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5南朝佛教

自公元42G拓劉裕廢晉帝而建立宋,至公元 589年陳亡於隋,中國南方先後經歷了宋、齊、梁、 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南朝佛教可以說是東晉 佛教的延續,各朝統治者及士人都崇信佛教,在各 種勢力的扶持下,佛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梁 武帝時一度幾乎成為國教。由於地理形勢和人文 環境等因素的差異,形成了南朝佛教尚辨析、重義 理的風格。在佛經翻譯方面,出現了與鳩摩羅什 和玄奘齊名的大翻譯家真諦。各家師說蜂起,涅 槃師和三論師在南方尤其興盛。神不滅的論爭和 夷夏之爭是佛教與儒、道衝突趨於激烈的表現。第一節帝王對佛教的支持南朝在思想上仍以儒學為正宗,又承東晉遺 緒,玄學盛行。宋、齊二代,儒學與文、史、玄三學 並列為「四學」。佛教與玄學作為儒學的補充,受到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統治者除在義理上傾心於佛學外,尤其 重視佛教的社會作用。宋武帝劉裕據稱是受符瑞而登上帝位的,解釋這個符瑞的是 高僧慧義。整個劉宋一代,帝王十分崇信佛教,以宋文帝為盛。宋 文帝對竺道生的「頓悟成佛」說十分讚賞,常與慧嚴、慧觀等論究佛 理。曾先後令道生弟子道猷、慧觀弟子法瑗入宮講述頓悟義,使道 生的頓悟成佛說在宋代成為熱點。元嘉十二年(435年),丹陽尹 蕭慕之上奏建議限制修造寺塔和鑄造佛像,文帝與侍中何尚之、郎 中羊玄保等議論此事說道,若使率土之濱,皆純此化,則吾坐致太 平,夫復何事!」何尚之回答說百鄉之家,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 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風訓,以遍宇 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 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於國,……即陛下所謂坐致 太平者也。」可以從中看出帝王、大臣們對佛教社會作用的認識,主 要是利用佛教來為自己的統治服務,坐致太平。宋孝武帝也尊崇 佛教,修建了藥王、新安兩座大寺院,先後令道猷、法瑗住於新安 寺,辨析頓悟義與漸悟義,使二者各有所宗,並曾前往新安寺聽講。 孝武帝還寵信僧人慧琳,讓他參與政事,時稱「黑衣宰相?c蕭齊帝室奉佛不亞於劉宋。齊高帝曾行幸於莊嚴寺,聽僧達 講< 維摩經》;武帝於華林園設八關齋戒。尤其是武帝長子文惠太 子和次子竟陵王蕭子良二人以崇佛聞名。蕭子良年輕時與名士廣 泛結交,來往密切的有所謂「八友」,其中包括後來的梁武帝蕭衍。 荊州名士劉虯,精研佛理,述道生頓悟成佛義,對佛教有頓漸二教 五時七階的教判,撰有〈注法華經》、《注無量義經》等著作,蕭子良 曾致書招請,共論經義。又和其兄文惠太子一起邀請名僧,進行講 經大會,與僧人共同辨析佛理。受到蕭子良尊敬的僧人有玄暢、僧 柔、法度、僧祐、寶詰等。設華嚴齋、龍華會、道林齋等齋會,還捨身 佛寺,實行放生、施藥等慈善事業,撰制經唄新聲。蕭子良著有《凈 住子凈行法門 >、<維摩義略》、《注遺教經》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平生所著宣揚佛教的文字,梁時集為十六帙、一百一十六卷。如 《南齊書》所載蕭齊佛教的情況是「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南朝佛教在梁武帝蕭衍(502 - 549年在位)時達到極盛。在 梁武帝的支持下,佛教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時京 城建康僧侶雲集,譯業大盛,講經說法者眾,民間信仰風靡。唐朝 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生動地描繪出當時 佛教的盛況。