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再譚《道德經》道經

再譚《道德經》道經全文

1、為何再譚《道德經》——再譚《道德經》

退休以後譚過《道德經》,但是,在譚過《四書》、《莊子》、《黃帝四經》等後。總是覺得老子的《道德經》尚未譚盡。這恐怕就是認識論的再認識吧!對於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探索人生的哲學,探索人之所以然,探索人類生存的世界之所以然,已經成為我退休以後的一大興趣,我探索在其中、享受在其中、養生在其中,已達到了樂不可支而不能自拔的程度。這已成為我退休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2、所有的文化都是做人的學問——再譚《道德經》

探索人生的哲學,探索人之所以然,探索人類生存的世界之所以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探索,在東方文化中探索,如《佛學》。同樣需要在西方文化中探索,如《聖經》、《古蘭經》等,對此我也都涉足過,但只是看看,以後還會詳譚。總的感覺所有的文化都是做人的學問,都是為了達到制約人慾望的目的。現在還是慢慢的譚《道德經》吧!

3、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再譚《道德經》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為了譚的完整摘抄一段網路:《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可以說所有的古代典籍在傳承中都留下了傳承的痕迹。

4、老子乃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再譚《道德經》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再摘抄一段網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有些傳承就是摘抄,同時也表明摘抄者對此的思想。

5、「常」並不能準確的表達「恆」的意思——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譚:據說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文帝(劉恆)的諱,才改為「常」,「常」即永恆。實際上「常」並不能準確的表達「恆」永久、固定、不變的意思,因此容易理解走偏。可以想像在《道德經》成書之前,對「道」的理解一定是很有爭論的,爭論的焦點一定是:「道」是不變的,還是可變的。

6、「道」不變的道理——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對「道」爭論的焦點是:「道」是不變的,還可變是的。不變的道理是:晝夜交替、四季輪換、日月升落等是不變的;天下萬物各式各樣的存在,如樹就是樹、猴子就是猴子是不可改變的;在人世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的關係是不可改變的。在《黃帝四經》中也常常提到「恆」的思想,這是天經地義的,也就是現代所講的規律是不可改變的等。這種哲學思想到目前為止,還一直不同程度的統治著人類對自己生存環境的認識,雖然已經有了突破,但是兩千五百多年前中華先賢老子就已經否定了這一僵化的思想。

7、根本就沒有固定不變的「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老子在當時的爭論中,石破驚天的說到:「道,可道也,非恆道也。」老子說:「道」也就是道路的那個「道」,天下的萬物都是按其變化的道路,逐漸的走到現在的,根本就沒有固定不變的「道」。晝夜交替、四季輪換、日月升落等,恰恰證明了「道」是變化的。這不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是方法論的問題。進化論已經證明了「樹非樹、猴非猴」的變化。革命式的改朝換代,已經否定了「君君臣臣天經地義」不變的思想。

8、「道」就是一個變化過程的哲學思想——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現代科學進一步的說明了,老子論述的「非恆道」。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新發現,暗物資、暗能量的探索,都對人類已經認識的真理,如萬有引力、時間、空間、光等提出了挑戰。說明了一切不變的都是相對的,都是相對於一定的空間、時間內的。地球上的一切真理都會隨著太陽系的湮滅,而都將會不存在了,只剩下了老子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也就是「道」就是一個變化過程的哲學思想了。

9、任何事物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名」——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既然「道」就是一個變化過程,那麼,天下萬物萬事的「名」,也就天下萬物萬事各有其名字的那個「名」,也都將會隨著「道」的變化而變化。任何事物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名字的「名」。如在生物進化中,生物的名字也在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發生變化,由此,產生了類人猿的「猿」,進化為「人」的名字的「名」。因此,老子進一步的論述到:「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由此深深的體會到:老子真偉大。

10、人類生存、進化、發展之「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人類的進化更說明了老子的論述。我們人類的祖先類人猿為了適應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條生存、進化、發展之「道」。走錯了「道」就是條死路;走對了「道」就是條活路,就是一條生存進化之「道」。人類為了生存在經過無數次的選擇中,不知不覺的走在那人類生存、進化、發展的「道」上。這條「道」無時無刻都是在變化著,適應了變化,「猴、猿」名字的「名」,就進化為「人」名字的「名」。否則,還是當今的猴子、猩猩。正可謂:「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呀!

