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作戰部隊一直比英法聯軍少?)(2

是年12月,英法聯軍進攻廣州。15日,侵略軍強佔了與廣州隔珠江相對的河南,參加這一行動的有英艦8艘,登陸水兵600名;法炮艇3艘,登陸水兵130名?。28日起,英法聯軍進攻廣州,次日佔領。登岸參戰部隊包括英陸軍80名,水兵2100名,海軍旅1829名,法海軍旅990名,共計5719名。在珠江上配合登岸作戰實施炮擊的英法艦艇20餘艘。

此時,清軍在數量上與一年前無甚變動。但經第一次廣州之戰、虎門之戰後,從虎門到廣州珠江上諸炮台盡被毀壞;經佛山水道之戰等水上交鋒,清軍在珠江上的水師已被打垮,殘部開往西江。其時惟廣州一處能戰守。廣州守軍仍約10000人。募勇數量減少,約為3000人。

1858年5月,英海軍在華各類軍艦達50艘,載炮共619門,艦上官兵6300人;法海軍在華各類軍艦15艘,共載炮23。門?。兩國侵略軍大批艦船集結於北直隸灣,英艦15艘,載炮192門,艦上官兵2054人;法艦11艘,共載炮26遵門。該月20日,英法聯軍進攻大沽炮台。攻擊北岸炮台的為英艦鴻鵝號、法艦霖彈號、火箭號,登陸部隊英軍289人,法軍168人,共計457人,攻擊南岸炮台的為英艦納姆羅號、法艦雪崩號和龍騎兵號,登陸部隊英軍371人,法軍350人,共計721人;英炮艇弗姆號、堅固號、鴨號、茱文號、負鼠號、斯菜尼號載送登陸部隊,並以炮火支援戰鬥,斯茱尼號是英法聯軍這次戰鬥的指揮艇。

直隸綠營額兵40000餘名,但駐防大沽的大沽協額兵僅1600餘名。清政府在戰前已加強了大沽海口的設防,派撥援兵600。余名。其中京營兵2000,督標、提標兵各500,天津鎮兵3200。此外,調天津勇1000,又募本地勇l000佘名。統計大沽一帶兵勇約10000人。第一次大沽之戰時,防守大沽南北岸四座炮台與英法聯軍交手之清軍近3000名。其餘分駐在炮台後路之新城、新河、于家堡、海神廟等處,距炮台二、三里至二十里不等,原來意圖為呼應支援,實際上在戰鬥中聞炮潰逃,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第一次大沽之戰失敗後,清廷震動,急忙調兵前往通州等處扼守,以防英法聯軍北上。據《籌辦夷務始末》(成豐朝)等有關資料統計,1858年5月21日即大沽炮台失陷後的第二天至6月15日,清政府調京師、察哈爾、密雲、熱河、黑龍江、吉林、蒙古哲里木盟和昭烏達盟、盛京、直隸宣化鎮等處兵共14900名。其中調赴通州一帶防堵的9900名,調赴南苑防堵的4000名,調赴山海關防堵的1000名。《天津條約》簽訂後,各地調防兵紛紛撤同,至是年12月7日撤盡。

三、換約作戰階段(1859)

清軍大沽敗績,次年英、法等國進京換約,咸豐帝任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辦理大沽海口防務。大沽協也改設水師,額兵從1600名增至3000名。僧格林沁抵任後,歷次調兵海口。至1859年6月第二次大沽之戰前,大沽海口等處防堵之清軍兵力共14l00名。就大沽一處而論,略弱於第一次大沽之戰時。其具體部署為:

大沽一帶700。名。其中大沽協兵3000,京營兵2000,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兵各1000。駐大沽南北炮台約4000名,其餘分駐石縫炮台、新城、新河、李頭沽等處。由僧格林沁親自率之。

北塘一帶約2100名。其中北塘營兵300,直隸通永協兵300,直隸提標兵:。o,察哈爾兵1000。由察哈爾都統西凌阿統之。

山海關一帶約5000名。其中山海關本處八旗綠營兵2000,吉林、黑龍江兵各1000,直隸宣化鎮兵1000。由山海關副都統定福、墨爾根副都統格綳額領之。

1859年6月,英、法兩國公使率艦隊北駛。大沽口外,英艦共有20艘,載炮145門,艦上官兵2000餘人;法艦2艘。25日,第二次大沽之戰爆發。參加這次戰鬥的有英軍炮艇11艘,載炮共39門,登陸部隊600餘名;法軍炮艇1艘也參加了作戰,登陸法軍60名。在大沽南北各炮台迎戰英法聯軍的清軍滿、蒙、漢官兵共4494人o。此仗,英法聯軍慘敗。

四、第二次全面作戰階段(1860)

第二次大沽之戰清軍大獲勝仗,咸豐帝、僧格林沁等為預防報復,戰後未將各海口防兵撤回。1859年9月後,各海口除本處兵外,留防援兵共8500人,其中大沽4000,山海關3000,營城1000,雙港500。

1859年11月至次年7月,戰雲密布。咸豐帝、僧格林沁又調兵13000名(詳見附表三)。至英法聯軍北塘登陸前,大沽、營城、天津、山海關一帶清軍兵力為29000名,其部署為:

推薦閱讀:

(2)淺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
第一課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期間唯一的勝仗:擊斃英軍近500人,清軍僅陣亡38人
鴉片戰爭中的火器較量:並非洋槍洋炮對大刀長矛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和清軍雙方各派出了多少兵力,清軍竟招致大敗

TAG:戰爭 | 鴉片戰爭 | 鴉片 | 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