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秘密」的貨幣政策
(本文作者趙建系青島銀行經濟學家,聞道智庫發起人,金融學博士後,山東大學碩士生導師,新華社特約分析師和人民日報海外網專欄作家。)
青島銀行經濟學家、聞道智庫發起人趙建近日撰文稱,進入2015年,「經濟探底+債務觸頂+資金外流」的基本局勢已經非常清楚,那麼相應的寬鬆貨幣政策也就成為確定性事件。除了在節奏和外部衝擊方面還有非預期空間,當前的貨幣政策走向幾乎無「秘密」可言。
但是,在一個還依靠貨幣政策作為改革軟著陸必要條件的經濟體內,如果政策走向全被吃透且提前消化,那麼每一次政策出台都可能只是「對過去經濟形勢的被動確認」,貨幣政策的正向衝擊和預期引導效果大幅衰竭;且一旦政策力度低於預期,資本品市場和信貸市場可能還會產生反向的負面效果:政策出台後,資產價格回吐低於預期部分的溢價,信貸市場的惜貸情緒進一步加重,流動性陷阱可能會越陷越深。
隨著利率市場化邁入最後一步,管制基準利率只剩下存款一個品種,且在越來越多的市場化定價資金面前變得搖搖欲墜;但央行卻仍然寄厚望於基準利率,希望通過下調管制基準利率推動整個社會融資成本下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悖論。
最後,趙建認為,改革就是去管制化去政策化。央行應該更加註重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應用,在陽光化公開政策規則(比如降准與外占減少掛鉤)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時間表的同時,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內生調節市場基準,而不是仍然習慣性的採用計劃思維來管制基準利率。
以下為趙建的全文:
經濟走勢越清晰,政策走向就越容易判斷,一致性預期就越容易觸發。尤其是進入2015年,「經濟探底+債務觸頂+資金外流」的基本局勢已經非常清楚,那麼相應的寬鬆貨幣政策也就成為確定性事件。在這個既定信息集下,無論央行如何不願意公開承認貨幣政策已轉為積極,如何使用定向寬鬆等結構性話語來與改革場景保持一致,都無法消除市場對貨幣寬鬆基調的確認和消化。因此,每當降准和降息發生,分析師的點評報告里幾乎都有「如我們前面預測」、「符合我們前期預期」等語句。可以說,除了在節奏和外部衝擊方面還有非預期空間,當前的貨幣政策走向幾乎無「秘密」可言。
政策走向全被看透,長期來看在主張貨幣中性價值觀的經濟體系中是有積極意義的,這符合弗里德曼的貨幣穩定規則,貨幣當局和經濟主體的博弈可以通過泰勒準則實現動態調和,在盧卡斯批判的指引下,央行的強紀律性可以修正動態不一致帶來的社會福利損失。但是,在一個還依靠貨幣政策作為改革軟著陸必要條件的經濟體內,如果政策走向全被吃透且提前消化,那麼每一次政策出台都可能只是「對過去經濟形勢的被動確認」,貨幣政策的正向衝擊和預期引導效果大幅衰竭;且一旦政策力度低於預期,資本品市場和信貸市場可能還會產生反向的負面效果:政策出台後,資產價格回吐低於預期部分的溢價,信貸市場的惜貸情緒進一步加重,流動性陷阱可能會越陷越深。
自去年底央行降息打開積極的貨幣政策通道以來,「降息+降准」交替使用的節奏已經被確認,但是實施效果即使考慮到政策時滯,對實體經濟的邊際影響也變得越來越微弱,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改革紅利與政策效果不可兼得。隨著利率市場化邁入最後一步,管制基準利率只剩下存款一個品種,且在越來越多的市場化定價資金面前變得搖搖欲墜;但央行卻仍然寄厚望於基準利率,希望通過下調管制基準利率推動整個社會融資成本下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悖論。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商業銀行總是按照「一浮到頂」來調整利率,因此每次降息卻都詭異的拉升了利率,這恰恰反映了「改革紅利和管制租金不可兼得」的客觀處境。另一方面就是對政策的預期,從最近一次的降息效果來看,整個金融市場已經把降息作為確定性事件提前消化,因此降息的預期引導效應也大打折扣,信貸市場中銀行惜貸情緒、降低資金成本的意願並沒有發生明顯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且隨著風險溢價的上升和剛兌資金的黑洞效應有被動上升之勢。
政策走向都被貨幣需求主體看透,央行預期管理的主動性效果就會越來越弱,無論寬鬆政策出台時前面加多少定語,經濟主體關注的都只是數量效應而非結構意義。這一尷尬現象的出現,卻恰恰反映了金融改革的效果:改革就是去管制化去政策化。認識到這一點,央行應該更加註重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應用,在陽光化公開政策規則(比如降准與外占減少掛鉤)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時間表的同時,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內生調節市場基準,而不是仍然習慣性的採用計劃思維來管制基準利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推薦閱讀:
※中信明明:中國央行大概率將漸進跟隨美聯儲加息 轉載
※擴張性貨幣政策
※讀懂貨幣政策
※中國貨幣政策下一步:看國內經濟
※遭美元劫,哪些國家倒在美聯儲「屠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