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立法禁止父母偷窺子女隱私引爭議

2010年11月30日 11:18 來源:齊魯晚報 

參與互動(1)  【字體:↑大 ↓小】

  11月22日,河南省通過了新審議修訂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該條例做出明確規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隱私權。無獨有偶,分別於今年9月1日和10月1日開始實施的《重慶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和《山東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2010修訂)》中對保護未成年人隱私也作出了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私自開拆開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網聊記錄、手機簡訊等個人信息。系列新條例的頒布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與爭議:禁止父母偷窺子女隱私,為父母監護權設限是否妥當?孩子該不該有自己的隱私?針對這一系列質疑與爭議,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A 家長觀點:偷窺隱私只為更好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對保護未成年人隱私不是很重視。家住芝罘區錦繡街的孟先生說:公民的隱私權確實不容侵犯,但孩子隱私該不該保護卻值得商榷。父母定期檢查孩子書包、日記,可以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交流,防止孩子誤入歧途。孟先生告訴記者,在兒子上高一時他在一次偷看孩子日記的過程中發現剛上高一的兒子竟然早戀了,在接下來的幾天,他冥思苦想想找一種既不增加父子對立情緒,又能有效阻止兒子的方法。終於,在老師的幫助下孟先生採取迂迴戰術,讓兒子間接了解到早戀的危害和家長、老師對早戀的看法。一段時間後,孟先生通過偷看兒子日記了解到孩子已經放棄了。「要不是我及時發現苗頭早做處理,兒子不就陷進去了?要是按照條列的規定,孩子的問題能及時解決嗎?」

  家長不能在未經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隨意偷看其隱私日記,包括簡訊等,否則有可能觸犯法律。對此,大多數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對家長來說孩子不該有隱私。一位姓陳的家長說:「孩子的日記、簡訊憑什麼不能看,孩子那麼小,哪有什麼隱私啊,要是我不幫他把關,他早戀、誤入歧途、被騙怎麼辦?」對於「觸犯法律」的說法,很多家長滿不在乎,「小孩子哪有什麼隱私,我偷看是為了更好的教育他,難倒這都要和孩子對薄公堂啊?」一些家長更認為,如果因偷看孩子秘密被孩子告上法庭那就有點小題大做了。

  B 孩子反應:隱私被偷窺,自尊心受傷害

  「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偷看我的日記、偷聽我的電話。我覺得他們看我就像看賊一樣,一舉一動都盯得死死的,弄得我一點自尊都沒有了,我在家裡都快透不過氣了。」初二年級的天天激動地說,「我覺得自己和父母的隔閡越來越大,甚至不願和他們交流了。」天天說,自小學五年級發現父母經常翻她的書包、偷偷看她的日記後,她就感到很反感,但也很無奈,「我也抗議過啊,說他們侵犯了我的隱私權!但他們卻說他們是家長,有權管我的一切。」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40%以上的學生遇到家長偷看自己日記、簡訊和QQ記錄時會與其發生矛盾,70%以上的學生認為未成年人應該有私密空間,家長不應干涉。「我們也有隱私,就算是我們的監護人也不能侵犯,如果我們願意讓家長知道,會主動與家長溝通。然而父母做這種偷偷摸摸的事,不僅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還毀了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形象。」煙台三中高二學生吳輝在採訪中向記者反映道。

  針對父母的偷窺,許多孩子採取眾多方法與父母周旋,不少學生稱會用「設置手機密碼」、「不在家聊QQ」、「時刻刪除簡訊或聊天記錄」的方式防範家長偷看。有些學生稱自己日記會同時準備兩本,其中一本專門應付父母檢查。

  專家觀點

  老師建議:不要以愛的名義侵犯孩子的隱私。

  煙台新睿思教育學校的楊東健老師指出:很多父母漠視孩子的隱私權,以關心孩子成長的名義偷看孩子信件、日記、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網上聊天記錄,這不但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而且也是對孩子溝通不夠、缺乏信任的表現,容易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情緒,產生新的溝通障礙。有些父母看了孩子的日記後,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偏概全,質問孩子,這樣就很容易引發之間的矛盾衝突。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泯滅其心。俗話說的好:樹怕傷根,人怕傷心。一個人的成長可以沒有鮮花和掌聲,但絕不可沒有自尊心,否則會影響其身心的健康與發展,甚至對成長產生嚴重的後果。因此,請不要以愛的名義侵犯孩子的隱私。

  家庭教育中需要理解、溝通與寬容。父母要做的是正面的榜樣教育,而不是扮演窺探者的角色。父母要成為孩子的精神支柱,學會「角色轉換」,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哪怕是錯的,對於孩子的行為要寬容,而不是一味的窺探和質問。而作為孩子,如果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也應主動去溝通,孩子如果連父母都信任不了,還能信任誰呢!孩子自己也要有「求變」意識,發現父母窺探的話,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做好溝通。雙方都要學會理解,尋求更多的互動。

  心理解讀:隱私是孩子成長的養料。

  愛心心理諮詢室的王旭紅老師告訴記者,大部分家長都單純的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應該存在隱私,即使有隱私也不該對父母設防,然而家長卻忽視了隱私是孩子青春期成長的重要養料:

  首先,隱私的產生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了自己的隱私,應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心秘密。

  其次,隱私是孩子內心的一種珍貴體驗。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雖然孩子越來越不滿於凡事受父母控制、擺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強大力量又令他們心生忌憚,於是秘密成為孩子作為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形式。這種對自己內心世界獨享的體驗,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最後,隱私能幫助孩子走向獨立和成熟。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向獨立,而擁有個人秘密並能恰當處置是走向獨立的要素。對個人來說,隱私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隱私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之路,而沒有隱私的「水晶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有遠見的父母與教師應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 (文/王偉凱)

推薦閱讀:

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治療室
家長一定要看!孩子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為人父母的修行
有暴躁易怒情商低的父母,孩子可以怎麼做以免自己變得越來越像父母?
我25歲為何父母仍然干預我玩遊戲?

TAG:父母 | 子女 | 隱私 | 立法 | 爭議 | 偷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