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紅包或可改變社會

小小紅包或可改變社會—— 去中心化眾籌的社會試驗姚遙昨天 11:12分享

新年臨近前,微信紅包悄然襲來。

微信支付剛開通時,許多公益界的朋友預測一個全新的未來,包括頗具中國特色的公募基金會也將走入歷史,每家機構都從技術上有了公募的權力。

可幾個月下來,得益於微信支付的機構並不多。微信支付在支付手段上的變革,並沒有比銀行匯款、其他網路支付更為突出,最終還是要依靠機構品牌加外部資源推送來吸引捐款。加之初期微信支付綁定人數有限,微信支付可挖掘的空間並沒有凸顯出來。

不過紅包飛起來的時候,不僅綁定銀行卡的人數開始劇增,我還覺著看到一縷新的方向。紅包飛的流行,微信和支付只是一個平台工具,而每個樂在其中的人才是這個活動的中心。對於做公益的人而言,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如何讓紅包飛到自己的口袋中去。

(資料圖:2014年1月30日,天津一市民在體驗微信安全支付的新年紅包。李勝利 / 供圖)

我的想法,不是讓領到紅包的人覺得可以將紅包貢獻出來,捐給公益基金會。這樣的思路實過於傳統,讓人無法直視。我所構想的,是如何引入互聯網時代的特點,讓公益參與也爆發起來。

下一個思路,就是讓紅包倒著飛。紅包是一個人發起,分配給其他人,那麼捐贈為何不可由一個人發起,讓其他人捐過來呢。很贊的是,這個想法能夠實現,就是微信賬號上的AA收款。而AA收款的功能,也特別符合去中心化小額捐贈的需求,一次最多面向50人,每個人最多不超過一千元。

這種籌款模式的好處,可以預見:

其一,相對於傳統的線下小額籌款,支付和進度管理上極大地簡化和透明化了,多少人多少資金以及募集進展一目了然;

其二,這種籌款更多考驗的是個人的信用和籌款議題的選擇,微博籌款上常常會遇到各種關於活動與機構公信力的疑問,而AA籌款上發起人是中心,不需要挑戰機構的信用,不信任的話不參與就好了,避免像魯若晴事件一樣流入口水之爭;

其三,每個人都可以發起,一個人募集的量不高,但是聚沙成塔就很可觀了。美國每年兩千多億美元的公益捐贈,百分之八十來自個人小額捐贈。微信支付如果能挖掘出個人社交圈子的募款潛力,勢必能真正引起社會板塊結構變化。

暢想歸暢想,是不是真的可行,還要實驗一把。2014年1月28日晚上,在紅包起飛當口,我選擇了貴州報京侗寨火災,以「為火災兒童籌集壹基金溫暖包」為議題發起了募捐。發起人是我本人,因為字數限制,募捐公告不能寫得很詳細,只能有一些接近電報文的信息。而募捐的目標,我琢磨後定在了1825元,相當於5個溫暖包,平均到每份募捐的額度就是36.5元,不高不低,接近於網路捐贈的最熱額度。

活動設定好以後,就轉發到了紅包熱飛的微信群中。群裡面大多數都是朋友,而且在一個群里,怎麼也相互熟悉,認可這個活動的朋友二話不說就捐了。當然,也轉發到了一些不完全熟悉的群里,也就立馬遇到社交圈之外的人的質疑,他們會如同微博募捐一樣提出很多問題,發起人個人信用如何,錢怎麼用,捐給哪家機構,云云。

擱在傳統募捐方式上,這些問題都需要發起人耐心解答,這不僅僅是工作態度的問題,也是一次對機構理念的廣告。但在AA募款上,如果不是希望通過活動打造個人品牌,那麼只需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中找到50個願意支持共同目標的人群即可,並不需要苦口婆心地動員每一個人包括陌生人都參與進來。找到50個願意付出36.5元的朋友,並不算對人品的極端挑戰。

第一波參與高峰在發起後的15分鐘以內,有9個人參與。隨著不斷地在微信群中廣告,參與的人也多了起來,能很明顯看到的趨勢是,人與人之間的熟悉程度,以及個人在微信群中的活躍程度,是最影響捐贈參與的部分,完全看不到陌生人參與其中。