陳代諸帝承梁代餘韻,也以佞佛著稱。梁代遭侯景之亂受到 打擊的佛教在陳代又有所復興。高祖武帝陳霸先祭祀佛牙,設無 遮大會親自禮拜。曾四次行幸大莊嚴寺,捨身事佛,由群臣上表請 還,這些活動既表現了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對佛教的尊崇,又是為 佛教籌集資財的手段。武帝對佛教義理也用力甚勤,對《大品般若 經》和《中>、《百>、(十二n> 「三論」尤其精通。文帝任名僧寶瓊為 京邑大僧正,在太極殿設無遮大會並捨身,招集僧眾進行《法華》、 《金光明》、《大通方廣》、《虛空藏》等懺,並別制《願辭》自稱菩薩戒 弟子。宣帝命國內初受戒的沙門一律習律5年。後主陳叔寶在太 極殿設無遮大會捨身大赦。南朝帝王對佛教的崇奉和支持,不僅使#教的社會性發展進 一步加強、影響擴大;同時也為佛學研究的興盛、諸學派的興起提 供了條件。第二節梁武帝與哧教梁武帝蕭衍,字叔達,生於刻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卒 於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原籍蘭陵郡蘭陵縣(今山東棗莊市嶧 城鎮東)。他與齊高帝蕭道成同族,是齊武帝蕭賾的族弟。在蕭齊 時曾都督六州軍事,任輔國將軍、雍州刺史。公元502年自立為皇 帝,至公元549年因侯景之亂而亡,在位48年。在南朝各代帝王 中,蕭衍算得上是多才多藝、文武全能的人物,武帝治下的梁代社 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佛教在梁武帝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當然,梁武帝的佞佛,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最 後由於侯景之亂,隨著梁武帝的去世,梁朝也就一蹶不振了。蕭衍早年廣泛結交名士,是當時著名的「八友」之一。他知識 廣博,六藝兼備,具名士風,頗得士人讚譽。對儒、道有深入的研 究,據《梁書>等史籍記載,撰有《制旨孝經義》、《周易講疏〉、〈毛詩 答問 >、《春秋答問〉、〈尚書大義》、《中庸講疏》、〈孔子正義》和《老子 講疏>等著作凡二百餘卷。由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早年又信奉道 教,因此雖崇信佛教,仍倡「三教同源」說,十分重視佛教的社會作 用;又因為武帝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的修養,所以對佛教義理也有 精深的研究,講經說法,著述析理,遠非一般帝王的求神拜佛可比, 被稱為皇帝菩薩。梁武帝是以佞佛而留名的,他倡導、支持佛教的 活動,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舍道歸佛,把佛教幾乎提高到國教的地位。梁武帝在即 位後第三年(504年),親率僧俗兩萬人,在重雲殿重閣上正式宣布 放棄道教而歸依佛教。武帝親制〈舍事李老道法詔》,發願信奉佛 教,帶頭示範,並要求王公貴戚乃至平民百姓都信奉佛教。「願使 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寧在正法之 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滅」,「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 反偽就真,舍邪入正」。實際上以最高統治者的名義幾乎欽定佛教 為國教。第二,多次捨身佛寺。梁武帝佞佛最出名的事件是幾次捨身 同泰寺為寺奴,每次都由群臣花數億錢從寺里贖回。所謂捨身,是 佛經所宣揚的一種教義,即以施捨資財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貢獻 或自願入寺為僧眾執役以示對佛的虔誠的菩薩行為,〈高僧傳·亡 身篇》里就記載了眾多高僧捨身事佛的事迹,如燒身供養就是其中 之一。