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當代教育新理念

引用 當代教育新理念

一、科學的基礎教育觀

1、基礎教育必須面向未來,突出創新。

基礎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規教育的起步階段,它的價值不只是滿足眼前的需要,還要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當然,這裡所說的「未來」,是指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和個人發展的未來,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未來社會是一個變化與發展的社會,其變化的速度、幅度和深度都遠遠超出以往任何時期人類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速趨勢。因此,像過去那樣,把繼承和掌握人類歷史上積累的基礎性的科學文化知識作為基礎教育的最重要價值的判斷,顯然是不夠的。對於一個變動不居的社會來說,它更要求其成員具備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意識與能力。也只有具備這種意識和能力的人,才能在面對一個陌生的世界時不會驚慌失措,能夠和善於運用自己的學習和創造能力,去解決挑戰性的新問題。所以,從未來而不只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規定基礎教育的「基礎」之含義,要求中小學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就是對基礎教育「面向未來」的最基本的界定。堅持「面向未來」的思想,基礎教育必須時時瞄準創新打基礎,打好有利於創新的基礎。因為已見端倪的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就是知識創新。知識經濟時代必然要求教育肩負起知識創新和培養創新人才的歷史新使命。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培養學生從小學會獨立思考的意識、探索真理的志向,培養學生運用獲得的知識去選擇、獲取和吸收新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那種認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是專業教育的事情的觀念是極端片面的,將創新僅限定為重大的發現和發明的觀點也是片面的。創新能力的真正獲得,首先在於創新精神、創新性格與創新習慣的養成,在於學習主體的創新精神得到充分尊重與愛護,在於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

2、基礎教育必須全面、適度

人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人的發展決不僅僅取決於其知識、智力,而是取決於其綜合素質。這種綜合素質包括人的知識、智力、情感、意志等多個方面。因此,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基礎,必須是全面的基礎。過去我們的基礎教育受應試教育影響,強調較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的知識基礎和智能基礎,而對道德基礎、情感基礎、意志基礎等都不夠重視。這種片面的基礎觀導致我們的中小學生片面發展,有時候為了打好知識基礎、記憶的基礎和考試的基礎,不惜犧牲更為重要的智力、情感的基礎。基礎教育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匡正不利於人的發展和人的創新能力培養的片面的基礎觀,改變那種重知識輕能力、重學會輕會學、重智商輕情商、重求知輕做人的做法,真正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寬厚的基礎。強調基礎必須全面,並不是要求什麼都學都教,也不是要求學生全科發展、門門優秀。全面的基礎教育觀應該在學生達到一定的基礎後,鼓勵冒尖,允許差異,重視特長。強調基礎教育必須全面,是就其廣度而言,強調基礎教育必須適度,則是就基礎教育的深度而言的。基礎教育的價值定位,一定要確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基礎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應通過具體活動開展學習指導,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獲得繼續學習的基本技能;應磨練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審美的情趣;應使學生保持和增強足以承受得住未來學習和生活變化所需要的強健體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3、基礎教育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性發展

教師心目中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要處處從發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人,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應試教育下的學生觀往往把學生看作聽命於教師指揮的消極而被動的對象。而學生是活生生的有主體意識的人,具有發展和完善自身的動力技能,而不是裝知識的口袋,不是任意灌注的容器,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塑造和改造的人。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尊嚴、需要與願望,尤其有發揮獨特能動性的願望。學生還是充滿活力、有發展潛能的人,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善加開發。學生是完整的人,其身心各要素需要得到完善發展,教師不應人為地割裂其身心發展而孤立地培養他們,而應塑造和培養身心健全的人。

主體性是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特性,主體的發展是全面而和諧的發展,只有當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把學生看成學習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真正發揮其主體性,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4、基礎教育必須具有社會性

基礎教育是社會公共事務,它關係到千家萬戶和社會未來的發展,因此必須把不斷變化的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對人的要求作為學校教育必須滿足的重要任務,不能因為學生年齡小和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就忽視時代、社會的變化,甚至拒絕、抱怨社會變化。

二、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五大趨勢

1、教育終身化。一般認為,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教育體系一體化是終身教育的中心思想。具體說有以下含義:(1)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不是在正規學校結束時便結束的,它包括了貫穿於人的一生不同階段的學前、小學、中學、大學以及成人教育等。這就要求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傳授一些現存的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使其在走出校門以後,也能自己去獲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滿足社會需要。(2)終身教育應是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的總和。終身教育要求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各種力量,採取多種形式,利用各種渠道,建立全民學習的社會,構建多樣化的教育結構。(3)學校教育系統內部具有互通性。終身教育提出了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的構想,其基本特點在於,教育在任何一點上都不中斷,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但是教育結構仍然分明。