11、現有的一切都是「無中生有」——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譚:「道」的存在是無影無蹤,可稱為「無」。用「無」這個「名」來表示「道」的存在,因「道」無影無蹤的存在才有了開天闢地,「道」是天地之始;「道」的作用又是真實存在的,可稱為「有」, 用「有」這個「名」來表示「道」的作用,因「道」存在的作用才產生了天下萬物,「道」又是萬物之母。現有的一切都是「無中生有」,「有在無中」,「道」的存在是無影無蹤的,「道」的作用又是真實存在的,都是在變化中。

12、看不見又能感覺到謂之「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譚:因此,要從平常「道」存在的「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從平常「道」作用的「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之名,同出於「道」而名字相異,同可稱謂「玄」,也就是看不見而又能感覺到的變化。真是:玄之又玄,也就是想看又看不見,不想感覺又能感覺到,這就是了解天下萬物奧妙的總門。看不見又能感覺到謂之「玄」,看不見又能感覺到只有「道」了。

13、「道」是中華民族哲學理論的主要特徵——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從道經·第一章關於「道、名」論和「有、無」論來看,老子沒有上帝創世紀的思想,沒有給萬能神的存在留有餘地。「道」是客觀存在的,是客觀世界的最終表述,現在仍然是,不論是有人類存在還是人類不存在了,「道」都存在,人類只不過是「道」變化過程中瞬間的產物。老子的「道」不但是中華民族哲學理論的主要特徵,同時奠定了人類認識生存空間的哲學基礎。

14、「道」永恆的作用表現在相對之中——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譚:雖然「道」的變化是「玄之又玄」的,但又是了解天下萬物奧妙的總門。因此,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相對有醜惡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是相對有不善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也是相對互生的、難和易也是相對互成的,長和短也是相對互顯的,高和下也是相對互生的互補,音與聲也是相對互和的,前和後也是相對互隨的,這都是相對的。說明了「道」永恆的作用表現在相對之中。

15、中華哲學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永恆的作用表現在相對之中。從中可以體會到:老子「道」的「玄」性,已經具有絕對真理的理解。老子「道」永恆的「玄」性「無」,是通過相對的具體事物體現出來的「有」。此處已經感覺到了,現代關於絕對存在於相對之中,並通過無數相對體現出來的意義。在下認為:這也是馬 克 思 主 義的 辯 證 唯 物 論 ,能在中 國紮根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道」。

16、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譚:既然「道」永恆的「玄」性「無」,都是通過相對的具體事物體現出來的「有」。因此,聖人以無私慾作為而順「道」自然的態度來處事,也就不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行教:因為,萬物生長而沒有始終的,生生息息而沒有留下來什麼的,表現出來其作為而沒有什麼可依賴的,做功有了成就而不自居。唯有不自居,才是無所謂失去。

17、人的私慾是不是自然的哪?——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既然在「道」的作用下一起都是自然而然的,那麼人的私慾是不是自然的哪?如果不是,那麼,一切動植物的慾望都不是自然的么?如果是,那麼,人類因私慾而發生的爭鬥是不是自然的哪?在爭鬥中人類必定要有所作為是不是也是自然的呀?真是玄而又玄呀!「無為」真是只有聖人。細心體會一下,一切還都是在:把握分寸適中之中呀!

18、人的慾望都是人生存環境的引誘——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譚:不崇尚有賢德的人,可使百姓不爭賢德;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可使百姓不去偷竊;不顯示引起貪慾的事物,可使民心不被迷亂。人的慾望都是人生存環境的引誘。

19、為無為的前提是常使民無知無欲——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譚:既然人的慾望都是人生存環境引誘所致,因此,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要造成一個讓百姓無邪念,吃得飽,無志向,身體好的生存環境。常使百姓處於不求知道不求私慾的狀態。要使有才智的人不敢有所為。只有實行這種不敢有所為的作為,則天下無所不治。為無為的前提是:常使民無知無欲。問題是:一這是「道」的作用么?二是做得到么?我想是否定的!往下慢慢看來。

20、天下萬物就是「道」變化的過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譚:「道」的存在是虛無的,但「道」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的淵源啊!「道」好象萬物的淵源和歸宿。進一步的說明:「道」的存在於「無」,作用於「有」,天下萬物就是「道」變化的過程。

