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是陰陽家更是道家(提出五行的那個大神)
鄒衍生活的年代是在中國歷史的戰國時期,是道家代表人物、五行的創始人,同時也是陰陽家的創始人。鄒衍生活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七個國家之間連年征戰,百姓生活在戰亂之中,十分艱難。
鄒衍在戰國大約活到了七十歲,在當時已經算是高壽了。 鄒衍原是齊國人,齊宣王在位的時候,鄒衍就學於稷下學宮。後來齊閔王即位,鄒衍無法容忍齊閔王,所以沒有在齊國任職,反而是燕國的燕昭王對鄒衍禮遇有加,據說還曾經親自拿著掃帚為他掃地,就怕灰塵落到了他的身上,於是鄒衍就在燕國從事。 鄒衍在燕國如魚得水,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但是好景不長,燕昭王去世,新上任的燕惠王對鄒衍並不看重,於是鄒衍就回到了齊國。
當時的齊國是齊襄王在位,十分地強盛。鄒衍的記載在燕趙之戰之後就沒有了,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裡,後來又做了什麼。對於鄒衍的出生年月,歷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根據推斷,他大約出生於公元前324年,去世於公元前250年,享年約70多。在齊宣王時期,鄒衍就學於下學宮,至於鄒衍學了什麼,司馬遷有很深刻的認識。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並起,但是出現了很多的流派,各種思想之間爭奇鬥豔,呈現出一片繁榮。鄒衍崇尚道家思想,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鄒衍並不只是發揚道家的思想,同時他也開創了自己的流派,在道家的基礎上,鄒衍提出了自己的學說,也就是陰陽學說。
鄒衍是陰陽家的創始人,有著極為高深的學問,在仕途上沒有受到重用之後,鄒衍經常在各個國家之間遊走,宣揚自己的學說,在當時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學者,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道家以「道」為核心,這個哲學思想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古代有道家思想的人物有很多,其中鄒衍就是一個代表。鄒衍的學說,很多後人都無法理解,但是這並不妨礙鄒衍在歷史中所取得的成績。
鄒衍談天是一個成語,同時也是一個典故,他最早是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在此文中記載了戰國時期陰陽、道、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他們一共有十二人,其中有一個就是鄒衍。鄒衍是在戰國時期十分有名的一個人物,他的學說在後世也有流傳,東方朔,諸葛亮等人都有繼承鄒衍的學說。
鄒衍談天形容善辯,鄒衍出生在孟子之後,因為他目睹了諸侯們越來越荒淫奢侈,所以他深入觀察萬物的陰陽消長,記述了怪異的變化。鄒衍的行為其實有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鄒衍的言論不合情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道「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其中的衍談天意思就是在讚美鄒衍,說他高談闊論。
鄒衍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叫做鄒衍吹律的故事,它出自《北堂書鈔》,講述了一個比較奇妙的故事。據說,有一年的春天,鄒衍來到漁陽郡,春天的天氣是開始轉暖,但是這裡的天氣卻還是一片寒冬的景象,十分古怪。天氣的寒冷導致了植物無法生長,也就導致了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艱苦。鄒衍對此地異常的情況表示十分奇怪,於是便開始了研究。
鄒衍走到了郡城南邊的一座小山上,輕輕地吹起了律管。所謂的律管就是一種用竹管或金屬管製成的定音器具,鄒衍用它演奏了春之曲。當鄒衍吹奏完之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郡城的積雪開始融化,形成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模樣,陽關照射著整個大地,讓人們感覺到了暖意。後來,人們把鄒衍當時吹律的小山命名為黍谷山,同時還在上面建造了祠堂。
鄒衍是我國戰國時期十分偉大的思想家,他繼承了道家的思想,同時加上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五行的說法,同時在各國之間遊學講座,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後世也對鄒衍的學說十分認同,比如東方朔、董仲舒、諸葛亮等人都曾經學習過鄒衍的學說,並且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對他們的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鄒衍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是很難讀,因為都是比較常見的字。其實鄒字這個姓氏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少的姓氏,鄒也並不是多難的字。鄒在中國的姓氏中排行第六十七位。「鄒衍」的拼音是「zouyan」,其中「zou」讀第一聲,「yan」讀第三聲。「衍」這個字有很深的寓意,表示水在江中流,可以引申為富足,現在很多人的名字中都有「衍」這個字。
六月飛雪,說起這個成語,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竇娥。但是其實這個詞語最先開始形容的是鄒衍,只是後世竇娥冤的戲劇深入人心,才會越來越少人知道這個成語真正的典故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六月飛雪形容的是一個人遇到了極大的冤情,所以才會在六月的大熱天下大雪,那鄒衍到底是遇到了什麼樣子的冤情呢?
