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 - 佛光普照

文殊菩薩,全名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梵語(即古印度文)(Manjusrī Bodhisattva)的音譯,又有譯作曼殊室利菩薩。「文殊師利」 Manjusrī,用中文解釋,是妙德、妙吉祥的意思。其實,所有佛和大菩薩,經過多生多世的清凈修行之後,已經出離了穢濁的色身,住於無相貌、無行蹤、無名字的法身,為了導令眾生也能成佛,才再現形、立名,方便眾生接觸和認識祂們,跟祂們學習。這位菩薩,以「文殊師利」為名,亦是如此。希望眾生認識什麼是妙德,什麼是妙吉祥,作為榜樣,學習去做,令自己亦成為「文殊師利」。何謂妙德、妙吉祥呢?淺說如是:文殊菩薩,在教導眾生成佛上,有極深遠的功德;在運用智慧、對治心魔煩惱、將種種困苦一一變為吉祥上,有獨到的心德。其獨到、深遠之境界,要形容,唯有一個「妙」字。《維摩詰別記》曾經對「妙」作出說明:「妙,乃諸法之實際,絕離名字、言說、思量、方便、言思所及……以妙智作為前導,修一切自利利他之行,無不吉祥。」既然是絕離一切言思所及,大眾應該從佛教經典的記載中,自己直接接觸、理解、思維、感應。以下,簡述文殊菩薩的背景和形相,幫助大家發起直接接觸文殊菩薩之心:文殊菩薩,本來早已修行圓滿成了佛,名稱是龍種上佛。成佛前,祂已徹底明白,「佛」根本是修行成功的眾生。可惜,眾生不明白。有些眾生完全不明白,不信有佛。有些則不明白,明明是人,如何能變成佛?對他們來說,佛是不可捉摸的,是給自己拜的,不是要自己做的;就算天天念「共成佛道」,卻從來沒有肯定地說:「我要成佛。」文殊菩薩是「過來人」,明白由眾生成佛的過程、困難和方法,祂願意將祂所知的告訴大眾,教我們方法,堅固我們的信心。祂下定決心將此願實踐,立誓說:「我以無礙天眼,所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中,一切如來,若非是我勸發菩提之心,教授教誡……我於菩提,終不應證。」(同時立下本文所載的十大願)誓願既立,就在修行圓滿、成為龍種上佛的時候,立刻實行教授的「工作」。在《千臂千缽大教王經》的記載,受文殊菩薩所教,成為賢聖僧的人,不可計數;成為辟支佛的,有九萬六千人;成為阿羅漢的,有八十億人;成為菩薩的,有七十億人。祂實在是無數佛、菩薩、羅漢、聖僧的恩師。包括釋迦牟尼佛,也由祂教授。佛陀在摩醯首羅天,便向大眾宣說祂的「身份」:「吾從往昔修持金剛秘密菩提法教者,是大聖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是吾先師。」這位先師,知道釋迦佛決定來教化這娑婆世界的眾生時,即願相助,再作菩薩,與教導眾生實踐的普賢菩薩,分作佛陀的左右脅士,以教授的智慧,開啟我們藏而未露的智慧,為眾菩薩的上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可知祂教化的功德微妙、既深且遠。佛陀懇切讚歎:「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佛母文殊菩薩,觀見這個娑婆世界,又濁又穢,人類有極重的貪慾、嗔恨、痴迷,戀愛不舍,愚沌狹窄,不辯真假,驕漫好戰,信心未足,疑心又起,以為生死必然、不能改變,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是不生不滅、自在無爭的,遂現出巨大光耀的丈六紫磨金身,坐在法界金剛性海百寶蓮台上;身上出現大印手二百二十二,千臂千手,每一手皆持凈琉璃缽,每一缽化一尊釋迦佛,顯示色相世界轉眼變逝,勸眾生莫再貪求小智小才小成就,受功名勞役,留戀凡夫俗世,不斷受生死支配;當凈心目、開眼界,觀見虛空法界廣大無際、無窮無盡、光明正大;修大智,斷絕生死;懷大慈悲,自己修行,亦成就他人修行,猶如千臂千缽千釋迦同時出現的境界,我與眾生,皆共成佛。又現五髻童子相,經常手持長劍,以獅為座;告示我們,若依佛陀所教的戒定慧、四無量心、六度等法修行,則潛藏內心的五種智慧——心清凈、大圓鏡、妙觀察、平等、成所作——即會一一顯露。此五智如劍,能斷一切煩惱,照出貪嗔痴,出一個,斬一個。智亦如獅,能載眾生衝出心魔迷惘,無可阻擋,重見如童子未被塵俗污染之前的本來面目,凈潔無垢念,真純無虛偽,自在常樂,無不吉祥。
推薦閱讀:

諸佛菩薩的威神之力,時來運轉,好運連連*
求法不惜生命,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
觀音菩薩的凈瓶里裝的到底是什麼?
《地藏菩薩本願經》全文
入菩薩行論廣解(下)

TAG:菩薩 | 文殊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