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術之餘,衝擊一下文學獎吧

Boom sha ka la ka,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大人去世了。他留下了一個願望,那就是設立一個獎項,獎勵那些為人類文明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精英們。其中對文學獎,他的期許是要獎勵那些「在文學的領域中,在某個理想的方向寫出了傑出作品」的人(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瑞典原文是:den som inom litteraturen har producerat det mest framst?ende verket i en idealisk riktning)。

但這個獎的一百多年的歷程飽受爭議,從這些爭議中,和一百多年來的獲獎人、提名者名單中,我們可以大約可以體驗到跟文字打交道是一件多麼困難而有趣的事。

對idealisk/ideal的爭議

諾貝爾所說的「ideal」究竟是什麼意思,印發了很多討論,而對這個詞的理解,影響到對作品的篩選和評定。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非虛構類作品究竟能不能拿諾貝爾文學獎。在20世紀初,對於ideal這個詞,瑞典科學院的文學委員會操作地非常嚴格。因此,一些有世界級聲譽的作家被他們無視了,他們沒有獲獎完全是因為評審者的內部分歧。拜託,連James Joyce, Leo Tolstoy, Anton Chekhov, Marcel Proust, Henrik Ibsen,和Henry James都沒有拿到獎。

這個階段的評獎中的,ideal這個詞有可能被理解為某種理想主義,即那些對人類的品德和美好價值予以熱情歌頌的理想主義,"a lofty and sound idealism"。所以我們發現最早的提名者中,居然出現了虛構作品很少或根本沒寫過的神學教授。

那些非虛構作者們

Theodor Zahn是德國的一位新教神學家,聖經學家。出生於德國的萊茵蘭地區,他先後在瑞士巴塞爾、埃爾蘭根和德國柏林學習神學,1871年成為哥廷根大學的神學教授。縱覽這位學者的著作表就會發現,他最重要的作品主要是「Research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on」兩卷本,「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三卷本,純文學活動很少,只搜集過德國童話以及寫過一兩個劇本。但他1902,1904,1908三次被提名過。

寫到這裡我要替所有1902年被提名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們吃一個蛋撻,因為他們都太不幸了,遇到了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最大的bug,特奧多爾·蒙森(Theodor Mommsen)。蒙森大人大概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唯一一個當年提名當年獲獎的人。他生於德國的的席萊蘇維格(當時屬於丹麥)的伽爾丁,自幼在母親的影響下熟讀羅馬史,於20歲的年紀發下宏願,要窮盡羅馬史的寫作。經過三十年的打磨,他完成了五卷本《羅馬史》,這部著作立刻征服了學術界,也可以說,這是現代學術體系建立之前的最後一次輝煌。1902年,他因為「現存的最偉大的歷史寫作藝術大師,特別要提及他的里程碑著作《羅馬史》」("the greatest living master of the art of historical wri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is monumental work, A history of Rome")而獲獎。這可能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最詭異,但爭議最少的一次獲獎,他被普魯士科學院的18位成員集體推薦,然後就獲獎了。

除了前面的Zahn,還有一位神父獲得過提名,同樣是因為他所作的神學研究,Charles Wagner。Charles Wagner是法國一位牧師,維基百科對他的作品的介紹是「whose inspirational writings were influential in shaping the reformed theology of his time」。由此也可見在歐洲精神尚存的年代,普世的文學價值是怎麼和神學站在了一起。

除了神學和歷史學,早期的提名者中還有一位足夠有重量,那就是James Frazer。他的主要著作就是四卷本的巫術研究《金枝》,一座偉大的文字迷宮。作為一位19世紀的作家,他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葉,直到1935年,他還是獲得過提名,此時距離他去世只剩十年。當然他依然比普魯斯特、卡爾維諾、波拉諾、魯爾福要幸運,其中魯爾福是20世紀下半葉最有可能統治文學界,也就是那個獲得了諾貝爾獎也不會有人說個不字的人。有人問馬爾克斯,你覺得眼下誰能獲諾貝爾文學獎,馬爾克斯說,諾貝爾獎喜歡一類作家,要說獲獎,魯爾福就可以獲。當時魯爾福只完成了一部中篇,又完成了一部半之後,他死於飛機失事。

早期的評獎中,對理想主義的重視還表現在特別重視史詩風格和生活哲學。所以顯克微支(1905)和Rudolf Christoph Eucken(1908)。

但維繫價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獎項的影響力超越了歐洲,人們開始要求其具有代表性之後。在這個階段,純文學派佔了上風,他們認為非虛構作品不應該列入評獎,尤其是他們發現給每一個國家的作家都弄一獎,已經足夠他們忙到下下個世紀的時候。所以羅素獲獎和丘吉爾獲獎都引發過大討論。

最關鍵的事件還是1964年薩特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他認為人應該保有全部的自主,而不應該讓自己變異為一個機構(Institution),具備那樣的功能和影響力是對人的異化。那好吧,那還是不要發獎給這些時髦的愛好哲學的知識分子了,要發給作家,畢竟作家窮嘛。

但對正視非虛構類作品價值的呼聲一直也沒有斷過,尤其是人們發現現代文學越走越遠的時候。為什麼實驗性的看不懂的文字能獲獎,而那些引發了共識、使人們認識到問題嚴重性,或者在某個學術領域更新了人類知識的作品就不能獲獎?究竟哪種更有價值,哪種才更符合諾貝爾的Idealism,仍然是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但事情不斷在變化。2014年的提名者中有一位Svetlana Alexievich,她是一位記者,報道了蘇聯入侵阿富汗,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雖然飽受質疑,但她今年又獲得提名了,衷心祝願她能獲獎。

結語

我是在看到James Frazer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後一時興起,想要找找看究竟有哪些學術界大牛曾經獲得過這個獎項的提名,所以我翻了很久諾比爾獎的提名人資料庫。看來看去,只感慨自己學識淺薄,除了那些廣為人知的,我對20世紀初的學術史並沒有熟到足以支持我完成這項工作。但也有好處,我突然也明白了一些這個獎項的意義。

那就是記憶框架。提名、排序、獲獎,這是一個整理和收納人類記憶的過程,是信息的集合和管理。如果沒有這樣的脈絡,恐怕也就沒有20世紀文學史。我們的記憶是從潛意識中不斷向靈魂畫布上拋灑的碎屑,如果沒有這樣一張網,該如何記得?人類是健忘的,20世紀初出過風頭的人,一百年後沒人記得,連痕迹都沒留下。Alfred Hutchinson,也曾獲得過提名,如今,連一條維基百科詞條都沒有,多麼可惜。巨大的結構和渺小的個人之見總是存在張力,這本身就是永恆的文學主題之一吧,惜福,感恩。


推薦閱讀:

獨家:馬爾克斯對中國文學變革的影響
免費版《冰冷少帥荒唐妻》小說全文在線閱讀
鮑勃·迪倫獲諾獎是個信號:文學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斗羅大陸戴沐白是幾級的封號斗羅?
餘生很長,很高興遇見你

TAG:學術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