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線譜之外的記譜法,你了解多少呢?

古今中外

記譜法有很多種類

對世界音樂發展的傳承、記錄和保存

都有著重要的貢獻

與音樂相伴的你

怎能不了解這幾種記譜法呢?

簡譜民樂的代表,但它源於中國嗎?

簡譜民樂

其實簡譜的前身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的。

因為他簡單易學、清楚方便,就連我國保守的民族樂器界都張開了雙手歡迎它的到來,在中國許多民族樂器和民間歌曲、都是選用簡譜來記錄,這種記譜法形成了一種規則和默契,他們使用起來如魚得水,想學我國的民族樂器,選擇簡譜更是不二的選擇,簡單易懂,方便快速的掌握樂器的演奏。

紐姆譜它與五線譜有啥關係?

紐姆五線

在記譜法尚未發明以前,音樂的留傳必須依賴口耳相傳,但這種方式在傳達的準確性上比較無法控制。隨著格列高利聖詠推廣上的需要,人們日益覺得有必要用樂譜把曲調正確地記錄下來。於是在西元9世紀時,天主教會的音樂家們便發明了「紐姆樂譜」。最早的紐姆樂譜還不能完全記下旋律,它只能表示歌詞各音節大略的長度和抑揚而已。

中世紀初期,吉普這在格里高利聖詠拉丁文的歌詞上方加註簡單的「紐姆符」,表示在音調上行或下行的大致走向。到了11世紀左右,阿來做的僧侶圭多採用了四線譜,譜上的紐姆符號便能記錄音的高低。然後到了12世紀又發明了表示音長短的符號,逐漸成了今天五線譜,紐姆譜就是最早五線譜的雛形。

文字譜用文字該怎樣記譜呢?

文字古琴

文字譜是中國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記錄的樂譜,它是演奏琴的奏法的說明文字,最早我國是用文字的記錄來解釋古琴曲的定弦、彈奏手法的,我國最早的以文字譜記錄的古琴曲《碣石調·幽蘭》,僅一曲就用了4954個文字。

雖然文字繁瑣而不精確,卻有助於琴曲的傳授和流傳,為以後較為精確簡明的記譜法打下基礎。

工尺譜這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工尺戲曲

工尺譜是中國傳統的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它與許多重要的民族樂器的指法和宮調系統緊密聯繫,在中國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藝、戲曲、器樂中應用廣泛。

工尺譜的節奏符號稱為板眼,強弱拍分別用「板」和「眼」來表示,「板」為強拍、「眼」為弱拍,都為1/4拍。因此「一板一眼」表示2/4拍,「一板三眼」表示4/4拍,之後也表示做事死板,如4/4拍那樣。而有板有眼又指的是做事很有條理,說話的樣子和語氣有模有樣的,音樂版的成語表達方式,這正是中華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最受歡迎點擊標題查看練琴,不可忽視手指的木桶效應?

學琴,半途而廢的永遠不是孩子

為什麼要娶就娶教音樂的女老師
推薦閱讀:

(超級乾貨)5分鐘讓你識別五線譜
樂理 | 五線譜與簡譜的時值對照表
五線譜基礎知識-五線譜各調式及升降號
孩子必看丨五線譜兒歌讓孩子輕鬆記

TAG:了解 | 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