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茶文化的真正發源時期
鎏金飛鴻毬路紋銀籠子
鎏金鴻雁流雲 紋銀茶碾子
鎏金銀龜盒
李白詩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他告訴了我們,好酒配好樽、美食配好器才能相得益彰。同樣的,「茶」與「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兩者之間其實就是文化與器用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發展。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幾乎成為行內共識,作為茶文化歷史發展中的最重要載體,茶具在唐代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可以說,唐代不僅是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的發源時期,同時也是瓷器從純粹的「器用」走向「審美」的蛻變起點。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梁婉瑩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 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著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置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 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 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因此將茶作為徵稅對象,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政府「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 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為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里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鑒,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為流布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里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著「茶煙裊裊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佼佼者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
1987 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大唐系列茶器,做工精細,造型優美,質地細膩,佼佼者就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堪稱是茶器中的國寶,集中表現了唐代 茶器的興盛。事實上,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可分為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為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為器的稱為「富貴湯」,琢玉為器的稱為 「碧秀湯」,瓷器飲茶稱為「壓一湯」,其中以瓷器茶器最為盛行。
在唐代,茶盞的,為時人所常用。特別是邢窯白瓷碗,然而陸羽認為越窯茶碗最 好,最適合飲茶。他認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做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 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陸羽在書中還曾為我們描述了唐代茶碗的標準,即「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唐代半 升約為我們現在的270毫升。除了越窯和邢窯茶器,值得一提的還有湖南嶽州窯。岳州窯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燒制青瓷聞名,晚唐在其影響下出現了燒制釉下紅 綠彩瓷器的長沙窯,主要以出口中東地區為主。
飲茶方式有煮茶和煎茶、庵茶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 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把茶葉(主要是茶餅)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里,接下來燒水,並在水開之前往鍋里 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裡,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
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認為這種方法煮出 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現代 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 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再羅細,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唐代飲茶除煮茶和煎茶法外,還有庵茶。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沖飲的畫面。
趣聞
千金小姐發明了茶托
唐 朝普遍使用的茶具大都是沿襲陸羽設計的廿四器,在陸羽之後有所改進的只是多了一個盞托而已。據唐人李匡義《資暇集》記載:唐德宗建中年間,成都府尹崔寧的 女兒十分好茶,但她在日常飲茶中覺得當時沿用的茶盞在注入茶湯時十分燙手,端起來喝十分不便,於是她就取了個碟子托住,這樣在喝茶時茶盞就不易傾斜滑脫 了。後來,這位深閨小姐又有了新的發現,她把蠟烤軟後,做成茶盞底大小的蠟環,置於茶盞小碟子之間,三者連起來成一體,十分方便於使用。崔寧發現了女兒的 作品後,為之取名為托,並介紹給親友賓客們,於是茶托從此傳世。後來經人們的不斷改進,茶托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並逐步演化為今天蓋碗中的茶碟。
推薦閱讀:
※工夫茶與功夫茶如何分辨?
※中國人需要知道的幾點茶葉知識(發展歷史篇)
※新白茶,能不能像老白茶一樣煮著喝?
※蓋碗材質不同,泡出的茶有啥不一樣?
※陸羽與徑山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