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介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介紹

中國營養學會 柳啟沛 2006-10-17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  

  「民以食為天」,膳食是人體健康的基礎。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更逐步明確,膳食構成和一些疾病的發生存在相關性,膳食指南由此應運而生。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DC)根據營養學原則,針對各國各地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它引導民眾合理選擇並搭配食物,達到平衡、合理膳食,減少疾病,促進全民健康。

  一、膳食指南的變遷

  《2000年美國膳食指南》的10項要求。

  膳食指南作為衛生政策的一部分有上百年的歷史,它由早期的食物目標,歷經膳食供給量、膳食階段目標演變而來。1918年,英國推薦兒童膳食必須包含一定量的牛乳,20世紀30年代國聯向大眾推薦膳食應包括保健的食品——牛乳、葉菜、魚、肉、蛋等。實際上40年代以前的膳食指南與膳食標準並無界限,後來為了給膳食指南提供科學依據才確定膳食標準及相關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來,慢性退行性疾病成為主要死因,其發病率與膳食構成的關係引起注意。此時實驗證明血脂可受膳食影響,流行病學觀察發現脂肪的種類和數量與心臟病死亡率有關,於是美國心臟病學會建議為心臟病而指定膳食指南。1977年美國提出了膳食目標,成為膳食指南發展的里程碑。1980年美國將膳食目標改為《美國膳食指南》。其他國家也紛紛於20世紀70、80年代提出了各自的膳食指南。

  美國膳食指南自1980年後每隔5年修訂一次,由美國農業部(USDA)和衛生與公共部(HHS)指定的膳食指南顧問委員會(DGAC)完成。

  《2000年美國膳食指南》有10條:  保持健康體重;每日有體力活動;按「金字塔」指南選擇食物;每日選擇多種穀類,尤其是全谷;每日選擇多種水果與蔬菜;保證食物安全;選擇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而總脂肪適度的膳食;選擇飲料與食物使糖攝入量適度;選擇製備少鹽食物;如飲酒精飲料,宜適量。  《2005年美國膳食指南》包括9部分:  在所需熱量內保證充足的營養素;體重控制;體育鍛煉;鼓勵的食品品種;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和鉀;酒精飲料;食品安全。

  二、美國最新膳食指南簡介

  幾乎三分之二美國人超重或肥胖,如果我們現在不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性,那麼後果也……

  《2005美國膳食指南》是一份針對政策制定者,營養學家和保健工作者的報告。新的指南針對美國社會存在的最新健康問題,對《2000年美國膳食指南》做出了修訂。這份指南和《2000年美國膳食指南》比較,特彆強調了在所需熱量內保證充足的營養素,特別是鐵、葉酸、維生素D、B12,且明確提出了對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鈉和鉀的要求。指南要求每日攝入膽固醇應少於300mg,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每日鈉攝入應少於2300mg,選擇少鹽食物同時,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對有高血壓的人、黑人、中老年人,每日鈉攝入量不多於1500mg,而鉀應達到4700mg。

  新版的美國指南指出:幾乎三分之二美國人超重或肥胖,因此呼籲:注意運動和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和雜糧。它啟示,要通過調整飲食、加強運動和關注食品安全來預防慢性疾病。

  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您知道「平衡膳食寶塔」嗎?現代生活中提倡均衡營養的概念包括哪些呢?

  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凝集了諸多寶貴的膳食營養觀念。1989年我國修訂了第一個膳食指南,1996年中國營養學會及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共同組織了中國膳食指南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開展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和資料論證工作,對原有的膳食指南進行了修改,同時對指南進行了量化,並設計了「平衡膳食寶塔」。1997年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由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會發布。

  1.《1997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1997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是平衡膳食與合理營養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也就是在現代生活中提倡均衡營養的概念。它包括以下八條: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每日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適當搭配,才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多種食物應包括穀類及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及製品、蔬菜水果類、純能量食物五大類。

  穀類食物是我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最好的基礎食物,也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但根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的結果顯示,在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甚至超過了穀類的消費量。這種「西方化」的膳食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不利,應當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在各類食物中以穀類為主,並需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等。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和薯類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有機酸及果膠等又比蔬菜豐富。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護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減少兒童乾眼病及預防某些癌症等有重要作用。

  (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奶類含鈣量高,是天然鈣質最好的來源,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

  我國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鈣,平均只達到推薦供給量的一半左右,這可能與膳食中奶及奶製品少有關。每天吃適量奶類可提高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減緩老年人骨質丟失的速度。而多吃豆類食物,既可改善提高蛋白質攝入量,又有利於防止消費過多吃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

  (4)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魚、禽、蛋和瘦肉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某些礦物質的重要來源。我國相當一部分城鎮居民和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吃肉食太多,對健康不利,應當少吃豬肉,特別是肥肉、葷油,減少膳食脂肪的攝入量。

  (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保持正常體重是一個人健康的前提。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會導致肥胖,反之會造成消瘦。體重過高易得慢性病,體重過低可使勞動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應保持進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體力活動較少的人應進行適度運動,使體重維持在適宜的範圍內。要注意三餐分配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別佔總能量的30%、40%、30%為宜。

  (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膳食不應太油膩、太咸或含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及油炸、煙熏食物。大量研究表明,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呈正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用量不超過6g為宜。除食鹽外,還應少吃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吃鹽過多會增加患高血壓病的危險。

  (7)如飲酒應限量   白酒除能量外,不含其他營養素。無節制地飲酒,會使食慾下降,食物攝入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攝入缺乏,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危險。成人若飲酒可少量飲用低度酒,青少年不應允許飲酒。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從食物的選擇、烹調到就餐等各個過程都要注意衛生,集體用餐要提倡分餐制,以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

  2.《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為了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專家委員會進一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並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則轉化成各類食物的重量,並以寶塔圖形表示,直觀地告訴消費者每天應吃食物的種類及相應的數量。

  平衡膳食寶塔建議的各類食物攝入量是一個平均值和比例,日常生活無需每天樣樣都照「寶塔」推薦量飲食,重要的是一定要經常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應用平衡寶塔時還可以把營養與美味結合起來,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一日三餐,既滿足營養的均衡需求,也可以使飲食更加豐富多彩滿足人們的口味享受。

  穀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100克米、面的穀類食物)

  豆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40克大豆的豆類食物)

  乳類食物互換表(相當於100克鮮牛奶的乳類食物)

  肉類互換表(相當於100克肉的肉類食物)

  四、中美膳食指南比較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也需要隨之調整,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宣傳指導就顯得日益重要了!與時俱進是我們的目標!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根據膳食指南的原則並參照平衡寶塔的搭配來安排日常飲食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科學研究的成果為根據,針對我國居民的營養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而制定,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指導意義。《1997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平衡寶塔」是參考了美國當時的指南修訂意見,提出了選擇食物的原則,也重視全穀食品的保健作用,並且注意粗糧的選用,與《2005年美國膳食指南》比較內容一致,在指導、教育人民群眾採用平衡膳食,增強體質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2005年美國膳食指南》中提出的肥胖,以及營養素的問題在我國當今社會也同樣值得重視。2002全國營養調查發現我國居民膳食結果不盡合理,鐵、鈣、維生素A等缺乏普遍存在。所以,在今後的指南修訂中,尚需突出在所需熱量內保證充足的營養素,以及體育鍛煉和體重控制等問題。

推薦閱讀: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專家解讀《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之一 ——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直擊2016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獨家深度解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10)要點

TAG:中國 | 介紹 | 膳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