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疑問之
近幾年讀了些歷史書之後(當然不是中學歷史教科書),發現有些以往根深蒂固的觀點,經不起邏輯的推敲,於是寫下了《元朝,是誰的元朝?》。近日台灣大選,我突然讀讀有關台灣的歷史,發現中國人對於台灣的邏輯很混亂,如何混亂?那我就一件一件說起。
一、鄭成功收復台灣
說到鄭成功,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一個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這個觀點前幾天在我的腦子裡還是沒變。但是這兩天我突然覺得不對,因為既然是「收復」台灣,也就是說,台灣在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成為台灣之主之前也是由中國的政府所控制(也就是秦漢隋唐宋之類的其中某個朝代在台灣有過控制權,在台灣設立過行政管理機構),那麼,到底在鄭成功「收復」之前,哪個朝代的政府控制過台灣本島?那就聽我慢慢說起: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其實那時候東吳去台灣設立行政機構么?木有,那去幹嘛?當時中原大地正遭受兵燹之災,成年男子死傷慘重,於是孫權派溫、諸葛直到台灣去抓壯丁來補充兵力,僅此。你不能說東吳對於台灣有控制權吧,這不就是說你到別人那裡搶了一把東西,就把別人家看作自己的了?這個說不通。
真正和台灣稍微沾點邊的是大元帝國在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澎湖寨巡檢司,或稱澎湖巡檢司,設置於澎湖群島。設治時間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至於大元帝國是不是中國政權,這個問題我在《元朝,是誰的元朝?》已經闡述過了,在此不贅述。)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但台灣本島並未在內。擊敗元朝取得中國政權的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為實施海禁政策而廢除澎湖巡檢司。1563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
1622年,荷蘭佔領澎湖,1624年通過澎湖之戰明朝收復澎湖。看清楚了,明朝當時是收復澎湖,和台灣本島木有關係。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當時的中國(明朝)、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台灣有個名稱叫「福爾摩沙」(Formosa),來自拉丁文的「Formosa」,意思就是:美麗島。這個估計是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給起的名字。
荷蘭人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也就是行政管理機構。荷蘭人控制了台灣三十八年。
直到1662年鄭成功在廈門被清軍擊敗,無路可退,最後登錄台灣,以傷亡近9000名將士的代價擊敗荷蘭人(荷蘭人陣亡600左右),從而取得了台灣的控制權,這就是鄭成功「收復」台灣。鄭成功也在同年五月急病而亡。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台灣水師獲得大勝,鄭克塽(鄭成功的孫子)率臣民降清。上疏籲請清廷在台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台灣、守衛台灣。台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
以上文字簡述了台灣擁有控制權變更的基本史實:
1、230年,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派人到台灣島抓壯丁;
2、1281年,元朝忽必烈在澎湖群島設置澎湖巡檢司;
3、1662年,鄭成功廈門兵敗,無路可退,登陸台灣擊敗荷蘭人取得控制權;
4、1683年,大清將軍施琅率領清軍水師打敗鄭氏政權,清政府屯兵台灣,設置管理機構,台灣正式納入台灣版圖。
從上述內容不難看出,鄭成功並不是收復台灣,而是佔領台灣。因為此前的台灣並沒有任何政權取得控制和管理權,與朋友清墨山水探討此事,他說:說鄭成功收復台灣,沒有依據,說佔領台灣,有點野蠻,用開拓比較好,中性一點,也就是說台灣是沒有領主的一個地方(台灣其實本來就有原居民,也有部分從福建沿海遷來定居的漢人,但是始終沒有成為國家這樣的聯盟或集權機構,也就是接近原始社會。)
有人會說:台灣離中國大陸最近,所以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這什麼邏輯?
俄羅斯與我們還接壤呢?為何俄羅斯不是中國的?
隔壁老王和你家也很近,難道你是隔壁老王家的?
二、 鄭成功代表誰收復台灣?
這裡拋開是收復台灣還是佔領台灣這個問題,
先說說鄭成功代表誰來「收復」台灣?注意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間是1662年。
而滿清入關,大明最後的一個皇帝崇禎自縊殉國是1644年,也就是說大明王朝在1644年已經沒了。
到1661年12月(史稱南明,永曆十五年)吳三桂率領清軍攻入緬甸,緬王將永曆帝引渡清朝,次年四月(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與其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所殺,代表明朝正統的最後香火已經滅了。此後明鄭政權(也就是鄭成功的政權)繼續奉永曆為正朔。
這段文字說明,鄭成功繼承了明朝老朱家的旗幟,鄭成功的政權代表明朝。這麼說沒問題吧?