到了1月31日上午,還差最後7份沒有人認捐。除了微信群,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將信息傳遞出去並獲得支持,值得探索。將捐贈鏈接直接發布到朋友圈不可行,只會出來一個官號的廣告頁面。但這個功能設計的特點,也確保了AA收款的社交屬性,完全有別於其他網路公開募捐,而始終保持了小眾和私密的特點。不過,畢竟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在微信群中,而發送鏈接也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為此每個捐款活動還可以生成一個二維碼,發布在朋友圈或直接發送給朋友。

朋友圈中的朋友數量,要遠大於微信群,作為募捐的收尾工作非常合適。當捐款信息發布中在朋友圈之後,不到一個小時,就得到了多個詢問捐款的鏈接地址,最後的7份很快收齊,第一次募捐順利結束。

這次募捐主要測試了個人為中心的發起模式,兩天多一點的時間,即完成了1825元的捐款,得到50人次的支持。此次報京侗寨火災壹基金調運的溫暖包是243個,也就是說,只要有50個人關注這個火災並且願意發起募捐,就能支持到這次火災中兒童的需求。

但如果一些人有動員能力而不願意作為發起人,怎麼辦呢?如何調動他們的活力呢?經過第一輪的體驗,捐款的鏈接雖然不能在公共區域內直接發布,但是可以通過個人的轉載在更多微信群和朋友之間發酵。而我因為工作關係,交往的圈子偏公益,其他圈子對這個活動的支持又會如何呢?

為此,需要想辦法動員那些不一定發起但是有意願支持的朋友,通過微信支付平台發揮作用,他們身邊的社會資源可能更有效力。在隨後的2月1日,我發起了第二次微信AA募款,目標同樣還是5個溫暖包。但這次的鏈接,就不以我自己的關係網為主,而是第一次募捐中有意願但還沒有趕上前50名的朋友,同時,特意邀請他們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轉發邀請。

這一輪的測試,同樣完美,尤其是一位貴州籍的朋友,在她的北大校友群中發了之後,迅速的得到了二十多人響應支持。她個人的家鄉情結和信用為募捐發揮了巨大作用。另一位朋友在公知圈發布以後,一位老知識分子也支持了活動。這一結果,一方面讓我感嘆這種病毒式傳播的效力,也同時感嘆微信支付也滲透入了不同的年齡層。

第二輪測試同樣很快結束,轉發籌款鏈接的方式效果也不錯,但是相對於個人發起而言,找到有效地發力點很重要。相對而言,還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發起,直接在自己的社交圈中尋求募捐對象更為有效。

兩輪測試完成,總得捐款額度並不算多,來自AA收款的3650元捐贈,以及朋友以紅包方式發來的一份188和一份88元捐贈。但是,這是一個個體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募集的善款,而且激發了102人次的參與。如果有一百個人志願發起這樣的籌款活動,就可以支持起國內大多數民間公益組織一年的活動費用。而一萬個人來參與發起,則可以覆蓋全國民間常規自然災害救助的費用,前景不可估量。

微信AA收款,以移動端支付的便捷性為基礎,搭配具體的符合個人興趣的公益議題,配合上每個人的社交圈,形成完美的Social Local Mobile模式,有效地形成去中性化的眾籌模式。

這種模式不僅對於公益活動,對於眾籌新聞、社交活動、公共事件活動費用同樣有著很好的作用。可以為公共活動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也有效地釋放了目前巨大的公共參與不足的焦慮感,同時避免了焦點事件中資源過於集中對於捐贈者和被捐贈者形成的雙重壓力。

如果微信小額捐贈的發展形成氣候,對公益組織和公共活動而言,最核心要素就是要有足夠好的工作,來說服足夠多的個人募捐發起者,動員到身邊的人提供相匹配的工作費用。

這樣的公共生活,就進一步改變了資源配給的模式,讓公共生活掌握在公眾手中。微信對未來的改變頗讓人樂觀,我也頗願意複述這句話,此物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

(責任編輯:余江波)

閱讀(8.6萬)
推薦閱讀:

學佛改變生命
如何改變旅遊簽證亂象
改變體質吃什麼好
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也許將改變未來的太陽系布局
近萬富豪移民澳洲及歐美國家,中國人改變海外移民市場!

TAG:社會 | 改變 | 紅包 | 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