鄒衍受到了燕昭王的禮遇,在燕國過得十分舒適,也開始施展了自己的抱負。但是燕昭王死後,新上任的君主對鄒衍並不看重,再加上一些小人作祟,於是鄒衍就被抓了起來。鄒衍十分委屈,在大牢里嚎啕大哭,當時正是夏季,不料竟然飄起了大雪。鄒衍入獄本來就有很多人鳴不平,再加上這種怪異的景象,於是大家紛紛為鄒衍求情。燕王見狀,也就只好放出了鄒衍。
鄒衍是當時稷下學宮的著名學者,在當時的社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在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他們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動有名聲的大學問者的,因為他們代表著天下讀書人的巔峰,如果這樣都被抓的話,會寒了天下學子的心,讓他們不願意為國家效力,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人才的話,這個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那鄒衍入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的齊國政治清明,國力十分強盛,而鄒衍本就是齊國人,所以為齊國制定了一整套的方案,鄒衍也因此得到了君主的賞識。但是後來齊國稱帝失敗,變得十分暴躁,於是鄒衍離開了齊國,來到了燕國。燕王招攬了他,但是鄒衍卻只願意做發展生產的工作。後來燕王換了人,又聯合六國攻打齊國,鄒衍身為齊國人,受到了燕王的排斥,又加上別人的挑唆,於是便將其關了起來。
鄒衍雖然是陰陽家的創始人,但是其實他更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公孫龍同樣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們之間有著很多的共同點,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思想,雖然十分會說,能言善辯。鄒衍走了陰陽學說,而公孫龍走的卻是名家學說。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的命題也是千古流傳,引發了很多的小故事,十分有意思。
據說公孫龍曾經憑藉白馬非馬的命題一時橫行於世,沒有人可以對他的學說加以辯駁,但是這個命題最終卻死在了鄒衍的手中。鄒衍替齊國出使趙國,當時公孫龍效力的就是趙國的平原君。平原君向鄒衍說起了白馬非馬,不料鄒衍說:「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惇,巧譬以相移,有害於大道。」從此之後,平原君就對公孫龍失去了信任,不再重用他,公孫龍的影響力也就變得越來越小了。
鄒衍最大的成就是提出了五行、五德終始說還有大九州理論。所謂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這其中具有十分精妙的含義,只是很多後人不懂其意,只是以為是封建迷信,對其嗤之以鼻,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鄒衍創建「五德終始說」,本意是想「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談」的陰陽五行研究中,羅列出天降的災祥禍福,來恐嚇那些驕奢淫逸、「不尚德」的統治者們,希望他們能夠以仁治天下,同時五德終始說也迎合了戰國後期各國君主實現統一大業的心理願望,為他們提供了統一天下的理論依據。不過這個理論在宋朝之後,被儒家的政治文化逐漸代替,最後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小。
大九州是一種地理學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鄒衍認為《禹貢》中所說的九州只是整個地球的一部分,在中國赤縣神州這個小九州以外,還有另外八個和九州相同的州,而地球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以此類推,這就是大九州地理說。其大意大概就是說,地理就是像是套娃一樣,而中國意義上的九州只是裡面最小的一個套娃而已。
鄒衍提出的大九州的理論,其理論的基礎依據就是陰陽五行學說,他從時間與空間來推衍,順推是五行相生說,主要講天,也就是大自然,而逆推的五行相勝說,主要講人。通過一系列的五行假設,再加上八卦九宮之數來排列成九州,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最早的關於宇宙的設想。
更多接地氣的原創文章,古中醫文化知識學習,個人針對性體質分析、建議,請持續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道家五術之——祖業斷語
※道家的思想到底是什麼呢,是淡泊無為嗎?,如果是又為何經營社會中的道觀??
※敦煌道家《呼吸靜功妙訣》與神仙粥的今用
※中國女排教練郎平的老公是「道家人物」?
※100道家常麵食詳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