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中國」,但外國女星不一定知道(多圖)
如何看待今年 Met Gala 晚宴紅毯上國外女星表現的中國風?
楊面,Parsons的小裁縫
很多國外女星對於中國風的這個主題真的已經儘力了,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拼錯了方向,中國風,東方風傻傻分不清楚,以為東方風就是中國風,然而到底什麼是東方風、東方主義?
東方風 / 東方主義(Orientalism)本意是是西方對近,中及遠東社會文化、語言及人文的研究。它亦可意為西方作家、設計師及藝術家對東方的模仿及描繪。在以東方主義形容西方對東方的研究是具有一定負面意思的,具有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維。在一些激進作品中,東方甚至被認為是西方的對立面;即將所謂的「他們」(They)表現成「我們」(Us)的反面。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我們西方更高級所以我們可以定義東方風是什麼樣的」)。
東方主義的服裝最先起源於對於阿拉伯地區人文化和服飾的模仿。(並不是我們以為的東方風就是中國風這樣的主觀思想)歷史可以追溯至西方啟蒙運動期間殖民阿拉伯地區。在近現代服裝史中,學者認為東方主義是 mordern fashion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先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因為以下這名瀟洒的男子:
(沒錯就是他)
Paul Poiret (1879-1944)一個在二十世紀初引導了時尚界的法國男子!(他在時尚界的成就和大家所熟知的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女士不相上下,雖然他下半輩子被 Chanel 女士虐的很慘,但是在他在時尚界隻手遮天叱吒風雲呢的時候,Chanel 女士可能還在以 Coco 的藝名在歌廳當歌女吧)。
他是第一個將東方主義帶進時尚界的設計師,並以此出名了。
「controversial kimono coat and similar, loose-fitting designs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an uncorseted, slim figure.」
(聽起來很普通對不對? 一件寬寬鬆鬆的顏色稍微鮮艷點連衣裙有什麼特別的?可是當時 19 世紀末的流行趨勢是這樣的:
(豐乳肥臀小細腰)
因此當 Paul Poiret 等設計師們主導的新式剪裁Merveilleuse,即是提高腰線,(亦或是模糊腰線)的直線型剪裁迅速以其簡潔大方的線條顛覆了 1900 年代的 s-curve 的主流審美。而隨著 1910 年之後 Paul Poiret 越發將自己的東方主義審美應用在服裝設計上並推出了陸續包括 Hobble Skirt(1910) "harem" pantaloons(1911)和"lampshade" tunics (1913)的東方主義設計。
(Hobble Skirt)
"harem" pantaloons
"lampshade" tunics
並且他還舉辦大型東方主義變裝爬梯,"The Thousand and Second Night"邀請各路名流參加,以弘揚自己引領的東方主義潮流。
所以歷史上歪果人眼中的東方式設計就是這樣,更別說很多人從字面上曲解東方主義, 認為中國屬於東方,所以等於穿任何東方主義類型的禮服參加 Met Gala 一定沒錯了。這麼一來什麼福娃什麼佛像小金人都說的通了。
這很正常,就像也有很多人會從字面上理解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就是特誇張的東西,未來主義(futurism)就是要高科技外太空一樣。
一場 Met Gala 紅了中國風卻也沒成就中國設計,只能說還是需要加油。
補充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服裝革命(「fashion revolution」)不僅將東方主義設計拉回了歷史的舞台同時賦予了其新的內涵。包括 Issey Miyake, Yohji Yamamoto, 和 Rei Kawakubo of Comme des Gar?ons 在內的日本設計師們以其先鋒的東方式設計轟動了時尚界。其設計的創新性主要體現注重身體和服裝的聯繫和互動性,從身體構造的角度設計衣服,並輔以傳統日式審美以及創新的紡織(texitile)技術。這次服裝革命擴充了東方主義設計的定義並在 1990 年引起了世界性的時尚潮流。
總得來說中國風屬於東方主義服裝的一種,但是東方主義服裝不等於中國風。
查看知乎原文(37 條討論)推薦閱讀:
※他的畫一掃晚清以來的纖弱之氣,用一生捍衛中國畫的文化精神
※中國現代名茶品目
※世界遺產在中國 【高清】38集紀錄片(值得珍藏)
※調查稱中國約60%富人不是在移民就是在移民路上
※淺釋中國售巴F-22P導彈護衛艦