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臨床技能(十一)四肢關節檢查及技能 上

一、四肢關節檢查評估要點

以視診、觸診為主,輔以必要的叩擊。四肢關節檢查的評估要點見表3-3。

二、肩關節檢查

(一) 視診

觀察肩關節的輪廓,有無肌肉萎縮,畸形、腫塊等。

(二) 觸診

檢查肩鎖關節、喙突、喙肱韌帶、肱骨大結節、肱二頭肌長頭腱、Bankart點(盂唇前緣中點)等部位有無壓痛。

(三) 動/量診

主要觀察肩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度。即前屈、後伸、外展、外旋、內旋活動度(圖3-13-圖

3-16)。

外旋活動度需要分別檢查肩內收位外旋度和肩外展90°位的外旋度。另外,Apley摸背試驗(Apley scratch test)可以粗略地估計肩內旋和外旋活動度的正常與否。內旋活動度是囑患者手心向後,手自後下向上,外展拇指,以拇指尖所能觸及的脊椎骨突,作為衡量內旋活動度的標誌。比如拇指尖可觸及第八胸椎棘突的,則記為T8。外旋活動度是囑患者過肩摸肩胛區棘突,以所能觸及的脊椎棘突,作為衡量內旋活動度的標誌。

(四) 特殊檢查

1.肩袖損傷 肩袖有四塊肌肉組成:岡上肌、肩胛下肌、岡下肌和小圓肌,分別主要完成肩關節外展,內旋、外旋動作。

(1)Jobe征:肩外展90°前屈30°拇指向下,檢查者用力向下按壓上肢,患者抵抗,與對側相比力量減弱提示肩袖病變,常為岡上肌腱病變或者撕裂。

(2)落臂試驗:將患肢被動外展90。,然後令其緩慢放下,如果不能慢慢放下,出現突然直落到本側,為本試驗陽性,提示肩袖損傷,多見於岡上肌完全撕裂者。

(3)Lift off試驗(Gerber test):患者將手背置於下背部手心向後,囑患者將手抬離背部(必要時

給予阻力),不能完成動作為陽性,提示肩胛下肌損傷。

(4)外旋減弱征(external rotation Iag sign)屈肘90°,肩關節在肩胛骨平面外展20°,檢查者一手固定肘關節,另一手使肩外旋達最大程度,囑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外旋,外旋度數逐漸減少為陽性,提示岡下肌、小圓肌損傷。

2.撞擊誘試驗

(1) 肩峰下撞擊

1) Neer征:檢查者立於患者背後,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肩關節內旋位,使患者拇指尖向下,然後使患肩前屈過項,如果誘發疼痛,即為陽性,機理是人為的使肱骨大結節與肩峰前下緣發生撞擊,從而誘發疼痛。

2)疼痛弧:肩外展至上舉在60°~120°範圍內出現疼痛,此範圍外的活動不痛為陽性,可能為岡上肌腱炎或岡上肌損傷。

(2)噤突撞擊試驗

肩關節在不同角度水平內收位,向前屈曲和內收時,出現疼痛並伴有「咔嗒」聲為陽性。

(3)肩鎖關節撞擊試驗

交臂試驗,肩關節前屈90°,水平內收肩關節,出現肩鎖關節處疼痛為陽性,提示肩鎖關節炎。

3、孟肱關節穩定性試驗

(1)溝槽征(sulus signus):患者坐位,放鬆肩部肌肉,檢査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在患者肘部施加向下的力,如果肩峰下出現橫溝,>2cm者為陽性,提示下方不穩。

(2)恐懼試驗:患者仰卧位肩關節外展90°,檢查者外旋肩關節,旋轉至終點之前患者出現恐

懼表情為陽性,提示前方不穩。

(3)加移試驗(Ioad and shift test):將肱骨頭按壓於肩胛盂上,並向前或向後移動肱骨頭,若出

現前脫位或者後脫位為陽性,提示前方或者後方不穩。

4. 肱二頭肌長頭腱和SLAP損傷Speed試驗(Speed test):手心向上,前屈90°抗阻,出現疼

痛為陽性,提示二頭肌腱炎或者關節盂上唇損傷。

5. 肩關節脫位 杜加征(Dugas sign):肩關節脫位時,患側肘貼胸,其手掌不能搭到健側肩部,或患手搭於健側肩時,肘不能貼胸壁,稱為杜加征陽性。

(五) 鍛煉方法

1. 屈肘聳肩 患者站立位、患肢屈肘或微屈肘,以健肢手掌扶托患側前臂,患肩用力上提,復原,下墜,復原。

2. 屈肘展肩 患者站立或坐位,兩臂自然下垂,兩肘屈曲90°,微握拳,手心向上,以上臂為轉動軸,前臂沿水平位盡量做內旋或外旋活動。

3. 內收探肩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托患肘,使患臂盡量內收,患側手盡量探摸健側肩部,並逐漸向後探摸健側肩胛部。