據《梁書·武帝本紀》的記載,梁武帝第一次捨身事佛是公元 527年,在他64歲、即位25年的時候,在寺里共四天;第二次相隔 兩年,公元529年;第三次相隔18年,公元547年,這時武帝已84 歲了,在寺里多達三十七天。兩年以後,發生侯景之亂,武帝被軟 禁,最後餓死於京城。由此可見武帝捨身事佛與其年老和政局動 盪是有密切關係的。梁武帝捨身事怫的動機一是表明自己對佛教 的虔誠,並不貪戀皇帝的寶座,藉以抬高佛教的地位,帶頭興起信 怫的熱潮;二是通過群臣用大量錢財贖回「皇帝菩薩」,為寺院積聚 了財富,充實了寺院經濟;另外還可以藉此檢驗群臣對自己的忠誠 程度。第三,嚴格戒律,制斷酒肉。梁武帝十分重視佛教戒律,在即 位後十八年(519年)親到無礙殿請鐘山草堂寺慧約授菩薩戒,法 名冠達。敕命法超為僧正,這是管理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職務。 撰《出要律儀 > 十四卷,通令全國照行。為嚴格戒律,他還擬自任白 衣僧正,後因僧人勸阻而止,儼然以世間大護法、大教主自居。佛 教徒原來是允許以「三凈肉」為食的,據(十誦律〉,只要是沒有看 見、沒有聽聞和沒有懷疑是殺生的三種肉是允許吃的。梁武帝根 據 <程槃經·四相品》等大乘經文,作《斷酒肉文》,反覆多方面地闡 明禁斷肉食的必要往和重要性,勸導和命令僧徒遵守,從而改變了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僧徒的食肉習慣,這對後來佛教徒的生活 影響很大。第四,重視譯經,講經說法,撰寫怫教著述,組織對神滅論的圍 攻。梁武帝與當時的眾多高僧交往相當密切,有的成為師友,有的 作為家僧成為武帝的顧問。成為家僧的有僧伽婆羅、法寵、僧遷、 僧旻、法雲、慧超、明徹等,名僧寶詰、僧祐、寶唱、智藏、慧約、洪偃、 寶瓊、慧勝、法規等也受到寵遇。其中光宅寺法雲(467-529年)、 開善寺智藏(458 - 522年)和莊嚴寺僧旻(467 - 527年)被稱為梁 代三大法師。武帝即位不久,就命來華的扶南(今柬埔寨)僧人曼 陀羅(仙)、僧伽提婆共同譯經。武帝還不時親臨法座,筆受其文。 著名的佛經翻譯家真諦也從扶南應武帝之請而來到江南,他譯出 的經論很多,主要是有關大乘瑜伽宗的,其中(攝大乘論》譯本對中 國佛教思想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由於對譯經的重視,梁代編輯 過三次眾經目錄。即天監十四年(515年)僧紹所撰《華林殿眾經 目錄》、天監十七年(518年)寶唱所撰《眾經目錄》和天監年間(502 - 519年)僧祐所撰《出三藏記集》,其中現存僅《出三藏記集》,它 是現存最早和較完備的經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僧祐是當時 著名的律師,也是佛教史家,他編撰的《弘明集> 彙集了佛教傳入中 國以來有關佛教論爭的文獻,所著 <釋迦譜》是現存最古的中國人 撰述的佛典。僧祐的弟子寶唱編撰了〈名僧傳》和〈比丘尼傳》,其 中《比丘尼傳 >是中國第一部尼眾傳記。慧皎根據《出三藏記集 >和 {名僧傳》的材料編寫的《高僧傳》,彙集了自後漢明帝永平十年(67 年)至梁武帝天監十八年(519年)四百五十三年間的高僧二百五 十七人的正傳和二百四十三人的副傳,成為中國早期佛教史最可 靠的資料,也是以後佛教僧人傳記的樣板。武帝還與僧眾一起講 經論道,讓僧旻、法雲、慧超等人講《制注般若經》和《勝鬉經》,自己 在同泰寺講《涅槃經》,講得最多的是<般若經》和《三慧經>。他命 名僧撰寫註疏,計有僧旻的《眾經要抄》、智藏的《義林》、僧朗的《注 大般涅槃經》、寶唱的《續法輪經》、《經律異相》、(法集》、《飯聖僧 法》、寶亮的《涅槃義疏》和僧紹的《華林佛殿經目》等。武帝自己博 覽群書,勤於著述,《梁書·武帝本紀》稱「尤長釋典,制《涅槃》、《大 品》、《凈名》、< 三慧》諸經義記,複數百卷」。現保存在《弘明集》和 (廣弘明集》中的還有《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義記》、《大梁皇帝敕答 臣下神滅論》以及譯經序和有關佛教的詔、頌、詩、賦等。當時神滅 神不滅的爭論十分激烈,范縝曾和蕭琛、曹思文、沈約等人往複論 難。