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怎樣認識學生

今天,我們怎樣認識學生 [教育隨筆]

這是我十多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現在拿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覺得,我們應該對學生(孩子)再認識,這有利於對他們的教育和成長。

之一:相信每一名學生都能成功

科學家作過這樣的研究:他們教5隻獼猴做動作,其中3隻獼猴學會了,另兩隻獼猴沒學會。是不是這兩隻獼猴蠢一些呢?科學家換了一種方法來教這兩隻獼猴,這兩隻獼猴也很快學會了。研究者用多種方法,多隻獼猴進行了反覆試驗,得出一結論是:猴子的聰明程度沒有太大的差別,要教會猴子做動作,關鍵是要找到相應的方法。這一研究,對於教育者如何正確看待和教育學生,有著重要意義。

在學校,我們習慣於把學生分為優生和差生,其劃分的依據主要是「分數」。這種單一標準評價學生的方法,容易扼殺學生個性,阻礙學生的進步,使優生片面發展,「差生」畸型發展。教育過程中,我們首先考慮的不應是學生天賦和智力的差異,而要認識到學生成功的內容、方式、途徑和程度會有不同。一次我聽學生上課,老師點了一名沒有舉手的學生回答問題,班上有舉手的同學搶著說:「他沒舉手,他不會答。」但是,這位老師說:「他雖然沒有舉手,但我相信這位同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老師堅持要這位同學答問,果然,這名學生正確地回答了問題。這位老師表揚這名學生,要全班同學為他鼓掌。後來,老師告訴我,這名學生平時從不舉手發言,自從有意點他發言,並給於充分的鼓勵之後,他課堂發言變得踴躍了,人也變活躍了。我想,如果老師不關注這樣的學生,也許這類學生不會有口頭表達鍛煉和展示成功的機會。

我們不要抱怨自己的學生(孩子)比別人差,如果他們沒有獲得成功,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三條:一是我們沒有給學生(孩子)提供成功的機會;二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學生(孩子)獲得成功的優勢因素;三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使學生(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

我讀過一則小資料,科學家研究,人出生時,腦細胞的數量、質量差異不大,後來受遺傳因素和主要受後天外界刺激,腦細胞的鏈接速度和方式發生了變化,從而產生了人的不同智能優勢和智力差異。這一研究進一步說明,人的智能不是一個模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成功。我們要全面地認識學生:教育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教育工作者要堅信每一名學生都會成功,用適合於學生髮展的方式去促使每個學生成功。

之二:「用人之短」的啟示

一次出差,我在一個賓館裡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賓館院子里掃地的是瘸子,在餐廳洗碗的是駝背。按常規,賓館都十分注重員工的形象,但這個賓館為什麼要請這些有殘疾的人來從事這類工作呢?我帶著疑問訪問了賓館的經理。

這個賓館的經理對我,大家都習慣於用人之長,但我要用人之短。他說:「瘸子掃地,一步一步實實在在,掃得非常乾淨;駝背洗碗,免去了常人弓背彎腰之苦,碗也洗得乾淨。同時還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了機會,這何樂而不為呵!」

聽了經理一席話,我深有感觸,這哪裡是「用人之短」啊!這是在變「人之短」為「人之長」。由此我想到,「用人之短」對教育有什麼啟示呢?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般都特別喜歡那些聽話、守紀律、成績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上課發言、參加競賽活動、當幹部、評優等方面受到激勵的機會更多一些,這可謂是「用人之長」。但是,我們對那些「不聽話」、「有缺點」、「犯過錯誤」、「愛給老師找麻煩」的學生,往往是批評多,「用」得少,其個性受到忽視,至使「短」會變得更短。

教育的成功在於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過程實質就是學生由「短」變「長」的過程,教育中,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學生的「短」。其實有些學生的「短」,在某些方面也許就是學生的「長」。例如,有的學生能帶領一批學生去做違反教師意願或冒險的事,這是他的「短」,但這樣的學生組織能力強,有號召力,如果選他當組長,當班長,使他的能力得到正確的發揮,「短」就會變為「長」。又如,有的學生在教師講課時,隨意插問,不舉手就搶著發言,教師往往認為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當作學生的「短」,予以制止糾正。殊不知,這樣的學生聽課最認真,最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千萬不能治「短」而抑了「長」。

我們要向那位經理學習,教育中要敢於用學生之「短」,善於用學生之「短」,樹立全面、正確的學生觀,學生的「短」便能變為「長」。

之三:教育中的理與情

我見過這樣一件事:一名學生拾到一個皮包,裡面有1000多元錢和一些證件。學生通過證件尋找到失主,送還了皮包,失主將感謝信送到學校,班主任才知道這件事。但是,這名學生當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糾葛,打了一架,於是,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該學生將功補過,這次不表揚,也不批評。班上的同學也認為老師這樣處理合情合理。我細細想來,總覺得不太合適,那麼,我們應怎樣認識教育中的理與情呢?

