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個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
1
理解他人的過程,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過程。也是長大的過程,發現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過程。基於你發現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就不會發展出高期待了,因此你也不會對人有太失望的感覺,也就不會有怨恨的感覺。同時,你也深刻理解了他人。
怨恨的意思是:我想要,但我沒得到;你應該給我且你有能力給我,但是你沒有做。
而成人的過程就是:我想要,但我沒有得到;你應該給我,但是你沒有做。你沒有做是因為你沒有能力給我,而不是你不想。所以我原諒你,不怨你,並且願意給你我的理解和慈悲。
我們會發現,沒有人是神。大家都有自己的無奈和悲哀。
可是我們常常遲遲不願意長大。以至於把抱怨、怨恨延伸到了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伴侶、對父母、對領導、對偶像、對孩子,甚至對自己。
2比如在伴侶關係中。
有的人會對伴侶充滿了碎碎怨,責怪伴侶這沒做好,那沒做好。又是沒責任心,又是不夠理解體貼。
我認識一對情侶。女孩對男孩有著還不錯的感情,卻執意要離開他,因為失望。女孩無數次問男孩:你將來想做什麼,你有什麼追求,你對人生的規劃是怎樣的,對我們的規劃又是怎樣的。男孩通常都是避而不答,或者輕聲說到:沒有規劃,以你為主。每每這時候,女孩就感到悲涼,為什麼男孩沒有一點責任心,為什麼這麼無所謂這段感情,為什麼口口聲聲說著愛,卻對於把自己划進他的規劃都沒有。男生也很痛苦,為什麼他這麼愛她,她卻不信任他,有時候卻苦苦相逼。
我理解女孩的地方在於,她是個有追求的人,卻屢屢實現不了自己的追求。所以她需要一個人來轉嫁自己的需求,通過男朋友是個有夢想的人,來找點慰藉。
我帶著女孩一起同男孩玩了OH卡,探索了男孩沒有規劃背後的潛意識是什麼。我們慢慢探索到,男孩不敢有規劃,不能有規劃,規劃是個令人恐懼的東西。女孩很驚訝也很不解為什麼他會對夢想這麼美好的東西有這麼個排斥。我們繼續探索OH卡的時候,男孩呈現了他的原生家庭: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每當他企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的時候,都是被強行打亂的。因為他的父母會替他做各種決定,灌輸給他什麼是好的壞的,什麼是對的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他只有執行的份,不能有獨立的思考。一個人,如果他每次嘗試都受到無情的打擊,他就會學會乖乖的不再嘗試。時間一久,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因此他不能有夢想,他保持了最純真的善良,也放棄了自己的主張。
探索完這些後,女孩泣不成聲。她深深感動於男孩的堅強,如此的環境下依然活了下來,並且還能有一顆勇敢愛的心。他需要的是陪伴慢慢重新發展出夢想,而不是指責他沒有夢想。這和愛不愛沒有關係,這只是他的經驗導致他的思考方式,是他隱隱的傷。而她從來沒認真的看待過他的這一面。
為什麼她會看不到他這一面呢?我也帶她做了OH卡,探索了她的潛意識。她很心疼父母的勞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他們一個未來。辦法就是努力成就自己。因此她要設立目標,達成目標。她的經歷告訴了她:人只有規劃好了路,才能走得好。人沒有規劃,只能說紈絝,不在乎。所以她怨男生。
男生也理解了她這個怨,背後有著太深的擔憂。怕自己沒有前途,怕自己是個不上進的人,覺得沒有夢想等於了不愛她。
關係的和解有時候很簡單,就是能看到彼此深處的脆弱。當你能看到那部分脆弱的時候,你就不會再去怨恨對方。因為你知道了不是他不想給,而是沒有能力給。你也知道了,其實他是想給的,是愛著的。你看到了脆弱,同時也就看到了脆弱之下的愛。
而我們不願意看到,是因為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了對方,把對方當成了完全富足的人,把對方理想化為了絕對成人。毫不顧及他的成長背景、他的性格特質對他的限制。
因此我常說,理解一個人,不是僅僅的站在他的角度替他思考。而是把他放到他的成長環境里去理解他的人格,他為什麼形成了這樣的特質,他的什麼經歷導致了他這樣。當你看到那些無奈後,你就生起了慈悲和愛。
正如,你會抱怨一棵小樹為什麼長得不直,這麼不爭氣,不好好的做棵樹。但當你發現小樹的根部壓著一塊巨大的石頭的時候,你才會由衷的被他的頑強折服:如此的困境下,他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頑強的長大了。
3我們和父母的關係。
這可能是人類怨恨的一個雛形。在小孩子的眼裡,媽媽是掌握了生存資料者,因此她是絕對對的,而且是絕對有能力的。嬰兒天生就理所當然的想對母親索取,媽媽也該有足夠的奶水和愛供給他的成長。當這個媽媽沒有滿足他的時候,他就會生出怨。
如果你去回憶和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奇怪的事被我們解讀為了不愛:
自己小時候被媽媽們各種虐待。有的人被嚴格要求,不能有自己的主見、愛好,全部得聽他們的。有的人被忽視,因為爸媽工作忙、反應遲鈍等。總之因為他們犯的種種錯,導致了我們現在心理創傷不斷。
