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與佛教哲學
在世界諸大宗教中,佛教特以哲學發達著稱,以致晚近教育、學界有不少人力倡佛教非宗教而為哲學,或亦宗教亦哲學。哲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以名言概念為工具,通過邏輯思辨,構畫宇宙模式,概括普遍規律,以圖對世界作出理性的解釋。這種囿於思辨範圍的學問,其實並非佛陀所主攻。誠然,從哲學角度看,佛教經論中,尤後世祖師大德的論著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內容,不乏對諸家哲學所共同探討的重要問題之解答,但這些哲學內容,莫不緊緊圍繞佛教的中心議題——生死苦惱的現實解決而展開。在佛教三藏經典中,純粹的哲學著作尚不多見。《中阿合·箭喻品》載:青年哲學家蔓童子以世有常無常、有底無底、命即身異身等十四個哲學問題請教佛陀,佛陽不予置答,而以中箭者應求撥出箭頭,醫治創傷,不應先去考究箭的質地等為喻,說明人應先立乎其大者,著眼於自身存在的根本矛盾——生死問題的切實解決。這表明了佛陀對哲學的根本立場。《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者,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僅用哲學的眼光去看待佛學,甚或把佛學說成是哲學,按佛陀的觀點,無疑是小覷了佛學,貶低了它的實際價值,掩蓋了它的實質。
佛教哲學乃禪思的產物
如果一定要講佛教哲學,則應首先說明佛學的超哲學性;其次,應看到佛教哲學不僅是運用一般哲學的思辨方法所得出的結論,而多分是在禪定實踐中體悟、實證真理的結果。日本近代佛學泰斗木村泰賢在其《大乘佛教思想論》中說:禪定「是涉於一切佛教思想的基調,一切佛教思想,皆是禪定考察的結果。」這話可謂點出了佛教哲學的特質。當然,依禪定體驗建立哲學體系,並非佛學獨擅,而是印度多家宗教哲學及中國道家、道教、儒家之學等或多或少也都具備的特點。
佛教哲學,終歸源於佛陀禪思的體驗。佛陀由禪思而成佛,嗣後四十餘年以言教身教示現所說法,旨在開示從禪思所得如來知見。佛陀多次表明:他實際證知者,甚深難解,難以言宣,「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用言說表述的法,不能不適應聽眾的機宜而採取方便。運用當時人可以接受的哲學原理——緣起法則,推論四諦十二因緣,即屬方便之一。
後世諸乘諸宗哲學,莫不宗依佛陀遺教而發揮闡釋,堪稱為佛教哲學家的大師門,多數深入禪觀,獲得證悟,再把禪思內證的體驗邏輯外化,形成哲學體系。如印度的馬鳴、龍樹、無著、陳那等大師,據傳皆有湛深的禪定功夫,證入菩薩果位。中國教下的台、賢、三論等諸宗的祖師大德,無不依禪觀而建立一宗之學。天台宗哲學淵源於北齊慧文禪師禪定的證悟。二祖慧思,坐禪入法華三昧,因而「大乘法門,一念明達」(《續高僧傳》卷二一),顯現宿命,神足等通。三祖智●,行法華三昧發旋陀羅尼,總結自悟及師傳,以止觀為綱而建立一宗之學。華嚴宗初祖杜順,乃禪師,以禪功治病等神異著稱。三論宗源於三論師法朗、僧詮,朗、詮皆定慧雙修,其後學吉藏雖以講說、著述名,亦頗重禪修。唯慈恩宗人稍疏於禪行,然其所闡法相唯識義,本來源於禪觀。至於禪宗,更是不立文字,以修祖師禪證悟佛心為宗。太虛大師曾說:「禪觀行演成台賢教」,可謂點出了中國佛教哲學的實質。藏傳佛教諸派祖師大德,如蓮華生、無垢友、瑪爾巴、彌拉日巴、卓彌、種敦巴、隆欽饒絳巴等,亦皆定慧雙修,得大成就。
依禪觀行建立佛教哲學,當然只是起主要作用的內因。時代哲學思辨水平、與他家思想的交涉等社會文化條件,作為外緣,在佛教哲學的建立上,無疑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佛陀時代的無我論,就帶有批判婆羅門教神創論、神我論的意義;印度中觀派、瑜伽行派哲學,與外道、小乘進行理論鬥爭的色彩甚為明顯。中土佛教諸宗哲學,則往往帶有適應本土傳統思想的特色。這些問題,學術界論述甚多。而禪定與佛教哲學的關係,卻往往被忽視。
