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歷來講究對筆墨的重視

  中國畫對筆墨的重視程度是別的任何繪畫形式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中國古代藝術家把對書法的精深研究成果自然地拿進繪畫,為國畫這一藝術形式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和系統的審美標準,所以當人們看到一幅中國畫時,首先發現的是繪畫的筆墨效果,或許其次才是內容,那種試圖以形象為評判標準的想法往往會在中國畫面前無所適從。

  筆墨,有時亦作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在技法上,「筆」通常指鉤、勒、皴、擦、點等筆法;「墨」指烘、染、破、潑、積等墨法。在理論上,強調筆為主導,墨隨筆出,相互依賴映發,完美地描繪物象,表達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骨氣形似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運墨而五色具,是為得意。」指出立意和筆墨的主從關係。  清代沈宗騫《芥舟學畫編》反對將筆墨兩者的關係分開:「筆墨二字,得解者鮮,至於墨,尤鮮之鮮者矣。往往見今人以淡墨水填凹處,及晦暗之處,便謂之墨,不知此不過以墨代色而已,非即墨也。且筆不到處,安得有墨?即墨到處,而墨不能隨筆以見其神采,尚謂之有筆而無墨也。」

  石濤在《石濤畫語錄》中對「筆墨」的見解是:「筆與墨會,是為絪緼,絪緼不分,是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畫于山則靈之,畫於水則動之,畫於林則生之,畫於人則逸之。得筆墨之會,解絪緼之分,作辟混沌乎,傳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者得之也。」現代黃賓虹認為:「論用筆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筆出。」中國畫強調有筆有墨,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當代書畫家南山樂山在其《南山畫繢隨筆》里也認為:古人云 下筆便有凹凸之形。筆墨之辯盡矣。又云:勾不夠用皴,皴不夠用擦。。。。。。又曰:筆筆是筆,筆筆是墨。今人不明筆墨之本意,妄談筆墨,豈知筆墨者陰陽互根,虛實相生,表裡錯雜,有無混成,大象混沌之道也。是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又說:古人論畫六法者,氣韻為上,又言氣韻者筆中求之為上,墨中求之次之。今人滿紙浮煙漲墨,狀若奔豚,即謂之氣韻生動者,或可與黑風雙煞梅超風輩論道也,九陰真經豈是九陰白骨爪耶?一笑。

  筆墨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它能直接傳遞畫家的藝術觀和世界觀,體現畫家的才思和感情。中國畫中的筆墨,是這門藝術的核心問題。世界上再也沒有繪畫形式象它那樣,負載著那麼多的內容,在傳統文人看來,一筆一墨融會的是人的精神。觀察一個人,只要他拿起毛筆畫一道,明白人即可看出他的全部能耐,包括經歷、學識、修養和才華。
推薦閱讀:

筆墨描繪的江南美(國畫)04(18P)
跟徐湛學國畫高清版(1)
【國畫】楊挺的工筆重彩山水畫
【小二畫嘮】365天國畫基礎知識普及——第九天(2017.11.24)
國畫大家唐天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TAG:中國 | 國畫 | 中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