4. 後伸探背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兩臂自然下垂,兩手向後背,健手托扶患肢,內旋屈肘摸背,使患臂盡量向健側肩胛部探摸。

5. 外展指路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兩臂自然下垂,肩關節外展90°,復原,反覆進行。

6. 彎腰劃圈 患者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向前彎腰,上肢伸直下垂做順時針方向劃圈,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7. 上肢迴旋 患者雙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臂自然下垂,患肢以肩關節為圓心,做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劃圈。

8. 手指爬牆 患者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面向牆壁或側向牆壁站立,用患手指沿牆徐徐上爬,使上肢抬舉到最大限度,然後沿牆壁回位,反覆進行,以後每次逐漸增加高度,直到恢復正常。

9. 手拉滑車 患者站立或坐位,雙手拉住滑輪上繩子的把手,以健肢帶動患肢,徐徐拉動繩子,一高一低,兩手輪換進行,逐漸加力。

【注意事項】

1.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 第1項適用於鎖骨和上肢骨折的早期功能鍛煉。第2、3、4、5項適用於肩臂損傷的中後期功能鍛煉。另第3項可增加肩關節的內收功能,第4項可增加肩關節的背伸及內旋功能,第5項可增加肩關節的外展功能。第6、7、8、9項適用於肩部骨折、肩關節脫位的後期鍛煉和治療肩周炎。

2.每個動作可重複12~36次,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度。

三、腕關節檢查

(一) 視診

1.姿勢 休息位時腕關節背伸10°~15°,並有輕度尺偏,手的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半屈曲,拇指輕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觸及示指遠端指間關節的橈側,第2~5指的屈度逐漸增大,呈放射狀指向舟骨。如果損傷中樞神經、周圍神經、肌肉或肌腱時,破壞了手部肌肉原有的平衡,則改變了休息位而產生畸形。

2.腕部腫脹 腕部出現腫脹,多因關節內損傷或病變。腕部挫傷、韌帶或關節囊撕裂、腕骨骨折或月骨脫位則腫脹明顯。急性化膿性腕關節炎則全腕腫脹顯著,且發紅髮熱。腕關節結核呈梭形腫脹,不紅不熱。風濕性關節炎腫脹發展迅速,時腫時消,往往呈對稱性腫脹。鼻咽窩腫脹,多因腕舟骨骨折。

3.腕部畸形 腕部叉樣畸形,見於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爪形手,尺神經損傷所致;鏟形手,正中神經與尺神經合併損傷所致;腕下垂、多因橈神經損傷所致。

4.手部肌肉萎縮 大魚際肌萎縮,多由正中神經損傷,肌肉麻痹造成,或腕管綜合征正中神經長期受壓所致;小魚際肌萎縮,由尺神經損傷或在肘後內側尺神經溝處長期受壓,或尺神經炎所致。

(二)觸診

1.骨觸診 先檢查患者的橈骨莖突、尺骨莖突、橈骨及尺骨遠端,觸診其骨輪廓及有無壓痛;

然後檢查近排、遠排腕骨,依次觸診掌骨、指骨,注意有無骨中斷、觸痛。檢查掌指關節、近端及遠端指間關節有無腫脹、觸痛、畸形、運動障礙。

2.軟組織觸診

(1) 腕管觸診: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腕管內壓力增高,使正中神經受壓出現功能障礙,為腕管綜合證。檢查時可發現正中神經分布區皮膚感覺遲鈍、拇短展肌肌力弱、肌萎縮,甚至完全麻痹。囑患者屈腕,醫者用拇指壓迫腕管近側緣,麻木加重,疼痛可放射至示指、中指。

(2) 腕部尺神經管觸診:觸診腕部尺神經管,檢查小指及無名指尺側半,若有皮膚感覺遲鈍,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肌力減弱、肌萎縮或麻痹,提示有腕部尺神經管綜合征。

