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道路

生態文明把人與自然和諧提升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突出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滿足人的精神心理需要,使人達到精神完善和身體完善,在人與自然和諧中得到全面發展。徐春/文

徐春,1992年7月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發展理論、人學理論、環境哲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任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 秘書長。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史螺旋上升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是對工業文明生產方式的否定之否定,是對以往農業文明、現存的工業文明的優秀成果的繼 承和保存,同時更有超越。基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性和文明系統結構的複雜性,我們應該分別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個維度, 對生態文明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加以全面認識。從人類生產方式發展的歷時性角度看,生態文明將是工業文明之後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它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既有連接之點,又有超越之處。生態文明和以往的農業文明 、工業文明一樣,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但它又和以往的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有所不同,生態文明是運用現代生態學 的概念來應對工業文明所導致的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局面,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和諧。生態文明所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 不簡單等同於傳統農業文明中因為生產力落後而形成的「天人合一」理念,它是建立在工業文明所取得的深厚物質基礎之上,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之 間互動關係的深刻認識,自覺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種和諧共處不僅只是表現在物質生產方式上,對自然的索取和輸出均在環境承載力之內,還表現為精神層面上人與自 然的親和。生態文明並不排除人類活動的工具性和技術性,但生態文明還要求,創造生態恢復及補償性的文明成果需要設定對於人的生存及自然環境的生態安全,在人類不斷創造 文明成果的同時,還要致力於對自然生態的人文關懷。從共時性角度上講,文明是一個大系統,生態環境、經濟、政治和文化是其中較大的子系統,生態文明只是人類文明系統中的一個方面。一般來說,生態環境具有基礎性、前提性 作用。由於自然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因而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可以看作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生態文明以生產方式生態化為核心,將制約和影響 未來的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生態文明總是要通過其他文明來表現自身的原則和要求,因此需要把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聯繫起來進行 研究,了解其交叉滲透的相互作用,認識生態文明在現代人類文明系統中的基礎性地位。生態文明推動物質文明向生態經濟協調方向發展。物質文明在社會文明結構中處於最根本的地位,它通過發展生產力獲得物質成果,直接而集中地體現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 對自然的關係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對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二是在征服和改造中達到人對自然的調節和改善,以期長久地利用自然,實現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從物質層面講就是轉變高生產、高消費、高污染的工業化生產方式,以生態技術為基礎實現社會物質生產的生態化,使人類生產勞動具有凈化環境、節約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新 機制,其中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成為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相統一的結合點。生態文明把人與自然和諧提升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生態文明從文化層面講就是對自然的價值有明確的認識,人們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能夠自覺地提高對自然的本質和規律的正 確認識,生態文化、生態意識成為大眾文化意識,生態道德成為民間道德並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些思想、文化和道德觀念是對精神文明的補充和提升。生態文明呼喚人類價 值取向發生深刻轉換,思考自然的內在價值對人類的深刻意義,從而確立人對自然、對其他生命物種的責任和義務。生態文明促使道德規範從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擴大到同時也 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需要確立和制定人類與自然交往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這就是:應當尊重、應當不破壞、應當保護與促進自然的多樣性統一及其完整 與穩定。生態文明提倡樹立生態意識,建構以綠色消費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一致性,都呼籲人類應改變高消費、高享受、高浪費的消 費觀念與生活方式,提倡一種既符合物質生產發展水平,又符合生態環境水平;既能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一種消費觀念。突出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 滿足人的精神心理需要,使人達到精神完善和身體完善,在人與自然和諧中得到全面發展。生態文明推動政治文明擴大視野,拓寬公眾參與的民主途徑。建設生態文明雖然是針對工業社會人與自然的矛盾尖銳化提出的,但是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必須通過解決社會矛盾來 實現。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與物的關係後面,從來是人與人的關係,這使生態環境問題被提到政治高度,進入國家和世界的政治結構。近年來世界上許多政黨和政府都針對自己本 國的實際情況對有關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立法並進一步完善生態法規,以確保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法制化,從而加快了政治制度文明發展的進程。對中國來說,生態破壞與工 業化、城市化、就業壓力、資源短缺、貧富差距攪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累積成中國嚴峻的社會難題。這些都要求政府擴大政治視野,調整政治策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解 決生態環境問題帶來的政治影響。另一方面,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不自覺地促進了公眾的政治參與,將對政府決策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成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 途徑之一。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程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種反映,它將改變傳統的「經濟靠市場,環保靠政府」的消極觀念,有助於實現對政府的監督,避免政府失靈,從而促進政府 公共決策朝著更為科學、民主的方向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建設既不能脫離人類文明的發展軌道,也不能脫離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實際。中國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異常嚴峻,建設生 態文明需要破解兩個難題:一個是如何走生態文明路,完成工業化進程,實現跨越式發展;另一個是如何化解環境與發展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使環境保護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給 個人、企業、國家帶來經濟利益。環境問題解決的越深入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尤其需要公眾參與維護正當環境權益,解決環境問題的原生力量或者說最根本的推動力來自於 民間社會。因此,要引入公眾參與的力量,克服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問題。主要學術成果:專著《人類生存危機的沉思》;《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全球化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人的發展論》;《當代中國發展理論的哲學反思與探求》。發表學 術論文60餘篇。1998年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文明建設」;2007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鄧小平發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參加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經典作家關於人的基本觀點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馬克思主義人學基本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環 保部項目「以生態文明為指導,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等多項課題研究。
推薦閱讀:

圖說天下TY-【中國駐南大使館被炸事件解密……】20140115
中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叫萱草花
中國量刑規範化之十年檢討與展望
中國:低調的超級大國?
論中國古代禪詩的意境

TAG:中國 | 生態 | 道路 | 文明 | 建設 | 國道 | 生態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