也就是說鄭成功代表正統,代表明朝「收復」台灣。是這個邏輯吧?
三、鄭成功與施琅(滿清),誰代表中國正統?
如果說鄭成功代表明朝,視為中國正統,他抗擊滿清肯定就是英雄。但是這麼說來,施琅本來是鄭成功的手下,因為個人恩怨而投降了滿清,與代表明朝正統的鄭成功政權對著干,這樣一來施琅當然就是叛徒、漢奸、賣國賊啦?這個邏輯沒問題吧。
在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台灣水師獲得大勝,之後,鄭克塽(鄭成功的孫子)率臣民降清,台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也就是說台灣第一次有了由朝廷行政統一管理的機構。
在這裡有個問題,鄭氏政權和施琅(大清)到底誰代表中國正統??
1、要是鄭成功代表中國正統,那麼,施琅攻克台灣使得鄭氏家族投降滿清,台灣納入滿清版圖,那就說明台灣已經由明朝政權易主給了大清,台灣淪陷。大明江山全部淪陷。但是,現在為何在福建有紀念施琅將軍的塑像?
2、如果說大清是代表正統,那麼鄭成功就是反賊啊?但是,如果鄭成功是反賊,為何廈門又有鄭成功將軍的塑像?
3、1644年清兵入關---1683年打槍攻陷台灣這段時間?鄭氏政權與大清那個是正統?
這個對立的邏輯怎麼解釋?
難道明朝與大清是一家人?鄭成功與施琅都是功臣?都值得紀念?(當然,這個和岳飛與秦檜都同時都有塑像不是回事)
如果你說:一開始鄭氏政權代表正統,但是鄭氏政權被大清打敗之後,大清就成了正統。
誰佔有了江山,誰就是正統?這不是流氓加不要臉的有奶便是娘的邏輯么。
有人會問,寫了半天,你到底想說什麼?
其實我就是想說:鄭成功並不是收復台灣,而是開拓(佔領)台灣。
分割線
說句題外話:中學歷史課本讓人很困惑
有時候讀歷史會很困惑,這些事用邏輯一推理考證,就會發現很多邏輯自掐的問題。所以我發現中國人的歷史觀很混亂。如:
1、我們把文天祥奉作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抵抗蒙古入侵的英雄,同時我們又把成吉思汗看作中國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還動不動說中國的元朝是全世界最大疆域的帝國。
2、如果說大清滅了我們的正統明朝,那麼,滿清就是漢人的敵人啊!但是,當洋人的軍隊來打大清的時候,我們的義和團又會打出「扶清滅洋」的旗幟?真是一塌糊塗,到底誰是我們一夥的?完全沒有邏輯。
從上述幾個例子看來得出結論:誰坐了江山,誰就是我的主。不管你是姓李還是姓 趙還是愛新覺羅,都是主子。
為何會有這樣混亂的邏輯?
這也讓我想起了顧炎武老先生關於國家與天下之不同的闡述: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一條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上述文字能看明白嗎?
大意就是:從楊隋到李唐再變為趙宋這類易姓改號,就是亡國(也就是朝代更替)。統治者對百姓沒有了仁義,帶著野獸來傷害老百姓,甚至導致人吃人,就是亡天下。老百姓要先保天下,然後再保國。
顧炎武還指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意思是說,維護一個政權,只是當權者、執政者關心的問題,跟百姓沒有關係;維護天下的道義,拯救黎民的苦難,則是每個普通人都該努力去做的。(因為老百姓要做的就是奉公守法、依法納稅,納稅養著的軍隊就是保家衛國的,而不是老百姓這邊要納稅,那邊還要自己上戰場,如果什麼都讓老百姓幹了,養著政府與軍隊是幹嘛用的?)