21、「道」的作用使萬物和諧共生——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譚:天下萬物就是「道」變化的過程,因此,「道」的作用要挫頓萬物各自的鋒銳,化解萬物相互的紛擾,調和萬物相爭的光色,同容萬物共生的塵世。湛清而深沉呀!好似或有或無。我不知「道」是誰的後代,似乎在天帝之先。「道」的作用使萬物和諧共生。

22、這是塵世間遇到天災人禍的一種解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譚:天地是無所謂「仁」的,是塵世間的人有時認為天地不「仁」,這就要有萬物為芻狗祭祀一樣的遭遇;聖人也是無所謂「仁」的,是百姓有時認為聖人不「仁」,同樣這也要有百姓為芻狗祭祀一樣的遭遇。這是塵世間遇到天災人禍的一種解釋,也是怨天尤人的由來。實際上天地與聖人都是依「道」而行的。注意暴君不是聖人。

附: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23、人順從「道」的變化只有適中——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譚:天地之間不論是災是福,實際上不就像個風箱一樣嗎?裡面空虛而外面不屈服,越鼓動風就越多。這就會對天地之間,包括人在內萬物的生存產生影響。對此,人們說得越多越複雜反而越說不透,不如固守適中。天地間的一切變化都是「道」的變化,人順從「道」的變化只有適中。

24、生育之門喻為「道」是很通俗的「道」理——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譚:谷虛幽深神秘奧妙,生養了天地萬物的「道」是永恆的,這可叫做玄而又玄的母性。玄而又玄的母性生育之門,就可叫做天地的「根」。其生育連綿不絕又看不見若似永存,生育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把母性的生殖器喻為「道」,其虛幽性、神秘性對當時的人來講是很通俗的「道」理。

25、天地不是為自己的需要而生存——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譚: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的存在,是因為天地以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的自然狀態,所以能夠長久生存。不為自己的需要而生存,就是順其自然,也就是順「道」而行。為了自己的需要,都會逆「道」而行。有道理!

26、聖人與天地一樣沒有自己的需求——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譚:因此,是因聖人遇事雖然是以謙退無爭的態度,而最終又能在眾人之中領先;遇事雖然是將自己的需求置於事外,而最終又能得到自身的需求。這不就是因聖人無私嗎?所以能夠能成就其自己的要求。聖人與天地一樣沒有自己的需求,一切都是順「道」而行。因為「道」的變化過程,已經決定了一切。

27、無私無欲的「上善若水」——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譚:老子首先肯定人性善,但由於人性善制約人慾望的程度不同,因此,人性善的表現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說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的善性在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因此,常處於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就可稱為最接近於「道」。最善人總是在做眾人都不願意做的事,走眾人都不願意走的路,也就是無私無欲的「上善若水」。因為,這是「道」的要求。

28、「上善若水」無私、無爭、無憂——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譚:最善的人,常處於性善的範圍之內,心中的善意淵源似海,待人以性善表現出來的仁慈,說話以性善表現出來的誠信,為政以性善表現出來的治理,處事以性善表現出來的能力,一切行為都會把握性善表現出來的時機。最善的人只是不為自己的需要去爭,所以沒有憂愁。「上善若水」無私、無爭、無憂,一切順「道」而行。

29、誰又能沒有挫折而做得到哪?!——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九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譚: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保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常守;富貴而又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天之道。兩千多年來誰又能沒有挫折而做得到哪?!看來是沒有聖人呀!神仙好當,聖人難當呀!

30、人在私慾的驅動下總是要有所作為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譚:承載於人一身的魂魄,能沒有分離的時候嗎?(人總是要有魂魄分離的時候,那就是死亡)魂魄的神靈之氣達到充分的融合,能像嬰兒那樣充足嗎?(人總是要老的)洗滌清除私慾雜念而深入觀察人的神靈,能沒有一時的瑕疵嗎?(人總是要犯錯誤的)愛民治國,能沒有私慾的心智嗎?(人總是要有私慾的)玄而又玄的母性生育之門的開闔,能只是為了雌性嗎?(雄性總是要有所作為的)明白四達,能沒有要有所作為嗎?此段說明了:人在私慾的驅動下總是要有所作為的。

31、「玄德」天地之德、「道」之德——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譚:正是因為人在私慾的驅動下總是要有所作為的。所以。生育了萬物、養育了萬物,生育養育萬物而不為己有,為了萬物的生育養育而不恃功,有功於萬物的生育養育而不主宰,這就叫做「玄德」。「玄德」天地之德、「道」之德。人所不能,若所能聖人也!