源於禪思的佛教哲學,當被外化為嚴整的體系後,也往往趨於經院化,愈來愈繁鎖、艱深,脫離禪修實踐。當走到這一步時,該哲學便喪失了生命力,被重視禪修實踐的新宗所取代。如印度部派教理繁鎖化時,有大乘運動興起;大乘教理在晚期轉入艱深後,則有特重瑜伽行的密乘出現。中土佛教台、賢、慈恩諸教宗的義理成熟後,有重簡易禪行的禪宗、凈土宗勃興。稍疏於禪行的慈恩、三論、賢首,流傳未久即衰乃至絕嗣,唯著重禪修的禪、凈、台三宗,方流傳至今。這可謂佛教教理髮展的一個規律。用木村泰賢的話說:「佛教教理的開展,是禪定體驗和表面的教理互相糾葛,一面互相規定,一面逐漸變化、複雜化的結果。」(《大乘佛教思想論》第七章)
由禪思所得的明哲睿智
佛教哲學之所以蘊藏著深睿智慧,為古今中外教內外人士所讚歎服膺者,並不在佛教哲學家邏輯思辨的水平特高,而應歸之於他們由禪定中引發的超常直覺能力。人類的這種被近代科學、哲學所忽視、掩蓋的超越性認識潛能,早就被一代代佛教大師深深發掘,煥發出燭世覺迷的真理之光。佛教哲學由禪定所獲的睿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深入正定的禪觀行者,得以超越人類天賦感官的狹窄認識,直觀常人無法知見的宏觀、微觀、多維空間世界,洞燭生命秘奧。
近代科學證明,人類的天賦感官能接受分別的信息十分有限,眼只能見一定波長的光色,耳只能聞一定頻率的聲音。科學用儀器延伸人的感官,然儀器所得訊息須由眼耳去觀測,其擴展的界限有待於不斷推進,總是處於有限的領域。佛教高級禪觀行者通過禪定調動潛在的孩超威能力,因而能大大擴展視聽界限,直觀微觀、宏觀與多維世界。《瑜伽師地論》卷五四說:「若聖慧眼,一切種色皆是所行。」得了慧眼的聖者,可直觀一切粗細物質現象。同理,聖天耳可分別一切聲音,鼻根清凈者可嗅別一切氣味。佛教哲學對世界的描述,靠的就是這種超常直觀。依此直觀到的不少現象,已為科學所證實。如早在顯微鏡發明二千年前,佛陀就說水中、人身中有眾多微蟲。又如佛學說~切色法皆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集成,四大由微塵(當於微觀粒子)集成,微塵有粗中細之分,極細者曰極微,皆變易無常。說法與現代物理學的微觀理論基本一致。《大智度論》卷三六云:諸微塵「中者諸天所見,小者上聖人天眼所見」。可見佛學說四大、極微主要依大眼直覺,非僅憑理論的推測。天眼直覺,當然未必及於科學儀器所測之精確,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這種直觀認識的價值。在宏觀方面《華嚴經》所描繪的世界海之廣大,遠超今日宇宙科學所知見的範圍。如《華藏世界品》述世界海形狀云:
世界海有種種差別相:所謂或方或圓,或非方圓,無量差別。或如水旋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樹形,或如花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又說,世界皆處於成住壞空中;「譬如林中葉,有生亦有落。」這與今日天文學的發現何等符契。若非佛海印定廣大心量中所現見,很難解釋清楚這種文化早熟現象。
佛教哲學依禪定所窺見的宇宙人生之秘,主要表現在對細身眾生及生命流轉真相的揭示。關於細身眾生,科學所發現者還僅限於微生物,此不過粗中之細者。佛教聖者依禪定中所得天眼的直觀,發現了不同於人畜粗物質身的細身眾生天、鬼、阿修羅、地獄,及超出生死的羅漢、菩薩、他方世界無量諸佛、凈土,並依禪定的層次,把眾生的存在狀態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把出世間聖眾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級。三界內的無色界眾生,無固定的物質身體,據說只有佛才能看見。佛教聖者還依禪定所得宿命通、天眼通,現量觀照眾生生死相續、輪迴六道的景況。佛陀正是通過對此景況的逆順觀察,徹了生死根源而成佛。