(3) 肌腱觸診:觸診屈腕肌主要為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伸腕肌主要為橈側腕長、短伸肌及尺側腕伸肌;觸診伸指肌,依次檢查指總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小指固有伸肌腱。接著觸診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注意其肌張力有無變化,有無觸痛,運動有無障礙。

3.腕部腫塊觸診 觸診時需明確腫塊大小、性質、活動度、軟硬度、與腕部的關係。觸及的腫塊多數為腱鞘囊腫,少數為腫瘤。腫瘤中以良性居多,如表皮樣囊腫、皮脂腺囊腫、黏液囊腫、脂肪瘤、纖維瘤、滑膜瘤、黃色素瘤、軟骨瘤、骨囊腫、骨巨細胞瘤等,惡性腫瘤少見。

(三)運動度檢查

腕關節、掌指關節運動,都以中立位0°起點,其運動的幅度即為運動度數。

1.伸腕運動 檢查時患者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囑患者作伸腕運動,正常伸腕可達60°。

2.屈腕運動 檢査時患者體位同前,囑其作屈腕運動,正常屈腕可達60°。

3.腕橈偏運動 檢查時患者體位同前,囑患者的手向橈側作橈偏運動,正常可達30°

4.腕尺偏運動 檢查時患者體位同前,囑患者手向尺側作尺偏運動,正常可達40°。

5.伸指運動 檢査時患者體位同前,掌指關節伸直位0°,可過伸15°~25°。近端指間關節與遠端指間關節達到伸直位0°為正常。

6.屈指運動 掌指關節的屈曲正常可達80°~90°。近端指肩關節屈曲、正常可達90°~100°。遠端指間關節屈曲,正常可達60°~90°。

7.手指外展 檢查時囑患者將手指伸直,並分別以中指為軸線作示指、無名指、小指分開動

作,即手指外展,正常可達20°。

8.手指內收 檢查時手指外層位,囑患者將示指、無名指、小指向中指併攏,正常運動度數為內收0°。

(四) 特殊檢查

1.腕三角軟骨擠壓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屈肘90°,掌心向下,醫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遠端,另一手握住手掌部,使患手被動向尺側偏斜,然後伸屈腕關節,使腕關節尺側發生擠壓和研磨,如疼痛明顯即為陽性,表明三角軟骨盤有損傷或尺骨莖突骨折 (圖3-17)。

2.握拳試驗 又稱芬克斯坦(Finkel-stein)試驗,用於診斷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檢查則囑患者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並將拇指握在掌心中,醫者一手握住前臂遠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部使腕關節向尺側屈腕,若橈骨莖突部出現劇烈疼痛,則本試驗為陽性(圖3-18)。

3.壓脈試驗 又稱愛倫(Allen)試驗,此試驗是檢查手部尺動脈和橈動脈的血液供應是否充分的一種方法。檢查時囑患者快速握拳數次,然後握緊,醫者用手壓擠患者握緊的拳,然後將拇指放在橈動脈上,示指與中指放在尺動脈上,同時向下將血管壓癟。在血管腔閉塞的情況下,讓患者張開手,此時手掌應呈蒼白色,然後鬆開腕部一條動脈,但要繼續壓迫另一條動脈,正常時手會立刻變紅。如紅得很慢,意味著鬆開的動脈有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另一動脈也可用同樣方法進行檢查,需兩手對比(圖3-19)。

4.Tinel征 腕橫韌近側緣處,用手指叩擊正中神經部位,手部的正中神經支配區出現放射性疼痛或感覺異常,即為陽性,用於鑒別腕管綜合征(圖3-20)。

5.屈腕試驗(Phalen試驗) 急劇被動屈腕,一分鐘內正中神經支配區出現麻木或麻刺感為陽性,用於鑒別腕管綜合征(圖3-21)。


四肢關節的上部分內容溫習就到這裡了,下期我們將與您分享的是四肢關節檢查及技能 下(膝關節檢查、踝關節檢查)內容。快來留言區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您的四肢關節檢查獨家秘籍吧!

本文內容摘自《全科醫生常用臨床技能手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怎麼染卡?
如何寫好一個策劃案?
男人「取悅」女人必備的3大「技能」,你的身上有幾個?
技能人才缺口與招生難的成因及對策
你所在的行業里高、中、低收入者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存在?

TAG:醫生 | 技能 | 關節 | 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