32、「有」與「無」的相輔相成——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譚: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個轂中的各個孔洞中,當三十根輻條彙集到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當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當有了門窗的空洞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萬物萬事「有」的部分都是有利的,「無」的部分都是有用的。「有」與「無」的相輔相成。這真是:該有的還是要有的,該「無」的又是不能「無」的。

33、環境的誘惑是人慾望的驅動——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譚: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響起,使人聽覺失靈;五味豐盛,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發狂;稀有寶物,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只為飽腹而不為所見、所聽、所感之娛,所以摒棄慾望的誘惑而採取只要飽腹的生活。環境的誘惑是人慾望的驅動。不是生活所迫誰又能只為飽腹?!也只有聖人了。

34、寵辱若驚是畢恭畢敬忠君的態度——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譚:得寵和受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天下的禍患視為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好像感到驚恐?因得寵受辱之人,都是處於寵你、辱你的君主的下位,所以得到君主的寵就會感到驚喜,失去君主的寵則會感到恐懼。這就是得寵和受辱都好像感到驚恐的原因。寵辱若驚,反映了畢恭畢敬的忠君態度,但如此之人不一定就是忠臣,有可能就是唯利之徒。因為,為大義之士處寵辱而不驚。

35、把自身與天下連在一起的人——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譚:什麼叫做把天下的禍患視為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我之所以把天下的禍患視為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是因為我把自身與天下連在一起;如果我沒有把自身與天下連在一起,我自身又有什麼禍患呢?所以,把自身與天下連在一起的人,也就是以天下為己任,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愛惜自身是為了愛天下的人,天下就可以託付給他了。

36、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君子的形象——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第十二章說明聖人只為飽腹而不為所見、所聽、所感之娛。所以摒棄慾望的誘惑而採取只要飽腹的生活。第十三章又說明了寵辱若驚是畢恭畢敬忠君的態度,做把自身與天下連在一起的人。老子在此好像刻畫出了一位儒家君子的形象。兩千多年來有多少士者以天下為己任,而憂國憂民。老子的「道」,從天人合一來講,此處講的是為官之「道」吧!當時儒道本來就是不分家的吧?!

37、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只能感覺到——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譚:看它看不見,叫做「夷」;聽它聽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到,叫做「微」。這三者最終是無可查清楚地,所以只能稱為渾然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啊!又不可稱其名,一切變化又都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只能感覺到——那只有是「道」。

38、道紀:用「道」來認識世界的方法——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譚: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象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自古就有的「道」,來認識駕馭今天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自古就有的初始,這就叫做用「道」來認識世界的方法。道紀:用「道」來認識世界的方法。

39、用「道」精確分析、判斷、預測的人——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譚:古時候善於「道」的士者,那是玄通的妙不可言,深玄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善於「道」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就是掌握了「道」理的人,可運用「道」理對現實做出精確的分析、判斷、預測的人。這就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

40、謹慎、警覺、莊重、洒脫、質樸、曠達、憨厚——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譚:因善於「道」的人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謹慎的啊,像冬天踩著冰過河;他警覺的啊,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莊重的啊,像要去赴宴做客;他洒脫的啊,像冰塊緩緩消融;他質樸的啊,像沒有加工過的原料;他曠達的啊,像深幽的山谷;他憨厚的啊,好像不清的濁水。得「道」之人的形象:謹慎、警覺、莊重、洒脫、質樸、曠達、憨厚。

41、得「道」之士還是要參與社會變革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譚:當今的萬事萬物,要實現濁動而安靜,只有慢慢澄清;要實現安靜中變化,只有慢慢的產生。保持這個「道」的人對此是不會自滿的。得「道」之人只有從不自滿,所以能不被舊的事物所遮蔽方能促成新的變化。由此看來,得「道」之士還是要參與社會變革的。

42、只有無私無欲的虛無方能清靜無為——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譚:儘力達到心靈的虛無狀態,也就是虛無的極點,堅持固守心靈的清靜狀態,也就是堅守清靜不變。方能在萬物都蓬勃生長的過程中,我才可以反覆的觀察其中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雖然各自變化卻最終都要回歸其本根。回歸其本根就叫做「靜」,「靜」就叫做「靜」覆蓋籠罩著生命。只有無私無欲的虛無方能清靜無為。

