯真好。」「對了,知道那是碰不得的,真是好孩子!」

2、讚賞時不要加上批評及責備,這會讓他感到混淆,無所適從。

3、稱讚及時,他才會清楚你讚賞的是什麼行為,增加他再做同樣行為的機會。

4、不要只看成果。當他作出嘗試,就要稱讚他的努力,提高他的學習興趣。

5、不要以為好的行為是理所當然,而只留意到不理想的行為。當寶寶明白原來好的行為會得到關注,那便會增加他多做好行為的機會。

學會和孩子說「要怎樣」,而不是說「不可以這樣」

在一次育兒交流會上,有位媽媽現場分享了她管教熊孩子的一點小心得:

每當看到路上不遠處有個水窪,她都會好心警告4歲的兒子不要踩水!然而「不要踩水」、「你再踩水給我試試看!」「跟你說不要踩水,你聽不懂嗎?」這些話語喊來罵去,任憑聲調多高昂、語氣多嚴厲,真的是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孩子像故意對著乾的小魔鬼一樣,你越叫他不要做什麼,他就越要幹什麼!而且,要是水窪又大又深,媽媽叫的越大聲,更是會鼓動他們來一次動作更大、更刺激的踩水實驗!

對於孩子這種「反其道行之」的行為,她頭疼了很久。後來她換了種提醒方式,兒子才乖乖聽話。

「前面有個水坑,我們繞過去吧!」

一聽媽媽這樣說,孩子就像催眠似的,變得很配合。

兩句不同的話,為何效果差別這麼大?

答案在於,前者是直接告訴孩子『不』,但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是』;而後者說『跳過去』,孩子因為知道要怎麼做,就做出來了。

研究兩性的心理學家曾在實驗中發現:男性的聽力普遍不如女性,所以冗長的指令、間接的信息通常都被男孩們聽得支離破碎。當「不要踩水」這種轉了個彎兒的否定語句傳進男孩的耳朵里、再傳到大腦進行解碼時,就只剩下關鍵的兩個字——「踩水」,他們還來不及思考「要」還是「不要」,大腦就填滿了這兩個字的聲音,結果就只有「踩水」的信息發揮了功效。而且,媽媽喊得愈大聲,他們踩得就越用力,其他單詞則在大腦解碼的過程中自動消失了!

所以,要想孩子尤其是男孩聽從指令,父母就得學會和孩子說「要怎樣」,而不是說「不可以這樣」。這種直接的「解決式」提醒會更奏效,調皮蛋男孩的腦袋連一丁點兒促狹的意念都還來不及滋生,就自動歸順於這乾淨、利落的指令了。

孩子發脾氣時,不作任何反應

很多媽媽發現,只要一不滿足孩子要求,他就原地打滾或者採用哭鬧的方式來對抗。一旦家長妥協,孩子下次還會用這招,甚至變本加厲。

兩歲半前的寶寶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忍耐力有限,遇到不順意的事物就會容易發脾氣。有時他們也會做一些不適當的動作如趴在地上不走、輕輕撞頭來吸引你注意,看看你有什麼反應,或嘗試驗證一下你說的話是否真的。這時候,我們要刻意地忽視這些行為,即完全不給他任何注意,不去看他,也不作任何反應。若處理得當的話,這些不當的行為很快就會消失;但若你給他注意,包括笑、回應或打罵,他的行為就會因得到你的關注而持續下去。

起初孩子可能因為得不到父母的理睬而變本加厲,但只要你堅持下去,他最終會學到,抗議是不能令他得逞的,他會停下來。

如果孩子繼續發脾氣或抗拒加劇,周遭的人可能會受到干擾,包括父母也沉不住氣了,這是我們就需要把他帶離現場,並從後環抱著他雙臂及身軀,減少他的亂踢亂舞;盡量保持平和的態度,不作出其他反應,直至他回復平靜。

這個處理方法,可讓孩子遠離令他情緒不穩定的情境,用沒有傷害性的束縛去幫助他冷靜下來,同時也可從中讓他知道:你雖對他持著堅定的原則,但仍然會給他保護和安全感。待他冷靜後便即時讚許他能安靜和合作,然後繼續恰當的活動。

建立家庭規則,平等對待每個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給孩子定義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我們自己立的規矩有沒有先出錯呢?比如說,大的就必須讓小的嗎?

因為搶一個玩具、搶一個零食而吵架甚至是打架的情況在很多二胎家庭都屢見不鮮。朋友家有兩個孩子,哥哥4歲,妹妹2歲半,要是妹妹拿哥哥的東西,哥哥都要搶走,哪怕他不玩也要搶過去,很多時候還會打起來。

為了兩個孩子和平共處,朋友和老公也是想盡了辦法:

閑事好聲好語的跟老大講道理,讓他讓著妹妹,結果完全沒效果。後來為了樣避免爭執,朋友提議,買東西都買雙份。原以為這樣事情就能解決,但沒想到,妹妹越來越「恃寵而驕」,明明自己有,還非要哥哥的,哥哥要是拒絕,妹妹就覺得委屈,哭著向爸爸告狀。

在二胎家庭中,很多父母總要求大的必須讓小的,或者兩人發生爭執時,父母更傾向站在年紀小的孩子一邊,袒護老二去指責老大,所以我們才會有「老大吃虧老二賊」的感悟。父母要明確一個原則,老大願不願意讓老二,是否願意把玩具給老二玩,是老大的選擇,要保護老大的所有權。

我們要建立規則,哪些東西是老大的,哪些是老二的,老二把老大的玩具搶了,是老二違反規則,該道歉就道歉。如果老是讓老大讓老二,老大覺得不公平,可能會經常打老二,把規則建立好了,老大會有安全感,不會有剝奪感,而老二也不會覺得「我小你就應該讓著我」變得無理取鬧。

最後,感謝孕婦級品牌living earth 對泡媽工作的支持~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留言告知哦!

泡泡媽

我是一個帶娃工作深夜還要碼字的創業媽媽,也是一名資深童書編輯+兒童心理諮詢師+營養師+育兒師。每天,我會發布原創育兒文章,和媽媽們分享我的心路歷程、育兒實戰經驗、親子故事等等。另外,我對童書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好的產品,每周我都會帶著媽媽們團購最值得分享的童書。

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什麼困惑,可以留言告訴泡泡媽!

泡媽助理微信ID

paoma02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隨時隨地深入探討育兒實戰經驗


推薦閱讀:

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如何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
為什麼女人生完孩子後會判若兩人?
一碗面,害了一個孩子,卻驚醒全國無數父母!
家風是孩子教育路程上,最重要的兩個字
【給家長的一堂課】全世界的孩子撞到桌子都會哭

TAG:孩子 | 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