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入門基礎:怎樣讀詩詞
二 怎樣讀詩詞
開始讀古典詩詞,首先可能碰到兩個問題:一是讀什麼?二是怎麼讀?因為大家的文化程度、生活經歷、原來的詩詞功底差別很大,解答這兩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這裡只就多數初學的同志的情況談點意見。
讀什麼?學詩詞不像學數學,必須先學算術、代數……再學微積分。不一定按**、漢賦、樂府、魏晉古詩、唐詩、宋詞……的順序學。正像學書法,大多是從臨唐碑開始的,而不是按甲骨文、鐘鼎文、漢碑、晉帖這樣的順序學的一樣。學詩也應從讀唐詩開始。前面曾提到,我國詩歌發展到唐代,名家蜂起,流派紛呈,題材廣泛,達到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正如魯迅所說,一切好詩到唐代都已做完,後人作詩全未能跳出唐人的如來佛掌心。魯迅這話不等於說後人就沒有好詩了,而是指:"詩至唐而眾體悉備,亦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標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規矩焉。"(康熙《全唐詩序》)現代人不論是把讀詩作為藝術欣賞,還是通過讀詩來學寫詩,一般應從讀唐詩開始。讀唐詩,又有兩個問題:一是留傳下來的唐詩五萬餘首,量這麼大,啃不完,怎麼辦?二是對唐詩發展的總體過程及各流派、各名家不了解,好像看電視,不知道各"頻道"的節目及其內容,難於挑"頻道",怎麼辦?
讀詩不論時間上、經濟上都要講究節約。開始,不要讀《全唐詩》之類帙卷浩繁的大部頭。可以讀《唐詩三百首》這樣的選本。選本有兩類,一類是古本,清朝編篡的就有很多種,這類讀本,注釋是文言,又沒有新式標點符號,初學的人讀起來比較困難,還是選讀今本好。今本可能不下十種,選那種?相對說來,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專業出版社的編輯出版質量要高些;新出版的、尤其是再版的,經過增刪重訂,要比以前出版的完備些。讀完《唐詩三百首》,還是起步,進一步讀什麼呢?那就看你愛好哪一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賀……?你愛好哪一家或幾家,就多讀精讀他們的作品。像李、杜、白等都留下數以千計的詩篇,量大,可以先讀他們的詩選;作品少的,如李賀只活到二十七歲,留下詩歌只233篇,數量不大,如果你喜愛他的作品,可以讀他的全集。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鑒賞辭典》,收集了196位詩人的1105篇詩作,也可以從中選擇你所喜愛的作品。可惜該書對典故、古語注釋過於簡單,而對某些篇章的賞析又過於絮繁,忽視了啟發讀者自己去馳騁想像。詞的數量雖然沒有詩那麼大,但是從花間派詞人到清朝詞人作品也是以萬計的,可以先讀選本,也按選《唐詩三百首》版本的原則來挑選好的版本。初學者大多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胡云翼選注的《宋詞選》。此書本著"偏於豪放,不廢婉約"的原則,錄兩宋名家詞三百首,注釋簡明扼要。讀完後,再去讀你所喜愛的作者的全集或選集。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歷代詞分類鑒賞辭典》收上起唐代、下至清末337位詞人829首詞。讀了《宋詞選》之後,也不妨從此書中選讀你所喜愛的作品,或去讀你所喜愛的豪放派、婉約派代表人物的全集或選集。
讀了唐詩、宋詞,如果還行有餘力,可以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詩歌選》來讀。這部書,從**到近代蘇曼殊、柳亞子的作品都選編進去了。1999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詩歌通典》,收錄上自先秦原始歌謠,下迄五四運動歷代詩歌4318篇,作者1045人,注釋簡明扼要,還附文白對照。這些選集,你可以通讀,也可以選讀。學詩,除讀唐詩外,還應兼讀宋人蘇軾、陸遊、范成大、楊萬里等人的詩,清人龔自珍的作品也值得一讀;學詞,除宋詞外,還可選讀晚唐溫庭筠、南唐馮延巳、李煜、元人薩都拉等人的傳世之作,若你喜愛清麗婉約的,不妨讀讀清人納蘭性德的詞。愛看電視的,總是先要看看《中國電視報》,了解一下哪個頻道有什麼自己喜愛的節目及其內容概要。讀詩詞之前,最好先瀏覽一下《中國文學史》的有關部分。讀唐詩可以看看游國恩、王起、季鎮淮、費振剛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第二冊有關部分;讀宋詞可以看看第三冊有關部分。這樣你對唐詩或宋詞發展的整體過程,各時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個大體了解,以後讀詩詞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有所選擇,有所側重,並對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幫助。沒有學過詩詞的同志,讀《中國文學史》碰到的主要困難是書中所例舉的作品,沒有注釋,看不懂,怎麼辦?你可以暫時"不求甚解",跳過去,等到正式讀詩詞時,再去弄明白,不要把時間過多地花在預備起步上。
