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源流之考 (珍藏版)
【儒家】一、「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孔子明確提出,「仁」即「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雍也》)。為「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種思想貫穿了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孔子更具體指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因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這五種品德,都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體諒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學生要在這四個方面學習:學問、言行、忠恕和信義。孔子特彆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地。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其所謂「德」,就是「仁」的精神體現。二、「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另一個重要範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由來已久。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禮」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係。「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孔子認為,注重「禮」的內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內在精神終究還要靠外在形式來體現。所以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親履親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因為「禮」的內在精神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和每個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禮」,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違禮。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能「自法侯出」更不允「陪臣執國命」。在家庭方面「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三、孔子還提出了「中庸」思想。其要點有二:第一是「中」,第二是「和」。孔子所謂「中」,不是折衷與調和,而是指在認識和處理客觀事物時,要做到「適度」、「恰如其分」,而「適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礎就是從實際出發。孔子還提出了「和為貴」的觀點。「禮」本來是用來顯示不同等級之間人們身分差別的,強調「和為貴」,就是強調差別之間、不同等級之間關係的協調與和諧。對於這種「中」與「和」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四、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與「學」的思想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學無常師,一生虛心好學。 他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說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也向他的學生學習,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孔子的教育實踐與經驗,為中國傳統教育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上述思想成為後世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社會心理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仁、義、禮、智、信」為基礎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講氣節,重道義,關心別人,提倡寬忍平和、豁達樂觀;關注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講求修齊治平,這對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保持和諧的社會關係,穩定社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許多朝代的有道國君都遵循孔子的思想治國平天下。
【道家】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期楚國人。「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相傳老子氣質稟賦與眾不同,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他歷經文王、武王時期,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和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老子受牽連而被罷免官職。老子深感人世的險惡,便「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老子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通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尹喜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以後就聽不到先生的教誨了,就請先生勉為其難,著書傳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帶都沒有傳授過什麼,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該得道,就在那裡作了短暫停留,寫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經》。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過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去了哪裡。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前37章為卷上,後44章為卷下,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其基本思想範疇是「道」,故稱道家。「道家」之稱最早見於漢代司馬遷的《論六家之要指》。為了讓有緣人得道,讓上士最終返本歸真,老子在短短的5000字中告訴了人們這個「道」的含義以及與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的關係,如何做人並最終如何達到返本歸真等一系列問題,而對其它問題的闡述恰恰是為了那個最終的目地做鋪墊。老子為了讓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還多次談到了有「道」的聖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是如何做的,以此作為人們的榜樣。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國家,一切順乎自然,對百姓採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無為為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地。其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的社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據說當年孔子曾到周都,拜見了老子。從老子那兒回來,孔子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網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絲線去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象龍一樣深不可測啊!」可見,度人的覺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存在著根本的區別。老子之道,微妙難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過是人的學問,是規範人類行為道德之法。同孔子的儒家思想一樣,老子的道家思想同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其重要性在於他在中華文明經歷了神人共處時期後,第一次告訴了人們返本歸真的途徑,他啟迪人們如何認識天、地、自然、宇宙、社會和自身。比如老子認為天地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萬物生死都要順其自然,因而人們在世間的生活也要順其自然。簡言之,儒家是「入世」的思想,道家則是「出世」的思想,他給人留下的是修鍊的方法。後來的那些修道者,凡是遵從老子的道的,都是拋棄了世俗的榮華富貴,養身修性,而沒有在險惡的亂世遭到顛沛坎坷。老子的學道淵博深邃,源遠流長,這是乾坤所定,為萬世師表,所以後來修道的,也都把老子奉為他們的宗師了。此外,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對後世的統治者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東漢年間,老子與民間的神仙方術結合,形成了道教。老子被尊為道教鼻祖。不過,道教與道家是兩個並不相同的概念。道家思想的傳播也為後來佛家思想的傳入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佛家】當中國的大道在神州大地上流傳的時候,與此同時,在同是東方文明古國的印度,釋迦牟尼的佛法已經開始弘傳。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劫比羅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於藍毗尼園(今尼泊爾南部)生下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從小就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喜歡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歲的時候,釋迦牟尼拋棄了王位,離開了王宮,出家修行。當時的印度,有各種宗派的修練方法。這些修法,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經存在。釋迦牟尼先修「無想定」三年,最後終於修成。但他認為那不是道,不是根本,就捨棄了。釋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後達到了這個境界。但他發現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丟掉不要了。釋迦牟尼兩次「知非即舍」,當時再也找不到明師,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個乾果,餓得不成人形。他這樣苦修,是要找出一個真理來。但是六年之後,他認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釋迦牟尼來到恆河,瘦弱的他餓得實在撐不住了,昏倒在河邊。恰好有一個牧羊女經過,給他吃很好的乳酪,釋迦牟尼得到了營養,恢復了體力。但他沒有辦法找到一個能夠指導他的明師,便渡過恆河來到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頭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這一望,神通與功能瞬間炸開,他的思維在剎那間被打開,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鍊的東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種種開悟後應該知道的事情。由於開悟時釋放出的能量衝擊波,很大的一個地理範圍在釋迦牟尼開悟的那一瞬間震動起來。當時的人認為發生了輕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嘯,其實是釋迦牟尼佛開悟所致。當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會傷害到人。釋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為他已經具備了開悟後的智慧與能力。經過十二年艱苦卓絕的修行,釋迦牟尼佛終於睹明星而悟道。之後,釋迦牟尼佛便開始了四十九年的傳法生涯。釋迦牟尼佛的法門的特點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慾望和執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開悟開慧。大藏經多少萬卷,都不離這三個字。當然,它具體的表述鋪展開來相當龐雜,但其實質就是這三個字。在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其它宗教又開始興盛起來。印度的佛教最後與婆羅門教相結合,演變成了一種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釋迦牟尼,也不供奉什麼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產生,最後卻在印度消失了。佛法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據說在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從中國的邊疆傳入內地。佛教一開始進入中國,就和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著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來文化,還出現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大規模滅佛事件。但經過東漢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與中國的本土文化從對抗走向適應,並相互影響。南北朝時期,佛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傳播開來。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條件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撐,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很深的影響。中國佛教發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時期。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加上歷代皇帝重視佛教,大量佛經傳入中國,譯成漢文,廣為流傳,開始出現了不同風格的佛教流派。如天台宗、慈恩宗、華嚴宗、律宗、禪宗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禪宗。這時的佛教,已經滲透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中。到了宋代,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全面滲透到哲學、文學、倫理學,以及法學領域,對詩歌的影響更為突出。許多有文化的僧人也大量寫詩說禪,大量的詩篇從追求寧靜空寂的禪境到開始追求機智活潑的禪機禪趣,追求佛教語言的選擇,追求禪宗中的理性。可以說,從隋唐之後,佛家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主要表現在:其一、中國傳統藝術,如建築、塑鑄、雕刻、繪畫、音樂、戲劇等出現了大量與「佛」有關的作品。其二、中國文學作品出現了切音、文法觀念、名詞新增、文體之開新、詩歌、語錄體、小說傳奇雜劇等新概念及題材。其三、對中國哲學思想產生影響。此外,佛家思想對於中國傳統科學,比如醫藥、天文、數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而佛教對於中國習俗風尚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第一、信三世。佛家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因緣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輪迴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落,生滅相成。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開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第二、信六道。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雖然現世作惡而得福得壽,但其業果若不報於現世而將報於來世。第三、信善惡報。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惡定有果報,或報之自身體,或報之子孫,或報之來世。同時還引進了悔罪植福、延壽薦亡、修德禳災、設供祈願等觀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