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章(64)
(摘自《小學語文教與學》2012年第10期)
一
語文姓「語」。小學語文除了姓「語」,還姓「小」。說語文姓「語」,是對語文學科的定性。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可見,語文就是語言。它是交際的工具(當然也是思維的工具)。文字一旦在人們的意志的驅使下,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排成「串」,成了文章,就有了意思。因為我們的語文教材是文選型的,都是選的一篇篇文章作課文,所以課標又說「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如果語文教材使用的是字典,就沒有「統一」之說了。但是,字典不能充當語文教材。
眾所周知,文章是閱讀的對象。閱讀,是「披文得意」,即通過語言文字,獲取文章中的信息。
但是,文章一旦成了「課文」,身份就不一樣了,它就有了兩重意義;內容意義和形式意義。因此,閱讀教學不但要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要關注形式意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內容的,即不但要「得意」,還要「得文」,並在得意得文的過程中學會閱讀,培養 閱讀能力。這就是閱讀教學。
為什麼潘自由先生一再說「課文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為什麼錢正權先生一再強調「不要把閱讀課上成閱讀理解課」?道理就在這裡。
如果只是為了理解課文內容,為了「得意」,那麼,什麼辦法也比不過講解法,講解法最便捷,既省時又省力。
但這樣做,學生就不能「得文」了,自然也不可能獲得閱讀能力。至於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就更無從談起了。
這裡講的還只是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還有識字教學、寫字教學、作文教學。語文教學是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教學生學語言、用語言的。
弄清這個問題很重要,否則就不知道語文教學教什麼。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與對這個問題認識不清有關。
說小語姓「小」,是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定位。
我們明白了語文學科的性質,知道了學語文的目的還不夠,還得明白小學語文教學是幹什麼的。小學語文教學是教6-12歲的小孩學語文的!小學階段是啟蒙教育,教小孩學語文與教中學生、大學生學語文不同。不能把小學生當成中學生、大學生。即使是小學生,也有區別,不能把一年級的小朋友當做六年級的學生。
小學生要掌握哪些語文知識?培養哪些能力?在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等方面有那些量和質的要求?每個年段的要求又有哪些不同?每教一篇課文、一冊語文書,要給學生留下什麼?這些,我們必須去研究,做到心中有數。
現在小學語文教學有「越位」現象,如不適當地拔高、挖掘、拓展,忘記了坐在我們對面的是幾歲的娃娃。
相比之下,「不到位」現象更普遍、更嚴重。比如書寫水平、朗讀水平、表達水平(口頭和書面的),以及背誦量、閱讀量,還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好多學生與課標要求相差甚遠。
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和落實意識。我的導師張慶先生說:「識(字)、寫(字)、讀(書)、背(誦)、說(話)、作(文)習(慣)是小學語文的七大教學目標。其中最重要的是寫字、讀書、作文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畢業生,能把字寫好,書讀好,文章寫通,並養成了讀寫的習慣,就可以向家長、中學老師、社會作交代了。」
的確如此。以上四個方面落實了,其他方面會有的,人文性也跑不了。
小學階段是「涵養」階段。就像幼苗,它需要吸收陽光、水分和養料。幼苗是處於發育、成長階段,離開花結果還有很長的距離。小學生也是如此。在小學階段,要特別重視吸納、積累。幼時的「厚積」恐怕是最要緊的。曾國藩就反對老師過早地教他兒子作文,強調先把書讀好。現在,有人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解讀很怪異,說法很多。不要輕易用「思辨」「智慧」「詩化」等一類空洞的字眼來描述小學語文教育。
二
教小孩子學語文,要手把手地教,實打實地教。
我這樣說,有的理論家可能不贊同。怎麼能這樣呢?要改變學習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但不要忘了,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從理念出發。生搬硬套,有時是要碰釘子的。
不要只從字面上理解我說的「手把手」和「實打實」地教。「手把手」,說的是耐心、細心。理論家若走進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一節課(不要多,只上一節),就會發現,小朋友並不都是想像中的天使。十分鐘之後(或許還要不了十分鐘),准得把某些理論家的鼻子氣歪!你教了多少遍了,有些小朋友還是把「左」讀成「右」,把「右」讀成「左」;你糾正多少次了,有的小朋友仍舊把「甜」寫成「甛」;你領讀了很多遍了,有的小朋友還是一詞一頓地讀書。教室里還沒安靜五分鐘,右邊有人打起來了;你還沒制止住,左邊又有小朋友報告:「老師,他罵我!」……所以教低年級的老師,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細心細心再細心!教低年級可是一門大學問。教高年級的學生就不要「手把手」教了嗎?要的。到了六年級,有的學生還需要手把手地教寫字,手把手地教朗讀,手把手地教寫作。