43、清靜無為是「道」的常規狀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譚:清靜覆蓋籠罩著生命叫「道」的常規狀態,能認識「道」的常規狀態就叫做明理;不認識「道」的常規狀態,輕舉妄動往往會形成災凶。能認識「道」常規狀態的人是會包容萬物萬事的,能包容萬物萬事則能公正,公正則能周全,周全則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清靜無為是「道」的常規狀態。自然一切都是清凈的,只有人的私慾方能打破清靜的自然狀態。

44、最上等的統治者若上善若水——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譚:最上等的統治者,百姓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百姓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百姓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百姓輕蔑他。最上等的統治者若上善若水,當水充足存在時,人們會不以為意;當水不存在了,人們才感到不可或缺。

45、百姓的信任是統治者無為而治的基礎——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譚:統治者的誠信不足,百姓才不相信他,最上等的統治者是很悠閑的,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百姓的信任是統治者無為而治的基礎,百姓的信任來至於統治者的誠信。

46、仁義、智慧、孝慈、忠臣都是順「道」 而行——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譚:「道」被人們廢棄了,人們不能自覺的按「道」而行,所以才有了按「道」的要求提出的「仁義」,並以此來約束人們慾望的需要;有了聰明智慧人的作為,才有了偽裝聰明的人;有了家庭的不和,才有了家庭內本來應有的「孝慈」,來調節家庭的不和;有了國家出現的混亂,為了國家的治理需要,才有了忠臣的作為。老子的本意應是:「仁義、智慧、孝慈、忠臣」,都是順天「道」 而行的人「道」的表現。只是人們不能自覺的按「道」而行了,才以此來約束人們的慾望。

47、只要真正做到「仁」,「義」就在其中——再譚《道德經》道經·第十九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譚:絕頂的聖人是放棄智慧的,可使人們得到百倍的好處;絕頂的仁者是放棄正義的,可使人們恢復孝慈的天性;絕頂的巧匠是放棄貨利的,可使人么中沒有盜賊。以此三者以為治國之「道」,是不夠的,所以,要令人們心靈有所歸屬,那需要人們純潔心靈回歸質樸,少思邪念清心寡欲,這是絕頂的學問,能使人無所憂慮。老子的本意應是:人「道」的核心是「性善」,「仁」是善的最重要表現,只要真正做到「仁」,「義」就在其中,也就無所謂什麼正義了。家庭的慈孝充分的說明了此觀點。

48、人畏懼的是人類普世的價值觀——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譚:應諾與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善與醜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應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人們對美善與醜惡的認識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至今沒變,還要繼續下去,這是人類普世的價值觀。對此,人是應有所畏懼的。人畏懼的是人類普世的價值觀。

49、老子淡泊的面對人世間的熙熙攘攘——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噸噸兮,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譚: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的淡泊啊!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疲倦閑散啊,好像還沒有歸宿。老子淡泊的面對人世間的熙熙攘攘。

50、哲人到了一定的程度都像是被遺棄似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噸噸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譚:眾人的財貨都有所剩餘,而我獨像被遺棄了似的。我的愚人的心也真是愚啊!混混沌沌啊。眾人光鮮自炫,我獨迷迷糊糊;眾人嚴厲精明,唯獨我這樣淳厚質樸。哲人到了一定的程度都像是被世人所遺棄似的。老子此時就是如此。只有如此方出真知。

51、我獨與眾不同在懂得了「道」生萬物——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譚:淡泊而深遠啊!像望不盡的大海,望不盡啊!像大海無邊無際。眾人都有所感,而我獨愚頑的好似鄙陋的人。我獨與眾不同,而就不同在像嬰兒吃母乳一樣,質樸的懂得了「道」生萬物。

52、「道」只可感覺到,但不可看到——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譚: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 「孔德」應是《德經》的「上德」,是由「道」所決定的。還是在說「道」只可感覺到,但不可看到。

53、老子是依據「道」來認識萬物萬事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譚:從當今上溯到遠古,「道」的名字永遠不會失去,依據「道」,才能去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狀態呢?是從依據「道」來認識的。老子是依據「道」來認識萬物萬事的。

54、只有得「道」方能看透世俗——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譚:蜷曲則會保全,強枉則會直伸;低洼則會充盈,陳舊則會更新;少取則會獲得,貪多則會迷惑。只有得「道」方能看透世俗,需要蜷曲時這必須蜷曲起來,這不是軟弱!

