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製造千古奇冤,這位英雄被唾罵千年成丑角
《三國演義》中的第六回書「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一節主要講述的是董卓為迫使皇帝和大臣及百姓遷都,火燒洛陽,大肆行兇。孫堅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共同約定討伐董卓,匡扶漢室。董卓走時焚城,孫堅入城救火,卻意外在宮殿一哭井旁得到傳國玉璽,他希望自己以後當皇帝,便私自藏匿玉璽,託疾辭歸,背盟約離去的故事。
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後,把孫堅一棒子打死。對孫堅的惡評如潮水般湧來,直至戲文中孫堅的形象被定義為丑角。
然而如此重要的事件在正史《三國志》中卻找不到蛛絲馬跡,我們不禁質疑:「匿璽背約在歷史上究竟有無其事呢?」在分析後我個人認為,孫堅的確「背約」了,但沒有「匿璽」。
《三國演義》製造了一起千古奇冤,以致「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裴松志語)的英雄孫堅被唾罵千年。
先說匿璽吧,其實羅貫中說孫堅拿玉璽也是有史料依據的,主自兩部野史《吳書》和《山陽公載記》。《吳書》的敘述就是《三國演義》故事的原型,這裡不再重複。《山陽公載記》則從一個側面說孫堅拿了玉璽其文曰:「袁術將僭號,聞堅得玉璽,乃拘堅夫人得之。」
下面我們就來辨別一下這兩條記載。
從來源上看,由於《吳書》和《山陽公載記》已經失傳,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則要歸咎於裴松之。不過裴松之自己在引用這段文字時也曾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臣松之以為孫堅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漢神器而潛匿不言,此為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吳史欲以為國華,而不知損堅之令德。如其果然,以傳子孫,縱非六璽之數,要非常人所畜,孫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璽,而寶藏傳國也。受命於天,奚取於歸命之堂,若如喜言,則此璽今尚在孫門。匹夫懷璧,猶曰有罪,而況斯物哉。
從可信程度上來看,《吳書》的作者是東吳的太史令韋昭,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渲染孫氏政權「上順天意」的地方,此處出彩之處他自然不會放過,然而他卻不知道結果恰得起反,是以裴松之說「吳史欲以為國華,而不知陰損堅之令德」。
從邏輯、時間上來看,《山陽公載記》中所說袁書稱「仲氏」的時間與《後漢書》、《三國志》等書中提到的時間不符。袁術將僭號是在公元197年,這個時侯孫堅已經死了三年,吳國太也早已被孫策接走,到了江東。因此,此條記載不可信。
從此事件的政治意義來看,在封建時代匿璽乃是大逆不道的事,然而陳壽、范曄、司馬光在提到這段歷史時均沒有採信孫堅偷拿玉璽的說法。
綜上,孫堅沒有匿璽。
既如此,您可能要問了:那孫堅違背盟約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兩者不是一體的嗎?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關東聯軍畏懼董卓軍強,都不願出頭,在大營中當縮頭烏龜之時,孫堅卻率部連續擊敗董卓所部,使得董卓不得不棄洛陽而去。
孫堅率主力進入洛陽後,「修諸陵,平塞卓所發掘」。當時洛陽已被董卓破壞的滿目瘡痍,「舊京空虛,數百里中無煙火」。孫堅見此情景,不由「惆悵流涕」。還沒等到孫堅悲傷完,他就得到了一條消息:袁紹派遣會稽周喁為豫州刺史,攻佔了自己的根據地。
原來袁氏兄弟之間在立皇帝問題上是立劉氏還是袁氏自立方面早有矛盾,後來袁術北連公孫瓚對抗袁紹,袁紹南聯劉表與曹操一起對抗袁術。袁紹看到孫堅站在袁術一邊,於是將孫堅也視為了敵人。
孫堅了解這一情況後,慨然嘆曰:「同舉義兵,將救社稷。逆賊垂破而各若此,吾當水玉戮力乎!」言發涕下。
孫堅其實並不屑於軍閥混戰,然而此刻自己卻沒有了一個立腳之地,孫堅只好背棄了那名有實無的盟約,同時也背棄了自己心中忠於東漢政府的盟約。加入到了軍閥大戰中,周喁那裡比得上孫堅呢,「與堅爭豫州,屢戰失利」。孫堅抵擋住了袁紹勢力的進攻。
但是沒過多久,孫堅死於攻打荊州劉表的戰爭中。
綜上,孫堅的確是「背約」了,試問,當時哪個軍閥沒有背約呢,憑什麼單單指責在討董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孫堅呢?
想必原因只有一個,《三國演義》為了達到褒劉貶曹抑孫的主旨,有意醜化東吳帝國的奠基人孫堅。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里有哪些歇後語?
※《三國演義》中關興和張苞哪個厲害?
※《新三國演義》大結局如何?
※《三國演義》趙雲第一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有明君氣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