武帝即位後,通過大僧正法雲,發動名流碩學、王公朝貴六十 多人和范縝辯論,利用皇帝的地位和權力,製造反對神滅論的強大 聲勢。范縝在這場論戰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極高的理論水平。第五,修建佛寺、鑄塑佛像,舉辦法會、齋會,吸引信眾,擴大怫 教的影響。梁武帝敕建大愛敬寺、開善寺、同泰寺等著名寺院,分 別供養數以千計的僧尼。除幾次捨身事佛為寺院積聚大量錢財 外,還贈送土地給寺院。在同泰寺鑄十方金銅像、十方銀像,光宅 寺的丈八彌陀銅像,立像高十丈、坐像高五丈的剡溪石像等,莊嚴 雄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梁武帝經常舉辦水陸大齋、盂蘭盆齋 和由僧、尼、善男子、善女人參加的「四部」無遮大會。武帝在法會 上常行懺悔,有涅槃懺、般若懺和金剛懺等。還因舉行法會而大赦 天下,為之改元。在武帝的提倡下,江南寺院麇集,造像成風,整個社會都沉浸 在佛教的香火之中。計梁代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萬 二千七百餘人,外國譯經僧共有八人,譯出的經、律、論及傳記等共 四十六部二百零一卷。僧俗兩眾有關佛教的著述更是無法統計。 梁代佛教之盛,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第三節佛經翻譯及真諦的譯經成就南朝各代中,以劉宋時期譯業最盛。據《開元錄》所記,劉宋一 代,共有譯者二十二人,譯出經論共四百六十五部,七百一十七卷, 是南北朝時期譯經最豐富的朝代。宋齊之交以後,中國僧人逐步 重著述而輕翻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佛教的成熟。齊、梁、 陳三代110年中,共譯經九十二部,二百六十卷,遠不及劉宋一代 所譯。但在梁陳之際,大翻譯家真諦的出現,是南朝譯事的重點。 鳩摩羅什譯場的譯經僧,在劉裕攻佔長安後,大部南下,成為 江南譯經的主力·,以後北魏又起滅佛事件,更造成大批僧徒南遷。 南朝各代帝王推行崇奉佛教的政策,形成江南譯業興盛的局面。 南朝譯經僧除前述佛馱跋多羅外,最著名的是求那跋陀羅和真諦。求那跋陀羅(394-468年),意譯功德賢,因他學習了大乘,又 號摩訶衍,中天竺人。元嘉十二年(435年)經獅子國來到廣州,後 宋文帝請他住於建康衹洹寺。文帝及孝武帝對他十分尊重,名士 顏延之、彭城王劉義康和南譙王劉義宣以師禮事之。求那跋陀羅 由寶雲和法勇口誦,慧觀筆受,著手譯經。他譯有〈雜阿含經》、《勝 鬉經〉、《愣伽經》、〈相續解脫經》和《無量壽經 >等。《雜阿含經 >的 譯出,繼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中阿含經》和佛陀耶舍譯《長 阿含經》之後,<四阿含》就全部譯成了漢語。《勝鬉經》和《愣伽經》 的譯出,對中國「如來藏」?想的發展貝有極大的影響v慧觀為《勝 鬉經》作序,道生弟子道猷最先為之佧注,法瑗、僧馥、慧通等也為 〈勝鬉經> 作注,對「如來藏緣起」理論的彤成和推廣作出了貢獻。 〈愣伽經>發揮了「如來藏緣起」的思想,同時也談及大小乘在禪觀 上的區別。由對此經的硏習而產生了一批楞伽師,幵唐代禪宗的 先聲。《相續解脫經》是從後米玄奘所譯《解深密經》八品中的後兩 品《地波羅密多品〉和《如來成所作事品》譯出的,包括 < 相續解脫地 波羅密了義經 >和<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兩部分,印度 瑜伽行派的經典開始傳入中國。劉宋時期還有屙賓僧人佛陀什,精通律和禪學,景平元年(423 年)到達揚州,翻譯了法顯帶回的〈五分律〉三十卷。西域僧人畺良 耶舍,精通毗曇、律和禪觀,元嘉初年(424年)到建康,翻譯了《觀 無量壽經〉,對後來的凈土宗有大的影響,名僧寶詰很崇拜他的禪 法。求那跋摩(377 -431),意譯功德鎧,屙賓王室後裔,精通經律。 元嘉八年(431年)經海路來到建康,譯有〈菩薩善戒經〉、〈四分羯 磨〉、〈優婆塞五戒略論〉和〈優婆塞二十二戒〉等律藏以及〈雜阿毗 曇心論 >的後三卷。他是繼曇無謙之後將大乘律傳入中國的大家。 