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記自曝擺拍歷史

老記自曝擺拍歷史某報退休攝影記者在網上公開自己曾經「製造」新聞照片的經歷

1975年3月在山東勝利油田擺拍《學習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畫面上毛主席語錄的美術字都是我當時現寫的,然後貼到牆上我認為合適的位置」,許林介紹說。

1975年10月許林在河北遵化擺拍《老、中、青三結合好》

李振盛35年前拍的《又是一口優質井》的原圖。他使用了兩隻閃光燈,製造了陽光燦爛的假象,電話是用細鐵絲綁到窗台上的。為了看起來更真,後來把露餡的上窗框和電話下部裁掉,然後發表和參加攝影展。3月20日,第四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就要在上海開始了。至今,首屆華賽金獎作品《廣場鴿注射禽流感疫苗》是否造假依然沒有官方結論。最早質疑並一直強烈抨擊《哈爾濱日報》記者張亮這幅照片涉嫌造假的某報高級編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學術部副主任許林,痛恨如今新聞攝影界依然存在的擺拍、合成等造假現象,近兩天在博客上把自己以前在某報當攝影記者時擺拍的故事詳細加以披露。閃光燈營造陽光燦爛引起許林重提舊事的是另一個老攝影記者李振盛。李振盛,1963年畢業於某電影學院攝影系,後在某日報社任攝影記者,上世紀80年代調至某大學新聞系任教。「十年動亂」期間,他作為一名專業攝影記者,拍攝並保存了大量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照片。3月7日,他在博客上發了一張照片《又是一口優質井》,並明確告訴網友這是35年前的一張擺拍又造假的老照片,「從構圖和用光的角度來看,這張照片似乎比較完美,但實際上存在多處造假的地方。當年,我在攝影中贊同合理組織,合理加工,主張擺拍不露『痕』,造假不露『餡』,這幅照片算是一例。」他讓網友們猜哪些地方有假。網友們果然從照片上看出了問題,包括窗框的明暗矛盾,電話懸空,人物面部光線不自然等。3月15日,李振盛公布答案,網友的火眼金眼讓他佩服。他介紹說,當年為了拍這張照片,使用了兩隻閃光燈,製造了陽光燦爛的假象,電話是用細鐵絲綁到窗台上的。為了看起來更真,把露餡的上窗框和電話下部裁掉。「當年,我這張照片參加過黑龍江省影展和東三省影展,從未遇到評委指出有假。這麼多年以來,也未見有人提出異議。」首次網上公開擺拍經歷這篇文章讓許林感慨甚多。許林退休前是某報高級編輯,歷任美術編輯、圖片編輯、攝影記者、文字編輯。他看了李振盛的博客,也開始在博客上公開自己的擺拍經歷。此前他就多次在攝影界內部作出反思和自我批判,但這一次他把歷史擺到了博客上、擺到了網上。3月17日開始,許林在博客上連載《40年新聞攝影回眸與自我批判》,把自己在某報當攝影記者時擺拍製造新聞照片的內幕進行了詳細披露,「在網路上回顧自己的新聞攝影之路,公開批判曾經的擺拍」。那些「完美」的照片背後都有各自的製造手法和故事。不是拍照片,是在演戲1971年-1976年,許林在攝影上經歷了「抓拍」-「擺拍」-「擺中抓」-「抓中擺」,在「S」形彎道上搖擺著一路走來,不知對錯。「我看別人擺布導演,學別人擺拍,感覺良好,感受走偏,久而不聞其臭;雖身陷泥潭,卻還沾沾自喜。在那段時間裡,我熱衷於擺拍,不光學習別人的經驗,自己還不斷研究、分析和總結。」在附圖中,他公布了當年自己寫的業務研究筆記。當時他在成組人物學習場面上的擺布導演下工夫最多。筆記上可見他當時的鑽研要點:「把主要人物安排在什麼樣的位置才適當?」、「主要人物的裝束應與其他人物有所區別。」他感慨道:這哪裡是拍新聞照片,簡直就是在演戲!他曾在一幅照片的說明裡明明白白地寫了自己怎麼擺布拍攝,發表時,編輯給他改了,「由此可見,即便在當時,中國攝影家協會和《中國攝影》雜誌,對於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中明顯的擺拍也是忌諱的。」但這樣的照片仍然能夠得到發表。相關鏈接嚴打假照片措施出台在不斷高漲的民間新聞照片打假聲浪中,3月18日,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關於維護新聞攝影真實性原則的有關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了什麼樣的照片是不能接受的,包括:擺拍的、後期處理有增減修改的、文字說明新聞要素不準不全不真實的等,另外,有拼接、多次曝光、加濾色鏡的作品要明確說明。《措施》中提出將對得獎作品實行「公示制度」,公示期內無疑義的作品才能獲獎。前不久進行的「金鏡頭」就是所有獲獎照片網上公開,接受監督,最後幾個獲獎作品被取消資格。「若有人質疑照片有假,拍攝者有責任提交數碼作品原始數據或膠片作品底片」,《措施》中明確要求。今後攝影記者不能說自己沒有存原始數據規避真實檢驗了。《措施》將約束的不只是華賽,也包括金鏡頭等由中國新聞學會主辦或者參辦的所有新聞攝影作品比賽。(據《南方都市報》)
推薦閱讀:

中華歷史德育故事(適合家長和兒童共同觀看的德育故事)
漕運強過海運? 揭秘大運河修建的真相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67
歷史上真實的孝庄(組圖)
你會在三國死多慘1. 勸君千萬別穿越

TAG:歷史 | 擺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