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鬱結、肝火旺,經常按摩行間穴
06-21
行,行走、流動、離開也。間,二者當中也。行間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因此而得名。此穴具有泄肝火,疏氣滯的作用。
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腓神經的跖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配歧處。
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有人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這叫「實則瀉其子」。行間穴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如果你經常兩肋脹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長泡,就是心火成盛,這時火已經不在肝上,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消火,掐此穴對眼睛脹痛尤有顯效。
《類經·圖翼》上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另外,此穴還治心裡煩熱,燥咳失眠。因肝經環繞陰器,所以行間還善治生殖器的熱症,如陰囊濕疹、小便熱痛、陰部瘙癢等。對痛風引起的膝踝腫痛,點掐行間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除此之外,行間穴還可以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壓;配太沖穴、合谷穴、風池穴、百會穴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氣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刺激行間穴,可以採用大拇指指尖掐的方式,還可以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按壓行間穴,會強痛,在這些穴道上每天兩次指壓,每次30下的強烈刺激即可。而有肝硬化和酒精肝、脂肪肝則用香煙或艾杠柱每天炙20次,每天堅持下去,並同時注意飲食起居,效果十分顯著。
推薦閱讀:
※寶寶健康法寶——小兒按摩經
※按摩認準特效保健穴
※利用按摩來治療中風半身不遂大全6篇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 常按摩養腎治失眠
※轉發:腳底按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