2、教育民主化。主要表現在:義務教育的普及和延長;教育機會的均等;教育教學的民主化。

3、教育個性化。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就是要使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學生的開拓精神、創造才能,提高學生的個人價值。包含三層含義: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個性,突出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二指教育的個人化和個別化;三指學校的個性特色。

4、教育信息化。表現方式主要有: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學;多媒體遠程教學。教育信息化對現行教育(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師生角色、教育目標)五方面產生了極大影響。

5、教育國際化。教師和學生的國際流動;國際教育援助活動;各國在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響;國際上學校之間的合作交流;舉辦國際教育學術會議。

三、當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

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會學合作;學會負責。

四、主體性教育的十個基本點

1、人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在同客體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特徵。也就是說人的主體性是指人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自身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自主性,說明的是個人對於自己的活動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力和能力。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現在學生有獨立的主體意識,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自覺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在教師的啟發下獨立地學習教材,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踐;其次,學生有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去主動學習並接受教育。

能動性,所謂能動性,是指主體在對象徵性關係中,自覺、積極、主動地認識客體和改造客體,而不是消極地、被動地進行認識和實踐。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能動性,是他在與外界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創造性,創造性的實質是對現實的超越。創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為特徵的,它是個人主體性最高表現和最高層次,是人的主體性的靈魂,是主體性教育和能動性教育最終達到的目的,沒有主體性教育和能動性教育就不會有創造性能力。

2、主教性教育的內涵及其特徵。

(1)凸顯學生主體性(2)民主性(3)活動性(4)開放性

民主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師生關係以及由這種關係營造出的一種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是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前提。

活動性。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是以活動為中介,學生只有投身於各種活動之中,其全體性方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學生在活動中形成著主體性,在活動中表現出主體性。

開放性。現代社會是開放性社會,需要開放性人才,而開放性人纔則需要由開放性教育來培養。

3、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主體性教育思想首先把學生看作人,然後才看作學生。也就是說,學生在學校中首先是在過一種生活,學習是其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4、現代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協同活動的過程。

主體性教育思想既認為學生是自身學習與發展的主體,同時又認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與學生這兩個主體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協同活動,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務。

5、現代教育應把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 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僅是實現全面發展目標的一種途徑或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目的。

6、現代教育中應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

學生在學校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其主體性發揮的如何,取決於教師在師生關係中的態度。在比較理想的師生關係中,教師既是師長,又是參謀、朋友、顧問。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強調的主要是尊重學生的人格。

7、樹立多元智能觀,尊重學生主體的差異。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多種智能,只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而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可以使每一種智能發揮到更高水平。新的智能觀要求我們建立新的學生觀,基礎教育工作者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差異調整教育教學工作。

8、打破教育的工業化生產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我們的學生是共性有餘,個性不足。學校必須強調人才培養的個性化。個性的差異,就是個人的主體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尊重其主體性。可以說沒有個性,便沒有獨立的個人;沒有個性便沒有主體性。

9、建立起教師啟發引導、學生主體參與的教育活動模式。

過去只把學生作為主體,把教師作為主導,造成了教師主體的閑置,忽略了教師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認為教育過程中教師不是主體,就抹殺了教師的創造性,教師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創造,沒有了自己的聲音和參與課程設計的權力。而理想的教育教學應是一種對話、一種互動,應是學習的主體與教育的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

10、從學生的主體需要出發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學科課程、選修課程和活動課程。

五、阻礙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弊端有四個方面

1)學生主體自主活動的整體缺失。

2)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反映學習客體的認識活動為主。

3)學生主體間的交往活動缺乏。

4)與學生現實的社會生活相脫離。

六、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主體性教育的六個要素:

1、實現教學指導思想的真正轉變,體現主體性教育的指導思想。

2、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獨立自主性。

3、聯繫學生生活,發展學生的自覺能動性。

4、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積極創造性。

5、加強師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6、在主體性教育中如何轉換教師的角色?