元嘉十一年(434年)求那跋摩在南林寺設立戒壇,為僧尼授戒,據 〈佛祖統紀》稱,這是中國最早的戒壇。此外還有僧伽跋摩也精通 律藏和(雜阿毗曇心論>,元嘉十年(433年)到建康。曇摩密多 (356-442年)於元嘉元年(424年)來蜀,經荊州到建康,住衹洹 寺。他翻譯了《禪法要》、《普賢觀經>和(虛空藏觀經>等。沮渠京 聲譯出《治禪病秘要法》。功德直譯了《念佛三昧經》和《破魔陀羅 尼經>。蕭齊時有僧伽跋陀羅譯了《善見律毗婆沙》,曇摩迦陀耶舍譯 出< 無量義經>,達摩摩提譯《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求那毗地譯有 〈百喻經》、《十二因緣經>和《須達長者經>等3梁陳二代的譯經僧有曼陀羅、僧伽婆羅和真諦等人。曼陀羅 與梁天監二年(503年)和僧伽婆羅共同譯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 般若波羅蜜經>、《法界體性無分別經>和《寶雲經〉。僧伽婆羅是求 那跋陀羅的弟子,精於毗曇和律,從天監五年至天監十七年(506- 518年)間,譯出《孔雀王咒經>、<阿育王經》和《解脫道論>等十部 經論。當然,整個南朝譯經成就最大者非真諦三藏奠屬。真諦(499-569年),梵名波羅木陀,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少 時遍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大乘之說。梁武帝曾委託扶南國招聘 名僧,真諦應聘於大同十二年(546年)攜經論梵本二百四十夾經 水路到達南海郡(今廣東南部),當時他已五十歲了。兩年後到達 京城建康,梁武帝深加禮敬,住寶雲殿。因侯景之亂,去富春(今浙 江富陽縣)從事〈十七地論》等的翻譯。於承聖元年(552年)重回 建康,住正觀寺和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譯《金光明經>。自承聖三 年到敬帝紹泰三年(554- 557年),真諦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及江 西、廣東一帶漂泊。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再回豫章,在臨川、 晉安等地譯經或重新核定所譯經論。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到達 梁安郡(今廣東惠陽一帶),住建造寺譯講〈解節經>等。譯事告一 段落後,真諦三次想回國,都因各種原因而作罷。天嘉三年(562 年)揚帆啟程回國,又被大風吹回廣州登陸,遂打消了回國的念頭。 刺史歐陽顢請為菩薩戒師,迎住制旨寺。與弟子慧愷等人在廣州 譯講〈大乘唯識論》、《攝大乘論》等。光大二年(568年)因厭世而 萌生自殺的念頭,被慧愷等勸阻。當年慧愷講《倶舍論》未竟先亡, 真諦大慟。唯恐《攝論》和《倶舍》從此無人弘傳,命眾弟子誓弘二 論,匆令斷絕。自己接著講《倶舍論》,至第五品時因病中止。宣帝 太建元年(569年)去世。真諦在華共23年,其間因社會動蕩,居無寧處,但他仍以極大 的毅力,從事翻譯,講經著述,取得了為同代僧人所不及的成就。 真諦譯、著,據〈開元錄》勘定所譯經論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講 述疏記十三部,一百零八卷。另外,後來對中國佛教發展產生重要 影響的《大乘起信論)經考證不是真諦所譯而為中土僧人撰著。真謫在所譯經論中,主要給中國佛教帶來了大乘瑜伽行派無 著、世親之學。他的譯籍中對中國佛教思想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 是《攝大乘論〉和〈阿毗達摩倶舍釋論》。無著所著《攝大乘論》,是 系統論證「阿梨耶識」的唯識學派的重要論著;世親所著< 俱舍論> 是小乘新有部的代表作,被視作小乘佛教的總結性論著,是小乘向 大乘過渡的重要典籍。真諦對此二著的重視,表現在他在反覆講 解的基礎上,多次定譯文,並囑咐弟子道尼等立誓弘傳這一系列的 行為中。