一次,我聽一位五年級的老師指導學生寫字,其中有一個「左右逢源」的成語。老師在黑板上一寫,我就知道她沒認真讀字貼。我走上講台,讓同學們認真觀察書上寫的這兩個字(書上的字都是楷體),然後請這位老師把這「左右」兩個楷體字放得大大的,投到屏幕上去。我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第一筆――橫有什麼不同。這一點撥,大家立刻發現「左」的一橫短,「右」的一橫長。這裡,如果老師不指點,許多人恐怕一輩子也不會注意的。還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師備《掌聲》一課,這課有6個字要書寫。我說:「你先把這些字臨寫一遍。」(蘇教版小語教材――是請書法家寫的。)寫完,我說:「『班』字你沒寫好。你看看書上的『班』字,當中這一豎撇,在哪兒起筆,在哪兒收筆?」他細心一看,原來,這一筆起筆要高,收筆要低。各位看官,寫字教學不手把手教能行嗎?
當然,有些東西是可以自主的。學了漢語拼音後,可以自學生字,課文可以預習,高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會更大。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要因年級、因人、因文、因學習的內容而異。語文學習,是個性化行為,不要搞形式的「合作、探究」。
「實打實」,說的是小學語文教學要實實在在地教,扎紮實實地教,不能搞花架子。有人用「教過了,教對了,教會了」來概括教學的三個境界,很有意思,很實際。我們不能滿足於「教過了、教對了」。「教會了」,才是我們的目的。字要會寫,書要會讀,精彩詩文要會背,詞語要會運用,作文要會寫。總之,「會了」才算數。總不能狗熊掰棒子擬的,忙活了半天,一無所獲吧?不說別的,就拿寫人物對話來說吧,我先讓學生抄課文中的對話,又讓學生寫人物對話,抄、練了七八遍,有學生還不過關呢,不「實」,怎麼能會呢?小學語文教學是教小孩子學語言、用語言的,「會運用」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大家看看2011年版的課標,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運用」。千萬不要把語文教學虛化了,不要把小學生教浮躁了。
如果說「手把手」地教,說的是耐心和細心,那麼「實打實」地教,說的則是一種責任,一種韌勁,一種「夯」的精神。
三
不能只教一本語文書。
課標說:「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語文教師要有課程意識,要努力開發自己的課程資源。
呂叔湘先生說:「10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語文是工具,語文水平低,影響別的學科的學習,有的數學老師、物理老師訴苦,說是得兼做語文老師。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呂先生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要開發課外教學資源。「課外書」是最重要的課外教學資源。凡語文水平較好的,無一不是喜歡讀書的人。
呂叔湘先生還說:「開展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老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自己課外閱讀的佔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於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放任自流,要加以適當指導,
例如什麼書值得看,什麼書不值得看,這本書有什麼長處,那本書有什麼缺點,等等。多少指導一下,學生得到的幫助就很大。還有一條經驗也是共同的,就是多寫,大作文、小作文、筆記、周記、日記等等都可以,教師看一部分,做點講評指導。」這段話十分明確地告訴我們: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多讀多寫;語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讀、寫實踐中形成的,不是老師講出來的。
我按照呂先生的指示,回想了一下自己。我的語文能力哪兒來的?課內課外各佔多大比例?我得益於課內的,恐怕還不到百分之三十。有人曾經反對呂老和我的說法。我們說的是自己,你還能比我更了解我嗎?我慶幸在小學裡,老師激發了我的讀書、作文的興趣;在中學裡老師讓我有了當作家的夢想,因此所有的晚自習、星期天,我都用來讀書、寫作。到現在,讀書不斷、筆耕不輟。因為讀、寫已成了一種習慣。
我慶幸在我上學的年代沒有家庭作業,所有的晚上、周日、寒暑假都是屬於自己的。
學語文是個慢功,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在上學期間,和同學比,雖然作文水平稍高一些,但那時的我遠不能與今天的我相比。
所以,優秀的語文老師,有遠見卓識的語文老師,都有自己的課程,他們的眼睛絕不只盯著一本語文課本。山東濰坊的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浙江富陽永興學校陳琴老師的「素讀」,還有山東濰坊李虹霞老師的「統合」教學,都突破了原有課程的格局,推出了自己的教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果。
著名學者陶繼新先生說:「有了一定的文化積澱,寫作就有了話語基礎,就不再成為困難之事。現在很多學生,包括一些教師,之所以寫起文章來捉襟見肘,關鍵是讀書不多,特別是讀經典不多。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如果拘泥於教材文本,肯定教不出有水平的學生來。只有在學好課文的同時,又『海選』一些經典進行誦讀,才能真正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站在韓興娥、陳琴、李虹霞面前,我頓覺自己矮小。我在反思:我的那麼多追求完美的公開課,在某些方面對大家是不是誤導?