六道輪迴、因果業報,是佛教哲學對生命真相的基本認識。由於天、鬼、神識、中陰身過於微細,目前科學儀器尚觀察不到,證得天眼、宿命通的人又太少,故業報因果、六道輪迴這一對生命科學和社會教化極具價值的學說,尚不易被多數現代人所接受。然而,佛教徒從已被科學證實的佛陀言教,通過正比量推理,相信它起碼是佛教聖者以超覺能力真實知見,非主觀臆造的神話,非為適應印度俗說而採取的方便。其實,近代心靈學研究者所搜集到的大量有關輪迴的案例,諸如記憶前世、脫體經驗、鬼魂顯靈。臨終視覺、復活、死後續存等,雖然不足以作六道輪迴的科學證據,但起碼可以證明:古今中西不斷發現的此類現象,確非虛誕,這些人類自身的生命秘奧,是很值得認真研究的。就此而言,通過禪修證得天眼通、宿命通,無疑是一條應予重視的研究途徑。
二、深入正定的禪觀行者,依寂定心返觀內照,得以明察自心性相。
人類心靈,可謂宇宙間最奇妙神異之物,它不象物質現象那樣易於把捉,乃能研究的主體,僅憑它所造作的、比它粗糙得多的物理儀器,及通過人外在行為的觀析,去探究這極為細微、複雜、靈妙的現象,實難以窮其底蘊,識自本面。近世興起的內省心理學,建樹實多,然內省返究能返究者本身,主體須立於絕對客觀冷靜的立場,方足以照察自如。若論心靈之冷靜明沏,莫過於禪中定心,此須由修習訓練而漸臻。佛教禪觀行者,早就專精緻力此道,用禪思內省的方法窺探心靈之黑箱,認識自心性相,力做自心的主宰,這實際上是佛教諸宗禪定修習的主旨所在。就此而言,佛學,主要是心學或心理學、超心理學。佛教禪修者用各種止觀法門寂止意念的波動,用寂定不動的定中意識,深觀意識的底層,擺脫細微我法二執的粘縛遮蔽,證見常住不動的主人公,心的性相、乃至整個宇宙的實相,分明顯現,洞若觀火。是否如此,有佛教心理學說為證。九心輪、五十一心所法的精細劃分且不論,早在弗洛依德提出潛意識學說之前千餘年,佛教瑜伽行派就將心法分為前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或阿摩那識凡五層,其中後三層深潛於常人僅知的意識層下,關於其功能及阿賴耶識所藏種子如何轉為現行、決定人行為趨向的闡述,其精密詳審,何下於弗洛俄德、榮格之說。至於阿賴耶識在輪迴中的作用。心實相及轉識成智之說,更為近代各家心理學尚未夢見。將禪定引入心理學研究,與現代方法結合,勢必使心理學研究大飛躍。
三、深入正定的禪觀行者,可大大提高立體思維的能力,建構多維多層的宇宙模式。
幾千年來,東西哲人們究思辨之能,究宇宙底蘊,然受思維方式和三維空間的局限,罕有能超出直線性哲學的狹窄渠道,一窺本來多維多層空間之宇宙全豹者。對於肉眼可睹的飛碟、特異功能等現象,現代科學和線性哲學已感茫然無措,何況更多肉眼範圍外的深奧現象。欲俯瞰宇宙全景,描摹出大致近似真實的宇宙模式,必須打破線性思維和三維空間的束縛,調動一切心理潛能,綜合一切訊息手段,大大擴展心量,全方位接收訊息,始可得其彷彿。而達此之途,莫過於禪定止觀。在正定中,心念寂止,慣性意識剝落,超越時空、物我、宏觀、微觀、多維空間的訊息呈現,依此修觀,進行綜合性的立體思維,才易於獲得頓悟,把握真實。佛陀及其聖弟子,由禪思而得窮徹萬法的睿智,為俯接群機,仍常用線性哲學原理說法,通過邏輯推論,破除空有等執,於破執中實已建立起多維多層的宇宙模式框架。如破時空實有,顯其皆依緣起故大小相容、一多相入,意味著空間可有多維,現代科學界才有此類假說。然科學為理論推測,佛學則依定心直覺。《華嚴》等描述佛陀自證境界的大乘經教中,以佛海印定中所現森羅萬象,提供了一幅多維多層的宇宙西洋景:在這裡,萬劫圓融,大小相入,一即一切,一念心中見無量無邊佛剎,經無量無數長劫,起無量無盡六度萬行;一微塵中,現無量無數國土眾生,出無量無數經卷;百億剎海,彈指即過,無量化身,動念即生;十重法界三千世間,共同一處而不相妨礙。台、賢二宗祖師,由此歸納出「一念三千」、「事事無礙十玄門」的哲學體系,理雖玄奧,事非無本。現代科學界提出的巨系統多功能態說,微露「一念十法界」之影跡;生物全息論則觸及微細相容無礙之理,然尚乏實證,且去佛海印定中的境界甚遠。
四、佛教禪觀行者能超出概念化、二元化的認識方式,現證真如。