這兩部論著在印度佛學史上,都是劃時代的名著,結構精 嚴、義理豐富,真諦對之的極端重視,不僅表現出他對於弘揚佛教 的熱忱,而且表現出他對佛學的精深理解。以後由於真諦弟子在 各地傳播,南北始興起攝論學派。隨著攝論之學的廣為傳播,和流 行於北方的地論師學派並傳,各尊所聞,莫衷一是,終於導致玄奘 西遊求法,以決疑難,其結果是帶來了完備的新譯瑜伽行派的經 典。真諦譯經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可謂大矣。真諦所譯佛經,大都保存了原本的面目。文字雖有些晦澀,有 的地方還雜入了他自己的解釋,但能把握住經論的宗旨,從根本上 說是正確的。真諦的譯籍大都經過多次講解,弟子們記述師意,通 稱疏、釋,也稱註記或本記。由於真諦的佛學修養,在這些疏、釋中 不僅保留了大量印度解釋經論的傳統學說和有關文獻,也記錄了 真諦的真知灼見。惜都佚失不傳,僅在後人著述相關引文中略窺 一斑。真諦還撰有《怫性義》、《禪定義>.,(眾經通序〉等著作。因此 真諦不僅是大翻譯家,也是極其淵博的義學大師。真詩生活嚴肅,清貧節儉彳眾弟子受其熏陶,皆勤奮稟學,朝 夕不懈,形成一種刻苦篤實的學風。弟子有慧愷、法泰、道尼等十 餘人,其中慧愷(518 - 568年)是翼諦譯經的得力助手。第四節南朝各家師說南北朝時期部分佛教學者重視講誦佛典,從而形成專攻某一 經論之風,湧現出了若干知名的經師、律師和論師。他們「提章比 句」,著重對佛典的解釋;重視師承關係,又無傳宗定祖的世系。這 是基於對不同經論的講解而形成的不同觀點的學派,與隋唐以後 形成的中國佛教宗派不同,但又是中國佛教宗派的雛形。南朝著 名的論師有以下幾種:成實師。研習和弘傳〈成實論> 的佛教學者。〈成實論〉為印度 訶跋摩所著。「實」指「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成實」即 成立四諦的道理。其中心內容主要是講「我空」,即人無自性;兼講 「法空」,即客觀世界無自性。並以此批判各部派,尤其是批判說一 切有部的毗曇學,被認為是由小乘向大乘空宗過渡的著作。鳩摩 羅什為了初學者的方便而譯出此論後,其門徒劉宋僧導和北魏僧 嵩對此論深加研究並作註疏,形成了南北兩大系統——壽春(今安 徽壽縣)系和彭城(今江蘇徐州)系。南朝成實師興起於齊,至梁而 極盛,陳末才逐漸衰微。宋代有僧導、僧威、道猛等,齊代有僧鍾、 僧柔、慧次等,梁代有僧旻、法雲、智藏等,陳代有法偃、慧布等。其 中以道猛為最有名,道猛弟子道慧曾在論辯中折服名士張融。梁 代三大法師法雲、僧旻、智藏早年分別從僧柔、慧次受成實學,後來 盛弘(成實>。成實師初兼弘鳩摩羅什所譯「三論」,齊末轉而偏弘 〈成實論),並與《法華經》、《涅槃經>思想合流,弘佈於長江流域,盛 極一時。對於「三論」、〈涅槃》、《攝論>、禪學各系的學者產生了廣 泛的影響。至隋吉藏創立三論宗,判<成實論》為小乘後,成實師趨 於衰微,到唐初以至消失。涅槃師。研習和弘傳〈涅槃經》的佛教學者。經典依據是佛馱 跋多羅所譯六卷〈泥洹 >、曇無讖所譯〈北本涅槃》和慧觀、謝靈運改 訂的〈南本涅槃》。涅槃師的中心議題是一闡提有無佛性,佛性是 什麼,是頓悟成佛還是漸悟成佛,各家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長期的 爭論。對「涅槃佛性」的解釋,是南北朝時中國佛教義學的中心問 題,形成了十二家異說。道生在廬山講學,是南朝最早的涅槃師。 他主張頓悟成佛說,與道生同出鳩摩羅什門下的慧觀則持漸悟說, 以此形成南方涅槃師的兩大系。慧觀著有《漸悟論>,曇無成著有 (明漸論〉,為漸悟一派;謝靈運著〈辯宗論>,追隨道生的頓悟說。 著名的涅槃學者宋代有慧靜,齊梁時有僧慧、寶亮及梁代三大法 師,陳代有名僧寶瓊等人。其中寶亮為齊梁間重要的涅槃學者,梁 武帝命他所撰的〈涅槃義疏>是解釋《涅槃經》的權威著作。涅槃師 一直興盛至唐以後,由於天台、三論諸宗勢力的興起,才逐步衰落。毗曇師和倶舍師。毗曇師指研習和弘傳小乘說一切有部論 〈阿毗曇〉的佛教學者。