四
守住小學語文教學的「常」。
「常」是什麼?「常」是不變的東西,是規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哪些是不變的?識字、寫字、讀書、作文、激發興趣、培養習慣是不變的,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是不會變的。
全國中小學的學生書寫、閱讀、寫作水平有多少達到或基本達到要求的?30年前,呂叔湘先生說「大多數不過關」。如今呢?依我看還是「大多數不過關」。不說別的,有多少學生能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有多少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線的老師心裡有數,但各級教育的領導者、研究者,有多少心中有數的?不敢說。不從實際出發的教科研,「研」出來的東西終究是一紙空文,沒人理會的。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教科研課題才是有價值的。
語文教學為什麼一直為人詬病?就是沒守住「常」,沒規律辦事。
寫字的規律是什麼?是描紅、仿影、臨帖,而且要天天描紅、仿影、臨帖。無論是硬筆字、軟筆字,概莫能外。新中國成立以來,誰按照這一規律去指導學生寫字了?目前看來,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這樣編排了,使用蘇教版小語教材和與之配套的「習字冊」的小學生這樣做了。實事求是地說,江蘇小學生寫的字比十年前大有改觀。
教朗讀的規律是什麼?是「跟我讀」(台中師範學院王財貴教授語),是讓學生聽老師讀、跟老師讀。老師讀不好,反覆聽別人的錄音也可以。和音樂老師教唱歌一樣,要范唱、領唱。教低年級小朋友,必須領讀。不要怕某些理論家譏笑我們「抱著學生走」。該抱不抱,是不負任。
教作文也有規律可循,這就是「讀寫結合」。讀是基礎。書,是最好的作文指導老師,每篇文章都在告訴你怎樣寫作文。因此,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包括朗讀),重視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同時要關注表達。要「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面」(課標語),重視課外的閱讀。課外閱讀要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我們的古人對語文教學的規律已經摸得很透了,「熟讀、精思、愽覽、多做」是古人對語文教學規律的高度概括。毛澤東同志當年曾批評過「言必稱希臘」的教條主義者,但至今還有人「言必稱希臘」,把老祖宗忘掉了。山東的郭宗明老師直言:「現在我們在語文教學上搞不過古人。」我同意他的說法。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古人的好的經驗我們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也是事實。
當前,關於語文教學的提法不少,「顛覆」「革命」「轉身」之類的詞語屢見報端。其實,「常」是顛覆不了的,正如日出日落,四季交替,是跟「不以堯存,不以桀亡」的道理一樣的。
不可也不能改變的,要守住;規律,要遵循。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並似乎明白李大釗為什麼取字「守常」。
五
語文教學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老師。
做小學語文老師不易。不能只看文憑,得有真本領。我曾聽過一位研究生的實習課。一看他板書的課題,再聽他范讀課文,使我對「文憑不等於本領」這句話更深信不疑了。不能怪年輕的大學生,這是師範教育的悲哀。師範院校的導師、教授們「導」出了這樣的「研究生」,不知有何感想。是的,追根溯源,小學老師也有責任。小學語文老師要有比較好的語文基本功,即我們平時說的「看家本領」。比如書寫、朗讀、表達(口頭的和書面的)等方面,都要有紮實的功底。此外,還要有一定的理論修養。你既然選擇了師範教育,就得去修鍊。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但做一個優秀的小學語文老師,僅有這些還不夠。
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得是個「文化人」,以「文」化「已」。這個「文」主要指讀書。不讀書正如黃永玉教授所說――就「沒有消化生活的胃」。語文老師不讀書,別說「消化生活」了,就連一篇語文也「消化」不了!一開口、一動筆,甚至一投足,就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讀書人。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話語方式、思維方式,甚至言談舉止,以至心靈狀態。讀書同時讀自己,明理導行、學以致用是我們讀書的最重要的目的。職業要求語文老師必須是個讀書人,成為終身閱讀者。「文化人」的另一個方面,是以「藝術」化「人」,語文老師要有點藝術細胞,如書法、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細胞多的人,語文教學一定會充滿靈性。