也就是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天下興亡。而國家興亡與匹夫無關。但是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國家,什麼是天下。
用現代的概念來說就是分不清國家、政府、政黨三者之間的關係。
2016年1月24日
由於以上文字引致很多愛國者的爭論,故此,專門找來《明史 外國列傳》,引用以下文字:
卷三百二十列傳第二百八外國一
朝鮮
卷三百二十一列傳第二百九外國二
安南
卷三百二十二列傳第二百十外國三
日本
卷三百二十三列傳第二百十一外國四
琉球
呂宋(今天的菲律賓)
合貓里
美洛居
沙瑤 吶嗶嘽
雞籠(今天台灣基隆)
婆羅
麻葉甕
古麻剌朗
馮嘉施蘭
文郎馬神
。。。。。。
由以上外國列傳的名單可以看出,在《明史》中,並沒有把台灣列入大明的疆土,而澎湖列島就屬於大明的疆土。
我所列舉的都是比較靠得住的史料,當然,如果有人認為《明史》靠不住,那就拿出更有力的證據,我也很想看看。當然,我是中學歷史教科書。
以下文字為雞籠的介紹:
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無徭賦,以子女多者為雄,聽其號令。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領國往來。
永樂永樂時,鄭和遍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掛諸項,蓋擬之狗國也。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曰:「此祖宗所遺。」俗尚勇,暇即習走,日可數百里,不讓奔馬。足皮厚數分,履荊棘如平地。男女椎結,裸逐無所避。女或結草裙蔽體,遇長老則背身而立,俟過乃行。男子穿耳。女子年十五,斷脣旁齒以為飾,手足皆刺文,眾社畢賀,費不貲。貧者不任受賀,則不敢刺。四序,以草青為歲首。土宜五穀,而不善水田。谷種落地,則止殺,謂行好事,助天公,乞飯食。既收穫,即標竹竿於道,謂之插青,此時逢外人便殺矣。村落相仇,刻期而後戰,勇者數人前跳,被殺則立散。其勝者,眾賀之,曰:「壯士能殺人也。」其負者,家眾亦賀之,曰:「壯士不畏死也。次日,即和好如初。地多竹,大至數拱,長十丈,以竹構屋,覆之以茅,廣且長,聚族而居。無曆日、文字,有大事集眾議之。善用鏢槍,竹柄鐵鏃,銛甚,試鹿鹿斃,試虎虎亦斃。性既畏海,捕魚則於溪澗。冬月聚眾捕鹿,鏢發輒中,積如丘山。獨不食雞雉,但取其毛以為飾。中多大溪,流入海,水澹,故其外名淡水洋。
嘉靖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遁居於此,其黨林道乾從之。已,道乾懼為倭所並,又懼官軍追擊,揚帆直抵浡泥,攘其邊地以居,號道乾港。而雞籠遭倭焚掠,國遂殘破。初悉居海濱,既遭倭難,稍稍避居山後。忽中國漁舟從魍港飄至,遂往來通販,以為常。至萬曆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設闤闠,稱台灣焉。
崇禎崇禎八年,給事中何楷陳靖海之策,言:「自袁進、李忠、楊祿、楊策、鄭芝龍、李魁奇、鍾斌、劉香相繼為亂,海上歲無寧息。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維何?台灣是也。台灣在彭湖島外,距漳、泉止兩日夜程,地廣而腴。初,貧民時至其地,規魚鹽之利,後見兵威不及,往往聚而為盜。近則紅毛築城其中,與奸民互市,屹然一大部落。墟之之計,非可干戈從事,必嚴通海之禁,俾紅毛無從謀利,奸民無從得食,出兵四犯,我師乘其虛而擊之,可大得志。紅毛舍此而去,然後海氛可靖也。」時不能用。
其地其地,北自雞籠,南至浪嶠,可一千餘里。東自多羅滿,西至王城,可九百餘里。水道,順風,自雞籠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達。自台灣港至彭湖嶼,四更可達。自彭湖至金門,七更可達。東北至日本,七十更可達。南至呂宋,六十更可達。蓋海道不可以里計,舟人分一晝夜為十更,故以更計道里雲。
2016年1月27日
推薦閱讀:
※從玉門關、陽關、嘉峪關河西三關里一窺絲綢之路上的歷史興衰 彭博丫丫游世界
※赤城歷史之《楊洪傳》
※為什麼說歷史上蜀國只有四大將,而不是五虎上將
※歷史畫卷罨畫池 秋雨淅淅逢友人 (手機拍攝)
※《胭脂》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