(1)知識傳授的中間人角色。

(2)研究者和實踐者角色。

(3)教練員角色。

(4)討論參與者或主持人角色。

七、生命教育理念的具體內容

1、在價值趨向上,教育應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是教育的核心。

2、在教育方法上,應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的成長規律。

融學校、社會、家庭、個人於一體,給個體一種適時表達自我的機會並加以恰當導引,讓他在承擔、體驗角色樣式過程中,感悟生命及對生命力的價值判斷與選擇,以生成積極的生命意識,從而把握生命的價值,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間,煥發出生命活力。

3、在教育內容上,應以生命的內涵及理念為切入點,讓學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唯一性、不可代替性、生命的具體性和生命的基礎性。

4、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是學生心靈接觸最微妙的地方,教育需要用心靈去工作,真正的教師應把自己的生命融進職業生活中,從職業生活中得到快樂與發展。

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也應遵從人的生命活動的規律,自覺地積極克服教育自身的異化與缺失。

5、生命教育具有層次性。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它的主要任務在於幫助學生認識生命,教會學生基本的生存技能,滿足生命生存的基本需求。2)發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價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及其對自身的重要意義,從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實現自我的生命價值。3)死亡教育,這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它的目的在於介紹死亡知識,讓學生了解死亡是怎麼回事以及對親人、朋友的傷害,使學生對各種與死亡相關的打擊、挫折、損失有所準備,從而更加珍惜生命。

八、實施創新教育的七大原則、六大要素和五個特徵

1、七大原則:個性化原則;自主性原則;探索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民主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啟發性原則。

2、六大要素: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環境和氛圍;探索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途徑與方法;解放學生;注重創新思維的訓練;開設創新課程;重視家庭的影響。

3、五個特徵:創新教育是全面發展學生智慧品質的教育;是全面發展學生個性品質的教育;是體現學生主體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

九、生活教育理論

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教育具有生活的意義;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與人的生活共始終。得到的啟示:現實的教育必須關注現實生活的變化;教育應對複雜的社會生活發揮簡化、凈化和平衡的功能;教育是一種兒童生長理想生活的活動。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他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包括生活決定教育;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義在於生活的變化;是終身教育。起本質就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法論,批判傳統單一的教授法,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教學方法論。其含義一指在實際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教學做合一」做什麼工作都是在做中學;二指教學做三者是統一的整體,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得到的啟示: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

3、我國學者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基本理念:教育目的觀,體驗生活和存在的意義是新生活教育的直接、現實的目的;建構可能生活是新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課程觀,其內涵:學生是課程的主體;「生活世界」是課程內容的範圍;課程是引導學生通過反思性、創造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中介;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教學觀,表現為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審美生活的融合,以及認知、理解、體驗、感悟、交往、實踐等的融合。具體說,教學觀應把教學看作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實踐活動;看作以理解為基礎的體驗生活和建構生活的過程;看作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

十、活動教育理論

現代活動教育的基本主張:活動教育反對「知識本位」、「教師本位」,反對灌輸和被動接受,主張尊重學生,解放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活動的主人,讓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接經驗,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和主動學習獲得身心和諧發展。在活動教育的實施中,讓兒童主動,讓兒童活動,這是活動教育的主旨。

十一、尊重的教育

1、基本內容:包括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自尊。

2、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1)尊重教育還僅僅是一種先進的理和發展的過程,是構建念;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實現的前提;尊重不等同於放任。

十二、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觀將學習看作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協作學習、合作學習以及討論式學習等都是建構主義認為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建構主義教學觀注重的是以學生自身的特點與認知結構為基礎進行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要求教師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和探索。建構主義教師觀認為師生是平等的,是情感與思想的交流關係,是朋友關係。教師是指導者、創建者和幫助者。對教師自身的素質要求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周密的分析判斷能力,具備較強的交流與溝通能力,有很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和廣博的知識。建構主義評價觀是以自由學習目標作為評價的標準;以知識與經驗的建構作為評價的標準;以多樣化觀點作為評價的標準;以背景作為評價的標準;以真實任務作為評價的標準。

十三、多元智能理論

1、基本理念:在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人被認為有8種基本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智能具有複雜性、多元性和平等性。

2、多元智能理論所蘊涵的教育觀:

1)學生觀,學校里不存在查生,全體學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點、學習方法和發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2)教師觀,教師應由學生的控制者轉變為觀察者,觀察每個學生的智力特點及行為特點;應從學生的監護者轉變為學生的協助者,幫助鼓勵每個學生表現自己的智能傾向,以便教師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強項等;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情景的提供者,具有根據每個學生智能發展特點,為其提供有利於智能發展的學習環境的能力。

3)教學觀,倡導「對症下藥」的因材施教觀,一是針對不同智能特點教學內容而採用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二是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智能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而「對症下藥」。

4)評價觀,評價目的是培養「多樣化」人才,一是加強對音美、勞技、品德、自然等學科的評價,促進學生多種智能的發展;二是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三是評價要遵循適度適時的原則。

推薦閱讀:

【引用】【原創】誰人可憐父母心!
引用 主持人 楊瀾
【引用】開襠小褲(1205)
港澳游省錢妙招【引用】

TAG:教育 | 理念 | 引用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