55、看透世俗不自以為是——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譚:所以得「道」的聖人抱守唯一的「道」作為觀察天下萬物萬事的方法,不固持己見,所以能自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彰顯;不自我耀誇,所以能建功;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得「道」的聖人能看透世俗,不自以為是順道而行。

56、不爭不是軟弱——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譚: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其爭。古時所謂「蜷曲則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做到的。「曲則全」有主動不爭之意,不是軟弱,為了保全;「枉則直」有被動被壓迫之意,越遭受壓迫,越要伸直反抗。正因「曲則全,枉則直」所以不爭不是軟弱。

57、自然現象不是人能解釋和預測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譚:用不著過多的解釋自然狀態。所以,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其這樣的呢?那只有天地了。自然現象是「道」決定的,不是人能解釋和預測清楚的。

58、失去道德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身——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譚:天地尚且不能知道風雨會有多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人,就要遵循於「道」;從事於「德」的人,就要遵守於「德」;失「道」、失「德」的人,就會同失去的「道與德」一起失去。失去道德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身。

59、遵循道德樂在道德之中——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譚:遵循於「道」的人,「道」也會有利於他;遵守於「德」的人,「德」也會有利於他;失「道」、失「德」的人,失去「道與德」的禍患同樣也會遭遇於他。誠信不足,誰還會對其信任。遵循道德樂在道德之中。

60、自大炫耀者令人厭惡——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居。」譚:踮起腳是立不穩的;邁大步是行不遠的;固持己見者是不能自明的;自以為是者是不能彰顯的;自我誇耀者是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者是不能做眾人之長的。其理在「道」的作用,只能說以上的行為如同剩飯一樣的多於,這些東西只能是令人厭惡,所以有「道」的人決不會這樣做。自大炫耀者令人厭惡。

61、「道」先天地而生,為天地之母——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譚: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先天地以前就已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獨立存在而變化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道」先天地而生為天地之母。那是的「道」用當今的科學來解釋,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原點。那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62、天、地、人變化之「道」自然而然——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譚:「道」運行不息,還源遠流長,並循環不斷。所以說道為大,因此天大、地大、人也大。天地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取法自然。天、地、人變化之「道」自然而然。

63、君子中庸穩重,絕不輕舉妄動——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譚:莊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此處是說明,君子中庸穩重,絕不輕舉妄動,終生不離開其生存的條件。

64、不顧及條件的輕率躁動必失天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譚:君子中庸穩重,絕不輕舉妄動,終生不離開其生存的條件。為什麼當今的大國君主,不顧及國家的生存的條件,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國家的根本;急躁就會失去對國家的主宰。不顧及條件的輕率躁動必失天下。

65、人性善的表現,是人「道」的體現——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譚:善的行為,是不會留下痕迹的;善的言談,是不會發生過錯的;善的計數,是用不算計的;善的關閉,是沒有關鍵而需要解釋的;善的束縛,是不用繩索而使人解不開。以人性善表現出來的言行,是人「道」的體現,人「道」通天,無為而治。

66、只要與人為善,人都是有用之人——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譚:因此,聖人常施善行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常施善意用物,所以沒有被廢棄的東西;這就叫做「神明」。只要與人為善,人都是有用之人,物都是有用之物。由此,想到當今的罪犯改造與廢物利用。我們中華民族的先賢真是看透了人類,由此提出的思想光照時空。

67、人「道」的精深玄妙就在於與人為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譚:所以善人可以做為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可施教的對象。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可施教的對象,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最大的糊塗。這就是人「道」的精深玄妙。人「道」的精深玄妙就在於與人為善。

68、「溪」就是溪流真是「知其雄,守其雌」——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譚: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並甘為天下的溪流。只有甘為天下的溪流,永恆的德性也就不會離失。只有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就會復歸到嬰兒的純真狀態。「溪」就是溪流,穿山繞嶺真是「知其雄,守其雌」 呀!真是如嬰兒般的純真呀!人要做到返璞歸真呀!

69、「谷」相對於峰是卑辱、虛空、質樸——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朴。」譚: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並甘為天下的山谷;只有為做天下的山谷,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只有永恆的德性得以充足,方可復歸質樸的自然狀態。「谷」就是山谷,相對於山峰是卑辱的,是虛空的,因此,方可使永恆的德性得以充足復歸質樸。人要胸懷若谷呀!

