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質:提升每個國民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教育從根本上說,終極目的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我們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就必須堅持和實踐教育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  目前背離教育本質、背離教育終極目的的現象還大量存在  從教育過程看,一是學生學得不幸福。學生常年累月陷入作業和考試重壓之下,原本充滿靈性的孩子變得只會考試,甚至有的連考試也不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的幸福感下降,以致使學生學習成為一種苦差事。二是教師教得不幸福。教師在升學重壓之下產生職業怠倦,學生和教師「異化」為「考試機器」、「升學機器」,逐漸失去了教書育人的職業成就感、價值感和幸福感。從教育結果看,一些學生走上社會後社會適應能力不高,就業創業能力不高,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不高,一定意義上成為教育的「半成品」。從社會的角度看,由於教育資源不足、教育需求日益增長,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不盡如人意,家長和全社會對孩子成長、對教育焦灼不安,導致社會教育幸福指數普遍下降。如果學生體會不到求知求學的幸福感,如果教師體會不到教書育人的職業幸福感,如果學生學習很多年、畢業了卻沒有創造幸福生活的認知、能力和素質,如果教育不能有效有力地增進社會福祉,那我們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是需要改進、改革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柏拉圖曾經說過:「教育實際上並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職業中所宣稱的那樣,把靈魂里原來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里去,好像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裡去似的。真正的教育是促使靈魂的轉向,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這是毋庸置疑的」。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  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教育有為了升學、就業、較高經濟收入、提高社會地位等功利性目的,也有為了身心的全面發展、精神世界的陶冶、生活情趣的豐富等非功利性的目的。但不管是什麼目的,只有把它置身於「教育就是為了人的幸福」,它才是有意義的。這裡面有幾層意思:第一,教育本身就是傳遞幸福、創造幸福的事業;第二,學生在教育中體會學習和求知的幸福,並通過學習獲得對幸福的認知、幸福的能力,以最終得到人生的幸福;第三,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工作成就感、價值感帶來的幸福感;第四,全社會不同的人在教育發展中得到全社會創造幸福能力的極大提升。  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最終體現在哪裡  應當把教育當做一件為人民謀幸福的神聖事業來做,讓教師享受教育幸福,讓學生體驗幸福教育。特別是要致力於培養造就學生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質。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幸福也是一種能力。幸福既是教育目的,又是教育過程。盧梭有一個著名論點:教育即生長。杜威進而闡釋道:這意味著生長本身是目的,在生長的前頭並沒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做出成就之類。教育為人謀幸福,就要讓學生通過教育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批判自我、超越自我,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意識、方法、能力、習慣和個性,使學生能持續健康地發展,創造社會和諧幸福。  提升每個國民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從教育本體功能來看。教育的目的絕不簡單是獲取大專、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等一紙文憑,甚至也不是僅僅獲得一份工作(雖然工作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證)。教育作為上層建築,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這是無疑的,但教育不能由此變成一種引導人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的教育,不能忘記教育為「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服務的終極價值追求。實施幸福教育,是挑戰應試教育體制,回歸教育本源,是體現教育的人文關懷,既是一種教育理想,又是一種教育實踐。  只有擺脫了舊體制的束縛,幸福教育才能煥發生機與活力。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特別是教學質量差距較大,是當前人民群眾對教育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實現或基本實現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人民群眾對幸福教育才會有基本的認可。要堅持教育的公共產品屬性,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加大投入,多種途徑舉辦教育,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努力在教育公共服務上均等化,以教育公平提升每個國民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以教育公平提升每個國民幸福生活的指數。為此,需要教育改革、需要構建幸福教育的體制機制。  一是要改革教育考試製度和評價機制。不唯分是舉,要確立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培養模式。  二是要創新幸福教育的方法。轉變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是實現教育幸福的基礎。  三是要構建幸福教育的校本課程。把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任務、內容切實內化為學生的態度、習慣、能力、知識、經驗,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幸福、體現幸福,真正促使學生身心的全面、和諧、主動、幸福地發展。  四是要建設幸福教育的教師隊伍。教師有相應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收入,有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沒有困窘地工作和生活,教師就有了幸福的基本保證。教師的幸福就是自由地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一種主體生存狀態,這種生存狀態對社會具有較強的示範性和影響力。教師幸福不僅具有對於教師自身生命價值的關懷,而且對全社會特別是對學生具有榜樣示範和教化引導功能。  五是要營造幸福教育的氛圍。教育涉及社會中一個很龐大的群體,輻射社會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師生的焦慮壓力既是社會焦慮壓力的折射,又反過來影響社會和諧幸福。「教育為了人民的幸福」,不僅僅是為了學生和教師的幸福,從更廣的範圍來說,它是泛指一切人的社會性教育。在終生教育、終生學習的時代,教育、學習也是每一個人所必須的,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要注意引領社會輿論,把握教育發展的導向,創造教育為人民謀幸福的條件,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在為人民謀幸福的進程中取得更大的成效。來源學習時報)(責任編輯:Newshoo)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跨性別者,你最渴望的幸福是?
屬龍、馬、羊人必看,下周運勢360°大轉變,生活幸福美滿!
人若不知足??永遠不幸福
24歲,普通本科,國企,工資低,但很穩定,工作很閑,忽然覺得生活很沒意思,幹什麼都沒勁兒,怎麼辦?
(原創)博士的幸福感不如文盲?豬笑了

TAG:生活 | 教育 | 幸福 | 能力 | 國民 | 本質 | 提升 | 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