「毗曇」本來包括僧伽提婆所譯《阿毗曇八 犍度論〉、《毗婆沙論>、〈阿毗曇心論>和僧伽跋摩所譯〈雜阿毗曇心 論〉等,南朝時的毗曇師所弘傳的主要是〈雜阿毗曇心論>3這些論 書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分析佛教概念,以論證人我是空,三世實有, 萬物由於因緣和合生成而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宋代有法業、慧定、 曇斌等,齊代有僧淵、僧慧、慧基等,梁代有道乘、僧韶、慧集、智藏 等,陳代有慧弼等。其中梁代的慧集是南朝最著名的毗曇學者,時 在建康招提寺講《毗曇>,聽眾常達千人。自梁末成實學漸盛,真諦 譯出〈俱舍釋論》之後,有的學者轉入鑽研《倶舍>,成為俱舍師,南 方的毗曇學從此衰落下去。至唐玄奘重譯《俱舍論》後,掀起研究 〈俱舍論》的高潮,舊譯毗曇學轉趨衰歇。攝論師。研究和弘傳真諦所譯〈攝大乘論》的佛教學者。攝論 諸師的學說並不完全一致:,主要理論是在第八識「阿梨耶識」之外 立第九識「阿摩羅識」。認為第八識是妄識,第九識是無垢識,眾生 只要努力發展第八識中純凈的識以對治其中的妄識,就可以證入 第九識而成佛,由此也就肯定一切眾生皆有怫性,皆能成佛。真諦 並譯出世親的《攝大乘論釋>,並撰述《九識義記)和《解節經疏》等, 弟子慧愷、道尼、曹毗、法泰等均大力弘揚此說。至唐朝玄奘重譯 〈攝大乘論》,並作為瑜伽行派的眾多典據之一,攝論師的舊義也就 失去其重要意義,攝論師遂趨於衰歇。三論師。研究和弘傳「三論」的佛教學者。{中論>、<百論》、 《十二門論〉是大乘中觀派的重要論著,自鳩摩羅什譯出以後,門人 僧肇等均有深入研究。但三論學的興起,始於梁代的僧朗。僧朗 初入關內學習什、肇三論教義,後到建康住鐘山草堂寺,授周顒三 論義,周顒著《三宗論》。既而在攝山棲霞寺開講〈華嚴 > 及三論,被 稱為攝山大師。弟子僧詮所學最有成就,其學被稱為新說,而稱以 前為關河舊說。僧詮門下有法朗、智辯、慧勇、慧布四人,其中以法 朗承其學說,大加弘揚。三論師是南北朝時南方特有的學派,至隋 朝由吉藏而形成了三論宗。十誦律師。研究和弘傳《十誦律> 的佛教學者。〈十誦律〉是小 乘說一切有部的根本戒律,由卑摩羅叉補充校改後,在江陵辛寺開 講,<十誦》之學自此大興。十誦律師也是南朝特有的學派,弘傳此 學的有僧業、智稱、僧祐等。齊梁時由於智稱的弘揚,盛極一時。南朝佛教義學大致說來呈這樣的趨勢,宋、齊二代,《涅槃》代 〈般若〉而興,至梁代而極盛;同時三論漸起,和〈成實》並行;至陳代 推重三論,〈成實》遂見衰落;而〈華嚴> 自宋初法業以後幾乎無人研 習,至梁代而漸盛,後來的三論學者如僧朗、僧詮、法朗等,大都兼 習〈華嚴^南朝佛教尚辨析、重義理的特點,在各學派的形成和發 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第五節佛教與儒、道之間的激烈論爭東晉時期庾冰與桓玄兩次令沙門致敬王者,何充、慧遠等予以 反對,形成「沙門拜俗」之爭,這是佛教作為「出世」的宗教與「入世」 的儒家禮法之間的直接衝突。慧遠的《沙門木敬王者論》在理論上 確立了佛教在封建國家中的位置,明確了佛教與儒家之間「內外之 道可合而明」的關係。由對佛教的社會作用這種外在方面的論爭 必然發展為對佛教中心理論之爭,因果報應說是佛教在中國影響 最廣泛的佛教理論,因果報應的承受者問題又導致了神滅神不滅 之爭。同時,佛教作為外來的宗教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又受 到中國固有文化的迎拒,產生夷夏之爭。道教自東晉以來由於葛 洪、陸修靜、陶弘景等人的努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佛教之間先 後、地位之爭愈顯急促。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南朝佛教與儒、道之 間的激烈論爭,其中心是神滅神不滅和夷夏之爭。劉宋初年,沙門慧琳作《黑白論>(又名〈均善論>),論佛儒同 異,但所述與佛理相乖異,受到僧眾的屏斥,而何承天卻很讚賞,將 此論送與宗炳評判。宗炳復書破斥慧琳的異見,何承天再致書論 辯,如此往複論議三次,主題都是神滅神不滅。宗炳著〈明佛論〉 (又名(神不滅論 >)主神不滅,何承天著〈達性論》倡神滅,顏延之又 作《釋達性論》為宗炳辯護。