70、「黑」相對於明「白」是愚拙的質樸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譚:深知什麼是明白,卻安於愚暗的地位,並甘為天下的模式;只有甘為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才會不出差錯;只有永恆的德行不出差錯,方可復歸於無極之「道」。「黑」相對於明「白」是愚拙的,以愚拙的模式治天下,才可復歸質樸之德,方可復歸無極之「道」。

71、質樸的思想傳播開來可治天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八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譚:把質樸的一系列思想傳播開來,則可為治天下的方法,有道的聖人用質樸的思想,則可封為百官之長,所以質樸的大智慧是一個系統,是不可割裂開來的。把質樸的一系列思想傳播開來可治天下。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根本思想基礎。

72、背「道」而為那就是「為者敗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九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譚:想要取得天下而又要有所作為的治理天下,我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很難做到的。天下人間社會的生存、生活是依「道」而行的,是很神秘玄妙的。不可違背天、地、人之「道」而有所作為,不可違背天、地、人的條件而強制執行,否則有所作為的一定會失敗;強制執行的一定會失去天下。違背「道」的神器,而想有所作為,那真是「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呀!此段老子為「無為」思想提出理論前提。

73、依「道」而行,自然而然,無為而治——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九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譚:因此,聖人無為,所以不會失敗;不強制執行,所以不會有所失去。天下萬物萬事,或有前行或有後隨,或有輕聲或有大吼,或有的剛強或有的贏弱;或有的安居或有的危殆。因此,聖人要除去極端的措施、除去奢華的慾望、除去傲慢的態度。要依「道」而行,自然而然,無為而治。

74、必用兵則用兵但適可而止——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譚: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於天下。以兵力逞強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敢以兵力逞強。用兵之道:必用兵則用兵但適可而止。

75、用兵達到目的後不可逞強——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譚:用兵達到目的而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而不自我誇耀,達到目的而不自我驕橫,用兵達到目的而是不得已為之,因此,達到目的而不可逞強。事物過於強壯則是老的開始,示強是謂不符合「道」,不符合「道」的,會很快不存在的。

76、君子以左邊為貴——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譚: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居處就以左邊為貴,而用兵打仗時就以右邊為貴。君子以左邊為貴。

77、君子動口不動手呀!——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譚: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兵器是不祥的非君子所用。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呀!

78、凡戰不論勝負皆為凶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一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譚:吉慶的事以左為上,凶喪的事以右為上,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這就是說要以喪禮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悲哀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去對待戰死的人。凡戰不論勝負皆為凶事,與和相對皆為陰,皆以喪禮待之。因此居右。

79、「道」雖然無名無形,但無時無刻不在——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譚:「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雖然很小,天下沒有誰能使其臣服於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治理天下,萬物都將會自然地臣服於他。「道」雖然無名無形,但無時無刻不在。

80、管理有「道」,就可以無為而治——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譚:天地之「道」相合,才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天地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的管理體制各有名分,各項管理體制的名分既然有了,各項管理體制就將自行有所制約,各項管理體制自行有所制約,國家治理就沒有什麼危險了。國家管理體制決定於「道」,是客觀的,也就是管理有「道」,就可以無為而治。這是制度建設的理論基礎。

81、「道」生天地,天地萬物各有其「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二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譚:「道」作用於天下,猶如川流溪水繞山穿谷流入大江匯於大海一樣。此段是說明「道」的作用是:「道」生天地,天地之「道」生萬物,萬物各有其「道」。

82、只有自知之明方可戰勝自己——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譚:能認識別人的人只可叫做有智慧,只有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聰明;能戰勝別人的人只可說是有力量,只有能剋制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強大。這又是老子的經典名句。只有自知之明方可戰勝自己。

83、不自知之明的人是不會滿足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譚: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的;努力爭取的人才是有志的。不自知之明的人是不會滿足的;不能戰勝自己的人是不會有志的,此段前後思想是連貫的。

84、得為人處世之「道」者,精神永生——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三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譚:不失「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品德的人在人類的歷史中是常在的,身雖死而其品德思想仍存,這就是真正的長壽。此段講的是為人處事之「道」。得為人處世之「道」者,精神永生。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