上述事情中,拾金不昧與打架是品德行為中的兩個方面。拾物還主的良好品德行為,是教育者引導學生髮展優良品質,激發道德行為的重要教育因素,如果用它來補了過,使我們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施教機會。這於情於理都不通。

當前,教育中情與理的矛盾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理通、情不通。教育者對教育的原則、內容等這些「理」是掌握得比較好的。怎樣把這些理教給學生卻是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有的老師習慣於採用說教,強迫、甚至體罰的方式要求學生接受,雖然教育內容是正確的,但容易割裂師生情感,難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堂體育課,有名學生沒有穿運動鞋,教師發現後,要這名學生赤著腳站在操場邊上不讓上課。要求學生上體育課穿運動鞋,這是合「理」的,但是這位教師的粗暴教育方式使這名學生以後每逢上體育課就不來上課,師生間產生了對抗情緒。中小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徵,他們接受教育時,一般首先注重的不是內容是否合「理」,而十分關注教育方式是否能夠接受。有些學生明知老師說的是對的,但由於方式粗暴,產生心理情緒干擾障礙,或無言反抗,或公開對抗。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十分注重與教育對象的情感溝通,只有情通理通,教育效果才會好。

二是情通,理不通。常常有這樣的情況,關心學生與學生情感相通的教師就是說 錯了,學生也能接受。有的教師把學生新奇的行為當作錯誤來糾正,有時自己沒有充足的「理」,只好以情代理來開展教育工作,這樣的教育害處更大。

有名學生 捉了一條小四腳蛇,裝在瓶子裡帶到 學校,老師發現後,馬上找他耐心講道理、講危害,這名學生非常感謝老師的教育,立即檢討並改正「錯誤」,把蛇丟掉。後來了解,這名學生學習《爬行動物》一課後,對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抓了小四腳蛇來進行觀察。但教師不了解這些情況,把學生的探究行為當成錯誤予以糾正。這儘管合情,但不太合理。說不定因為這一「糾正」,便永遠扼殺了這名學生的探究熱情。「情通,理不通」這一問題,向我們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的要求。如果我們還是依據老模式,老觀念,老標準來開展教育工作,必然影響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理」是教育的基礎,「情」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把「理」與「情」有機的結合起來,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之四:誰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報刊上讀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名學生轉到一所新學校上學,數學成績很不好,第一次測驗只得了20分。家長找到老師,希望讓自己的孩子留級,老師建議家長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老師找這名學生談了一次話。老師問學生:「你想不想學好數學?」「想。」「老師幫你學習好不好?」「好!」「那老師給你定一個目標,下次測驗增加20分,達到40分,有沒有信心?」「有信心。」這次談話之後,老師特別輔導他,這名學生學習變得認真了。第二次數學測驗後,老師走進教室,問全班同學:「你們猜一猜,這次測驗誰是班上的第一名?」同學們猜了班上數學成績最好的一些同學,但老師說都不是。最後老師鄭重宣布,這次數學測驗的第一名是這位上次只得20分的同學,他得了65分。同學們感到奇怪,班上90多分的同學多的是,他65分怎麼是第一名呢?老師問大家:「這名同學比上次增加了多少分?全班有哪一位同學比他的分數增加得多?」老師提議,全班同學為他鼓掌祝賀。從此,這名同學的數學成績不斷進步,一學期下來便進入優生行列。

讀了這則故事,我非常感動。這真是一位懂得兒童心理,懂教育的好老師啊!在教育中,我們習慣於用一個模式,一種標準來評價學生,這一是並不一定科學,二是不能激發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反對按學習成績給學生排名次,但是,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從學生髮展的不同角度來評選第一名,或前幾名。如進步最大的前三名;創造性最強的前三名;向老師提問最多的前三名;課堂發言最活躍的前三名;幫助同學最多的前三名;聽講最認真的前三名;答題最準確的前三名;書寫最整潔的前三名等等。我想,這些前三名一定能涵蓋全體學生,學生還能夠爭取多方面的名次。這必然激活學生的發展因素,體現教育以人為本的精神,教育效果會更顯著。

