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增加黃體的中藥
能夠增加黃體的中藥
提要:我在我發表了「婦女月經推遲(閉經)慎用黃體酮」的日誌後,有很多女士就問「中醫中藥用什麼方法能夠增加黃體不足,使月經正常?幫助懷孕。」 一句話:「一把鑰匙不能開所有的鎖,不能用中藥治療西醫化驗的一個結果,還是要用中醫的辨證施治。」
概述:臨床遇到很多婦女都出現月經推遲的現象,有的人甚至半年都不來。都知道為省事,自己到藥店買一些黃體酮片服用;有人到醫院看婦科,醫生就給她打黃體酮,月經來了。其道理很簡單、黃體酮用來人作工調整月經周期的,雖然具有一定作用,但使用時必須要慎重。因為造成月經推遲的原因很多,黃體酮不是萬能的,濫用不但無效,甚至還會對女性內分泌產生不利影響。
一、常用治則:應用「①補腎填精、②健脾益氣、③補氣養血、④疏肝理氣、⑤活血祛瘀」之法,能夠增加黃體,例如中醫中藥採用壽胎丸(下篇論述)為代表加減治療婦女黃體缺乏引起的月經推遲、閉經、不孕症效果顯著。
1、【補腎填精】:腎陽虛主症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諸症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陽痿早泄、遺精,精冷不育或宮寒不孕,帶下清冷,小便清長,夜間多尿,小便點滴不爽,小便不通,下利清谷。主症是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更會有以下諸症:眩暈耳鳴、形體消瘦、失眠多夢、顴紅潮熱、盜汗、咽干、婦女經少、經閉、崩漏、不孕、尿短黃。
常用中藥: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仙茅、沙苑子、韭菜子、陽起石、龜板、鹿血、鱉甲、熟地、枸杞果。例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
2、【健脾益氣】:脾虛的典型癥狀是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即明顯增多而發生泄瀉,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常用中藥:党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丁香、山楂、神曲、麥芽、玉竹、薏苡仁等組成,例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歸脾丸等為代表方。
常用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方葯:參苓白朮散。方中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理氣健脾化濕。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症見腹中冷痛,喜溫喜按,手足不溫,大便腥穢者,可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症見短氣肛墜,時時欲便,解時快利,甚則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減當歸,並重用黃芪、党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
3、【補氣養血】:氣血對女人的作用至關重要,女人的健康、月經、養顏的根本調理就是補血養氣,只有充足的血才能讓女人面色紅潤、經血正常,有助於懷孕;如果氣血不足就會疲倦中出現低燒、面色萎黃無華;運動之後心慌、氣短、唇甲蒼白最為常見;有頭痛、頭暈、目眩、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經期不調、紊亂、減少、甚至閉經等癥狀。氣血不足一般表現是這樣的:(這一條很重要詳細描述)常用中藥:人蔘、黃芪、党參、白朮(炒)、當歸、川芎、紅花、桃仁、制何首烏、鹿茸、淫羊藿、五味子、麥冬、地骨皮、川芎、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等。益氣養血中成藥補血藥四物湯為代表。用於氣血不足所致的閉經兼有氣短心悸、面色不華、體虛乏力。 常用的中成藥有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效果。最常用的有:八珍丸、十全大補丸、人蔘養榮丸、泰山磐石散等。
【疏肝理氣】:肝氣鬱結表現為兩脅脹痛,胸悶不舒或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腸鳴腹痛;可見月經推遲、閉經,兼有乳房脹痛,痛經、不孕不育症等。疏肝理氣即疏肝,疏散肝氣鬱結的治法。按五行而論,肝屬木而性喜條達,主疏泄,為藏血之臟。設若情志不遂,肝木失於條達,肝體失於柔和,以致肝氣橫逆、鬱結,呈現種種病變。疏肝理氣具有疏理肝臟氣機,恢復肝臟功能的作用。
常用中藥:常用藥物有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鬱金、元胡、陳皮等;中成藥有逍遙丸、舒肝丸等。
【活血祛瘀】:氣虛瘀滯證所致的瘀阻常見於心胸悶心痛、口唇青紫;瘀阻於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於肝所致的脅痛痞塊;瘀阻於胞宮所致的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不孕症等;瘀阻於肢體所致的局部腫痛青紫;瘀阻於脈絡所致的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
常用中藥: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參、三七、生地、丹皮、赤芍、三棱、莪術、水蛭、蒲黃、乳香、沒藥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桃仁承氣湯、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溫經湯等。活血化瘀常同補氣、養血、溫經散寒、清熱、行氣、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二、治療原理:中醫強調病機重點把握腎、肝、脾三臟;用藥上採用「補腎填精,養血益氣、健脾益氣、疏肝理氣解郁、清利濕熱、兼活血化瘀,」以達到陰陽並調,補中有通,補中有清,面面俱到而有效地提高治癒率。中藥的配伍是在根據病情,在辨證施治立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在藥物的配伍組方上必須遵守「君、臣、佐、使」的原則,分清主次,合理組方,例如主要以人蔘、黃芪、山藥來補氣,以熟地黃、枸杞子、桑椹、麥冬補血養陰為基礎;以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仙茅、沙苑子、韭菜子、陽起石等補腎填精、壯陽補陽;以山茱萸、金櫻子、五味子、覆盆子、蓮子等固澀止遺、止帶、止泄;由此可以看出中醫中藥組方遣葯時既考慮到葯與病合,又考慮到如何按照組方原則將方葯配伍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主治主要癥狀,要方與症合,兼治見兼見證狀;根據個人體質、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使之更好地治病又不誅伐無過,因而能夠在臨床應用中產生顯著的療效。 例如補氣養血方用治氣血皆虛諸證,症見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月經推遲或閉經。 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方中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脾氣虛甚者人蔘易党參加山藥。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本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中醫內科病學》《中西結合治療學》《衷中參西錄》。
推薦閱讀:
※中藥---細辛
※中國中藥雜誌投稿要求
※中藥藥性之最
※健康之路》中藥三寶中藥與養生《養生堂》話說中藥
※[轉載]論中藥歸經入味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