怎麼讀?如果有條件,開辦個詩詞學習班,請教員來講課,當然非常好。但是你真想學會讀詩詞,主要還得靠自學。教員講課,開始可以選些名家的代表性作品,進行講解、分析,既使學員理解作品,又引發大家讀詩詞的興趣。往後應逐漸把教學重點轉移到輔導學員自學和解答疑問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各人學習中碰到的難點不盡相同,所以分別解惑比集體傳道授業效果可能更好些。經驗證明,完全依賴聽課是學不會讀詩詞的,往往教員課講完了,學習也就停滯了。開始讀詩詞難點是很多的。只有逐漸克服了這些難點,才能入門,從而領略到詩詞的意境,從中獲得藝術享受,產生樂趣。首先碰到的困難是,對字義、詞義的理解。中國的字義、詞義變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詞多解。例如,"玄黃"一詞,一般是天地的代稱,有的卻指絲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將這兩個字的上下文聯繫起來,才能界定它的含義。這種變化在詩詞中尤其顯著,例如詩詞中常見的"賒"字,就有多種解釋。在陸遊《縱游歸泊湖橋有作》"村酒可賒常痛飲"句中,這個字大家都能理解,作"賒欠"解;在駱賓王《晚渡天山有懷京邑》"行嘆戎麾遠,坐憐衣帶賒"句中,這字則作"寬緩"解;在杜甫《喜晴》"且耕今未賒"句中,又作"遲"解;在李中《旅夜聞笛》"長笛起誰家,秋涼夜漏賒"句中,又作"長"解;在韓愈《贈譯經僧》"萬里休言道路賒"句中,又作「遠」解;在張說《岳州作》"物土南州異,關河北信賒"句中,又作"渺茫"解;在韓愈《次鄧州界》"商顏暮雪逢人少,鄧鄙春泥見驛賒"句中,又作"稀少"解。這個字有時還作語助詞用,如楊萬里《多稼亭看梅》:"先生次第即還家,更上城頭一望賒。"李商隱《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長安原是漢、唐的京城,可是在舊體詩中常把長安泛指京城,不論在哪個朝代。這還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稱"日邊"、"日下",就難懂了。又如酒,李白詩中叫"中聖",杜甫詩叫"竹葉",李賀詩中叫"琥珀"。毛澤東《致陳毅》中說:"李賀詩很值得一讀",李賀詩有一特點:好用代詞,不直說物名。如劍曰玉龍,天曰蒼圓,秋花曰冷紅,春草曰寒綠。中國古典詩詞講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較容易看懂,借喻則難懂,弄通它需要具備有關的知識,例如柳宗元《郊居》:"蒔葯閑庭延國老,開樽虛閣待賢人。"以"國老"代甘草;以"賢人"代濁酒。又如蘇軾《雪》:"凍合玉樓起寒粟,光搖銀海眩生花。"以"玉樓"代肩;以"銀海"代目。這些在讀詩詞時都得好好琢磨。
詩詞,尤其是格律詩,因為受押韻、平仄、對仗等要求的制約,有的字的字義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樣確切。例如馬戴《送客南遊》:"葦干雲夢色,桔熟洞庭香。"這個"香"字,既是嗅覺,又可引申為視覺--桔子熟了,洞庭湖上是一片金秋光景,芳香飄溢;同時因為這首詩押的是"陽"韻。又如李群玉《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馬穿暮雨荊山遠,人宿寒燈郢夢長。"自古都說"夜長夢多",而這裡為什麼偏說"夢長"?這除了表示新婚情綿綿之外,還因為這首詩押的是「陽」韻,所以用了"長"字。下面是兩例是為了平仄合轍而遷就用字的。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只有白髮搔更短的,哪來的白頭搔更短呢?因為這一句按格律應是"平平平仄仄",第一個字可以不論,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須是平聲,而"發"字恰是仄聲,那就只好用平聲的"頭"字來代替。李商隱《無題》:"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只有桂花香,哪來的"桂葉香"!因為這一句按格律應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第六個字必須是仄聲,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聲的"葉"字來頂替平聲的"花"字。為了對仗而遷就用字的更常見。如杜甫《春宿左省》:"星臨萬戶動,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燦然欲動,臨於萬戶;皓月當空,光明於九宵。若在散文中,這個"多"字就顯得多餘的了,而在這首詩中,卻是不可少的,一來以「九霄多」與"萬戶動"相對仗,二來是為了押韻,這首詩押的是"歌"韻。又如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這一聯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計全靠黃閣老來照顧,而衰老的身體則託付給丹藥來治療了。其實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這一詞,完全是為了與出句的"黃閣老"相對仗。讀詩詞,對字義、詞義的理解,不能太較真----死摳字眼兒,需要聯繫詩詞諸要素來"望文生義"。初學者如果有教師輔導,當然方便得多;若沒有這條件,那就需要購置注釋比較詳盡的選讀本,還要具備《詞源》、《辭海》之類的工具書。
第二個難點是語法。白話文與文言文的語法有很多差別,詩詞的語法與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別。一是因為在詩或詞的一句區區幾個字之中,要舒展相當豐富的想像,不得不力求簡潔,凡是可以省去的字,盡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數、格律等要求的制約,有時不得不把詞的位置變動,或者改變詞性,突破常規句法。詩詞的語法相當複雜,初學者也難一時
推薦閱讀:
※『詩騷古典』第64期·林丫頭詩詞選輯
※秋組詩詞
※【秋霜詩詞】第一百七十一期
※雨天,讀一首宋詞(附:古典詩詞導讀書單)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1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