教育是一門育人的藝術, 不能因為我們的失誤, 而阻礙了人的發展。

之五:課堂 學生出錯的地方

一位教師上課的一個片斷,我一直記憶猶新:她講《春蠶》這一課,當時有許多老師在教室聽課。課中,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慈祥」一詞的含義一名學生回答說:「慈祥就是滿是皺紋的臉。」

聽課的老師都笑了起來,這時也有其他同學舉手要求回答。顯然,這名同學的回答不正確,通常的做法是讓這名同學坐下,再點其他同學回答,教師沒有這樣。她想,這名學生認為只有滿是皺紋的老人才是慈祥的,他是用具體形象思維來理解這一詞語,有合理的成份,只是不能抽象出概念的本質特徵。於是教師繼續請這名學生回答問題:「慈祥可以從哪裡表現出來?」「臉上。」「對,你剛才的想法有正確的地方。但能不能說慈祥就是臉呢?」「不能」「是不是所有的臉都能表現慈祥呢?」「只有老人的臉能表現慈祥。」「你的說法非常正確,那是不是所有老人的臉都能表現慈祥呢?例如老巫婆也能表現出慈祥嗎?」「和藹善良的老人才是慈祥的。」……這樣一步步引導,最後使學生得出「慈祥」是指老人表現出的「和藹安祥的神態」的一詞義。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對「慈祥」一詞的理解應該是比較深刻的了。

刻意追求學生答問、作業等多方面的正確,一個學生答錯了,不作分析引導就接著要第二、第三個同學回答,只到正確為止,這樣的作用並不大。我認為,不要怕學生出錯,要明白,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如果教學過程是學生對答如流,處處正確,那要麼是教學目標太低,要麼是排練後的表演。不能真正達到教育目的,我們不要怕學生出錯,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思考和表達,要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啟迪,使教學水到渠成。

教師應有正確判斷、分析學生「出錯」的能力,能從「錯」中找出合理因素,能從「錯」中找到走向正確的途徑。特別不能只是根據「標準答案」而把學生新的正確的東西判為錯誤。例如,一位老師教學生看圖學兒歌《風》:「紅旗飄,樹枝搖,草低頭,花彎腰。」有一名學生說:「我不用看,就知道風來了。」教師認為他離開了教材圖畫,判定回答錯誤。其實這名學生覺得風來了能感受到,不用看其它東西。這對教材來說是一種創新的答案,我們怎麼能否定呢?

教育工作者要允許學生出錯,但要盡量減少自己出錯。

之六:聰明I和聰明II

我曾經讀過一則有關腦科學的資料,大意是:人腦可以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腦和右腦分別有著各自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分工,根據人的左右腦發展優勢程度的不同,表現出人的聰明類型會不同。人的聰明可以分為「聰明I」和「聰明II」兩種類型,聰明I的特點是思維嚴謹,態度認真,學習成績好,適合於做科研、創造性強等方面的工作;聰明II的特點是想像豐富、性情活躍、組織能力強,適合於做管理、交往性強的工作。這一腦科學知識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孩子,科學培養孩子有著重要意義。

經常有教師、家長問我,學生(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不是智商太低?但他做遊戲、玩電腦、踢球,比大人反應都快,看來又不像很笨,這是什麼原因?於是,我把「聰明I和 聰明II」的小資料介紹給他們,我建議他們要仔細觀察和分析學生(孩子)的表現,不要輕易判定學生(孩子)智力的高低。愛迪生小時候學習不好,留過級,但他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魯迅青年時代學醫,但他沒有成為著名醫生,而成為一代文豪巨匠;比爾·蓋茨沒有讀完大學,但他創辦了世界最著名的微軟公司。許多實例證明。學生(孩子)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 聰明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時機會有不同。美國科學家霍華德著有《多元智力》一書,他提出人有多種不同的智力類型,如語文符號型、數理邏輯型、視覺空間型、軀體運動型、音樂節奏型等等。智力類型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發展優勢。許多人的成功越來越證明了這一點。

一位高中教師告訴我,他的一名學生給他寫了信求助,信中說,父母給他定的目標是考上重點大學,選定的專業是國際金融,學生自己覺得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希望老師給家長說一說。這位教師與家長一道分析了這名學生的情況,認為該同學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不大,但這名學生比較愛好美術,教師建議該同學向美術方向發展,家長接受了教師的建議。經過努力,這名學生最後考入了人民大學美術專業學習。通過這件事,我總在想。是要學生來適合教育,還是要讓教育來適合學生呢?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認真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教育工作者(家長)不要把「分數」當作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孩子)聰明與否。更不能歧視「差生」,我們要記住陶行知先生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之七:教育要有新的人才觀

