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有感情的器官,人之腸情你知多少?
「細菌」,是不是從小你就認為是該遠離的東西?我如果告訴你,每個人的腸道里99%都是細菌,細菌的種類有將近500種-1000種。正是由於有些細菌的存在使你能夠健康地生存。你是不是覺得我瘋了,在胡言亂語?真的不是,為了研究你身體里的這些菌群,一百多年來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家在不斷努力著。
腸道是有感情的器官
5米-7米的腸道是人體消化吸收、機體免疫和神經調節的重要器官。一般情況下都會認為,腸道里無菌才能使人健康不生病。可真的不是那樣。科學家曾對兩組小白鼠做實驗,一組從出生就在完全無菌環境下生活,而另一組在正常環境下生活。研究發現,腸道無菌的白鼠壽命雖比普通白鼠長,但只要一離開無菌環境,輕微的感染就會導致死亡。而普通環境下生長的白鼠,腸道內充滿了各種細菌,由於腸道免疫系統在不斷地工作,令免疫細胞身經百戰,足以應付日常的細菌感染。水清則無魚,沒有細菌的腸道不是好腸道。
在整個腸道微生物中,這些細菌主要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腸道里只有有益菌佔了上風,我們就能抵禦很多外來有害微生物的侵害,有益菌是腸道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
很多人認為,人體只有大腦充滿了智慧,其實我們的腸道像大腦一樣聰明,一樣擁有完善的信息接收系統。如果你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腸道會立刻辨別出來,並自動快速做出反應,減緩腸胃蠕動及胃酸分泌,迫使你嘔吐或者排泄,同時還會分泌出飽食荷爾蒙,讓你沒有再吃東西的心情。腸道就像第二大腦,操縱著胃腸蠕動、血液流速、消化液分泌和各種荷爾蒙,它會與大腦一起控制著你的身體。科學家發現,很多腸道疾病和人的情感經歷相關,情感經歷坎坷的人患腸道疾病的概率會增加。
腸道菌群,影響力直達大腦?
科學家認為,依照人類基因,人至少可以活到100歲-120歲。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提前衰老、死亡?很大程度上人體的衰老起源於腸道衰老。正常人生理年齡和腸道年齡應該相差無幾,但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大、飲食不當等,都促使腸道急速老化。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學教授趙立平在會上說,人是一個超級生物體,體內有一個先天遺傳來的基因組,大約有25000個基因。同時,還有一個後天獲得的共生菌群,帶到體內的所有基因組信息形成的第二個基因組叫微生物組,大約有數百萬個基因。超過90%的共生微生物生活在腸道里,稱為腸道菌群,其細胞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依靠人體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和腸道分泌的黏液和脫落的死細胞作為營養來維持很高種群水平。不合理的膳食結構會破壞人體菌群結構,將從一個維護健康的「夥伴」,轉變成引發疾病的「病原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菌群失調造成體內毒素引起的慢病炎症,是推動肥胖、糖尿病等代謝型疾病發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陳衛教授說,近年來,人類對腸道菌群的關注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隨著對其結構和功能的不斷挖掘,人們發現腸道菌群與宿主健康密切相關,甚至被認為是「被忽略的人體器官」。最新研究表明,包括帕金森氏病、乳腺癌、艾滋病、肝硬化、腎病、類風濕、糖尿病等在內的疾病都與腸道微生物結構異常相關;同時最近一年來有很多研究從腸道菌群的角度關注了食品添加劑、食品乳化劑、節食等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另外,腸道菌群也已成為我們闡述益生菌、益生元、微量元素、多酚化合物等膳食因子調控健康研究的著眼點。可以預見,隨著腸道微生物研究方向和手段的不斷發展,腸道菌群有可能成為多種疾病預測診斷的標誌物,同時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及干預機制、食物保健功能等將有可能通過微生態理論而得到更好的詮釋和補充。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每年全球有1.21億我國約有9000萬人患者,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人類死亡與殘疾的第二大原因。但迄今為止,抑鬱症發病機制不清,嚴重製約了有效治療。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謝鵬教授認為,腸道微生物可通過「微生物-腸-腦」軸影響腦功能與行為,成為現今解析神經精神疾病機制的一個新的切入點。他領導的課題組率先在國際上報道研究證據,據此,以腸道微生物為抑鬱症研究新的切入點,將有助於探討抑鬱症新的防治策略。
益生菌從什麼食物里補充?
人體腸道中主要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其中,有益菌是腸道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任發政教授說,益生菌就是攝入足夠數量,能對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他指出:「益生菌存在於腸道中,主要是通過改善宿主腸道菌群生態平衡而發揮有益作用。益生菌對人體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幫助營養物質吸收;二是產生重要的營養物質;三是抵抗細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四是預防某些疾病。」
其實,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益生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養樂多本社中央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千葉勝由博士說,乾酪乳桿菌代田株是一株在世界上最流行並廣泛研究的益生菌。它對腸道菌群、緩解便秘及人體免疫調節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證實了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以及調節免疫應答,從而發揮對人體健康有益作用。他的最新報告也證實,飲用益生菌人群的腸道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數量較高,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數量較低。另外,研究還證實了益生菌能改善產後期女性便秘相關癥狀,加快痔瘡早期恢復。
韓國泡菜國際研究所研究員介紹說,2001年韓國建立了泡菜國際標準,2010年成立了泡菜國際研究所。他們最新的研究顯示,韓國傳統泡菜的發酵需要多種乳酸菌,這些菌對人體免疫調節起著重要影響,這些益生菌對減輕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皮炎有著積極的作用。會議上,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的李興峰教授也闡述了中國傳統泡菜的重要發現,泡菜中含有的苯乳酸是乳酸菌產生的一種新型天然物質,具有抗菌、消炎、抗血栓、改善微循環等功能性質。
除了人們熟知的酸奶含有益生菌外,科學家們的研究還發現,乳酸菌發酵大麥提取物有改善肥胖大鼠代謝紊亂的作用。腐乳、發酵豆腐、涼薯、海藻、浙東腌冬瓜中都含有益生菌。
菌群微生態學,或可打開中醫之謎
更令人興奮的是,趙立平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中藥「葛根芩連湯」可能通過改變菌群治療糖尿病。這是他們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中醫院仝小林團隊合作研究的成果。他們對張仲景《傷寒論》的經方「葛根芩連湯」做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糖尿病臨床治療試驗,證實該中藥復方具有明確而顯著的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效果。對治療前後糞便樣品中的DNA所作的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發現,藥物的療效與菌群結構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為解釋中藥復方的臨床效果提供了一條新的證據鏈。
該論文既證實了一種中藥復方的臨床療效,也提供了西方醫學可以接受的一種機理解釋。也是中醫學與微生物生態學學科交叉的成果,印證了我國微生物學界的泰斗之一魏曦認為「微生態學是打開中醫之謎的金鑰匙」的觀點。
文本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靶向腸道菌群真的能夠治療糖尿病嗎?
※你的大便正在被人窺視
※你不知道的胃腸道——超級菌營
※注意啦!兒童使用抗生素會影響腸道菌群!
※過度飲酒的危害大!補充益生菌為保肝、護胃、調理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