佛教哲學尤大乘哲學的中心範疇,是真如。真如或實相、法性、法界,指宇宙萬法的體性及本來面目。《成唯識論》卷九釋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調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大乘諸家所詮解的真如,不無西方哲學之存有、絕對真理、物自體及本質等含義。真如作為絕對之真實,確非邏輯思辨所可見證。究思辨之所能,推至極處,真如不可作為客觀的對象,由能所對待的二元化立場以概念而證知,乃屬必然的結論。康德已用二律背反,證明物自體不可以理性知,判定了理性的界限。佛教哲學早在康德前二千年,便強調真如非言思所行境,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僅可離念而自內證。自內證真如之道,即是禪。佛教喻伽行者或由定發慧,在寂止心中返觀內照,或調心。
禪定實證哲學,哲學指導禪觀
佛教哲學,終歸屬於瑜伽實證哲學,其真偽與否,終須在禪定實踐中去親身體驗、研究。
禪定體驗與效應,是佛教哲學成立的重要依據。《阿毗達摩經》所說悟入唯識無境的四種智中,第四「隨三智轉智」所含三義,皆依禪定:
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實有,如何可變?
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真,寧隨心轉?
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
這三義,對有禪定證德者來說,足可做唯識無境,起碼是心能轉境、境不離識的論據。
《阿毗達摩》所說四智中的第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云何成?」這一論據,起碼亦須得天眼通,見鬼人天不同境界,方能確立。護持佛法,應修禪定得現量智,方足以自悟悟他。《海意菩薩所問凈印法門經》云:「法中若起比量智者,斯即不能護持正法。」得現量智始可護持。而欲得現量智,又豈能離開禪觀的修習?
佛教哲學源於禪觀,具實證性,宗門大德的悟境,可作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古來禪門宗匠,頗有目不識丁,不通經教者,一旦參禪徹悟,見經教之說,如自家屋裡活計,其所說所行所教,若加以邏輯外化,與經論中的哲理無不若合符契。說明佛教哲學確從禪思中來。
佛學還說,禪定境界之不同,形成哲學上見地的歧異。其間佛外邪正之分,極為細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長阿含·梵動經》謂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發宿命通,小憶若干劫數,遂立十八見乃至六十二見。《楞嚴經》中,詳說修禪那者想陰已盡、識陰未盡,所知障未破之間,依所發有限的天眼宿命等通所知見,窮研萬物的因果本末,還可生無因論、遍常論、有邊論等十種「禪那狂解」,凡二十餘種邪見。可見此事絕非草草,佛教哲學見地所依歸的禪境,有相當嚴格的標準,一般須得明師的印證,並與經教相合。
佛教哲學不僅源於禪思,由禪思實證的文字般若、佛教哲學,還是禪定修習的指導。依佛言祖語由聞慧而得思慧獲決定正解,依解起修,是佛家修學止觀的通途。《華嚴經》卷三五云:「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善巧決定觀察智;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大智度論》云:「非禪不智,非智不禪」,缺了佛學聞思修的指導、印持,出世間的智觀便無法修習,而缺了慧觀的止,只屬世間共外道法,難以成就出世間的功果。是故欲修禪定,須先學通佛教哲學。(摘自《內明》213期)
出處:禪刊 作者:陳重暉 時間:2005/06/06
推薦閱讀:
※西方極樂世界有生老病死嗎?
※如何勸說信凈空法師的好友?
※釋迦牟尼和他的阿羅漢果的弟子們的區別?
※參加菩提書院的三級修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修行阿彌陀佛三大心咒(一字心咒、往生心咒、大樂心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