85、「道」「小」的離不開看不見——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譚:先於天地的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其可左右天地萬物萬事。萬物依賴「道」以生長,而不離去;「道」的作用,成就了萬物各自的功業,而不佔有其成就;養育了萬物,而不為其主。如此,可稱「道」為「小」,「道」「小」的離不開看不見。

86、道決定天地與萬物,卻不自為大而大——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四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譚:天地與萬物都歸附於「道」,而「道」不自以為主宰,因此,可以稱「道」為「大」。正是因「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道」才能成為「大」。「道」大的決定了天地與萬物,卻不自為「大」而「大」。自覺自己很偉大,恰恰是很渺小的表現。

87、執掌了「道」可以往來天下無阻——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譚:只有執掌了大「道」的表現形式,就可以往來天下無阻。往來天下無阻,而不但不會傷害天下萬物,還會使萬物和平而安泰的生存。但是,動聽的美樂和可口的美食,如同誘餌一樣,會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下追求「道」的腳步。執掌了「道」可以往來天下無阻,但是,凡人往往會受到慾望的誘惑。

88、感覺到「道」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五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譚:執掌了「道」可以往來天下而無阻,但是,「道」用言語來表述,平淡的無味兒;用眼睛來看,永遠也看不見;用耳朵來聽,一點也聽不著;但就是感覺到「道」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89、柔弱戰勝剛強之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譚:任何東西想要其合上,必定是因為其是張開的;任何東西想要其削弱,必定是因為其是強大的;任何東西想要其廢除,必定是因為其正在興盛,任何東西想要奪取其,必定是因為先已給予其。這樣的道理是謂微妙而又顯明。這就是柔弱戰勝剛強之道。

90、這就是以弱勝強的韜晦之利器——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六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譚: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深淵的大海,一個國家復興圖強的宏圖大業之計是不可以向世人炫耀的。大魚總是要深藏於深淵的,這就是以弱勝強的韜晦之利器。非常有現代意義呀!這可是人類的大智慧牙!

91、「道」本身就是無為無不為的——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譚:「道」永遠是無所作為的,是那麼的自然而然;而又是無所不為,不論何時何地都在起作用。侯王如果能固守順從「道」來治國,萬物萬事都將會自生、自育、自滅的變化著。「道」本身就是無為無不為的。

92、這就是天下自我端正之「道」——再譚《道德經》道經·第三十七章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譚:天下萬物萬事在自生、自育、自滅的變化過程中,都會有各種慾望的作為,我將要用質樸的沒有什麼名的「道」來鎮住那些各種慾望。用質樸的沒有什麼名的「道」來鎮住那些各種慾望,天下萬物萬事在自生、自育、自滅的變化過程中就不會產生各種非分的慾望了。天下萬物萬事沒有各種非分的慾望,天下便自然而然的表現為安靜,這就是天下自我端正之「道」。

93、整個世界就是一個「道」的變化過程——再譚《道德經》道經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到此老子結束了《道經》。總的來看老子當初認識世界的思想是:1、整個世界就是一個「道」的變化過程;2、萬物萬事的「名」都在隨著「道」的變化而變化;3、「道」的存在是看不見聽不到的,但「道」的作用是可以感覺到的;4、「道」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5、「道」決定了一切,大有大「道」無限大,小有小「道」無限小,大「道」決定了小「道」;6、「道」是自然的、客觀的,永恆的;7、人類只有順「道」而行,方可無為而治。

94、老子是偉大的,「道」的思想是永恆的——再譚《道德經》道經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822522.html

用當今的思想來認識古聖賢的經典著作是最不可取的。這也是當下哲學家思想家的通病。為什麼非要用什麼「唯物」「唯心」,而且是非此即彼的思想來解讀老子等古聖賢的思想哪?!為什麼不能用古聖賢的思想來解讀今天哪?!用「規律」來理解「道」,也是極其勉強的,因規律無時無處不在變化之中,不如「道」的表述恰當。「道」是貫穿時空的,是超越人類而存在的,人也只不過是「道」微小變化的產物。老子是偉大的,「道」的思想是永恆的。


推薦閱讀:

《道德經》智慧的現代轉換 上
1-道德真經集注雜說卷上
怎樣才能成為經濟適用男?
A在三年前救了B,B在三年後救了A。 請問 這能不能說兩人還清了彼此的恩?
如何評價為了孩子而偷東西?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