我在幾所學校對幾百名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之一是:「你長大後想從事什麼工作?」統計結果是,80%以上學生的選擇集中在「總經理」、「領導幹部」、「演藝名星」、「科學家」等幾個方面。選擇當教師、醫生、解放軍的不太多,沒有一人選擇當「工人」或「農民」。有的同志對這一結果感到驚訝,其實這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今社會學生們的追求。

根據社會需求,教育應該培養哪些人才?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解決人才觀的問題。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這裡不僅提出了人才數量的要求,而且提出了人才不同層次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別要樹立新的人才觀,要關注不同層次、不同職業領域的人才培養。有報道說,一些地方用超過研究生的待遇高薪聘請有熟練技術的電焊工、車工等。這不能說研究生不如這類熟煉技工,他們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才,研究生做不了工人的事,工人也做不了研究生的事,這裡有一個人才觀問題。

研究者一般把現代人才類型劃分為「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四類。如圖:

這一划分,打破了行業界線,科學地表現出人才職能類型,但是,圖例顯示把不同類型人才按高低層次排列值得商榷。我認為,這四種類型的人才,應處於平等的位置,相互之間不應有層次區分,在同一類人才才應有高低之分。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這一人才培養觀念告訴我們,社會需要各類型和不同層次的人才,要形成科學的人才結構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教育特別需要新的人才觀,要培養和鼓勵各類人才去追求自己的頂點。

之八:教師的心態

美國著名學者拿破崙·希爾在《成功學》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歐洲兩個商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甲商人到非洲後看到,由於天氣炎熱,非洲人都習慣於打赤腳,非常失望。長嘆一聲:「非洲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買皮鞋穿呢?」於是放棄了推銷計劃,沮喪而歸。乙商人到非洲後,看到非洲人都打著赤腳,高興萬分,驚呼:「非洲人都沒有穿鞋,這市場好大啊!」於是乙商人在非洲安營紮寨,大做皮鞋廣告宣傳,引導非洲人穿皮鞋,買皮鞋,最後發大財而回。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面對習慣於打赤腳的非洲人,為什麼甲商人失敗,乙商人成功呢?從表面上看,他們好象只是一念之差,實質上,這兩個商人有著消極心態和積極心態的根本差別。

商人的成功與否,好的心態能起重要作用。我想,教師的工作特別需要有積極的心態。教師經常會面對「調皮」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性格「怪僻」的學生,在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教師應該怎樣對等這些呢?我們要向上述故事中的乙商人學習,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那些看似「困難」的事物,往往能從劣勢條件中找到優勢因素,從而獲得好的成效。

一位班主任老師與我談過他帶一個差班的經歷:為了因材施教,學校將一個年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編到了一個班,班上學生主要科目的成績很少有及格的。有的老師對這位接班的老師說:「你反正帶的是差班,能不能幹出成績沒關係。」但這位班主任卻不這樣想,他認為,帶「差」班更要出成績,更能出成績。他對全班學生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發現班上會踢足球的同學不少,字寫得好的同學也不少。於是,班上成立了足球隊和書法協會。足球隊首先向各班挑戰,結果踢遍全校無敵手。接著班上辦起了書法作品展覽,學生的各科作業都成了書法作品,並邀請老師和其他班級同學來參觀。這個班的學生也許第一次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聲,個個都興奮不已。這位班主任老師不斷地鼓勵學生們,要求大家再努力把學習搞上去。這個班的學生有了自信心,結果學習成績也跟上來了。

面對「差生」或「差班」,如果我們忽視他,用抱怨的心態去對待,他們可能成為真正的差生差班。如果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他,我們就能看到許多閃光點。有學校規定,當教師家中或個人出現重大事情,心情非常不好的時候,不能面對學生,不能進教室講課。這是為了避免教師的消極心態影響到學生。而許多教師往往是一見到學生就忘掉自己的一切煩惱,時時保持愉悅心情,這樣的教師一定會獲得更多的成功。

教師工作一天,有的說:「今天我累壞了。」有的說:「忙了一天,我真有收穫。」也許這便是兩種不同心態的表白。


推薦閱讀:

今天不洗碗,請給我一隻鍋
??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十部電影帶你了解南京大屠殺
?今天1月11日?祝你幸福 1生1世!
今天,你震驚了嗎?
祝??今天農曆二月十八??發財日??8888??8888??8888??誰打開,誰發財!

TAG:學生 | 認識 | 我們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