晉宋之際的鄭鮮之也著《神不滅論》, 以「薪火之喻」論證神不滅,,提出了「火理」的概念,認為「火理」在燃 燒之前之後均存在,「薪」不是「火」的根本,「火理」才是「火」之本。 鄭鮮之的思想是神滅論在理論上的發展。神滅神不滅之爭在齊梁 時達到高潮。齊末,范縝作《神滅論》,提出「形神相即,形質神用」 的觀點,蕭琛、曹思文、沈約等與范縝往複論難,力主神不滅,但在 理論上不及范縝。梁武帝即位後,令王公朝貴、碩學鴻儒六十餘人 反駁范縝,仍然不能屈范縝。這場論爭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義,范縝的神不滅論是中國古代哲學極富價值的理論成 果。劉宋末年,道士顧歡作〈夷夏論>,本意似在於會通佛道二教, 但論中力持華戎之別,實抑佛而揚道。此論激起了極大的反響,明 僧紹作〈正二教論》、謝鎮之作《析夷夏論〉、朱紹之作《難夷夏論>、 朱廣之作《諮夷夏論》、慧通作《駁夷夏論〉、慧敏作<戎化論》予以反 駁。名士劉虯以為道家的虛無與佛教的修空同旨,司徒中郎張融 作< 門律〉也以佛道並無二致,引起周顒的反對。張融是站在道教 的立場上倡導道佛一致,周頤認為佛老義旨並不相同,站在佛教的 立場上主張儒佛一致。孟景翼作《正一論》也主佛道一致說。同時 有逍士託名張融作《三破論>貶斥佛教,稱佛教入國破國、入家破 家、入身破身,本興r西域,不適宜中國。劉勰作〈滅惑論〉、僧順作 《析三皴論>、僧光作(辯惑論》加以反駁。南朝時期佛教與儒、遒的論爭儘管非常激烈,但在論爭中佛教 一方多持三教一致的觀點,尤其主張佛儒一致,為隋唐以後逐步發 展的H教同源、三教合流說創造了理論條件。同時,南朝的佛、儒、 道之爭一般採取理論爭鳴的形式,而不像北朝多以國家力量,採取 政治上的激烈手段,這有利於三教在理論上的相互交融和共同發 展。第六節佛教文學藝術的繁榮與江南自然、社會環境和人文風氣相關,南朝佛教文學尤其發 達,在中國佛教史和中國文學史上都顯得十分突出。運用佛教經 典的理趣、風格及故實引入詩文的詩人、作家甚多,清曠雅遠的韻 致流芳後世。宋代的謝靈運、顏延之,齊代的沈約、王融,梁代的武 帝、昭明太子蕭統、簡武帝、阮孝緒,陳代的江總、徐陵等都是著名 的詩人。其中謝靈運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佛教詩人,而且是中國文 學史上開一代風氣的山水詩大家。他的作品有《佛影銘》、<衹洹像 贊》、〈無量壽頌>和< 維摩詰經中十譬贊》等。智愷、智藏等是著名 的詩僧。宋代的宗炳、顏延之,齊代的明僧紹、周顆、沈約,梁代的 江淹、劉勰,陳代的姚察、江總、徐陵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他們的 佛教論文和山水辭賦,結構精嚴,情真意切,影響深遠。其中宗炳 的(明佛論〉和周顆的(三宗論》最為世人所稱道;昭明太子蕭統對 「法身」和「二締」的闡釋有獨到之處,所輯 < 昭明文選》是重要的文 學總集;後來出家為僧的劉勰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具有極高的文 學造詣並長於佛理,當時京師寺塔及名僧碑誌大都為他所作。在南朝各代帝王的倡導下,王公朝貴、文人學士以及民間清信 士女影從風隨,建寺塔成風,江南廟宇遍布。以梁武帝所建怫寺最 多,也最為奢麗。同泰寺是當時京城建康最大最華麗的寺院,《歷 代三寶記> 描述其「樓閣殿台,房廊綺飾,凌雲九級,偭魏永寧」,超 過了洛陽著名的永寧寺。大愛敬寺「經營雕麗,奄若天宮」,大智度 寺「殿堂宏壯,寶塔七層」,均極一時之盛。其他如皇基寺、光宅寺、 開善寺等都是著名的寺院。劉宋時建康城外棲霞山上由隱士明僧 紹所建的「棲霞精舍」也十分有名,以後改為棲霞寺,稱為佛教「四 大叢林」之一。佛教造像南朝以戴逵次子戴顆所造為最精妙。佛畫在南朝也 很流行,佛畫家以張僧繇為最有名。他把外國僧人傳來的印度陰 影法運用於佛畫中,形成了中國怫畫的新風格。
推薦閱讀:

佛教的法號是怎麼命名的?
「因果」是建立在「時間」這個概念上的嗎?
《西遊記後傳》誰創造了無天佛祖?
《臨濟錄》—主客相見
藏傳佛教班禪輪迴是不是一個造神計劃?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