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還得是個「思想者」。列寧為什麼那麼欣賞羅丹的雕塑「思想者」?為什麼建議「同志們,都要看看羅丹的『思想者』」?我以為他是想讓我們學會思考。大到教育,小到一個字詞教學,我們都要思考。教一篇課文,開展一次活動,事前要思考,過後還要思考,這樣才能把課上好,把活動開展好,「前思後想」(尤其是「後想」)才能長心眼、長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諸文字,可以使思考更縝密、更深刻。一定要動筆寫東西,並養成習慣。
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還應當善於與人交流。多與同事交流,如果「談笑有鴻儒」,常與專家交流更好。經常讀書、讀雜誌、讀報紙也是與別人交流的形式。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使你茅塞頓開。交流是一種便捷的、常常會使人頓悟的一種學習方式。不然為什麼人們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六
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人人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例如,字,會寫的,且寫得規範了,一定不要再寫了;對書已讀得很多、作文寫得很好的學生,就要動員、啟發他們多「玩」。對學困生,就要耐心、細心地指導,鼓勵他們多朗讀,吸納語言、培養語感;多讀課外書,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一些難做的作業不妨擱在一邊。老師要珍惜每位學生的寶貴時間,「少做題,多讀書」(課標語)才是正道。
許多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之所以失去了興趣,其一是老師講得多,分析得多。一篇好端端的感人的課文,一分析,便味同嚼臘,學生怎麼能喜歡?其二是作業多,學生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能不痛苦嗎?能不討厭語文嗎?錢正權老師向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小學五年級的外孫女問:「外公,您認識沈大安嗎?」「認識呀!你問他幹什麼嗎?」「我們班的同學恨死他了!」「為什麼?」「他編的語文練習冊把我們害苦了!白天做,晚上做,雙休日還得做,一點玩的時間也沒有了。」「原來,杭州市小學語文練習冊上,都印有「沈大安主編」的字樣。唉,沈老師當初為什麼答應掛這個「主編」的頭銜呢?
寫到這裡,我不禁又想起了陳琴、韓興娥、李虹霞等老師,為她們讓學生讀書不做練習冊叫好!還想了吉林省吉林市的楊巧雲老師,她教有一班學生,六年來只做了兩件事:讀書,寫日記。畢業會考時,全豐滿區3000多名小學畢業生,前17名都是她班的。她班的作文成績特別優秀,非他人能比!語文能力哪兒來的?是在大量的讀、寫實踐中形成的,不是教出來的。靠讀書長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更不怕考試。
每個學生都不是盛知識的容器,他們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愛的呵護,需要鼓勵,需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心理。他們需要玩,需要活動,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語文課本里有人文性,老師這本書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師身上的人文性對學生的影響,要大於語文書里的人文性。要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點燃心中的夢想,使學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語文教學的最大成功,應該在這裡。
眼睛不要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一隻眼睛盯著「語文」,一隻眼睛盯著「人」,這才叫完整的語文教學。
推薦閱讀:
※推薦32個常練的瑜伽體式
※推薦說課教案:小班健康《洗洗小手講衛生》
※不能錯過的藍色錶盤腕錶極力推薦
※【(推薦)滬港通帶來的股票池和投資機會】
※推薦一本書: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人間是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