從我們的角度出發,他們的確沒做好,不是一個好爸媽,一些很簡單粗暴的錯誤,他們都殘忍的犯了,剝奪了我們在敏感期該培養出來的特質,讓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心理學,填補自己的缺失。或者以更大的犧牲,企圖在伴侶那裡重新獲得滿足。我們會恨父母的種種。即使你說不恨父母,我更願意說強烈的道德感讓你不敢去承認恨。
因為真正不恨的標誌應該是這樣的:媽媽/爸爸,我可憐你。
可憐這個詞不放進貶義去的話,放在這蠻好聽的。因為你會發現他們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們已經最大化的做到了如此。你的媽媽也曾經是個嬰兒,在她長大的環境里,接受了那個年代的各種不幸,沒學上、孩子多,被忽視、被暴力、被控制、被各種要求,都是常有之事,他們或經歷戰爭,或經歷饑荒、文革,在那個年代巨大的扭曲下他們想活下來,只有以扭曲點心理功能作為代價。然後他們帶著扭曲的心,努力的養育了你。他們想要的心理營養,他們作為人脆弱的部分,基本是全部被忽視,沒有得到過滿足的。
甚至他們中年後,作為一個中年的男人/女人,也儘是無奈。我也是在學了很多年心理學後,回家第一次敢跟我媽討論她的人生,她這些年的委屈、恐懼,對於她老公的不信任,當我共情一個歷經滄桑的女人深處的脆弱和悲哀的時候,我看到她默默的流下了淚,我覺得很心酸。這個女人這些年活成這樣也夠拼的,有著一個沒有被滿足的內在小孩,從來沒有被看到過。她無數次用控制、抱怨來嘗試發出需求的吶喊,卻一次次被孩子們說「媽你別嘮叨了」,被老公附和著說「你媽就這樣的人」。作為一個中年女人,不能被老公理解、不能去問自己的父母再去要,她唯一的寄託,可能就是想從孩子這裡獲得點什麼。她也不想把壓力施下去,可是,人的潛意識會把自己的需求通過各種可能性尋求滿足,她不知道也無法控制。
當我發現她不僅是個媽,更是個女人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女人的一生很可憐,我願意去愛她而不是再怨。雖然我愛她的方式不一定是靠近她聽她叨叨,當然這可能也是一種好方法。
4我們對領導、單位、政府、權威也是如此。領導就是父母的一個象徵延伸品。我們期待著領導能做出英明的決定,為我們負責,從來不出錯。如果他做的不好,我們就抱怨。我們對他們的這些期待,就像是嬰兒對媽媽的期待是一樣的,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也是人,有著自己的無奈。他們和我們是平等的,大家只是角色不一樣,能力有些不一樣,但作為人的部分,我們卻是非常一樣的。
薩提亞常說:我們都是同一生命力的見證。作為人,我們98%的部分都是相同的。我們經歷怎樣的過去,就會發展出怎樣的處事方式,怎樣的人格。
因此當你看待一個看不慣的人,對一個人有憤怒感的時候,通常是這樣的:你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了他,他應該很簡單就做到的事卻沒有做。但是你把他放到他的成長背景里去,你馬上就發現,其實他已經很努力很認真了。
我的一個案主也是如此。她剛來的時候,我對她充滿了憤怒,她經常不理我,問話也不回答,低頭玩手機。對於這種沒有回應的對話,是很挑戰我的耐心的。但是我訪談完她的背景後,我卻頓時安靜了下來:對她來說,十分擔心犯錯,說話都是。因此她會有社交障礙,見人緊張,因為你不知道手往哪裡放才是對的,話該怎麼回答才不會錯!然後我就想:她是有一個多麼控制欲強的媽,才會被長期壓抑成如此膽小甚微。
用督導的話說就是:一個獅子座的女生,被培養成了個小綿羊,也是醉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憤怒已經完全轉化為了心疼。
5薩提亞相信人性本善。人本來的動力就是積極向上的,我們所憤怒、抱怨、怨恨的,不過是該那麼做的卻沒有被做。實際上我們只是沒有發現,他的確是沒有能力這麼做,雖然你有時候很難理解他為什麼沒有能力那麼做,他明明是有的呀。
那只是你覺得,從你的背景里看,他「應該」是有的。所以你還是恨他怨他指責他,為什麼不那麼去做。但是你依然需要把他放到三個背景里去看:
1.他的童年成長背景怎樣塑造了他的行為模式和人格特質。其實你從一個人的表現,就可以推導出他童年的經歷是怎樣跟你不同。
2.你們的關係背景是怎樣的。你們長期的互動過程中,彼此間形成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印象。這個話題又好大,我會單獨寫文去說。
3.事件的背景。這個事件經歷過以上兩個背景的折射後,你們的理解會有怎樣的不同。
當你放到這3個背景後,你會發現如果他有能力去做,但他就是不去做。除了要故意氣死你外,我是想不到其他理由。那他為什麼要氣死你呢?
最後就是理解和喜歡是兩個概念。我不喜歡你,但我深刻的懂了你後我就不會再對你有情緒。理解了你的局限,就不會再去期待,也就沒有怨,沒有恨,沒有討厭。我去尋求真正能給我滿足的對象,而我們,此生不同,各自平安。
我是小廣告:OH潛意識圖像卡工作坊。了解了自己,就掌握了命運。一起來探索潛意識吧~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信congnotcong)可以查看詳情……
QQ群287940193(溫暖即力量)也會定期組織叢非從及其他老師的免費心理活動,歡迎參加
關於叢非從心理諮詢師,薩提亞諮詢師,OH潛意識圖像卡訓練師。不定期開設「薩提亞自我成長」、「OH潛意識圖像卡」等課程。著有《原來,懂比愛更重要》、《你是在戀愛,還是在發神經》、《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等。微信公眾號congnotcong
堅信著:人了解自己就掌握了命運;每個人都具備足夠的資源以應對自己的成長。如果你也想更加了解自己,變得成熟睿智輕鬆快樂,可以關注congnotcong並點擊「叢的課程」試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